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园林的差异

作者&投稿:唐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差异是由于两方或多方的不同引起的,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大,那么其园林的差异也就不小了,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一

  造园手法上的差异

  (1)西方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西方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人工美,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水体都方方整整,一切都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关系中去。园林中所有的景物,无论是建筑物还是山水树木都有人工穿凿的明显印记,楼阁亭台排列整齐,花木修剪成形,水源理成喷泉等等。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西方古典园林中最典型的是图1中法国的凡尔赛宫,王宫、教堂、剧院等都是规整排列,柱廊、花坛、草坪、雕像、喷泉等秩序分明,充分体现了人工改造自然的力量。

  (2)中国古典园林的处理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处理崇尚自然,“虽由人作,宛如天开”运用人力,艺术地再现自然的天地万物及其壮丽景观,布局灵活,山水喻道,潜心会意,复归自然。古典园林艺术注重意境的创作与表达,皆以自然为比喻,采用象征、联想、比拟和隐喻等手法再现自然美,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二

  世界观的差异

  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西方人重视分析的差异。中国哲学讲究事物的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而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主客观分离,相反而不相成。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较西方发达得多,这种思维方式注重总体观念和对立统一观点。儒道两家都注重从总体来观察事物,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老子、孔子都注重观察

  事物时的对立面及其相互转化。古代中国人把这种宇宙模式的观念渗透到园林活动中,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群体空间艺术。

  与西方清晰客观的雄辩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多有道佛之风范,参禅悟道,却始终没有一句明确回答。中国园林正有这种味道,如同中国画写意多于工笔,中国人讲究和谐,“乐者,天地之和也”,因此在造园中也讲究含蕴、深沉、虚幻,尤其是虚实互生,成为中国园林一大特色。西方园林方正严谨,直道轴线,一览无遗。而我国园林讲究“移步换景”,在遮遮掩掩中即使是小园亦可拉出很大景深,其中奥妙正在于藏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三

  自然环境上的差异

  (1)西方古典园林的选址

  西方古典园林的选址一般在城市边缘地区或离城较远的地区,范围很大,注重轴线的强调与处理,周围以人工培植的花草、喷泉、雕塑来表现其气势恢宏的人工美。按照法国著名造园史家-?格罗莫尔的观点,西方古典园林选址的四大要素是地点、地形、朝向和水源。远离城市可以获得大片的空地;起伏的地形,高地与沟谷形成反差可以得到优美的效果;良好的朝向有利于布置园林景观;而水则赋予园林以生命和活力。

  (2)中国古典园林的选址

  计成的《园冶》一书中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选址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得影随形”,即使方寸之地也可以营造出一个别致小巧的天地,列举了选址的几个必要条件:“远来往之通衢”、“藉参差之深树”、“如方如园,似偏似曲”等等,并针对山林地、村庄地、郊野地、城市地、傍宅地等各自特点提出了“园地惟山林最胜”,“市井不可园也;如园之,必向幽偏可筑”,“郊野择地,依乎平冈曲坞,叠陇乔木,水浚通源,桥横跨水”,“江干湖畔,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足证大观也”,“宅傍与后有隙地可葺苑……竹修林茂,柳暗花明……”等一系列观点。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四

  受宗教影响方面的差异

  在古代, 世界各国的意识形态领域, 大体上都是由宗教观念统治着, 基督教统治着欧洲各国, 在中国主 要有佛教等, 宗教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对园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 在西方出现过寺院式的庭 院, 在中国古代出现了寺庙园林。

  在中国, 由于佛教所追求的是超尘脱俗、清静无欲的境界, 加之出家人惯游名山大川, 对于自然景致有 较高的鉴赏力, 因此, 喜欢选择深山水畔、清幽恬静、地势险绝的地方建造寺庙。

  在欧洲的社会生活中, 宗教显得更为重要和普遍, 而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是最有势力的时期, 寺院 十分发达, 园林便在寺院里得到发展, 形成了寺院式园林, 整个寺院的总体布置好比一个小城镇一般, 有教 堂建筑, 有僧侣居住的生活区、医院、客房、学校、药圃、果园和游憩的庭园部分。



~

中西方古代园林建筑的区别与联系
答:中西方古代园林建筑的区别 一,文化差异导致建筑文化的不同,中国建筑以儒家文化反映出来,讲究中庸,整齐,以体现其庄严风骨。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中国 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

中西方皇家园林的美学区别
答: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尤其是15~17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

比较东西方园林的主要差异
答:西方园林所追求的是人工美,而中国园林则追求自然美; 西方园林可以说是人化自然,而中国园林则是自然的拟人化; 西方园林注重于形式美,中国园林则蕴含着意境美; 西方园林给人以清晰、明确和秩序井然的感觉,中国园林则朦胧、含混; 西方园林更接近于古典艺术类型,中国园林则充满浪漫色彩……. 一.西方园林 从可考的历史...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的区别
答:一、工艺特点不同 1、中国古典园林: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华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2、西方园林:在一定的地域...

从美术角度分析东西方园林的异同之处
答:1、形式不同 (1)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2)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

中西方园林的区别。
答:3. 意境差异 中式园林在创造意境时,不仅利用山水、花草和建筑来传达信息,还将书法艺术,如匾额、楹联、碑刻等融入园林之中,从而丰富其意境。这是中国园林的独特之处,难以在其他园林体系中找到。西方园林则主要追求形式和写实,欧洲人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真实地展现自然,美感建立在部件之间的神圣比例关系...

中西方园林的区别。
答:3、意境不同 中式造园除了凭借山水、花草、建筑所构成的景致传达意境的信息外,还将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形式,如匾额、楹联、碑刻艺术等融入造园之中,深化园林的意境。此为中国园林所特有的,非其他园林体系所能比拟的。而西方园林主要追求形式与写实。欧洲人的审美意识与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有着截然的不同,...

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的差异有哪些?
答:一、工艺特点不同 1、中国古典园林: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华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2、西方园林:在一定的地域...

东西方园林的主要差异有哪些?
答:西方园林给人以清晰、明确和秩序井然的感觉,中国园林则朦胧、含混;西方园林更接近于古典艺术类型,中国园林则充满浪漫色彩。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周围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在一些公共场所,有大片绿地,其中有...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区别是什么?
答:西方园林,世界上最早的园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从古代墓画中可以看到祭司大臣的宅园采取方直的规划,规则的水槽和整齐的栽植。西亚的亚述确猎苑,后演变成游乐的林园。2、艺术风格不一样:中国园林以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为基调。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以宗教建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