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方案应用题(要用到一元一次方程)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带答案)

作者&投稿:朝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分类复习+方案选择问题++1+某通讯公司推出了甲、乙两种市内移动通讯业务。甲种使用者需每月缴纳15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再付花费0.3元;乙种使用者不缴纳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花费0.6元。根据一个月的通话时间,选择哪种方式更优惠?+解:设通话x分钟,依题意得:+xx6.0153.0+xx6.0153.0+xx6.0153.0+50x+50x+50x+答:当通话时间超过50分钟时,甲种业务更优惠;当通话时间等于50分钟时,两种业务一样优惠;当通话时间小于50分钟时,乙种业务更优惠。++2+在“五一”黄金周期间,小明同学随家人一同到江狼山游玩,看见门口有如下票价提示:“成人:35元%2F张;学生:按成人票5折优惠;团体票(16人以上含16人):按成人票价六折优惠”。下面是购买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爸爸说:“大人总门票每张35元,学生门票五折优惠,我们总共有12人,共要350元。”小明说:“爸爸,等一下,让我算一算,换一种方式买票是否更省钱。”+问题:(1)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2)用那种方式买票更省钱?并说明理由+解:(1)设成年人去了x人,则学生去了(12-x)人,由题意得:+35012%25503535xx+8x+(2)购买团票更省钱:33616%256035(元)+336350+答:成人去了8人,学生去了4人。应采用购买团体票的方式才更省钱。++3+某班去商店为体育比赛优胜者买奖品,书包每个定价30元,文具盒每个定价5元,商店实行两种优惠方案:+①买一个书包赠送一个文具盒;②按总价的九折付款。若该班需购书包8个,设需购文具盒x个(x≥8),付款共y+元。+(1)用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这两种优惠方案的付款;+(2)若购文具盒30个,应选哪种优惠方案?付多少钱?+解:(1)方案①:1y=85830x=xx5200405240+方案②:xxy5.4216%259058302+解:(2)方案①:1y=3503052005200x(元)+方案②:2y=351305.42165.4216x(元)+答:应选方案①,付350元。+4某家电商场计划用9万元从生产厂家购进50台电视机.已知该厂家生产3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出厂价分+别为A种每台1500元,B种每台2100元,C种每台2500元.+(1)若家电商场同时购进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共50台,用去9万元,请你研究一下商场的进货方案。+(2)若商场销售一台A种电视机可获利150元,销售一台B种电视机可获利200元,销售一台C种电视机可获利250元,在同时购进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方案中,为了使销售时获利最多,你选择哪种方案?+解:(1)①设购A种电视机x台,则购B种电视机(50-x)台,依题意得:+900005021001500xx+25x+252550(台)+②设购A种电视机x台,则购C种电视机(50-x)台,依题意得:+900005025001500xx+35x+153550(台)+③设购B种电视机x台,则购C种电视机(50-x)台,依题意得:+900005025002100xx+x5.87(不合题意)+(2)方案①可获利:150×25%2B200×25=8750(元)+方案②可获利:150×35%2B250×15=9000(元)+答:商场有两种进货方案:一是购A,B两种电视机各25台;二是购A种电视机35台,C种电视机15台。为了使销售时获利最多,应选择第二种方案。++5+某蔬菜公司的一种绿色蔬菜,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每吨利润为1000+元;经粗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可达4500元;经精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涨至7500元。当地一家公司收购这种蔬菜140吨,该公司的加工生产能力是:+如果对蔬菜进行粗加工,每天可加工16吨;如果进行精加工,每天可加工6吨,但两种加工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受季度等条件限制,公司必须在15天将这批蔬菜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公司研制了三种可行方案:+方案一:将蔬菜全部进行粗加工+方案二:尽可能多地对蔬菜进行精加工,没来得及进行加工的蔬菜,在市场上直接销售.+方案三:将部分蔬菜进行精加工,其余蔬菜进行粗加工,并恰好15天完成+你认为哪种方案获利最多?为什么?+解:方案一:4500×140=630000(元)+方案二:15×6×7500+(140-15×6)×1000=725000(元)+方案三:设精加工x天,则粗加工(15-x)天,根据题意得:+14015166xx+10x+精加工:60610(吨)+粗加工:80516(吨)+利润:80×4500+60×7500=810000(元)+答:该公司可以粗加工这种食品80吨,精加工这种食品60吨,可获得最高利润为810000元。++6+在某文具商场中,每个画板定价为20元,每盒水彩笔定价为5元.为促进销售,商场制定两种优惠方案:一种是买一个画板赠送一盒水彩笔;另一种是按总价九折付款。王老师准备为学校美术小组购买画板4个,水彩笔若干盒(不少于4盒)。+(1)分别求出每种方案下王老师应支付多少元?(用代数式表示)+(2)如果购买24盒水彩笔,哪种方案更省钱?若买50盒水彩笔呢?+解:(1)方案一:60545420xx元+方案二:)=()(725.4%25905420xx元+(2)当24x时:+方案一:18060245(元)+方案二:18072245.4(元)+当50x时:+方案一:31060505(元)+方案二:29772505.4(元)+答:当王老师购买24盒水彩笔时,两种优惠方案付款一样多;若购买50盒水彩笔时,则选方案二更省钱。+7+某地居民生活用电基本价格为每度电0.4元,若每月用电量不超过x度时,按基本价格收费;若超过x度,+超出部分按基本价格的150%25收费.+(1)某户8月份用电84度,共交电费38.4元,求x的值。+(2)如果该户9月份的电费平均为每度0.5元,那么该用户9月份用电多少度?应交电费多少元?+解:(1)4.38%251504.0844.0xx+60x+(2)设该户9月份用电y度,依题意得:+yy5.0%251504.060604.0+120y+605.0120(元)+答:该用户9月份用电120度,应交电费60元。++8+为增强市民的节水意识,我市对居民用水实行为增强市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对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收费”:规定每户每月不超过月用水标准部分的水价为1.5元%2F吨,超过月用水标准量部分的水价为2.5元%2F吨.该市小明家5+月份用水12吨,交水费20元.请问:该市规定的每户月用水标准量是多少吨?+解:设该市规定的每户每月标准用水量为x吨,依题意得:+因为+12×1.5=18<20,+所以+x<12+20125.25.1xx+10x+答:该市规定的每户每月标准用水量为10吨。++9+某公司某车间有1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加工甲种竹产品5个或乙种竹产品4个.在这16名工人中,一部分人加工甲种产品,其余的加工乙种产品。已知每加工一个甲种竹产品可获利16元,每加工一个乙种竹产品可获利+24元,若此车间一共获利1440元,求这一天有几个工人加工甲种竹产品。+解:设这一天有x名工人加工甲种竹产品,根据题意得:+144016424516xx+6x+答:这一天有6名工人加工甲种竹产品。++10+公园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某校七年级(1)、(2)两个班104人去游园,其中七(1)班不足50人,(2)班超过50人,但不足100人。经估算,如果两个班都以班为单位购票,则一共应付1240元。问:+(1)两班各有多少学生?+(2)如果两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可省多少钱?+(3)如果七(1)班单独组织去游园,作为组织者的你将如何购票才最省钱?+解:(1)设七(1)班有x人,根据题意得:+12401110413xx+48x+5648104(人)+(2)30491041240(元)+(3)因为七(1)班有48人,要想享受优惠,只需多买3张即可+6244813(元)+5615111(元)+答:七(1)班有48人,七(2)班有56人。团体购票可省304元。48人买51人的票可以更省钱。+11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表如下:+(1)设一个月内在本地通话时间为x分钟,全球通收费表示为1208.0+x元,神州行收费表示为x18.+0元+(2)若某用户一个月内本地通话时间为2.5小时,你认为选择哪种方式较为划算?+全球通:241208.0605.2(元)+神州行:18.0605.227(元)+答:用全球通划算。+(3)当通话时间为多少时间,两种收费方式的费用是一样的?+解:设通话时间为x分钟时两种收费方式的费用是一样的,依题意得:+xx18.01208.0+120x&ie=utf-8&tn=98050039_dg

