一种野生蛇类,大概是橘红色的,不是眼镜蛇 我家发现一条蛇,头像三角形,身体是橘红色(不是橘黄),全身均...

作者&投稿:向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楼上诸位还真是……要是这蛇看见该给气哭了,人家明明就是树蚺……
图片上只能从它头部的大鳞确定的这是条树蚺,至于具体是哪个亚种的就无法判定了,不过我比较倾向于这是亚马逊树蚺,因为在已知的树蚺里边,亚马逊、翡翠和马达加斯加是比较容易得到的,其余的亚种几乎都处在灭绝的边缘。
给你个关于亚马逊树蚺的资料看看吧,顺便说一句,台湾那边的人不是一般的有钱,据说全中国几乎所有的红色亚马逊都在台湾,那价格……啧啧,光想想就让人绝望。 贴照片这厮也是墨镜级的大佬啊,看看人家的暴风雪缅蟒,白化红尾,纯红树蚺,再看看自己的这些破烂,咱所有养过的蛇加起来也抵不了人家一块鳞片。
资料如下:
亚马逊树蚺可说是世界上分布地最广的树栖蟒蛇. 根据地由中美洲一直伸展至南美的整遍亚马逊平原. 所以它的英文俗名有Common Tree Boa 之称. 它在分布地上, 因为过不了巴西而稍稍输给了红尾, 但在分类学上就赢回不少人的注目. 这都拜它的一个近亲(现在已经不近了)Cook’s Tree Boa 所至. 亚马逊树蚺以前的学名是Corallus enydris enydris. 有一个亚种, 就是Corallus enydris cooki (Cook’s Tree Boa, 我不知它的中文名字, 暂时称它为曲氏树蚺吧, 反正Cooki是人名). 后来人们把”enydris” 改为”hortulanus”. 再后来又把”hortulanus” 分成四种(已不是亚种了):

1. Corallus hortulanus (from Amazon Basin亚马逊平原)
2. Corallus cooki (from St. Vincent Island圣文森特岛)
3. Corallus ruschenbergerii (from Trinidad千里达岛)
4. Corallus grenadensis(from Grenada Bank格瑞纳达岛)

我不知道后三种是怎样独立出来而成为原种的(网上可找到有关论文), 只知道它们是几乎绝迹於宠物市场上的(偶然可见Corallus ruschenbergerii). 由其是曲氏树蚺, 它的原产地好像正在实施禁运动物出口, 所以我们在市面上买到的应全是Corallus hortulanus (亚马逊树蚺). 以前曾听说过体色全黄或全红的是曲氏. 我不知这是否又是商人台高价钱的藉口, 还是他们真的不知道. 其实曲氏与亚马逊树蚺的分别, 根据学者所说, 在於背部麟片数目. 多予50就是亚马逊树蚺, 少予48就是曲氏. 我数过我的树蚺, 肯定多予50. 事实上红的黄的都是亚马逊树蚺而已.

Corallus annulatus (Annulated Tree Boa, 暂称它为环纹树蚺吧, annulated是环纹的意思) 是另外一种最近被重组的Corallus. 重组结果是:

5. Corallus annulatus (north to Guatemala瓜地马拉 and Honduras宏都拉斯)
6. Corallus blombergi(from Ecuador厄瓜多尔)

人们对这种蛇的认识甚少. 它虽以树蚺为名, 但却不常出现在树上. Annulated也有在爬虫市场上出现, 但价钱就当然是极品级那种呀! 小时候的它和亚马逊树蚺的长相差不多. 很易浑淆(但价钱则是至少十倍的差别).

