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哥大姐们,怎样学好历史,地理以及生物还有思品 怎样学好初中的历史地理生物和政治啊

作者&投稿:贠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三册

疆域.人口.民族
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东省,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位北回归线南的热带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我国最北最南最西最东(4)
我国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
我国领海及内水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5)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渤海还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台湾岛西测的台湾海峡,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行、祖国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必经通道。
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中国政区图(7)
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10)
人口东多西少,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的3倍多。
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另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总共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被称为少数民族。
汉族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分散。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人口和主要分布地区(19)我国民族的分布图(18)
地势地形
我国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则为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22)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
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24)
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山脉和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25),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东部,这是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中国陆上主要山脉(26)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本部地区。
山地交通的不便(28)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29)
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30)
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贫困县分布在本部的山区(30)
气候
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1月0摄氏度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在这条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33)
我国各地区的降水差别很大,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35)
我国年降水量的最高记录是:台湾的火烧寮,年降水量最少的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水量的对比关系,反映气候的湿润程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我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北部地区。
我国干湿地区(36)
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不同的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
气候湿润程度直接影响到植被的生长
气候干湿程度不同会影响农业类型主要农作物的生长(37)
我国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40)干旱,台风,寒潮,洪涝41
冬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能带来丰富的水汽,形成了我国的雨季。,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很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39)锋面雨(39)
不同的气候类型(42)东部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在青藏高原地区就形成了独特的高山气候。
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这对我国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43)
河流湖泊
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咸水湖,淡水湖44)
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汛期(45)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和罗布泊(45)京杭运河(46)
我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46)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黄河流域水系(48)
黄土高原是我国严重水土流失地区之一
黄河的忧患(51)凌汛.黄河出孟津以后,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得宽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旺盛。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自然资源
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等,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67)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是我国农林、渔的主要颁布区,而且土地的利用程度高。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地。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牧业在本部内陆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居主要地位
合理利用土地:破坏(71)与保护(《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
全国土地日:1991年5月规定,每年6月25日,世界水日:1993年联合国大会3月22日
水资源地球97%为海洋水,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我国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人均水资源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
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少最为严重。
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对长江和黄河的防洪及水资源调配发挥重要作用。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79) 解决用水,防止水污染(81)节水标志(82)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86)
交通运输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历史上的四大米市:长沙,九江,芜湖,无锡
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例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陆、海、空交通运输网发达;而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较小。我国的交通运输网(89)
我国主要高速公路的分布(90)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91)
北京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94)
交通运输枢纽有不同的类型,有的是单一交通运输枢纽,如铁路枢纽,有的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如铁路—般运枢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我采用陆地运输(汽车,火车)
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
农业主要农业部门: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98)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100)
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04)
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重工业: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轻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
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111)
辽中南海地区(111)沪宁杭地区(112)
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我国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114,115)

第四册

中国地理区域

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域,如长江三角洲、热带;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经济特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

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省,县,乡三级;我国的温度带可划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而温带又可进一步划分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4)

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北方和南方

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8)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农耕制度的不同:北方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南方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二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的不同:北方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马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

南方: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咱交通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的不同: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民居顶坡度大,墙体高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高原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出现星星点的绿洲。西北地区河流很少,而且多为内流河,展现了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西北地区的地形(11)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青藏地区的地形(13)

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则主要是高寒牧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在西北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在青藏地区南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北京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据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北京古今城区的地理位置(19)

北京城区文化机构和设施的分布(20)

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北京旧城(21)北京部分名胜古迹(22)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布局(24)北京的重点功能区(25)

人多地狭: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

港澳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Dang仔岛和路环岛组成。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衽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29),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29)

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是澳门经济发燕尾服的重要支柱产业。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台湾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33)

台湾风光(35)

台湾岛也是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本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台湾岛主要家矿产品分布(35)

台湾经济以家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

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37)

