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学生看待宗教信仰问题 中学生应不应该信仰宗教?我们应该怎样科学看待宗教信仰问题?

作者&投稿:悟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政治常识》“宗教”一课的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看待宗教信仰问题,有效地实施思想政治课的无神论宣传呢?我在教学中针对当前少数中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现象,联系青少年动情于宗教的根源,论述科学人生观的重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近十年来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神修院和各地宗教场所的修复及《圣经》等大量宗教书籍的逐步开放,一些中学生开始对宗教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中有的时常进出寺观教堂参加宗教活动;有的熟读宗教经典,对宗教经典的一些章节了如指掌;有的竟常以光顾学校附近的天主教学听圣歌和欣赏“弥撒”仪式来调剂课余生活。据报道:1988年沈阳市信教或参加宗教活动的青少年已达到了1000多人。可见,当前如何对待宗教活动给中学生形成科学人生观带来的不利影响,回击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学生的侵袭,已成为《政治常识》课教学中的一个迫切问题。
九十年代的中学生,为什么还会有少数人动情于宗教呢?不能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他们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和无知。这种肤浅的认识,不仅不能解释宗教长期以来的广泛传播和许多当代自然科学家都虔诚信仰它的事实,还会激起一些学生的逆反心理,使思想政治课的无神论宣传受到冷漠。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作为自然力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歪曲反映,其根源不在人们的思想之中,而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中。消除人们的宗教信仰,是一个极其艰巨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它有待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而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产生宗教的根源并未消除。旧社会遗留的“痕迹”、国际之间的影响、生产力不发达和群众生活水平不高,都是宗教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我国即使本世纪末达到了“小康”水平,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仍不高。教育任务与经济落后的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与升学率限制的矛盾,青年在就业、婚姻、家庭等方面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都还不能彻底解决。加之一些医学上的“不治之症”造成个人生活的不幸,以及不少自然之谜使人们产生的神秘感,都为宗教在当代中学生中立足和传播提供了条件,都可能成为他们滋长宗教情绪、参加宗教活动的原因。
因此,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宪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的自由,决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对中学生的信仰选择听之任之,更不意味着思想政治课可以放松对无神论思想的宣传教育。随着对外开放和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当代中学生与时代变革相协调,正在形成以新的价值观念和“独立”思想为性格特征的群体意识。他们不迷信权威,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固然可喜,但由于近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他们中不懂马列主义就随意指责马列主义,不懂得只有共产主义人生观才是科学人生观,而盲目认定信仰宗教比信仰马列主义更时髦和实在的也不乏其人。这种自由化倾向和“信仰危机”迫切需要我们寻找新思路来加以抵制和引导。
“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么也不信的人才不会有幸福。”但真正能够给人幸福,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信仰是什么呢?只能是科学而决不是宗教。历史告诉我们,违背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相信命运和神灵的力量,离开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任何天才的结局都是可悲的。科学家牛顿后半生的所为,便是一例。
自然,现代宗教并非同科学绝对冲突,当它维护社会秩序,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观点看问题,目前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宗教信仰者在内的广大群众团结起来,而不去强调有神无神的分歧和宗教的“过错”何在,是国家现阶段对待宗教问题的总态度。因为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导下,无神论者和宗教信徒在政治上可以结成统一战线,我国宗教也完全能够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协调。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与宗教有本质的区别,在世界观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不可调和的。作为政治教师,面对亟需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的中学生,我们必须突出强调宗教在本质上与科学的对立,引导学生认清只有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才是人生的正确选择。
其实,少数中学生动情于宗教,并非都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不信服,而大都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某些“气候”相联系。有的学生家长在家中长年放置经书和宗教图像,每逢宗教节日便带孩子到教堂过宗教生活,激发了学生以到教堂开眼界为乐的兴趣。多年的耳濡目染,无形中就给孩子形成有神论思想提供了条件。加之,近几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和升学率压力的束缚,有不少中学,多年来最受学生欢迎的团组织已失去了活力和吸引力。当少数厌学情绪严重的学生一旦信仰发生偏离,社会因无人过问而任其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从提示宗教的根源入手,讲清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区别,积极争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对信教和乐于体验宗教生活的学生不鄙视和讥笑,引导他们正确对对待学业的挫折和人生的不幸,学生是能够正确地看待宗教信仰问题而逐步树立科学人生观的

