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经典成语精彩句子摘抄

作者&投稿:孔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下面是我摘抄的好词好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好词摘抄:
- 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六出祁山、舌战群儒、单刀赴会、得陇望蜀、负重致远
- 出言不逊、兵贵神速、吴下阿蒙、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如嚼鸡肋
- 坚壁清野、巢毁卵破、顾曲周郎、一身是胆、超群绝伦、七步之才、才占八斗、空城计
- 如鱼得水、髀肉复生、如饮醇醪、步步为营、偃旗息鼓、七步成诗、三国归晋、火烧连营
- 赤壁大战、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3.佳句摘抄:
- 张飞见了,更不打话,直取于禁。两马相交,战到数合,玄德掣双股剑麾兵大进,于禁败走。张飞当前追杀,直到徐州城下。
- 早有人来濮阳报吕布,说曹操被火烧伤肢体,到寨身死。布随点起军马,杀奔马陵山来。将到操寨,一声鼓响,伏兵四起贺橘纳。吕布死战得脱,折了好些人马;败回濮阳,坚守不出。
- 云长早出,直取管亥。两马相交,众军大喊。量管亥怎敌得云长,数十合之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
- 原来孔融、田楷两路军马,惧怕曹兵势猛,远远依山下寨,未敢轻进。曹操见两路军到,亦分了军势,不敢向前攻城。
- 曹操兵近濮阳,下住禅没寨脚。次日,引众将出,陈兵于野。操立马于门旗下,遥望吕布兵到。
- 曹操拨转马头,望东门而走,正逢典韦。韦拥护曹操,杀条血路,到城门边,火焰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韦用戟拨开,飞马冒烟突火先出。曹操随后亦出。
- 是年蝗虫忽起,食尽禾稻。关东一境,每谷一斛,直钱五十贯,人民相食。曹操因军中粮尽,引兵回鄄城暂住。吕布亦引兵出屯山阳就食。因此二处权且罢兵。
- 时约初更,月光未上。只听得西门上吹赢壳声,喊声忽起,门上火把燎乱,城门大开,吊桥放落。曹操争先拍马而入。直到州衙,路上不见一人,操知是计,忙拨回马,大叫:“退兵!”
- 两人到门边,城上火炮滚下,乐进马不能入。典韦冒烟突火,又杀入去,到处寻觅。
- 此时人困马乏,大家面面相觑,各欲逃生。
- 城上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伍搭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
- 曹操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惇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
- 曹操于黄昏时分,引军至西寨,四面突入。寨兵不能抵挡,四散奔走,曹操夺了寨。
- 曹操将得胜之兵,杀入城中,势如劈竹。张超自刎,张邈投袁术去了。山东一境,尽被曹操所得。安民修城,不在话下。
- 说曹操见典韦杀出去了,四下里人马截来,不得出南门;再转北门,火光里正撞见吕布挺戟跃马而来。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竟过。
- 陶谦劳军已毕,赵云辞去,玄德执手挥泪而别。孔融、田楷亦各相别,引军自回。玄德与关、张引本部军来至小沛,修葺城垣,抚谕居民。
- 操即使典韦出马,直取侯成。侯成抵敌不过,回马望城中走。

~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成语有哪些?
答:例 句: 刘厂长三顾茅庐 ,终于把身怀绝技的老工人请回厂。6.下笔成章[ xià bǐ chéng zhāng ]释义: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出 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例 句:他那下笔成章的才能...

三国演义第十至第二十回成语
答:成语:1、先见之明 出处:李傕、郭汜听知李蒙、王方皆被马超杀了,方信贾诩有先见之明,重用其计,只理会紧守关防,由他搦战,并不出迎。2、不共戴天 出处:操切齿曰:“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雪吾恨!”3、见利忘义 出处:陶谦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

《三国演义》里的成语有哪些?
答:《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恣意妄为——恣意:任意,随意;妄为:胡作非为。随心所欲,胡作非为。执鞭随镫——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知遇之恩——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有机可乘—— 有空子可钻。隐介藏形——介:鳞甲。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以卵...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答:〖懊悔无及〗 成语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傲睨得志〗 成语典故: 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昂然而入〗 成语典故: 须臾,李恢...

询问与三国或《三国演义》有关的名言,典故,成语,警句 最好有解释的_百...
答:名言 1周郎妙计安天下 赔了夫人又折兵 2生子当如孙仲谋 典故 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 苦肉计 官渡之战 草船借箭 借东风 三气周瑜 成语 三分天下 鞠躬尽瘁 警句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写十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答:关于《三国演义》的十个成语:1、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2、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下笔成章...

出自《三国演义》的经典成语
答: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出自《三国演义》的经典...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摘抄成语?
答:案兵束甲 安堵乐业 哀感顽艳 懊悔无及 傲慢少礼 傲慢无礼 傲睨得志 傲睨自若 爱人好士 爱日惜力 昂然直入 安身为乐 安身之地 安危与共 傲贤慢士 背本就末 不避艰险 败不旋踵 包藏奸心 弊车羸马 半筹莫展 不成体统 不测之祸 悲从中来 博采众议 ...

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成语 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成语有哪些
答:1、望梅止渴。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该成语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2、初出茅庐。比喻刚露头角。后来多指初入社会,缺乏经验。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3、七步成诗。意思是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源自《...

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解释
答:如嚼鸡肋: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出处2:坚壁清野:对付强敌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出自《三国志·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