台湾岛主要的工业中心(3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这里是一个以维吾尔,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雄伟的天山山脉横亘在新疆中部,南北两侧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新疆地形与城市的分布(40)新疆的荒漠及周围环境(41)

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42)

新疆有大小数千个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在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区,人们修建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发展了特色鲜明的灌溉农业.小麦、玉米、高粱等是主要农作物。

坎儿井剖面示意图(43)

新疆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新疆油气资源分布(46)西气东输线路(47)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1980年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的深圳、珠海就位于珠江三角洲,。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外向型的经济,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

这里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

西双版纳

它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一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57)

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58)

可爱的雨林动物(59)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这里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

西双版纳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西双版纳旅游影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61)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多个部门的发展,并增加了就业机会均等和人均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62)

黄土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黄土高原的位置(66)黄土高原景观(66)

“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67)

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68)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68)

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70)黄土高原的自然灾害(70)

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71)黄土高原生态建设(73)

长江沿江地带

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棉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

沿江地带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75)

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逞,以及本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本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H”形的经济格局(77)

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之一。

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分布密度有很大差异。中下游地区城镇分布密集,上游地区沿江城市较少,城市密度相对较低。

长江沿江地带形成四大城市密集区。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80)

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81)

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82)

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轻纺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的雏形。

长江上游地区的环境破坏及其危害(84)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84)

长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酸雨污染状况(85)

其实学好历史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1)要你上课认真听认真画好老师讲的一般上课时候历史老师讲课都非常生动有趣这样子会促使你去听他们所讲的课自然的就记住了一大半了.
2)对老师一天所讲的回家进行复习并且对重点强调的知识进行反复背诵.
3)不要忽视每课对相关内容的背诵虽然开始会觉得每天背下来过些天就忘记了等你,等你回头在重新复习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以前背过的东西只要你重新在背一下就完全记住了并且不容易忘记而且在考试的做题的时候你会很容易的找到答案.这样子也就容易得到高分了
其实历史不是很难只要你用心一定会学好最后一点就是要树立自己的信心要相信自己一定成功.

