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文言文

作者&投稿:郸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到”在古文里怎么说

1、及

例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翻译: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的消息,将要到西边的田地耕作。

2、往

例句:先秦·孔子《论语》:“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翻译: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到那里去干的。

3、至

例句:先秦·孟子《赵威后问齐使》:“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翻译: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向到您这儿来了。

4、之

例句:清·彭端淑 《为学》:“吾欲之南海。”

翻译:我想要到南海去。

5、达

例句:清·蒲松龄《促织》:“自昏达曙,目不交睫。”

翻译:从黄昏到黎明,完全没有闭眼睡觉。

2. “到”在古文里是什么意思

到:

1、形声字。从至刀声。本义:到达;达来;去到。

到,至也。——《说文》

靡国不到。——《诗·大雅·韩奕》

虽隆薛之城到于天。——《战国策·齐策》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江水》

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功施到今。——李斯《谏逐客书》

复到舅家。——宋·王安石《伤仲永》

2、颠倒。通“倒”。

草木之到(倒)植者过半。——《庄子·外物》。注:“锄拔反之更生者曰到植。今字作倒。”

公子学去尊,今又王齐王,何其到也?——《吕氏春秋·爱类》

(5) 又如:到植(倒立);到三不着两(行事无准则,颠三倒四)

3、往。

百川东到海。——《乐府诗集·长歌行》

4、助词,用作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

5、介词,可作状语,介绍出动作的时间,表明动作到此时的状况。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清·林觉民《与妻书》

6、形容词,周到;周密。

3. “了”用文言文怎么说

是念矣哟~ 文言助词(a.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如“由来久~”,“悔之晚~”;b.表示感叹,如“大~哉”)。

详细字义 〈助〉 1. (形声。小篆字形,上面是“以”字,下面是“矢”。

从矢,以声。“以”也可以理解为象矢飞逝的声音,是完成的语气。

本义:语气词。是“了”) 2. 表示完成时态 [already] 骨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聊斋志异·狼三则》 3. 表示坚决、肯定 [indeed]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系辞下》 4. 确实 [really]。如:吾老矣 5. 表示感叹 [how]。

如:毒矣哉;大矣哉。

4. “去”在文言文中有几种意思

去 qù 〈动〉 (1) (会意兼形声。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

《说文》:“从大,凵声。”凵(qū)。

本义:离开) (2) 同本义 [go away;leave] 去,人相违也。——《说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诗·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

——《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

——《战国策·齐策》 乃去。——唐·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

——宋·欧阳修《归田录》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东向驰去。

——清·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去离(分离;离开);去任(因故离开职位);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来(离去;往来);去位(离开官位) (4) 除去;去掉 [remove;wipe off] 去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 明日去。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俸去书来。 (5) 又如:去绝根株(斩草除根);去疾(除去疾病);去皮;去邪归正(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6) 相距,远离 [be apart from;be at a distance of] 连峰去天不盈尺。

——《蜀道难》 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西蜀之去南海。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去村四里。——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两地相去50里 (8) 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go]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公然抱茅入竹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汝可去应之。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紧(走得快;迅疾);去处(所去的地方);去学校;谁去都一样 (10) 失掉; 失去 [lose] 大事去矣,可痛惜哉。——《三国演义》 (11) 又如:去失(丢失) (12) 扮演 [戏曲里的角色] [play the part of]。

如:去主角的那位长得并不美 (13) 赶走;打发走 [drive] 夫汇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战国策》 (14) 抛弃,舍弃 [throw away] 是君臣、父子、兄弟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孟子》 (15) 又如:去心(心里丢开;放心);去势(舍弃权势) (16) 去世,死亡 [die]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陶渊明《杂诗》 (17) 又如:去世(死亡) (18) 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used after a verb or a V—O construction to indicate that an action is to take place or continue] 上去下来船不定,自飞自语燕争忙。

——宋·梅尧臣《绝句》 归去来兮。——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一鸣辄跃去。

——《聊斋志异·促织》 跃去尺有咫。 (19) 又如:我去考虑考虑;明年回乡下去;船向前慢慢开去;把东西给他送去 (20) 逃离,逃亡 [go into exile;flee from home] 委而去之。

——《孟子·公孙丑下》 小敌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纺焉以度而去之。

——《左传·昭公十九年》 (21) 通“驱”。驱逐 [drive out;expel] 千乘三去。

——《左传·僖公十五年》 词性变化 -------------------------------------------------------------------------------- 去 qù 〈形〉 (1) 过去了的 [of last year;past]。如:去岁(去年,上一年);去事(往事);去日(过去的岁月) (2) 通“怯”。

胆小,畏缩 [cowardly;timid] 去 qù 〈介〉 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in;at] 去里面一字儿摆着三只大酒缸。

——《水浒传》 去 qù 〈名〉 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falling tone,one of the four tones in classical Chinese and the fourth tone in modern standard Chinese pronunciation] 古人以“平”“上”“去”“入”四字各为一声的代表字,于是这四个字就成了四声的名称。

——王力《汉语音韵学》。



~

...然后这篇文言文的原文、翻译与断句。 急求,各位高手啊!
答:liǎo liǎo 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乃/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

“了”古文怎么说
答:我醒了,=余已醒矣。吃了饭,=食饭已,食既。

在文言文中矣相当于现代汉语中了的用法,对吗?
答:对的。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

文言文一个小时后
答:4. 小时了了古文 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

表示我明白了的意思的文言文
答:1. “好的,我明白”用文言文怎么说 诺,吾已明了。然也,吾已晓之。1. 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

古文中了了如何解释
答:就是聪明有才能的意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小时了了的文言文翻译
答:3. 文言文《小时了了》的翻译 是这个吧,让梨那位的故事?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zhidao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

文言文 “了”怎么译?
答:心浮气躁者,吾所厌也,勿近之矣

我知道了用文言文怎么说?
答:吾知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

“了之” 什么意思
答:把事情解决或是结束掉。“了”是“结束”的意思,“之”就是指代“事情”比如,不了了之,指用不能了结事情的办法去了结。指把事情放在一边不管,就算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