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宗教的信仰问题~


宗教不是迷信,中学生也有信仰自由的权利。但现在的教科书都只提倡科学而反对宗教,这其中涉及政治问题,因为共产党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是信仰无神论的,为了巩固政权,当然会反对宗教。其实科学和宗教不是对立的,科学有永恒的局限,永远被主观与客观的分离而限制,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恰好只有宗教能解决。或许中学生也应该信仰宗教,才能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

怎样引导学生看待宗教信仰问题
答:在《政治常识》“宗教”一课的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看待宗教信仰问题,有效地实施思想政治课的无神论宣传呢?我在教学中针对当前少数中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现象,联系青少年动情于宗教的根源,论述科学人生观的重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我国近十年来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神修院和各地宗教场所的修复及...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认识和看待宗教
答:1. 宗教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总是隔着一层朦胧面纱,神秘、神圣、又有些迷信的味道。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呢?这确实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2. 我们大学生应该是有理想有担当的一代,我们对待宗教信仰的态度将影响到我们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大学生广义群体而言更是会影...

学校如何开展信仰教育
答:“对于这种理论,学生只能信仰、崇拜、赞颂,不容有丝毫的怀疑。这种宗教化的理论方式既僵化了理论本身,也彻底扼杀了它的生命活力。”这也极易激发中学生的逆反和抗拒。其实,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与时俱进,它从来没有标榜自己为绝对真理。这就说明,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源于...

青少年应该怎样对待宗教思想、身边的宗教活动,信仰宗教的人
答: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同宗教界结成统一战线,是处理宗教问题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多接触、多谈心、多帮助,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通过解决实际困难吸引人、团结人。在我国,宗教关系包括党和政府与宗教、社会与宗教、国内不同宗教、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信...

大学生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答:尊重宗教信仰的自由,肯定宗教一定的积极意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宗教观
答:青年 宗教信仰青年是全社会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是最富于探究和思考的群体,也是具有叛逆精神和行为的群体,还是思想易于波动变化的群体。对待青年信仰,特别是青年宗教信仰,要面对现实、正确对待并加以积极引导,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一、正视青年宗教信仰首先,正视宗教的客观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正确宗教观
答:青年大学生要多动脑筋,独立思考。对于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应采取正面引导、科学教育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理性认识宗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年人应该有科学思维,不迷信不崇拜任何人,也包括神,所有的事都应该在脑海里思考一遍,对的才做,不对的不能照着做。

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宗教的信仰问题
答:政治信仰的缺失,导致许多人转向宗教信仰,大学生也不例外。青年人思想未定型,情绪浮躁、易变,追求新鲜刺激,常有反传统的逆反心态,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感到茫然、疑虑、混乱的同时,求新、求异的心理使一些青年学生转向了宗教。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

高校学生信教怎么看?怎么劝?宗教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答:对于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应采取正面引导、科学教育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理性认识宗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健康心理意识,寻求正确心理纾解机制。积极参与社团组织。大力发展各种学生社团组织,丰富社团活动,使大学生在参加社团或党组织的过程中,寻找一种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当代大学生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
答:然后就会被打着宗教旗号行迷信之实的假和尚们欺骗。宗教,尤其是中国的佛道两家(注意,不是佛教和道教),是一种世界观,也是引导人们认识自己的学问,有着缜密的理论和实证方法,其中有些比当代心理学的让人认识自己巧妙得多也有效得多。现在社会上又让学生正确认识宗教,却又想方设法不让学生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