不要死记 敢在于理解 上课认真听做好笔记 之后会家 看看就可以了

上课认真听,课后做习题

找兴趣吧

怎样学好历史,地理,生物和政治~

  作为学生,每个人都希望考一个好分数,但是大多数人不能如愿以偿。有许多学生不是不愿意付出劳动,而是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就是效果不好。在几经尝试之后,有些人不得不放弃了努力,自认为不是学习的料。也有的学生学起来似乎并不费力,成绩却一直很好。还有的学生学习成绩时好时坏,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许多家长、学生、甚至老师都认为,学生成绩不好,主要是因为学生本人不努力。事实上这个结论并不完全正确。无疑,学生应当努力学习,但并不是仅仅努力了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努力是其问题的关键。
  我在长期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经过摸索总结出一套学习的方法,并以此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考试。在许多学生身上经过验证,证明行之有效。有的学生成绩提高飞快,在较短点时间内,在班上的考试成绩排名甚至可以从最后几名一跃升为前几名。当然再好的方法,还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来付诸实施,二者缺一不可。
  一、怎样才能考一个好分数——学习和考试的七字诀
  怎样才能考一个好分数?我想每一个学生都想知道这一问题的答案。
  经历了从学生到老师,又从老师到学生,再从学生到老师几次反复,我命中注定了要和分数打一辈子交道,也就对分数的得失有了兴趣。经过反复琢磨,我觉得,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做到了下述七个字,即“懂、会、熟、广、深、细和悟”,就一定能考一个好分数。
  (一)、懂
  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首先弄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没弄明白它其中的道理之前,不应该盲目地行动。学习也不例外。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是通过听老师讲解和阅读教科书,弄懂每一章节中的概念、定义、定理和公式究竟是什么意思,和以前的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是怎样演化而来的?而不应死记硬背地只是记住。记住肯定是必要的,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否则,如果连什么意思都弄不明白,那么如何谈得上灵活应用?就是记住的东西也是死的,也会很快忘记。
  (二)、会
  懂了不就是会了吗?不!懂了并不代表你就学会了。学生上课听老师讲解听懂了,阅读教科书读懂了,只是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或者只是表面上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若要自己独立再重复一遍,就不一定能做得出来,因此,只有认真做一下课后的练习,反复体会,才能逐步明白而达到会。例如,学游泳,要先听教练讲解游泳的动作要领。懂了吗?懂了。会了吗?下到水中试一试,发现还不会。再去琢磨体会动作的每一个要领,再反复练习,必要时请教练为你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再反复练习,终于你可以在水中漂起来了,或按照要领做了几个比较规范的动作,这时才可以说你学会了,而且还只是初步的会。这时,你再去体会游泳的动作要领,就会发现这时的“懂”已经比一开始进了一大步。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所以学习中的“懂”和“会”也是有层次的。简单的听懂了、学会了,遇到复杂的就又不懂、又不会了。只有经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练习,才能不断地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浅懂”到“深懂”,从“半会”到“全会”,从“假会”到“真会”。
  我们许多学生学习之所以费力,成绩上不去,主要是一开始对概念的理解不重视,课后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去做作业,而不是从认识事物的角度去琢磨其概念的真正涵义是什么,满足于一知半解,完成作业即完事大吉,于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就感到越来越吃力。还有,许多学生常常满足于听懂了,看懂了,很少再动手去做几遍,不注意课后的练习,甚至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逃避不做,日积月累,问题逐渐增多,等想学了,才发现为时已晚,学不会了。在教学中我常常建议学生们在做作业之前,要把教科书先看一遍,复习一下每一章节的概念,把例题多做几遍,一边做一边琢磨解题的每一步骤都用了哪些概念,用了什么定理和公式,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做起作业来,速度也会快许多,甚至于所用时间的总和,比不看书,不做例题,直接做作业的时间还要少。因此,在做题之前一定要先弄懂概念,而懂了之后若不马上动手做一做,就仍然还是不会。如此这般,问题越积越多,学习当然就会越来越困难。
  (三)、熟
  要考一个好的成绩,只是懂了、会了还不够,还要熟练才行。我们常常听到许多学生说:“考试的题目都会做,就是时间不够,只要再给我一点儿时间,哪怕五分钟,我就全做出来了。”可是就是没有那五分钟。还有,有时试卷上的“那道题目明明在考试前做练习时都做过了,而且就是一本书上的例题,甚至在第几页我都知道,可就是想不起来怎么做,你说气人不气人”。相信这类事情许多同学都遇到过,其原因就是在于不熟练。做题的熟练程度对考试成绩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熟能生巧嘛。所以,对于有些重要的公式、定理和解题步骤要多背几遍,典型的例题要多做几遍为好,并在随后的练习中加以灵活应用,进一步深入理解,才能真正做到熟能生巧。
  (四)、广
  所谓“广”,就是要开

