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长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 如何与高三的孩子沟通

作者&投稿:点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三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父母与孩子沟通,对于不少父母来讲,都是一道难题。但它又是一道不得不作好的难题。下面介绍几点方法和技巧,供家长们参考。
一、明白高三学生的忌讳
在高三期间,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不同的忌讳:
优生忌讳过分的夸奖,为什么?因为考试本身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考场情绪、题目的难易程度、答题时的注意力,有无其他因素的干扰等等,都会影响孩子实力的发挥及应试的效果。当孩子考好了家长若给以过份的夸奖,孩子就会担心考败时家长的埋怨、指责和失望。因此家长夸奖得越起劲,孩子的压力就越大。其中特别要避免因孩子考了好成绩而给以物质奖励或者种种方式的“庆功”。
中等生一般最忌讳考差了时家长的埋怨与责备。因为他们一般学习都比较吃力,而大多数都有努力争取上进的愿望,但学习不同于挑担子,力气付出越多,效果就立杆见影。如果家长过分的埋怨或责备,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或举动。
差生,对于老师来讲,是一大难题;对家长来说,同样是很伤脑筋的事情。他们最大的忌讳是:“考试”、“成绩”、“高考”、“大学”等敏感性字眼。同时还忌讳家长当他的面夸奖成绩好的同学或同辈中“有出息”的孩子。
三类学生大多都一些共同的忌讳,忌讳家长和别的同学比成绩、比考分;忌讳家长对考分的过度关注和“好打听”;忌讳家长频繁的“校访”;忌讳家长在高三期间在生活上、起居上的特殊“关照”等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孩子还有一些个性上的特殊忌讳,这就需要家长平时留心观察。
总之,作为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忌讳应该了如指掌。了解以后,在平时的接触和交谈中严格避免方为上策。如果时时撞击他们的忌讳,亲子之间不但无法正常沟通,反而会越来越抵触,甚至会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二、以“平常心”看待应试、高考、升学
其实,这事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尤其现在大家都养的是独生子女,这就更难。但不管有多么难,你却别无选择。因为,你望子成龙的心情越迫切,问题就越大。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演戏”,无论心里多么迫切,你必须“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来,而且还要尽量“演”得逼真,还要不露痕迹。
所谓“平常心”并不是要你对应试、高考、升学表现得非常冷淡,“过热”不行;“太冷”也同样不行。最好是“不即不离”,这就是“投其所好”,“顺水推舟”。不要主动去过问,当孩子自己谈到相关话题时巧妙应对。这是一种学问和技巧,要在实践中把细摸索。交谈中要认真“察言观色”,说话要十分审慎,这有点类似于“林黛渔进贾府”,“不可走错一步路,不可说错一句话。”为了孩子,你只能这样。
三、多呆在家里,割舍“心所爱”
节假日、星期天、孩子放学以后,家长最好都能够呆在家里。把和亲朋好友打牌、聊天等心之所爱暂时都要割舍,甚至连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也得放一放。呆在家里,别让孩子感觉你是因为他(她)才一改旧习而呆在家里的,你可以收拾房间、清理衣物、调理伙食等等,总之,要尽量找些事来遮掩,要显得非常自然,不要让孩子产生敏感。如果孩子问道:“妈,你怎么不出去玩了呢?”你只能说:“我是要出去的,只是这家里实在太乱了,也早该收拾一下了。”或者找点别的话来遮掩。你可不能够说:“我是想在家里多陪一陪你。”更不能说:“你都高三了,我哪有心思出去玩啊!”
家长多呆在家里,是为给孩子创造更多和家长接触、交谈、沟通的机会。绝不是在家里“陪读”,更不是“监督”。特别要忌讳没完没了的唠叨,也不要老在孩子身边晃来晃去。
  家长常在家里呆,孩子往往会自然而然地要和你交谈。这就难免涉及到高考、升学等敏感性话题。如果孩子问你:“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怎么回答?你一般会安慰他:“不要紧,人生的出路又不止一条。”你或许会说:“明年再考。”这样说就显得太简单化了,不妨干脆说“凉拌”(“凉拌”本来是指一种菜肴的制作方法,四川人常用他来表现“答非所问”似的一种幽默)。如果孩子问道:“为什么年年都要搞这个鬼高考?”其实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对此你不妨说:“因为它是鬼高考,所以必须年年搞。”你切莫趁此大谈什么“人才选拔”,“教育制度”甚至什么“国情”等等。因为此时不是讨论这些话题的时候。总而言之,家长在和孩子交谈、沟通时,重点是让气氛显得和谐、轻松。切记两条原则:涉及严肃话题,你要显得“若无其事”;涉及敏感话题,你要表现得“不着边际”。
四、不妨“缺点当作优点看”
比如粗心大意本来就是人生的一大缺点,如果孩子因此而考试失误,并且已经表现出悔恨,你可千万不要火上加油,也无须用听来的“大道理”进行说教,什么 “下次细心一点”,“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等,在此时都显得苍白无力,不妨说:“我过去也经常这样。”或者来点幽默:“这才像我生的孩子吗。”总之,要尽量避免套话、大话,少来点一本正经,多来点轻松和谐、幽默风趣,如果能够使孩子哑然一笑,你就是成功者。
不少学生喜欢把课本、作业本、文具乱丢乱放,如果是以往,你可以恰当地加以批评,而在这“非常时期”,此招绝对不行!你不妨在她不注意时给收拾一下,或者干脆不管它,甚至还可以“夸”他几句:“这就显得天然。”“乱也有乱的好处,只要自己知道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就行了。”或者说:“我的孩子的确聪明,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整理作业、课本这些琐事上面。”
五、巧用“投其所好”,“暗度陈仓”
  如果孩子喜欢足球赛事、球星,你不妨多与他聊足球、球星;如果他迷恋歌星,大家不妨一起来谈谈歌星;如果他到了高三,仍然迷恋电子游戏,你不妨和他一起玩玩电子游戏。你若不会,怎么办?这就更好:你就虚心请教,把他当老师。如果玩的开心,你不妨说:“难怪你这么喜欢这玩艺儿,真好玩!要是能够靠它赚钱谋生该有多好!”如果你老是失败,你不妨发点感慨:“我怎么老是失败呢?”其实这就是在能够与孩子接触和交谈中“有心安顿无心人”。
  如果孩子经常叫苦叫累,这也无妨!家长此时最好来个“顺水推舟”,不妨说:“你们的确很累。”或者说:“我们大家都常说:高三学生是天底下最累的。” 或者说:“休息一下吧,别累坏了自己的身体。”甚至还可以说:“干脆这个星期天我们找个好玩的地方去放松放松,你看如何?”你可千万不能够说:“人生哪有不累的?”或者说:“难道我找钱养活你就不累!”你要明白:此时一切的“大道理”对他们都无济于事!要知道,在校学习他们已经12年了,同样的“大道理” 他们听得还少吗?要能够有效果的话,早就见效了!
  还有个最为棘手的问题是:高三学生却偏偏恋爱上了。其实完全不用大惊小怪。我教学30多年,感觉中学生讲“恋爱”已经明显是一种上升的趋势,如果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而大加挞伐是绝对要整糟的!面对“恋爱”上了的学生,我一般是先给他们承诺:“为他们保密,绝对不会告诉家长。”并且一定兑现自己的诺言。因此,学生都愿意向我掏心里话。甚至把他们的“情书”也放心地给我看。但我并非是要促成他们的“恋爱”,而是首先要作到“知情”,否则,你再好的教育方式都将无济于事!
  面对此事,家长该怎么办?“欲擒故纵”是最绝妙之法!夸他几句,怎么样?“你小子果然不错,比你娘老子能耐。”“他(她)到底怎么样,说说看,让娘老子给你参谋参谋。”孩子要真能够给你吐露,这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下面的事不就好做多了。最糟糕的是他不愿向你吐露,在你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最为不良的后果。这就是“因势利导”。作为家长,千万不要“不明不白”就一棍子打死,把孩子想象得太糟糕。其实,他们在最初阶段,只是一种蒙朦胧的意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恋爱,往往是因为家长道听途说,把事情越整越糟。
与孩子相处和沟通,“投其所好”不是根本目的,更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要在“投其所好”的策略中达到“暗度陈仓”的目的。
 六、不断摸索和总结
  天底下没有真正能够打开一切锁的“万能钥匙”,任何成功的经验都要因人因事而异。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只能够给自己提供一种参考、启发。更重要的是要在自己的实践中,面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摸索、总结。但有个前提:作为高三家长,务必应该把与孩子的沟通看作助考、助学的头等大事。这在某种意义上讲,远比你“痴心”的“关爱”还更加重要。希望能够引起高三家长的高度重视。

