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害怕离开父母? 教育中孩子恐惧父母离开自己是什么心理

作者&投稿:酆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周周一直是我带,没有离开我出过远门。周周3岁10个月的时候,外婆要回老家几天,晓晓热情邀请周周去她家玩,周周欣然应允,要求到外婆家去。我很支持她,在去之前我交代:“妈妈不会跟你一起去,要是想妈妈了,可以打电话给妈妈。还有,晚上妈妈不在身边,外婆会陪你睡觉。”周周高兴地点点头。送她们上车的时候,周周坐在座位上,愉快地跟我挥手再见。看着车子远去,我有点小小的担心,不知周周第一次离开妈妈远行会不会心慌,会不会焦虑不安。 当天晚上,我打电话过去,周周在电话里兴奋地说着在外婆家看到的一切,匆匆说了几句便玩去了,没有丝毫心慌。倒是我,忙碌的时候不觉得,一旦空闲下来,心里就空落落的,突然少了个小人儿在身边唧唧喳喳,屋里安静得吓人。不过也好,我不是一直希望她走向独立,可以离开我吗? 第二天下午,我打电话给周周,她说外婆出门喝喜酒去了,还没有回来。她有些想外婆了,问我为什么还不去接她,说话间带了一点哭腔。 我说:“外婆可能已经在路上了,你耐心等等。妈妈要过几天才来接你,你如果想妈妈,可以随时打电话给妈妈。现在妈妈陪你说说话。这是你第一次离开妈妈,表现得这么坚强,周周是真的长大了。妈妈要把这件事情好好记在日记本上。” 听我这么说,周周开心起来,跟我在电话里说了半个多钟头。在电话那头,她稚嫩地说:“妈妈,我今天去扯笋子了。笋子就是小时候的竹子,笋子长大了就是竹子,笋子是一节一节的,有的笋子有一个人那么高。我扯了很多笋子,我不会全部吃完的,会留给爸爸妈妈吃…… “妈妈,小山坡上有野花,野花穿的是绿色的裤子,野花的脸是紫色的(听到这句时我怔了一下,随后醒悟过来,她是说野花的花冠是紫色的,茎是绿色的),还有黄色的,很美丽,但是不能摘…… “妈妈,在一个小土包上有棵桂花树,恐怕有几百年了…… “妈妈,外婆家有推土机,只有一个轮子(我不解,后来才知道她说的是独轮车)……” 说这些的时候,她的语调是轻松的,时不时发出一阵阵咯咯的笑声。我问她:“你在外婆家开心吗?”她愉快地说:“开心。” 打这个电话时,周周一会儿左手拿手机,一会儿右手拿手机。最后说再见的时候,周周非常愉快和轻松,完全没有心慌了。 放下电话,我一阵轻松:周周真的长大了,她可以离开我了,这种离开不是被迫的,不是痛苦的,不是压抑的,这种离开是自愿的、主动的、轻松的、愉快的。她想我、她依恋我,但是她可以轻松愉快地离开我。一直以来,我给她的宽松的爱、最大限度的自由,建立了稳固的安全感,这一切努力没有白费。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走向独立。孩子走向独立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稳固的安全感,如果从小和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恋、稳固的安全感,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可以信任的,继而推及他人是可以信任的,环境是可以信任的,从而慢慢走向独立。二是孩子真正自由,这个自由包括身体的自由和意志的自由。如果孩子能做自己的主人,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和意志,不必听命于他人,不必看人脸色行事,他在别人面前是放松的,而不是紧张的,他不必讨好于他人,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那么总有一天,孩子自然会走向独立,这个过程不必刻意培养。 对于孩子的独立性,家长容易走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过于保护,将孩子保护于自己的羽翼之下,对孩子离开自己非常忧虑。这样的家长内心深处对孩子的离开很恐惧。比如我们幼儿园的很多新生家长,在孩子刚来园时,不舍和焦虑之情溢于言表,好不容易把孩子交给老师,还恋恋不舍地站在院门外偷听,时不时跑到幼儿园来偷窥,看孩子是不是在哭。有的妈妈甚至和孩子齐声痛哭。连家长都如此焦虑、恐慌,孩子能不焦虑吗?这样又如何能让孩子走向独立?爱孩子,就是让孩子有一天可以离开你。 另一个极端是强行让孩子独立。不少家长由于工作等原因,把孩子送回老家,或者放到幼儿园全托。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会痛苦、会焦虑,但是日子久了,孩子变得漠然,和妈妈分离的时候不再哭泣。这时家长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孩子独立性强。某些全托的孩子确实自理能力较强,但是他们不是真正的独立,他们的内心深处特别缺乏安全感,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他们慢慢对父母变得淡漠。很多家长都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是正确的,但是独立性的培养必须建立在获得安全感的基础上。如果孩子的安全感没有建立好,强行把孩子推向独立,结果会适得其反。 如果孩子和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获得稳固的安全感,他自然会一步步走向独立。这个过程不必刻意培养,只要父母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最大限度的自由,相信他,然后放手就能做到。这样孩子就能离开父母的羽翼,成长为搏击长空的雄鹰。 重点提示: 父母总说“孩子离不开父母,到外公外婆家,才没待一天就想不在身边的爸爸妈妈了”,其实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孩子离开了,很多家长会突然感觉不安,特别是小的孩子,父母总怕这怕那的,生怕孩子离开父母就会出问题。父母的焦虑和不信任,让孩子失去了独立的机会。 其实孩子总归还是要离开父母。如果孩子从小和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恋、稳固的安全感,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可以信任的,继而推及他人是可以信任的,环境是可以信任的,从而慢慢走向独立。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离不开父母”或“父母离不开孩子”,而强行将孩子与自己隔离开,比如送幼儿园、放老家等,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冷漠、对父母不信任,进而不信任周围的环境。 原则,让孩子拥有一两门特长是好事,但是,把所有的好东西都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也会不堪重负。贪多求全、盲目跟风的做法不可取,弄不好可能花了钱、花了时间,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破坏了孩子以后学习的信心,得不偿失。所以,父母要重在保护孩子的兴趣,给孩子选兴趣班最好不超过2个班。