平时认真听课,把重点归纳好(最好能归纳成各种大小题目),考前适当复习,答题能抓住学科特点,就能取得较好成绩。
(一)平时学习要认真听课,当时消化。
学习这些科目,最重要的是平时听课要认真,掌握好老师讲课中强调的重点、难点。所有的重点、难点,也就是以后考试时可能要考的内容,最好能课后及时复习,留下较深印象;考试前再复习时,记忆的压力会大大减小。另外,这些学科各有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知识体系,学习中要首先学会掌握它们的特点;在听课、复习和考试时,都要让思维很快进入到相应的领域和体系之中去,才能掌握和运用好所学知识。
(二)考前复习和考试中应当注意些什么?
1、这几科都需要注意的共性问题:
(1)了解“考纲”,找准方向。
期末考试要注意按老师指定的范围复习,要注意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因为《考试大纲》是命题专家和考生要共同遵守的法则。备考要“锁定”考点,不要在删除部分花费精力。
(2)回归课本,打下基础。
要根据考查范围,有略有详地阅读教材,掌握好基础知识。第一遍阅读速度慢—点,重点部位要精读,并在书边做好标记。第二遍阅读应当快读。如果能看了指示语就能联想到知识点的内容,就通过;反之,则应重新详读此处至掌握为止。
(3)抓紧时间,查缺补漏。
针对平时练习中易混易错的地方,查缺补漏,弥补薄弱环节,是复习中必须做的。一定要把所有做过的练习、试卷都找出来,认真分析、找出错题的原因,把疏漏的知识补上,按正确的答案重新记忆。
(4)掌握方法,强化训练。
复习中要注意训练审题、答题方法。答题要学会列提纲,学会段落化、要点化,特别是要用学科语言回答问题。复习时要抓住真正能拉开考生档次的中低档题目。
(5)养成综合思维习惯。
书本上的东西很少直接涉及到,而实际考的基本原理又都是书上的东西。应当养成一种综合思维的习惯,善于从新的素材里面提取有效信息,在头脑中迅速反应出所考的内容实际上是课本中的什么原理。
此外,还要注意了解各科的考题形式。大综合考试卷仍然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即使是与其他学科综合也均能分辨出应属学科。千万不要“为综合而综合”,轻信市场上所谓的“综合资料”。
各学科要注意的问题:
历史:
(1)“认真整合教材,建立科学严密的知识体系”是历史最有效的复习办法。要以主干知识、重点知识为内容,以历史发展线索为网络,在考试范围内重新梳理整合所学知识,把一个个知识点联系起来,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这样才能从宏观角度全面审视历史,削枝强干,突出社会发展这条主干线索。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答好历史试题的关键。
(2)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关注社会热点,形成小专题。
地理:
(1)对一些地理名称、主要数据、地图知识,要强化记忆。学习地理必须学会以图定位,即以图为工具,以图为重点,在看到考题后立即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张图。要善于运用经纬网串联起所学的知识,做到只要知道经纬度,就能确定地点,并马上想到地图和相关区域的知识(气候、自然带,大气环流、洋流,典型产品、资源、能源、粮食等)。
(2)从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要尽量把握命题的趋势,以人们所关注的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为切入点,注意对知识的活学活用。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还是着眼于考查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平时要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热点,有意识地去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学对人类、自然、社会的影响和意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政治:
政治是一门方向性、政策性、原则性、时事性很强的学科。既要学好课内知识,掌握分析认识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又要关心时事。
(1)学习中要抓住以下要点:
方向性,即学习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看问题。
政策性,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原则性,即在认识党和国家、党和人民的关系时,要以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基本原则为重点,包括对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依法执政、审计风暴等问题的认识。
时事性,即要关注国内外新发生的大事件,以与我国有关的热点为主;以经济类热点为主;具有长效性的热点为主。考试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一般都是已有明确结论的问题。观点比较前沿、学术界尚在广泛争论的问题一般不会作为考试题目。
(2)因为政治的内容比任何科目都更广泛、更灵活、更具时间性,考前复习格外重要,考前复习能抓准重点更为重要。而学生很难自己把握住复习的重点,复习时更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生物:
生物学靠近理科,多是考查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大综合各科中,生物的考题,不论是简答题还是选择题都不会很难。这样的学科死记硬背不行,应该采取科学的复习方法。
(1)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抓大放小,抓住主干知识;二是查缺补漏,夯实基础知识,不能随意猜测和押题。
(2)把握好以下重点:“代谢”、“遗传”、“生态”等生物学基础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如用光合作用的知识解释农业生产、用生态知识来解决环境地理问题等;实验也是考查重点,应该给予关注(少数学生不重视实验,中、高考时丢了不该丢的分);用生物学的知识来解释某些热点问题,如有关艾滋病的问题就需要用人类免疫系统知识给予解答。
考试中,要特别注意用生物学术语答题;遇到叫不准的问题时应该尽量多写;注意卷面整洁。

