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解是什么?举些具体实例。

作者&投稿:藏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双水解
当弱酸的酸酸根与弱碱的阳离子同时存在于水溶液中时,弱酸的酸根水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与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生成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而使两种离子的水解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互相促进水解,而水解完全。

例如:泡沫灭火器中的主要化学物质是碳酸氢钠与硫酸铝,互相促进水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铝沉淀,从而产生大量的泡沫。

3(HCO3-)+(Al3+)+3H2O = 3CO2 +Al(OH)3 (反应可逆)
弱酸根离子与弱碱阳离子在水溶液中互相促进水解,水解程度增大。有些互促水解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有些互促水解反应能完全进行(俗称“双水解反应”)。那么,哪些弱酸根离子与弱碱阳离子在水溶液中互相促进水解反应能完全进行呢?由于中学化学教学中往往仅列出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一些例子让学生记住,学生较难掌握且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本文浅谈互促水解反应完全进行的条件及其推论,揭示其本质,以便该知识能较易被掌握和应用。

一.“双水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首先我们来分析Al3+与HCO3–在水溶液中为什么能发生“双水解反应”而Mg2+与CO32–或HCO3–却不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互相促进水解其水解程度增大,由于Al(OH)3溶解度非常小且H2CO3又不稳定易分解即生成的水解产物能脱离反应体系,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水解反应继续向右进行,直至反应完全进行;但Mg(OH)2溶解度比Al(OH)3大些,不容易脱离反应体系,则水解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就达到平衡,水解反应不能完全进行。由上不难看出: 生成的水解产物脱离反应体系是反应得以完全进行的重要原因. 因此, “双水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水解产物是容易脱离反应体系的溶解度非常小物质如:Al(OH)3、Fe(OH)3或H2、O2等极难溶的气体。当然,若互相促进水解程度非常大水解反应也可以认为完全进行。如:(NH4)2S几乎99.9%水解成NH3·H2O和HS-。

综上所述,水解反应能否完全进行决定于两个因素:1.互相促进水解程度大小(包括物质本性、外界条件等的影响)2.水解产物的溶解度。

二.有关推论及其应用: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对有:Al3 +与HCO3–、CO32–、HS-、S2-;Fe3+与HCO3–、CO32–;NH4+与SiO32-等。下面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Al3+遇到比碳酸还弱的酸的酸根如:ClO-、SiO32-、AlO2-等会不会发生“双水解反应”呢?根据以上条件,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由于Al(OH)3、Fe(OH)3溶解度非常小,比碳酸稍强的酸的酸根与Fe3+ 、Al3 +也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如有帮助,请给个好评,谢谢

什么是双水解?能举一些例子吗~

指弱酸根和弱碱根阳离子相互促进水解

3(HCO3-)+(Al3+)+3H2O = 3CO2 +Al(OH)3 (反应可逆)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对有:Al3 +与HCO3–、CO32–、HS-、S2-;Fe3+与HCO3–、CO32–;NH4+与SiO32-等。下面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Al3+遇到比碳酸还弱的酸的酸根如:ClO-、SiO32-、AlO2-等会不会发生“双水解反应”呢?根据以上条件,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由于Al(OH)3、Fe(OH)3溶解度非常小,比碳酸稍强的酸的酸根与Fe3+ 、Al3 +也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把上面的阴阳离子组合就是,你要学会自己分析,这样对于你的学习才会有进步.比如:Al3 +与HCO3–、可以是:AlCl3+NaHCO3.........等等

什么是水解反应,怎样的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为无机盐和有机物,其反应被称为盐的水解和有机物水解:盐的水解: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有机物水解:有机物分解为两部分,水中氢原子加到其中的一部分,而羟基加到另一部分。如淀粉水解。

[化学]什么是水解 现在高一,看了网上很多解释,不能理解。求简单介绍...
答:四、弱酸弱碱盐,弱酸部分结合氢,弱碱部分结合氢氧根,生成两种弱电解质,再比较它们的电离常数Ka、Kb值的大小(而不是水解度的大小),在一温度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又叫电离平衡常数)是一个定值,这一比较就可得出此盐呈什么性了,谁强呈谁性,电离常数是以10为底的负对数,谁负得少谁就大...

什么是水解反应?
答:1. 醚的水解:醚是一类化合物,其分子中包含氧原子连接两个碳原子。醚的水解通常会生成醛和酚。例如,乙醚(醚的一种)的水解可以产生乙醛(醛)和乙酚(酚):CH₃-O-CH₃ + H₂O → CH₃-CHO + CH₃-OH 2. 酮的水解:酮是一类含有碳氧双键的化合物,...

水解什么意思
答:水解的影响因素 1、底物浓度:底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通常越快。因为底物浓度越高,反应发生的概率就越大,有利于水解反应的进行。2、温度:温度对水解反应的速率有显著影响。一般而言,温度的升高会加快反应速率,因为温度升高可以提高底物分子的动力学能量,促进反应进行。3、催化剂:某些化学反应需要催化...

什么是水解反应
答:水解的条件:1、盐必须溶解在水中,2、盐中必须有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有弱才水解)水解的特征:1、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2、水解反应程度一般较小,但也有特例(双水解)例如:HCO3-+H2O---H2CO3+OH- 2Al3++3S2-+6H2O---2Al(OH)3(沉淀)+3H2S(气体)---双水解 ...

水解反应的定义是什么?
答:四、弱酸弱碱盐,弱酸部分把持氢,弱阳部分把持氢氧根,生成两种弱电解质,再比较它们的电离常数Ka、Kb值的大小(而不是水解度的大小),在一温度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又叫电离平衡常数)是一个定值,这一比较就可得出此盐呈什么性了,谁强呈谁性,电离常数是以10为底的负对数,谁负得少谁就大...

水解反应是什么
答:盐类水解的应用 化肥的合理使用,有时要考虑盐类的水解 例如,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不能混合使用,因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水解呈碱性,使氮元素损失,造成氮肥肥效降低。用热碱去污 如用热的Na2CO3溶液去污能力较强,盐类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Na2CO3水解,使其溶液显碱性。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

生物中“水解”是什么意思
答:水解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是利用水将物质分解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物质与水发生的导致水发生分解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生物上主要的水解反应是 蛋白质水解(产物氨基酸)、淀粉水解(产物是葡萄糖),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发生的化学分解反应。

化学中的水解是什么意思?
答:工业上应用较多的是有机物的水解,主要生产醇和酚。水解反应是中和或酯化反应的逆反应。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水解,仅用水是很难顺利进行的。根据被水解物的性质,水解剂可以用氢氧化钠水溶液、稀酸或浓酸,有时还可用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亚硫酸氢钠等的水溶液。这就是所谓的加碱水解和加酸水解。水...

水解的解释是什么?
答:和被水解的物质残片结合形成新物质。2、有机水解反应:有机物的分子一般都比较大,水解时需要酸或碱作为催化剂,有时也用生物活性酶作为催化剂。工业上应用较多的是有机物的水解,主要生产醇和酚。水解反应是中和或酯化反应的逆反应。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水解,仅用水是很难顺利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