为什么有的小孩子对离开家那么恐惧?~

因为有些孩子他本身是属于那种缺少安全感的,然后家是可以给与孩子安全感的地方,而当很多孩子离开家以后,就会没有安全感,因为他离开了有安全感的地方,就会觉得很恐惧,很害怕的那种。

家长怎样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呢?这里介绍一些专家的建议。 1、要保护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保护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是保证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家长平时不应该甩各种恐怖手段吓唬儿童,也不要让儿童听过于恐怖的故事,看过于恐怖的电影,尽量避免让儿童的心灵经受过分强烈的刺激。 2、要让孩子不否认恐惧,5一8岁的孩子特别会否认自己内心中确实存在的恐惧心理,常常说他们什么也不怕,针对这种特点,父母对孩子应该和蔼可亲的教育态度,十分委婉而平静地向孩子说明:“很多像你这么大的小孩都会害怕的,我自己小时候也害怕过,只是以后才不怕的。”让孩子明白,任何时候,都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才会害怕,允许孩子将他的恐惧毫无顾忌地流露出来,并给予开导,使孩子懂得恐惧是会消失的。 3、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恐惧,孩子最怕的是鬼和怪物。如果你仅仅告诉孩子说,世界上没有鬼怪,那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对孩子来说,鬼怪都是实际存在的。恐惧的孩子需要的是安全感,实际上,孩子的许多恐惧是对父母的安慰和爱的无意识渴求。能够感受到安全和爱的孩子对事情就很少有害怕情绪,相反,孩子便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4、给胆怯的孩子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决不能给他们留下胆小害怕印象,家庭其他成员和大人们都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勇敢精神的坚强意志的环境。平时经常在孩子面前巧妙的赞扬现实生活或影视中那些具有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的儿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也是十分重要的。 5、要能预感到并预先消除孩子潜在恐惧感。父母应当帮助孩子准备去对付可能会出现的新恐惧。比如有些孩子会对上幼儿园产生害怕心理,做父母的就应该先给孩子讲些关于幼儿园里的事情,带他参观幼儿园孩子们的活动,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让他对幼儿园发生兴趣,消除恐惧感。 6、要区分正常的害怕与情感的病态。这主要是看孩子害怕的内容是否与其年龄相称,害怕情绪是不是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一直持续着,孩子是否变得越来越胆小,是否固定在几件事上,如害怕睡觉,不让父母离开自己。如果是这样,就有必要请医生帮助检查。 此外,有些孩子为了骗取父母的爱和怜悯,或达到使父母留在身边,和父母睡在一起等目的,装出一副害怕的样子,做父母的要善于发现并指出孩子的毛病,加以诱导,不受孩子摆布,总之,在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过程中,家长要克服自己对孩子过度担忧,或关心不够等弊病,使孩子产生害怕心理时,以积极的态度和方式给予关心和引导,使孩子在克服重重恐惧心理的过程中,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独子,很害怕。父母去世?
答:亲情是血脉相连的感情,身为家中独子,父母一旦过世,感觉世界上好像没有了和自己有关系的人了。特别是还没有成家的独子,这种感觉会更加深刻。总想着父母要再慢一点老去,然而人的寿命有限,身为父母的孩子,更应该好好珍惜眼前人。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让这成为遗憾。起码,...