高三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14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沟通难的原因所在
1、双方都以自我为中心,各说各话,无法激发交流的兴趣。
没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想要找到话题还真难。因此,高中生回家后主动与父母交流的很少,有些孩子甚至好几天不与父母说话。他并不是和父母有矛盾,而是不知道该说什么。父母有时候会主动跟孩子说话,但无非是想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最近学习成绩好不好,能不能跟上之类的。虽说这也是关心,但日复一日总是这一个话题,孩子听个开头就烦了。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问及孩子“最想和父母沟通的内容”,93%的受访者的答案都与“关注自我”有关。其中,“个人爱好”的比例最高,达到21%。孩子希望跟父母聊聊喜欢的体娱明星,或者历史奇闻、健康保健之类的知识。此外,才是“未来人生规划”(16%)、“学习、高考”(13%)等话题。
2、父母全方位的监控,迫使孩子远离父母。
许多家长对孩子不放心,认为孩子小,自己有义务对孩子进行监护。当孩子不愿意和他们交流时,他们就开始充当“007”,翻查书包、偷看日记、追查电话、拆阅信件等,被孩子发现了,还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怕他一步走错,步步错。但让高中生最苦恼的,恰恰就是爸妈对他全方位的监控。一名高中生气愤地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隐秘的世界,未得到邀请,别人是无权进入的,这是最起码的尊重,但是我的父母连这点都做不到。” 孩子反感父母的这些举动,当然就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时间长了,彼此的隔阂会越来越深。
其实,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强烈感觉到自己的独立性,想保有自己的隐私。而家长由于平时与孩子沟通少,不了解孩子,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简单地考虑问题,探询孩子的隐私,而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
3、家庭结构也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不同家庭的孩子在与父母的沟通状态上,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在调查中,当问及“你与父母交流的满意度如何”时,核心家庭的孩子认为“很满意”的比例最高,达18.5%,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孩子的获选率为13.5%和15.4%;而回答“很不满意”的,核心家庭的孩子仅为4.1%,再婚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则分别高达23.1%和8.1%。
父母婚姻关系的变化,正在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孩子。核心家庭的孩子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可能仅仅是不合拍而已,而单亲和再婚家庭的孩子则更多地面临着无人沟通或厌恶沟通的状况。
家长做好了,沟通就不难
1、反省自身言行,做合格家长
当家长与孩子之间出现了沟通障碍,家长首先要反省自身,生活中自己是不是有不当的语言和举止,阻碍了孩子与你的进一步交流。
2、保障交流的时间,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间。
家长不能以忙为借口,忽略与孩子的交流。高中生的父母大多步入了事业的发展期或顶峰期,是单位的骨干或领导。他们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应酬,没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尤其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已经无法在学业上辅导孩子,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交给了学校和老师。
其实,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孩子不会因为家长的忙碌而停止成长,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反而思想变化得比以前更快。这段时间,家长与孩子出现沟通障碍是很自然的。想要了解孩子想什么,必须要让他说出来,所以家长每天无论再忙,都要抽出时间来跟孩子聊聊,了解他的想法,用心听他讲话,使他感觉受到了重视,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尊重和满足。
3、掌握沟通的方法,拓宽沟通的话题
与孩子沟通是门学问,家长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方法。
父母应细心观察和研究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发育特点,家庭教育就必须根据孩子的心身发育特点来进行。将“我讲”变“我听”,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时,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与尊重;对孩子讲的有道理的地方,要通过语言、目光或体态表示肯定;对于孩子的错误观点不要急于纠正,不要打断孩子的讲话;要理解孩子由于年龄和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准确表达内心想法而可能产生的偏见或者误会。

