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需要看什么书 自学中医学需要哪些书籍比较适用

作者&投稿:错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果你是业余人士
那么最好先看唐云的《走近中医》和刘力红的《思考中医》这两本书。可以帮你建立初步的中医印象。
接下来,如果有能力,应当直接看古籍。不要去看现代的中医教材,一般看了你也不会用。而古籍中也不要先读《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之类的,没有一点基础,读了脑子也是糊涂的。
读古籍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开始,因为他的书是逻辑性最好的,一看就明白。然后再读他的《长沙药解》建立初步的中药理论。黄元御的书现在没有单卖的,书店里都是黄元御全书。黄元御擅长五行理论。
在下来读《郑钦安医书阐释》。这本书其实是郑钦安的三部医书的合订本,由唐步祺阐释。郑钦安擅长阴阳理论模型。读到这里一般的病你基本都可以自己解决了。
往下就要继续读黄元御的《伤寒悬解》和《金匮悬解》,作为一个提高。这两本书在黄元御全书中有。
这时,你可以看看《黄帝内经》了,很多东西一看,你就会明白。至于《伤寒论》在《郑钦安医书阐释》和黄元御全书中,他们二位都为其作过注,看着更方便些。直接读无注的原本,对初学者肯定不行。
到此,你的中医水平肯定比外面很多中医师都高。因为我就是在这样学,很有感觉。

按以下顺序看书:1《中医基础理论》、2.《中医诊断学》,3《中药学》,4《方剂学》,5《中医内科学》,6《针灸学》和《推拿学》,7《中医妇产科学》、《中医骨科学》、《中医儿科学》、然后有必要学习一下《中西医结合外科学》,8以上学科都学完了才看《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等中医名著。按以上方法认真学习三年可入门,五年可小成,

先读四小经典《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
再度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中医内科>>,<<针灸学>>,<<中医儿科>>,中医说,宁可看十男人,不看一妇人,宁可看十妇人,不看一小人,说明儿科是很难的,所以推荐儿科而不是外科等,针灸学里的经络十分重要,中药学的药物归经都将决定你的处方是否正确,因为中医说,不辨经和络,说话开方都是错,所以重点推荐这些,如想成一名全面优秀的中医师,则要学<<温病学>>,<<伤寒论>>及更多的学科.还要靠实践工作的临床经验.

必须先从基础理论入手,中医基础理论,同时要学的是中药学,方剂学,其次看中医诊断学,然后可以看中医内科学、中医各家学说,最后看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及脉经等的

自学中医要看一些什么书~


你要是只是单纯爱好,没有一个中医环境,说不了太深的。中医学习陈修园曾说过白天临证,晚上读书?只读书不临床学不了太好的。而且中医书大多晦涩难懂,没有几年你是钻不进去的。如果只是感兴趣看看教科书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即可。如果是大爱中医的话,就得从头学,先背东西,药性赋,汤头歌,濒湖脉诀,医学三字经,必须全部背会,这得一年时间吧。然后黄帝内经得熟读,伤寒金匮的重要条文也得背诵。中医的头几年真的就是背背背,中医是一门深奥的哲学
此类所有的中医书籍在图中右下角处有电子版,基本上需要找或者需要看的大概几万册中医书籍其内都有
他不像西医那样凡事都有清晰的数据指标可以参考,更多的是通过经验去把线索联通从而发现问题,再对症下药。
而这个过程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所以如果你是想中医入门,首先是培养自己能在中医这个知识领域沉淀下来的兴趣。
那这里比较好的书籍推荐就是梁冬与徐文兵老师的《对话黄帝内经》
整套书看完,你就会对中医大大体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此书的笔锋比较通俗易懂,不会像某些中医书籍老是喜欢故弄玄虚,弄得自己的文章好像字字珠玑深不可测要细细玩味的感觉。
很多想了解中医的人看到那种文体就会很自然的望而却步。
所以对于初学入门中医的你,想更好的吸收了解,可通过阅读完整套书籍,你便基本了解你想往中医的那个细分领域去学习了解,再一步步沉淀学习。
我觉得要不是真爱中医的人。闯不过头几年的。

