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文言文助读翻译第194篇完整版

作者&投稿:佟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前,印度有四位盲人,相互友善。然而各自认为自己是聪明人,他人也因此把他们当作聪明人来看待。一天,这四位盲人站在路的左边谈话,有像脚步一样的声音传来,询问他人,知到那是大象。其中一位盲人说:“大象的之形状究竟像什么,我们以前只不过是猜测,今天可以通过实地验正而知道了。”大家都说:“善。”于是相继来到大象跟前,摸大象的身体来猜测大象的形状。四位盲人: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站在大象的侧边,摸大象的正身,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全都抚摸遍了,感到一片平坦。一位身材矮小,摸大扪象的脚。第三个人握住大象的鼻子。第四个人仅仅触摸大象的牙齿。完了以后各自列举大象的形状告诉他人。身材高大魁梧的人说:“大象的形状大概像一堵墙,宽广而平坦,是一个很是高大的动物。”身材矮小的人上前指责他说:“大象的形体像树干。你却认为它是墙,不是很荒亦谬吗!”第三个人说:“大象的形体,既不是墙,也不是树,有点像水管。”第四个人上前说道:“你们三个人多么固执己见,但这些比方都不伦不类!大象,他温润如玉,摸在手上很值得爱怜,只不过是一根很长的棍棒罢了。”四位盲人争辩,大声喧哗不止;旁观者都大笑起来。

~

急求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 第194篇 盲人摸象 译文~~~非常感谢
答: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有光滑的大萝卜。”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

新编文言文助读翻译第194篇完整版
答:从前,印度有四位盲人,相互友善。然而各自认为自己是聪明人,他人也因此把他们当作聪明人来看待。一天,这四位盲人站在路的左边谈话,有像脚步一样的声音传来,询问他人,知到那是大象。其中一位盲人说:“大象的之形状究竟像什么,我们以前只不过是猜测,今天可以通过实地验正而知道了。”大家都说:“...

新编文言文助读翻译第194篇完整版
答:回答:从前,印度有四位盲人,相互友善。然而各自认为自己是聪明人,他人也因此把他们当作聪明人来看待。一天,这四位盲人站在路的左边谈话,有像脚步一样的声音传来,询问他人,知到那是大象。其中一位盲人说:“大象的之形状究竟像什么,我们以前只不过是猜测,今天可以通过实地验正而知道了。”大家都说:“善...

盲人摸象高中文言文助读194篇
答:1. 急求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 第194篇 盲人摸象 译文~~~非常感谢 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有光滑的大萝卜。”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

初中文言文助读翻译
答:1. 急求《文言文助读》70篇及其以后的翻译 1、范仲淹有志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

杨振中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
答:1. 求杨振中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165至180篇 165.匡衡凿壁借光[/B][/B] -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求《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增订本下篇的翻译1—58
答:吕翼文十分害怕,斥退了他。父亲一定要他去日本读书,这一年邹容十七岁。在日本他与同学钮永建筹建中国协会,没有成功。读了二年,因陆军学生监督姚文甫与人通奸,邹容同五个同学推门进入他的官邸,搧了他数十记耳光,拿剪刀剪了他的辫子。事情被发觉后,邹容就暗地里回到上海,与章炳麟在爱国学社中会见。这时,学社的...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190---230翻译
答:而这又需要知识和人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更多回答(1) 其他类似问题 2013-06-29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180以后的翻译 4 2010-07-15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182篇完整翻译 2006-09-15

新编文言文
答:3.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182篇完整翻译 全部应该是250篇。你需要可以给我邮箱,我直接发给你全部的250篇! 第182篇翻译如下: 182.刺股 苏秦……向秦王上书有十次,但他的主张终未被采纳,最后黑貂皮袍破了,带的钱花光了,以至用度缺乏,只得离秦归家。他绑裹腿,穿草鞋,背书担囊,形容憔悴,脸色黑黄,面带羞愧。回到...

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140到200
答: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匡衡能够能够解说《诗》,当时的人为此编了顺口溜说“谁也别说《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