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谈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作者&投稿:董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编号 336 成语 老生常谈 注音 ㄌㄠˇ ㄕㄥ ㄔㄤˊ ㄊㄢˊ 汉语拼音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释义 「老生常谈」之「谈」,典源作「谭」。
「谭」同「谈」。
老书生的寻常言论。
比喻时常听到,了无新意的老话。
语本《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管辂》。
典源 《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管辂》十二月二十八日,吏部尚书何晏请之,邓飏在晏许。
晏谓辂曰:「闻君著爻神妙,试为作一卦,知位当至三公不?」又问:「连梦见青蝇数十头,来在鼻上,驱之不肯去,有何意故?」辂曰:「……昔元、凯之弼重华,宣惠慈和,周公之翼成王,坐而待旦,故能流光六合,万国咸宁。
此乃履道休应,非卜筮之所明也。
今君侯位重山岳,势若雷电,而怀德者鲜,畏威者众,殆非小心翼翼多福之仁。
又鼻者艮,此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今青蝇臭恶,而集之焉。
位峻者颠,轻豪者亡,不可不思害盈之数,盛衰之期。
……愿君侯上追文王六爻1>之旨,下思尼父彖象2>之义,然后三公可决3>,青蝇可驱也。」
飏曰:「此老生之常谭。」
〔注解〕(1)文王六爻:周文王演绎六十四卦的爻辞。
(2)尼父彖象:孔子对《易经》卦义之注解。
尼父,指孔子。
〈彖〉、〈象〉乃系对《易经》经文之注解。
彖,音ㄊㄨㄢˋ。
(3)决:断定。
典故说明 「老生常谈」原作「老生常谭」。
三国时代,魏国有个名叫管辂的人,他从小对天文、星象、占卜很有兴趣;长大后,更对《周易》极有研究,常帮人占卜,十分灵验。
有一天吏部尚书何晏请管辂到家中替他占卜,尚书邓飏也在场作陪。
何晏对管辂说:「请你算算我有没有升到三公高位的机会?还有,我最近常梦到有数十只青蝇往我鼻子扑,不知是什么预兆?」管辂听了就讲了一套仁义道德的道理,并且告诉何晏,只要依循先古圣贤的作为,就能名列三公,青蝇也可马上驱除了。
一旁的邓飏听了,就说:「都是些老书生的寻常言论,一点新意都没有。」
后来「老生常谈」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时常听到,了无新意的老话。
书证 01.唐.刘知几《史通.卷三.书志》:「若乃前事以往,后来追证,课彼虚说,成此游词,多见其老生常谈,徒烦翰墨者矣。」
02.《元史.卷一八六.归旸列传》:「时海内多故,旸上三策:一曰振纪纲,二曰选将材,三曰审形势。
亹亹数千言,时以为老生常谈,不能用。」
03.《醒世恒言.卷四○.马当神风送滕王阁》:「良久,一吏报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阎公道:『此乃老生常谈,谁人不会!』」04.《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
不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05.《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你只看他这『积』字,这『必』字,何等有斤两,有把握,只可惜世人都把他作老生常谈读过去了。」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时常听到,了无新意的老话。
【使用类别】用在「陈言旧语」的表述上。
【例  句】<01>「有志者事竟成」虽是老生常谈,却是颠扑不破的。
<02>他的诗写得还好,就是老生常谈,少了点新鲜味儿。
<03>你的文章如果能避免老生常谈,别出一点新意就更佳。
<04>他的演讲内容乏善可陈,尽是些令人生腻的老生常谈。
<05>你不要瞧不起我这些老生常谈的话,这可是人生的真体验。
<06>没想到离开家后,最想念的就是母亲那几句老生常谈的话。
<07>他一逮住机会,就把他那套老生常谈的养生哲学搬了出来。
<08>他这首诗所说的,也是老生常谈,不外乎富贵浮云的老调罢了。
<09>今天消防节来谈防火,许多人必定生厌,但是老生常谈还得谈。
<10>当他开口说古人如何如何,我就知道这必定又是一场老生常谈的演讲。
近义词: 千篇一律,老调重弹,陈腔滥调
反义词: 自出机杼,别出心裁,闻所未闻 辨识 参考语词 老生常谭,老儒常语,书生常谈


~

老生常谈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答:比喻时常听到,了无新意的老话。 语本《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管辂》。 典源 《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管辂》十二月二十八日,吏部尚书何晏请之,邓飏在晏许。 晏谓辂曰:「闻君著爻神妙,试为作一卦,知位当至三公不?」又问:「连梦见青蝇数十头,来在鼻上,驱之不...

老生常谈的主人公是谁?老生常谈有什么历史典故
答:成语老生常谈的意思什么?成语老生常谈的意思是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那么,成语老生常谈的主人公是谁?成语老生常谈出自何处?老生常谈有什么历史典故。成语老生常谈的主人公是管辂 管辂,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德州平原县)人。年八九岁,便喜...

老生常谈和老生长谈有什么区别
答:释义:老书生经常讲的话;比喻听厌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出处:《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白话释义:《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这种话经常说,没有新鲜意思。”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例句:有些同学说:“勤俭节约是老生常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老生常谈和老声长谈哪个成语正确
答:读音:lǎoshēngchángtán 释义:老生:老书生。意思是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成语故事:管辂从小勤奋好学、才思敏捷,尤其喜爱天文。十五岁时,已熟读《周易》,通晓占卜术,渐渐小有名气。有这样一则故事,专说他算卦神奇。信都令的妻子患头风,儿子得心痛病,咋治都...

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答:【典故】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战国策·齐策二》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馀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多余的事【...

有关项羽的历史评价?
答:韩信离开项羽投奔刘邦后,曾与刘邦有一次长谈,谈话的内容主要是谈项羽。刘邦问韩信,萧丞相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寡人推荐将军,请问将军有什么计策教导寡人呢?韩信并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却反问:如今与大王东向争权天下的,岂非就是项王?刘邦说是。韩信又问:大王自己掂量掂量,如果论个人的勇猛和兵势的精强,您比得上项王...

描写来自历史典故的词语有什么
答:《历史典故(珍藏版明信片)》以中国古典文学、神话中的典故为内容。既有三国故事“甘露寺”、“华容道”,也有神话传说“八”、“天河仙牛”、既有成语故事“闻鸡起舞”、“三元及第”,也有表现民族英雄薛仁贵、岳飞精神的“征东图”、“忠贤图”,传达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2044统文化之魅力。 参考资料 .历史典故.上...

成语促膝长谈什么意思
答:【zdic.net 汉 典 网】【解释】:〖释义〗促:靠近;促膝:膝碰膝,坐得很近。形容亲密地谈心里话。【出处】:唐·田颖《揽云台记》:“即有友人,不过十余知音之侣,来则促膝谈心,率皆圣贤之道,不敢稍涉异言。”【示例】:依弟愚见,这厅事也太阔落,意欲借尊斋,只需一席酒,我四人~,...

有历史典故的成语
答: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成语名,主人公,具体典故)
答:2、围魏救赵(孙膑)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