所有的中医书籍都在图中右下角,包括所有的中医书籍
中医入门书籍推荐目录:
《问中医几度秋凉》
《零起点学中医》《黄帝内经说什么》 (以下五册)《黄帝内经·上古天真》《黄帝内经·四气调神》《黄帝内经·天年》徐文兵梁冬《黄帝内经·金匮真言》《黄帝内经·异法方直》《求医不如求已合集》《名老中医之路》《中医入门到精通》《一百天学开中药方(中医百日通丛书)》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入门》《中医基础理论》《内经知要白话解》《医学衷中参西录(套装共3册)》

中医针灸
《古典针负入门》《针灸师承录》《阎润荟针灸临床60年经验精粹》《一针疗法》《针灸学》《常用针灸100六》《董氏针灸注疏》《针灸推拿一学就会》《中国针灸治疗学(第2版)》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合注》《神农本草经译注难经译注》《本草问答》

伤寒杂病论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伤寒论校注》《全注全译伤寒论》《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孙曼之伤寒论讲稿》《黄元御读伤寒:伤寒悬解、伤寒说意》《注解伤寒论》《伤寒贯珠集》《伤寒来苏集》柯韵伯李阳波伤寒论坛讲记》《经方沙龙》《经方使用手册》《中医十大类方》《经方实验录》
中医名家名著
《扶阳讲记》金要略》《景岳全书》《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论》《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法圆通》郑钦安《医理真传》《医林改错》《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张仲景50味药证》《赵绍琴医学全集》《诊家正眼:四言脉诀白话解》《频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李时珍《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柴浩然》《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陈景河》《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陈景河》《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陈苏生》《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胡希恕》《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黄坚白》《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廖寞阶》《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马新云》《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邢子亨》《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杨继苏》《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张子琳》《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赵禁》《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周次清》


中医入门级,不知道题主是怎么理解这个中医之“门”的。从中医在这个角度讲,入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就看现实生活中,有好多中医忙活了一辈子,却是成就有限,并不是他们不努力,只是进入了旁门而已。中医入门级的书,我会推荐《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作的序,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细细的体味几十遍,然后有所得,能够感悟到距今一千八百年左右,张仲景写这本书籍序时的心境,你就开始朝着真正的中医之门迈步了。

注意看上面中医书籍图片的左上角,不管需要什么样的中医书籍都能找到你想要的,内中收集了大五万多册中医书籍,学习中医非常值得参考的地方

中医书籍《伤寒论》是必须反复阅读、认真理解、效仿的经典。
《伤寒论》全书全称应该是《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其中的《伤寒论》原名《卒病论》。卒字大有深意,卒通猝,突然而来的意思,原意为治外感诸病立法示范,至于内伤杂病(旧有的痼疾)的治法,则记录在《金匮要略》中。作者是医圣张仲景,书中不借用《内经》一语,而水火相胜之义,阴阳进退之理,天地与人的诸多联系无不言及。

中医书籍《外经微言》
《外经微言》,简称《外经》,有人称为《黄帝外经》。中医特别重视理论,儿科鼻祖钱仲阳、大临床家张锡纯等都强调医理的重要性。中医的理论书籍最好的应该是《黄帝内经》和《外经微言》。金元四大家、黄元御等的医理解说可资参考、帮助理解,慎不可偏听一家之言。

中医书籍《内经》是必须反复阅读认真领会的经典
《内经》又名《黄帝内经》,内容分二大块:《灵枢》和《素问》,成书于春秋战国以前,我们见到的《内经》,是由唐代医学家王冰王太仆编订的。王太仆研究的是中医学术理论(探究天人之间的联系)、整理古籍、探求医理根源(天体运动、时空转换)。