7. Corallus cropanii(from Brazil巴西)

再来便是Cropan’s Boa(完全不知怎释), 相信已经几近绝种边缘了. 或可说是世上最稀有的蟒蛇. 如果借用Vampire兄的一句” 蛇不在美, 稀少则名”, 那它可能是世上最名(贵) 的蟒蛇吧! 它的名气不止于此, 有说它原属Xenoboa, 其后独立出来而成为Corallus的始祖. 网上或书中偶然会有它的’死’样或画像. 它的头颈比例像缅蟒, 如果我不知它的字头就是Corallus, 我会说” 看你这副德性会爬树? 哈哈!”. 又怎会想到它就是一众爬树高手的祖师爷呢. 这大概就叫”真人不露相”吧.

8. Corallus caninus(from Amazon Basin亚马逊平原)

最后的Corallus caninus就是Corallus阵营中最顶顶大名的Emerald Tree Boa(翡翠树蚺), 应该不用多介绍了吧.

好不容易的把Corallus属中成员都稍稍交代过了, 当中有不尽不实之处, 还请见谅. 各位亦可到www.corallus.com浏览更清楚的资料. 楼下就要反回这次的主角亚马逊树蚺(Corallus hortulanus)了.
亚马逊树蚺的最大特色就是颜色变化相当多, 而近期有关它的资料中, 最注目的就是关於它的体色与分布地的关系. 网上可找到这扁文章, 而这里我就只讨论一下它的结论. 说穿了很简单, 就是” 体色越浅的, 就较常分布在气候越温暖的地区, 例如沿海. 反之越深的, 就越能适应气候较冷的地区, 内陆”. 原因是深色有助储存光线的热量(物理特性: 黑吸光, 白反光). 同理亦可想到降雨量高的地区比较适宜体色较深的个体. 我倒不觉得这是什麼大发现, 色&光的关系在Morelia这大族群上不是已经更明显了吗?

市场上, 最抢手的当然首推红色(亦最少), 其次是橙, 然后是黄. 早年纯色都被搞繁殖的收起了. 要知道就算是两条红色的交配, 也不一定能有红色的幼蛇, 只是机会稍大而已. 繁殖场都很难拿准来年的质量. 所以不轻易放出红色的个体来. 近年它开始流行, 因为它颜色变化广, 人们喜欢把多条不同色的放在一个蛇柜里配成不同的图案. 它就有如蟒中的粟米蛇.

亚马逊树蚺可真是嘴巴不饶人. 方间说它不会放过任何在它眼前移动的生物. 说真的, 它的警觉性和攻击意欲确实比绿树蟒和翡翠树蚺强多了. 人们说亚马逊树蚺不适宜新手饲养就是这个意思了.在我养的蚺蟒中(不论曾经或现在), 论攻击意欲, 我这亚马逊树蚺排行第二(第一是children python). 不难看出”越小越恶”的关系吧. bushmaster版主曾说过澳洲种的绿树蟒最驯亦是同理. 只是恶也都算了, 但别忘记它是corallus, 它一样有四只用来捕鸟的大牙.( 尽管不常用得著)

虽然亚马逊树蚺很难和人健立友好关系, 但它却是一流的观赏蛇. 养绿树蟒和翡翠树蚺的人都会给他们的蛇一(或多)条横放的树干, 然后只要蛇饮饱吃醉, 就会摆出它那招牌V形架式(睡觉). 它们一生中有超过一半的时间会以这个架式示人(翡翠树蚺更甚). 亚马逊树蚺就不同了, 它会因应不同树枝的大小和摆放位置, 展示出不同的姿势, 令你百看不厌. 在养它时, 最好能准备一条粗大而垂直的树干, 它会比较喜欢. 可能因为身形的问题, 它能摆出比地毯蟒(carpet python)更优雅的姿势. 或者这就叫做天生丽质吧.

亚马逊树蚺是有点欺世盗名之嫌, 它其实并不是那麼”树蚺”的. 很多报导指出, 它在树上的时间少于50%. 我觉得它的树栖习性还不如地毯蟒. 虽然它和地毯同样会泡水和在地上解决大小问题, 但在其他情况下, 我是鲜见地毯在地上歇息的. 亚马逊树蚺就会有较多的时间留在地上. 记得Corallus annulatus和Corallus cropanii吗? 这个特性和它们是相同的. 说到底还是有点血源关系.