各位大哥大姐们,怎样学好历史,地理以及生物还有思品
答: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东省,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位北回归线南的热带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初一怎样学好地理、历史、生物、政治
答:其实要想学什么都是一样的道理,应该先对它感兴趣,(这是前提)只有你对它们有了兴趣才会去学它.然后再用勤劳换取果实(这是关键)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即使是有再大的天赋的人,他不去刻苦学习,最终的结果就会和普通的人没什么两样,甚至还赶不上普通人.这两样做好了就什么也不怕了.我上初一的时候,...

怎么样才能学好历史啊?
答:关键是兴趣,我历史很好,但是并不是多么刻苦的去学,培养兴趣是很重要的,有时别人说些感兴趣的东西,我们会一次就记住,而且很难忘记。历史也是如此,只要你培养了兴趣,学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培养历史兴趣很重要,有空多看看古代名著,小说等等,当你对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你的...

历史怎么学啊?
答:所以要学好历史,就不要把历史与现实割裂开,要以现实去理解历史,以历史来关照现实,那你就会学出乐趣了,那么对历史就会有深入的体会,对现实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仿佛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可以在书上或网上看一些历史小故事,看一些有关历史的电视剧:如 汉武大帝 秦始皇... 你想你对历史有了了解,下次历史老师讲课时...

高三毕业的大哥大姐们,你们谁知道地理怎么才能学好呀?拜托帮帮忙!_百度...
答:我现在是大学生,当初高中学地理时没觉得很费劲。其实地理也可以分为“文和理”两部分 文类:即一些地理常识,的确需要去记忆的。理类:是一些推算性的问题,例如计算时区、时间等;其中一些知识是可以按自己的理解去“串联记忆”的,例如,我们都知道“热胀冷缩”的原理,想一下,当太阳是直射赤道的,...

怎样学好初中历史啊!大哥大姐支个招啊!!
答:打个比方,秦始皇残暴,如果你是当时的农民,当你忍受不了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应该怎么办,可以这样推理的去想,想对了,印象深刻,错了去翻书,印象跟深刻呢。顺便问一句,初中的历史要求没有很严吧,要求的知识点也不是很多的,你放轻松,认真记就好……...

怎样学好初中历史啊!大哥大姐支个招啊!!
答:打个比方,秦始皇残暴,如果你是当时的农民,当你忍受不了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应该怎么办,可以这样推理的去想,想对了,印象深刻,错了去翻书,印象跟深刻呢。顺便问一句,初中的历史要求没有很严吧,要求的知识点也不是很多的,你放轻松,认真记就好……

我的历史超级差,请各位大哥大姐帮忙指点指点。
答:嗬嗬,我的历史也不好,不过不论学那一门学科,你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学习起来会更轻松,你会发现自己的求知欲,使你在不知不觉地主动学习!你可以先看一些电视,虽然现在电视剧都有些歪曲历史,不过从中你确实会发现千丝万屡的联系,比如你看纪晓岚、宰相刘罗锅,里面都有相同的...

初一如何学好地理和历史?头疼啊!
答:基础不好没关系,期末不就暑假了么?好好补啊,两个月呢,一定来得及哈!如果实在学不好也没啥关系,你完全可以在别的科目上下深功夫,那样成绩也会不错的!不用要求自己是第一,但是你要努力!你先把书从头到尾彻底复习一遍,你买了辅导书吧?你可以找个舒适的地方,放松心情看,每一页都要看,不需要做大量...

我的地理极差,高中地理学得好的大哥大姐们,帮个忙点拨一下。谢谢啦...
答:必修一很像理科,得多听讲,理解之后就容易了(比如说地球的公转自转,理解了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地转偏向力等等,相关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必修二必修三最主要的就是记忆。可以买一本地理高考总复习的资料。不管你现在在高几,都可以用的到。因为总复习资料基本上包括了整个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