中医书籍《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给人以无穷智慧的源泉,在这灵泉的灌溉下,历代名医层出不穷。学医之人必须阅读其中一部分名家的著作!世人都说中医爱珍藏独家秘方不外传,这说的应该是乡里之小医,那些胸有大爱的名医无不著书苦口婆心畅述医理医法医方。以下是我认识到的上乘大医:傅青主,著有《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等;张锡纯,著有《衷中参西录》;雷丰,著有《时病论》;程国彭,著有《医学心悟》;李翰卿,著有《伤寒一百一十三方使用法》等。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喻嘉言的《医门法律》等,张路玉的《张氏医通》皆可一观。
后世医家多称“温病学诸书是《伤寒论》之翼”,因《伤寒论》的内容“详于寒而略于温热”。叶天士的《温热论》、陈平伯的《外感温病篇》、薛生白的《湿热病篇》、余师愚的《疫病篇》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别的方面,外科有刘涓子的《刘涓子鬼遗方》、王维德的《外证治全生集》等。杂病专著有:绮石的《理虚元鉴》、唐容川的《血证论》等。验方集萃的有《验方新编》等。
要读完以上医书,三、五年时间都不够用,因为医书不像武侠小说那样好读,有些书籍的大部分内容还需要反复阅读、玩味。今天的我们要想速学成用,必须阅读《内经》、《伤寒论》、《傅青主男科、女科》、《陈士铎医学全书》、《王旭高医学全书》、《医醇胜义》、《曹仁伯医案》、《程杏轩医案》、《王孟英医学全书》、《仿寓意草》、《时病论》等等(和讲药性的本草),这些著作里所谈的民病情况与我们今天的民病情况十分类似,常常可以有“生搬硬套”的机会。读完这些书,你再选二本医案如何廉臣编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考考自己,就能知道自己能不能对付一些常见的病情了。


此中所有中医书籍都在图中左上角,非常丰富的约五万册中医书籍均出自于此
其它的可推荐的中医书籍为:
中医大学本科教材类
《零起点学中医》–天下无疾(首选)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次选)
《医学入门》–李梃
《伤寒杂病论》–注释
《黄帝内经》–注释
《中医四大经典》–注释
针灸类:
《针灸学》–石学敏教材(首选)
《经络腧穴学》–教材
《针灸大成》注释–杨继洲
《针灸穴位名解》–注释高式国
中国医学大成丛书(全套10卷)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中国医学大成(简体横排版)中国医学大成(繁体竖排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全七卷)(扫描版)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全4卷)(扫描版)中国医著系列丛书(全6册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中国古今医案类编(全十五部)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全套六集)北京出版社1990版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全六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版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33册)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112册)
医方精要系列丛书(全10册)(高清版)医林荟萃(浙江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医经六书(全3册)千家妙方(上、下册)(扫描版)历代本草精华丛书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全二十二部三十册)名中医医案医论(共15册)名医临证金鉴(全二十二部三十册)名医名方录(全4册)名医类案(正续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中医实用技术丛书(全10卷 高清版)中医师承十元丛书(全5册)中医师承大学堂丛书 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中医必读百部名著中医方剂大辞典(十一卷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中医歌诀白话解系列中医精华丛书(全九卷)(高清版)中医经典临证发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中医经典注评丛书
儿童心理学手册(全四卷)全国名老中医医案医话医论精选(共二十二册)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22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22册)(扫描版)全民献方献药运动验方内经类书籍医学人生丛书:走近中医大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医学入门(上、下)医学图谱、图解(一)(共十册)医学图谱、图解(二)(共十册)医学衷中参西录丛书医家金鉴医方类聚(全十一册)名医遗珍系列丛书(全四册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名家临证医著重刊名家临证医著重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名家献秘:老中医养生药膳(广东旅游出版社)名师与高徒(共四卷)(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名师经方讲录(全2辑)名老中医之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名老中医方药心得丛书(共5册)
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全七册)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药精华读本(共六册)中医证候学(上、中、下册)中医证候学(上、中、下)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中医金方系列(共6卷)(高清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共三十八册)中医验案点评与误案分析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全2册)中华传世医典(全12册)中华养生百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中华医书集成中华医学百科大辞海中华国粹书系丛书(全10卷)中华本草.完美修改版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文汇出版社1989 胡熙明主编)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全4册)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系列(全6册)中国药典(2010版)(全3部)中国药学大辞典(陈存仁)中国藏药(全3卷)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组系列图书中草药现代研究(全三卷)中药成方制剂(全20册)中药类书籍中西医结合专科病诊疗大系丛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临床经典中医读本(共三十八册)临床辨病专方治疗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二续名医类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云南天然药物图鉴(全5卷)传统中医药精华读本(共六册)伤寒类书籍伤寒论注十人书丛书(全10册)住院医师手册(合集,共12本)保健美容按摩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傅山医学临证运用丛书(全3册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吕志杰著作(河北中医学院)吴中医集(全4集)吴熙妇科溯洄(全三集)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四季养生药膳(三采文化)