在饲养环境方面, 亚马逊树蚺又可争回多一点拥戴了. 它的耐寒能力非常强. 现在我家的晚间温度不足20C, 在没加温加湿的情况下, 它和马达加斯树蚺都忙於找东西吃, 毫无惧色. 说到进食, 它两是年终无休的. 马达加斯树蚺不怕冷是可以理解的, 但它有如此惊人的能耐, 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不过我对它却信心十足, 它在我家已经历了三个这样温和的冬天了. 寒冬似乎还伤不了它一根汗毛. 刚才不是说越浅色的越怕冷吗? 纯黄已是族群中最浅色的了. 那其他的起不是………

总括来说, 亚马逊树蚺其实是一种不错的蛇, 完全不难搞, 颜色鲜艳多变, 但就是生怀了那股皮气. 有心养它的人还要留意一点, 因为它的颜色和花纹差异可以很大, 除非你要的是纯色, 否则看到真蛇时可能会和想象中有颇大的出入. 不过幸好它的价钱不贵(纯色不计). 亚马逊树蚺的理论比实际复杂, 虽然大部分都没有必要知, 但如有兴趣, 还可在网上找到很多(学术性的)资料. 例如www.arborealsetc.com
--------------------------------------------------------------------
另外,给你贴个亚马逊树蚺的图片,楼主自己看看吧。
http://photo.163.com/photos/vampire_cn/17496452/4079752234/#4079752234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D1%C7%C2%ED%D1%B7%CA%F7%F2%C5&z=0

你说的应该是<竹叶青蛇>又名<鹤顶红>吧!!这种蛇的颜色是很深的墨绿色有点快接近黑色的感觉.因为竹叶青蛇的头上是红色的.所以又叫鹤顶红.竹叶青蛇的毒液5毫克就会让人去见阎王.
还有一种在沙漠里行走的蛇<非洲眼镜蛇>:它的爬行速度是40公里/小时,在沙漠里,一般汽车也跑不过它.人只要沾上非洲眼镜蛇的毒液0.1毫克就会死亡!

你说的是赤练蛇吧?看看是吗?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3%E0%C1%B7%C9%DF&in=20805&cl=2&cm=1&sc=0&lm=-1&pn=1&rn=1&di=299190041&ln=57

那应该是玉米蛇吧。。http://www.pxtx.com/forum/showtopic-70515.aspx小姑娘手的是吗?

想不出来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形容的多些吗?我觉的盼望知道真相是件很期待的事情。给你看下这个红色的蟒是吗?身上没有环状的条纹也不是宠物http://www.yesky.com/club/topic/782/1741825.html
另外给个很多图片的地址,如果有一定告诉我哟http://tw.netsh.com/bbs/708388/html/tree_25212032.html

应该是玫瑰蟒,学名Lichanura trivirgata,美国的两种原生蟒蛇之一:http://www.dinosoria.com/reptil_prehi/boa_trois_bandes_05.jpg

火铁链..毒蛇..因为它的头是3角形的..3角形头的蛇都是有毒的..

头是橘红色的是什么蛇啊~

百花锦蛇
全长可达200厘米,体重1-2kg。头部近似鸭梨状,呈赭红色,唇部及体背为灰色,背中央有30-32块大的近乎六角形的红褐色斑纹,斑纹边缘为黑色,在斑纹之间及体侧有一系列比较小的具有同样颜色的斑点。尾部呈淡红色,有11-13块黑斑纹,腹面白色,颈下方及体部尾部下方为黑白相间的方格斑。 分布:国内两广特有种(广西,广东),也分布于越南等地。


头像三角形是毒蛇的特征 小心一点

一种野生蛇类,大概是橘红色的,不是眼镜蛇
答:一种野生蛇类,大概是橘红色的,不是眼镜蛇 色彩上让人觉得很暖,很漂亮,体型比巨蟒小,但不是微型蛇,生活在森林中(应该是,记得不是草原或沙漠之类的)很久以前无意中看到过,回想不起它是什么蛇了,第一眼见到实在是很惊艳... 色彩上让人觉得很暖,很漂亮,体型比巨蟒小,但不是微型蛇,生活在森林中(应该是,记...

