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和割据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求解

作者&投稿:姜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意思不同

征服:人类用暴力、武力、强力或劳动手段制服对象,使其接受、服从、顺从。如“征服顽敌”、“征服大自然”、“征服奥斯曼帝国”。

个人威望、影响等所及或者出众的才华、宽阔的胸襟、高尚的道德或智慧使人信服、折服、心悦诚服。

割据:指以武力占据部分地区,在一个国家内形成独立地区,对抗中央朝廷的局面。

2、出处不同

征服:清杭世骏《质疑·诸史》:“神农氏衰,诸侯相侵伐,炎帝、榆罔弗能征,於是轩辕征服之。”

白话释义:神农氏衰,诸侯互相攻伐,炎帝、榆罔不能征,于是轩辕征服了。

割据:唐 杜甫 《丹青引》:“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

白话释义:英雄割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文彩风流还活着。

3、适用范围不同

征服:征服者对于所征服的地区本来没有占有权,用各种方式最终占有。

割据:割据者对于所割据的地区本来就有一定的占有权,转为完全占有和原所有政权对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征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割据



~

藩镇割据是什么时候的事
答:但是在今河北地区一直存在着名义上仍 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实际割据一方,不受朝命,不输贡赋的“河北三镇”;在今山东、河南、湖北、山西 也曾在很段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类似河北三镇的藩镇;还有一些倚仗自己实力对中央跋扈不驯、甚至兴行 叛乱的短期割据者。后代史家把这种局面统名为“藩镇割据”。 唐代藩镇割据的形势可...

历史上藩镇割据的实质是什么?
答:实际上藩镇割据的实质,在于朝廷对于地方控制力的不足,正是因为朝廷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对于地方进行有效的管控,才会在地方上形成实质上的自治,变成了一个个类似土皇帝的割据政权。而形成割据的原因又各有不同,在夏商周时期的因为当时的朝廷实际上并没有足够的实力控制所有的地方,所以才不得不采取分封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女有什么区别?
答:2、平冕服: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纹,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等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等七章,天子用刺绣文,公卿用织成文。3、委貌冠服:为公卿行卿射礼之礼服。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缘为领袖。4、朝服:同于汉代,天子与百官之朝服以所戴之冠来区别,亦都有五色朝服,...

周、秦、汉、唐朝时士兵的服饰分别是什么样的啊?
答:上古商周服饰--商代武士复原图。衣、裳、舄是根据广汉商代祭祀吭出土青铜像和石边璋线刻人像复原,胄采用江西薪干县商墓出土实物,甲参考安阳殷墟遗址遗迹,兵器参考。上古商周服饰--西周武士复原图。古代战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绘。除皮甲之外,商周时期的战甲还有“练甲”和“铁甲”...

什么是汉服?
答:这两种女服式样对宋明时期以及日本朝鲜的民族服饰(女服)影响非常大。隋唐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窄袖紧身翻领的胡服,但那些胡服基本是作为流行服饰来穿的(或者说是出于猎奇心理),并不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宋明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一些别的式样,但影响并不广。大家看到了秦汉唐宋明服饰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

西欧的封建制度与中国的封建制度有什么区别?
答:在中国,“封建”的概念可以意指三个不同的对象∶第一是指中国古代的封建,如西周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第二是指中国从古代延续到近代的“封建社会”,久讼不已的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为何长期延续等问题即由此而来;第三是指欧洲中世纪的一种社会制度,它常被看作是各种封建社会的参照原型。我们在...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和安史之乱有什么关系呢?
答:此时,中央朝廷四地割据的藩镇集团看到原来节度使只要不去都城,并且在地方控制兵权,就可以成为该地区的最高统治者。所以说,当时唐朝藩镇将领们常常有这样一句话,特别耐人寻味。这便是要么待在驻地称王称霸,要么去长安被皇帝利益集团处死。所以说,唐朝便只能放任藩镇割据的发展局面,并且大多数藩镇集团也...

古代郡县制度,各州郡县的隶属与区别
答:其他古籍所记载的九州名称与《禹贡》稍有出入。十二州的说法,最早见于《尚书·尧典》, 有列出州名。因此,“九州”一说要比“十二州”的影响大,后来九州也就成了中国的别称。和九州、十二州同时并行的还有“畿服”之制。这是以一个国家的都城为中心,每向外方圆五百里逐次划分成甸、侯、绥、要...

推心置腹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答:编号 82 成语 推心置腹 注音 ㄊㄨㄟ ㄒㄧㄣ ㄓˋ ㄈㄨˋ 汉语拼音 tuī xīn zhì fù 释义 把赤忱之心推到人家肚子里。 比喻以至诚待人。 #语本《东观汉记.卷一.光武帝纪》。 典源 #《东观汉记.卷一.光武帝纪》更始遣使者,即立帝为萧王。 诸将议上尊号,帝不许。

什么是郡县制?
答:是在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是中国由贵族封建制度走向皇帝专制制度的标志。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发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再经过秦始皇的改革,正式成为了秦汉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