学中医要看哪些书
答:学中医要看以下书籍:一、《中医基础理论》。二、《黄帝内经》。三、《伤寒论》。四、《金匮要略》。五、《中药学》。六、《中医临床基础》。七、《温病学》。以下为各书籍的具体解释:一、《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的入门书籍,包含了中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是学习中医不可或缺的...

什么都不懂的小白想学中医,一开始先学哪本书比较好?
答:先学药性赋。病机赋。采药歌。医学三字经。然后在看。医宗金鉴。伤寒杂病论 景岳全书。等等这些。学中医很难。需要坚持。

学中医看什么书?
答:学中医看什么书?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应届生在签三方时要注意什么?q969136 2023-01-30 · TA获得超过37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对于中医初学者,自学中医的话我大致次序是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

学习中医的书籍有哪些呢?
答:中医学是一门广泛而深奥的学科,学习中医需要掌握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下面我列举了几本较为经典的中医学习书籍:《黄帝内经》:这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包含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必读之书。《伤寒论》:这是以汉代张仲景为代表的医家的代表作,集中阐述了医家对于传染病的理论及其...

正开始学中医,看什么书最好?
答:1,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医方集解,金匮,伤寒,等古典医学,论懂论通.2,自修西医本科教材,了解解剖,生理,病理,诊断及简单的治疗,西为中用!3.自修中医本科教材.打好牢固的基础,是学好中医的关键所在!4,拜名师指点,结合临床会自半功倍.5,要有悟性,活学活用,才有机会成为一名大师!

我对中医比较感觉兴趣,现在在看中医基础理论,请问对入门者自学理论知识...
答:你好,中医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中医四小经典 《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歌括》《汤头歌诀》《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四部书被称为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它们都是我国秦汉以前的医药经验总结。《黄帝内经》...

自学中医先从哪本书入手?
答:这些中医书籍在 医书网 中都可下载到 除此之外,下列的每一本中医书籍,都堪称中医的经典:汤头歌诀、脉经、神农本草经、温病条问变、景岳全书、类经、脾胃论、千金要方、《素问灵枢汇篡约注》《度灵素集注节要》《内难选择》《金匮要略浅注》诸病源侯论、医宗金鉴、濒湖脉学、《本草备要》...

学中医,一定要熟读五大经典
答:当你有了针灸的基础,有了药物的基础,这个时候你去看《黄帝内经》,你就会发觉到,《黄帝内经》为什么讲寒热,讲什么,你就,光是你看《黄帝内经》,大家在读《黄帝内经》,经典的东西,这儿都是生理,人的生理解剖学,病理学的时候,看起来《黄帝内经》他的章节很多,文字很多,《黄帝内经》来说,在这几种书里面,算是比...

中医入门看什么书呢
答:百度一下:徐文兵、倪海厦、JT叔叔、国学堂 悟性高、立志当妙手回春的大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易经》《道德经》《庄子》混口饭吃:《中医基础》《中医诊断》《药性赋》《汤头歌》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学中医的话,学习的科目顺序是那些?什么顺序最好???
答:学中医的话,学习的科目顺序是那些?什么顺序最好??? 110 我在百度上找到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还有古籍《皇帝... 我在百度上找到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