头是橘红色的是什么蛇啊
答:百花锦蛇 全长可达200厘米,体重1-2kg。头部近似鸭梨状,呈赭红色,唇部及体背为灰色,背中央有30-32块大的近乎六角形的红褐色斑纹,斑纹边缘为黑色,在斑纹之间及体侧有一系列比较小的具有同样颜色的斑点。尾部呈淡红色,有11-13块黑斑纹,腹面白色,颈下方及体部尾部下方为黑白相间的方格斑。 分布...

这是什么蛇?
答:赤链华游蛇 游蛇科 游蛇亚科, 赤链华游蛇,又称水赤链游蛇。全长600mm左右。通身具多数黑色环纹,腹面为橘红色或橙黄色。上海各区(县)均有分布,数量颇多。赤链华游蛇为半水生性蛇类,无毒。为我国特产蛇。常见于河内、水田、池塘及其附近。卵胎生。性格极其温顺,从来不会咬人。目录 1基本介绍...

今天无意中看见的一条小蛇,不认识求解……
答:该种通身具多数环纹,腹面环纹间呈橘红或橙黄色,鼻间鳞前端极窄,鼻孔位于近背侧,通常仅1枚上唇鳞入眶。全长雄性(406+112)mm,雌性(530+140)mm。通身具多数黑色环纹,腹面为橘红色或橙黄色。体背灰褐色,体侧有2行鳞片宽的5行鳞片高的黑色横斑,间隔2-3个鳞片,并向下延伸到腹部中间,...

这是什么蛇
答:草蛇,水游蛇(Natrix natrix Linnaeus)是游蛇科,水游蛇属的无毒蛇。蛇体全长最长可达200厘米。头背部橄榄绿色,枕部两侧有一对较大的鲜明橘红色或橘黄色斑;腹面灰白色,几乎每一腹鳞都有1-4个略呈三角形的粗大黑色斑,有的其间还散以黑点。生活于各类水体,如池塘、湖泊、溪流、沼泽、沟渠等。

请问这是什么蛇,有没有毒?谢谢!
答:虎斑颈槽蛇(虎斑游蛇)有毒 属于低毒 游蛇科,颈槽蛇属。俗称为野鸡脖子等。由于虎斑颈槽蛇的特殊习性,常出没于农村粪圏厕所,也被人们认为是蛇类中比较不卫生的一种。中文学名 虎斑颈槽蛇 拉丁学名 Rhabdophis tigrinus 别 称 虎斑游蛇、野鸡项、雉鸡脖、竹竿青、鸡冠蛇,野鸡脖子 ...

我家发现一条蛇,头像三角形,身体是橘红色(不是橘黄),全身均匀分布黑色地...
答:头像三角形是毒蛇的特征 小心一点

红背颜色的蛇是啥种类蛇
答:赤链华游蛇Sinonatrixannularis赤链华游蛇,又称水赤链游蛇。全长600mm左右。通身具多数黑色环纹,腹面为橘红色或橙黄色。上海各区(县)均有分布,数量颇多。赤链华游蛇为半水生性蛇类,无毒。为我国特产蛇。常见于河内、水田、池塘及其附近。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有疑问,请继续追问。答题不...

街上买到的小蛇,不知道什么品种。腹部是橘红色,有毒么?头部下面是白色...
答:绝对有毒的,最好把毒牙拔掉

蛇,三角形的头,脖子一段有橘红色条纹是什么蛇?
答:虎斑颈槽蛇,或红脖颈槽蛇,或广东颈槽蛇,微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