为什么有的小孩子对离开家那么恐惧?
答:因为有些孩子他本身是属于那种缺少安全感的,然后家是可以给与孩子安全感的地方,而当很多孩子离开家以后,就会没有安全感,因为他离开了有安全感的地方,就会觉得很恐惧,很害怕的那种。

害怕长大害怕离开父母?
答:因为长大以后懂事了,知道自己陪伴父母的时间不多了,他们正在老去,所以害怕离开父母。经历得越多,越发懂得珍惜父母的好。因为珍惜,所以害怕失去。那种无条件的爱,在世界上除了父母,没有人会为我们这样付出。小时候总粘着父母,上学了爱和朋友凑在一起,长大了就找到了爱的人,组织家庭,似乎没有时...

父母临死为什么子女会害怕?
答:子女可能会害怕可能会因为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临终前的父母身体状况可能会非常虚弱和不稳定,这对子女来说是一种心理负担和情绪压力。其次,父母的离开意味着亲人和家庭的变化,子女可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此外,父母临终前可能会提及家族的遗产和财产安排等问题,有时会引起家庭纷争和矛盾。最后,...

总是害怕父母离去怎么办?
答:因为你太爱你的父母了,所以你害怕有一天他们会离去,但是你要放松心,你要想一下,人总会有一天是会离去的,所以为了那天你不会有遗憾,你就对你父母好一点,有时间就去陪陪他们,然后和他们出去走走,带他们去旅游,带他们去吃,他们喜欢吃的,想吃的东西,等到了那一天,他们不会有遗憾,你也不...

怎么这么害怕父母离开 心里有种和他们相差越来越远的感觉
答:我们长大的代价就是父母的老去,然而这是个我们并无法控制的自然定律,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关心他们,能照顾到的多照顾他们,少让他们操心,另外就是常提醒他们注意身体,有任何不适要及时就医,不能因为小病痛拖着忍着,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可以的话还是留在家里附近,这样可以多见见父母...

害怕父母离开怎么办
答:1. 首先,深入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必要的。害怕失去父母的根源可能多种多样,比如过去的经历、家庭关系的紧张、或是内心的不安全感等。识别这些因素对于理解自己的感受至关重要,这样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恐惧。2. 其次,掌握情绪管理技巧是关键。在面临分离的焦虑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情绪失控。学习冷静...

害怕长大害怕离开父母?
答:我很害怕。一想到我以后要离开父母了,我就觉得难受。我是一个巨蟹座,从小便极其的恋家,家是我安慰自己是我快乐自己的港湾,可是好死不死的,我从小便是上的寄宿学校,常年在外,一直到毕业了,一直保持着一年回家两三个月的频率,我觉得不够,是真的不够,我希望的是陪伴在我家人身边,而不是...

为什么离开父母就感觉不安害怕
答:缺乏社会锻炼,缺少安全感,你应该多适应一下一个人的生活。

谈谈什么情况下你会突然害怕失去父母?
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特别悲观,想很多事情,包括父母老去,甚至几十年后这其乐融融的一家人都逝去了,女儿长大后会组建家庭过自己的生活,可是身边也没有当初最疼爱她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了。在电视上听过一句很让人伤感的话:父母和子女是半生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