父母想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答:二、要遵循认真倾听这个原则 孩子想的可能并不是很完善,家长不要过分的去指责或者是批判,要等着孩子说完这个其实也是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能力。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再去要求孩子了。而且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咱们也要学会虚心的向孩子学习,孩子肯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的,有的时候他也会...

父母如何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呢?
答:三、要确保在孩子愿意沟通的时候交流如果要和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家长也要确保在孩子愿意沟通的时候交流。如果孩子很明显情绪不稳定或者有抵触心理,那家长要做的不是强制交流,而是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如果大家对父母如何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交流这个话题有更多的想法,还有积极评论参与我们的话题互动探讨。

家长与孩子正确沟通的方法
答: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与孩子增进感情的基础就是沟通,但是如何让家长和孩子形成有效的沟通呢?这个时候还是需要懂得一些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我整理了家长与孩子正确沟通的方法相关信息如下,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用心倾听孩子的诉求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对于孩子诉说的内容,一定要用心的...

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
答:家庭生活中,和孩子沟通很重要。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呢?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不要在孩子面前老提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是每个孩子心中永远的痛,家长最好不要老去触碰它。别人家的孩子无论怎样好,也不可能成为咱家的孩子,我们没有必要给孩子树立这样的榜样。况且别人家的...

父母应该怎样和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答:第三,父母应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也要理解孩子们的想法。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父母不能只关注自己的观点,而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必要时也应该从孩子的角度谈谈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这样可以让孩子了解到家长的立场,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对方的立场不同而造成不必要的争吵和误解。最后,父母...

作为家长该该如何与孩子相处呢?
答:一、家长要尊重孩子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拿家长的权威去压孩子,总是喜欢凌驾于孩子之上,喜欢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去和孩子沟通,这样会给孩子很大的距离感,会让孩子变得不敢与家长沟通。家长平时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要学着尊重孩子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大多数孩子平时的想法都没有那么复杂,是...

孩子和家长吵架家长该怎样和孩子沟通
答:“你要怎么样”“你应该怎么样”“你不能怎么样”等词语就会常常挂在嘴边,其结果是家长说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愿望。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往往缺少这种平等相处、尊重孩子的态度。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以耽误学习为理由进行干涉和阻止。三、...

家长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呢?
答:当涉及到原则和其他某些事情时你的角色是父母,你应该严厉,但是需要把握尺度。当在其他方面的时候,你需要扮演的是“集美”好朋友关系,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心理上已经出现了成熟的变化,她并不喜欢老一套的说教方式,她会更接受的了,平常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谈心。2.在和孩子的交流方式上,她并不喜欢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