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华的人物典范 振兴中华的例子

作者&投稿:水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汉族,浙江省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成为了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在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在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
在思维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推动思维科学研究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他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并将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此外,在人体科学、科学技术体系等方面,钱学森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人体生命科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钱学森用他自己的方式为振兴中华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人类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也是这种发展进步在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标志。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所谓“创新”,就是在求异的前提下,发现前所未闻的规律,发明前所未用的技术,实施前所未有的举措,创造前所未见的事物。
季汉生,男,1953年出生,江苏南通通州人。“中华龙壶”、“和平宴”酒壶创始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发展“和文化艺术”大使,原江苏炜炬节能灯集团公司董事长,电子稳压节能灯发明者,著名民间发明家。季汉生对创新世界茶文化、酒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多项科技发明所创造的社会价值难以用金钱来计量。
季汉生有着异乎常人的经历,从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放下锄头把子去尝试“吃螃蟹”创办乡镇企业,每一个人生经历都与他挥之不去的发明情结连接在一起。他从小喜欢搞发明创造,目前为止已有20多项专利发明,被誉为“民间发明家”,现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发展“和文化艺术”大使。
九十年代初发明的电子稳压节能灯,被世界电光源专家、当代的“爱迪生”、中国电光源之父蔡祖泉称之为“电光源的二次革命”,并被国家列为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其创造的社会价值难以用金钱来计量。
2002年发明了“中华龙壶”。“中华龙壶”的问世不仅创新了世界茶文化更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该作品已被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组委会定为馈赠国家领导人的专用礼品。
2012年12月,同时能盛两种酒的“和平宴”创意酒瓶成功问世,标志着世界酒文化艺术有了新的突破,一件新的和平信物诞生了。“和平宴”酒瓶将灌装两种不同地区的代表性名酒,作为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系列活动组委会的国礼,用于各种和平统一活动。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评价道:“和平宴”酒瓶有助于增进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的情谊,有助于推动和扩大两岸交流交往,对于积极倡导“两岸一家人”的理念意义深远,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振兴中华民族之典范!



蔡伦,彭玉麟,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成吉思汗,清圣祖康熙

以振兴中华为目标而奋斗的人有哪些?举几个例子~

一次,校长来给大家上课,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有的说:“为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有的说:“为父母而读书。”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当问到周恩来的时候,他清晰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震惊了,他没料到,一个十几的孩子,竟有这样大的志气。
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四十年,经历了多次失败,但他从来不因失败而感到沮丧,屡仆屡起,再接再厉。
邓稼先,袁隆平等那个时代(建国前留学)的科学家大都是以振兴中华为目标而奋斗

1、周恩来
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1910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
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
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2、华罗庚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1946年2月至5月,他应邀赴苏联访问。同年9月,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1947年,《堆垒素数论》在苏联出版俄文版,又先后在各国被翻译出版了德、英、日、匈牙利和中文版。
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正教授至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华罗庚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奔向祖国的怀抱。
1950年春,携夫人、孩子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受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邀请,成立了数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
他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他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
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同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和郭沫若一起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新德里召开的“在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上协调”的会议。
3、杨靖宇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4、詹天佑
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 ,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 ,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
清光绪七年为耶鲁大学优秀生联谊会会员。在耶鲁大学毕业。原定继续实习研究三年之计划未能进行。毕业论文题目为“码头起重机研究”。毕业后立即回国。当时清政府下令提前撤退留美学生,1881年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只有二人。另一个为欧阳赓。
5、钱学森
1955年初冬,刚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就这一句话,决定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他以其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乃至整个国防高科技事业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

列举中国历史中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人及其事件
答:刘少奇同志出生于湖南宁乡一个农民家庭。在他的青少年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欺凌和封建势力的腐朽统治,中国已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中华民族正处于救亡图存的关键时刻。刘少奇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的远大志向,积极投身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答: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则以其坚守诚信、助人为乐的精神,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尊重。苏炳添在田径赛道上创造了亚洲人的新历史,他用速度为中国赢得了荣誉。朱亚文和江梦南在文化艺术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用才华和热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不仅是个人的典范,更是整个社会...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答: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分别是:钟扬、杜富国、吕保民、马旭、刘传健、其美多吉、王继才,王仕花、张渠伟、张玉滚、程开甲。1.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颁奖辞: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2.2018年10...

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以及颁奖词
答:【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2、闵恩泽: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 上世纪60年代,闵恩泽为中国自主开发了微球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典范 懒惰的反义词 从文中找
答:发愤,刻苦

请问谁有中国一些自强人物的资料!!!
答: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了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

人物专访原创文章回顾系列之六十一:林左鸣
答:林左鸣的性情热血,对航空事业充满激情,受父亲影响,他坚信自己能用"壮志热血酬国企,赤胆忠心兴中华"的精神推动航空业的繁荣。在党籍恢复后,他面对困难,在劳动改造中提升自我,通过读书深化思考</。1978年,他选择考大学而非其他机会,表明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航空事业的执着。从平反冤假错案到车间治理...

劳模代表中国各年代劳模的重要人物代表
答:劳模精神继承并发展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的劳动观念,树立并彰显了一种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新理念,营造并弘扬了一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劳模精神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社会弘扬和践行劳模精神 ,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涵养以辛勤劳动...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人物
答:你好,中国历史上出现无数英雄人物,你心中位列前十的都有谁?我们国家是一个辈出英雄的民族,从古到今不管是战争还是和平我们民族都有无数的感动英雄人物。他们有来自一线的,也有来自普通岗位的,也有来自国外的,他们是军人,他们是农民,他们又或是医生等等。那么在这无数的英雄人物里面,在我心中最...

中国励志人物 要10个
答:一、钟扬: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