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理性”和“有限理性” 何为人的有限理性?

作者&投稿:白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限理性,认为人的理性是处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是基于生理学及心理学层面的思考,对于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提出的修正。传统经济学一直以完全理性为前提,由于行为人可以得到所有资讯,因此可以在多种方案中,选择能使效用最大化的一种方案;但是于现实状况中,人们所获得的资讯、知识与能力都是有限的,所能够考虑的方案也是有限的,未必能作出使得效用最大化的决策。因此,西蒙认为必须考虑人的基本生理限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认知限制、动机限制及其相互影响的限制。

如何理解决策的有限理性原则~

决策的有限理性原则,出自《西蒙决策理论》(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1916~2001),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
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概念和根本前提是“有限理性”。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作为管理者或决策者的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管理人”。在实际决策中,“管理人”的知识、信息、经验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也不企望达到绝对的最优解,而只以找到满意解为满足。决策者只能在考虑风险和收益等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自己较为满意的抉择。所以西蒙认为,人类行为是理性的,但不是完全理性的,一句话:理性是有限的。
在西蒙以前,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命题是完全理性与最优化原则。 认为决策者趋向于采取最优策略,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利益。“经济人”掌握完全的信息并具备全面的知识,包括能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待各备选方案并能考虑每个决策所导致的全部结果,能够做出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然而,时间证明这种假设是不现实的。因此,西蒙提出了“有限理论学说”,指出实际生活中人们不可能完全知道决策结果,即使知道也是零碎和模糊的。
从有限理性出发,西蒙提出了满意型决策的概念。从逻辑上讲,完全理性会导致人们寻求最优型决策,有限理性则导致人们寻求满意型决策。在现实中,或者是受人类行为的非理性方面的限制,或者是最优选择的信息条件不可能得到满足,或者是在无限接近最优的过程中极大的增加决策成本而得不偿失,最优决策是难以实现的。因而,西蒙提出用满意型决策代替最优型决策。所谓满意,是指决策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可:一是有相应的最低满意标准,二是策略选择能够超过最低满意标准。在这里,如果把决策比作大海捞针,最优型决策就是要求在海底所有的针中间捞出最尖最好的那枚针,而满意型决策则只要求在有限的几枚针中捞出尖得足以缝衣服的那枚针即可,即使还有更好的针,对决策者来说已经无意义。西蒙的决策理论,纠正了此前理性选择设计的完美性偏差,从而拉近了理性选择预设条件与现实生活理性局限之间的距离。

呵呵,这本来是哲学问题,怎么发到生物学板块了?我们的思维是分为感性和理性的,只是在理性当中,因主体的不同或环境的差异,某些时候的理性也不纯粹,因为现实中很多情况下都是感性和理性的混合,所以就有人提出了理性的再一次分类。这就是完全理性和不完全理性,在此之间呢则是有限理性。

其实我下面要阐述的是信息论的内容,因为提出这个问题的西蒙就是研究的信息论才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想你理解了下面的话,基本就知道什么是有限理性了。所谓的信息论、或控制论、或系统论,虽说是现今世界的三大理论,但其基本内核是共通的。就信息论而言,比如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很多中间状态,诸如这个世界并非非黑即白,还有广阔的灰色地带乃至彩色光华,都是一样的道理。

再退一步讲,这些都是人为的强制性分类,总体上属于理性的范畴,但并不纯粹,基本就是如此,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有限理性的学术含义,个人建议你学下信息论或博弈论,因为博弈论强调的就是完全理性,而信息论则对此进行了限制。

完全理性决策与有限理性决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答:相比之下,有限理性决策的前提是现实生活过于复杂,人们只能遵循满意原则。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受到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对问题背景的理解不足、以及缺乏必要的计算工具等原因,无法对所有可能的选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比较。因此,有限理性决策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直觉和判断力,而非纯粹的逻辑推理。总的来说,完全...

经济学中的“理性”是怎样的理解的?
答:理性:经济学中的理性最基本意义的规定之一就是成本小于收益,或者说收益大于成本;最基本意义的规定之二是帕累托改进,也就是在不使得一方利益变坏的情况下,使得另一方的利益有所增加;最基本意义的规定之三是像一个经济人一样的思考.因此,理性可以用来面对任何问题,涉及情感或情绪时,理性行为同样存在,尽管...

何为人的有限理性?
答:就信息论而言,比如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很多中间状态,诸如这个世界并非非黑即白,还有广阔的灰色地带乃至彩色光华,都是一样的道理。再退一步讲,这些都是人为的强制性分类,总体上属于理性的范畴,但并不纯粹,基本就是如此,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有限理性的学术含义,个人建议你学下信息论或博弈论,因为...

理性的定义?
答:隐藏着一种不变的普适的规律。这种规律可以解释这些运动和变化。理性是对感性认识的加工,以达到把握感性对象本质的过程。理性分裂了现象和本质。认为现象背后有更“实在”的本质。理性认为人类应该追求的是这个更实在的东西。

思考题.1.如何理解有限理性决策?2.决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什么叫风险...
答:风险决策的话,概念性的东西很多,其实理解起来,就是一句话,任何决策,可能带来的结果都是多种,要能力评估和承担。德尔菲决策方法,看过一点,有些太理论,个人感觉,日本企业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更为容易理解,“假设→验证→再假设→再验证”这种假设方式,作为决策的思维方式。对于决策过程,个人感觉...

谁能帮我解释一下,在经济学里怎么理解“有限理性经济人”?急!急!急...
答:总之,人的认识能力和知识的有限性,环境的极其复杂和变化性,决定了经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而不是完备的。西蒙还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人的有限理性提出了进一步的解说,他认为,达尔文说的核心就是用适应去解释一切。无论是生物进化,还是人类的行为,没有任何东西能保证系统达到最优状态,它只能是适应,...

罗翔称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你是如何理解他这句颇有哲理的话的?_百度...
答:个人的理解人是具有有限性的,就像是经济学之中的有限信息有限理性一样,只不过这个人的有限性把这个范围扩大了,你的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是有限的,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成什么,也不是你努力就真的能达成目标,个人的能力有上限,个人的智力有上限,个人的时间理智程度都有上限,人必须得直面这个缺点,估...

西蒙之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答:西蒙决策理论的基本命题是有限度的理性和令人满意的准则,基本内容是: 1.外部因素的限制导致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表现为有限理性。这些外部因素的限制包括: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性、信息搜集的不完备性以及组织的变动等等。首先,由于目前状况与未来变化不具有必然的一致性,导致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不能按照程序化的模式...

举例说明有限理性教育观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实现
答:[理性]1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跟感性相对):理性认识。2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失去理性 [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

理性选择理论的理论批判
答:应该说,“理性选择理论”是一个解释人类行为的精致的理想模型,但是正是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在越来越受到现实生活的严峻挑战,因此“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也不断被社会理论家们所修正与完善,以尽可能地逼近实际生活。批评主要来自新古典经济学家、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等,修正主要体现如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