1、某商场计划从厂家购进50台电视机,已知厂家生产三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出厂价分别为:甲种每台1500元,乙种每台2100元,丙种每台2500元.若所购甲、乙、丙三种型号的电视机的数量比为2:2:1,则该商场共需投资多少元?
2、某车间共有28名工人,每个工人平均每天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已知1个螺栓与2个两螺母配套,如何分配工人才能使生产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
3、某单位急需用车,但又不需买车,他们准备和一个个体车主或一国营出租公司中的一家签定月租车合同,个体车主的收费是3元/千米,国营出租公司的月租费为2000元,另外每行驶1千米收2元,每月跑多少千米两家公司的费用一样?
这个单位若每月平均跑1500千米,租用哪个公司的车比较合算?
4、《新晚报》组织了足球邀请赛,勇士队在第一轮比赛中共赛了9场,得分17分。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勇士队在这一轮的比赛中只负了2场,那么这个对胜了几场?又平了几场呢?5、收割一块晚稻,第一组需用5小时,第二组需用7小时,第一组收割1小时后,再调第二组一起收割,还需要多少小时收割完?
6、某班级领了一部分票来分摊给全班同学义务销售。如果每人分9张则多24张;如果每人分10张则少16张。问该班有多少学生?共领了多少张票?
7、某电脑公司派甲、乙二人各携带两台电脑分别乘出租车送给同一客户,甲坐出租车的起步价为4km,收费10元,然后每1 km,收费1.2元;乙坐出租车的起步价为3km,收费10元,然后每1 km,收费1.6元;当他们到达时,发现相差10元,则该电脑公司与客户住处相距多少km?

全部手写



你的详细题目条件呢
看不到的
叫大家如何解答给你呢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带答案)~

例1:夏季,为了节约用电,常对空调采取调高设定温度和清洗设备两种措施。某宾馆先把甲、乙两种空调的设定温度都调高1℃,结果甲种空调比乙种空调每天多节电27度;再对乙种空调清洗设备,使得乙种空调每天的总节电量是只将温度调高1℃后的节电量的1.1倍,而甲种空调节电量不变,这样两种空调每天共节电405度。求只将温度调高1℃后两种空调每天各节电多少度?

分析:本题有四个未知量:调高温度后甲空调节电量、调高温度后乙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甲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乙空调节电量。相等关系有调高温度后甲空调节电量-调高温度后乙空调节电量=27、清洗设备后乙空调节电量=1.1×调高温度后乙空调节电量、调高温度后甲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甲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甲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乙空调节电量=405。根据前三个相等关系用一个未知数设出表示出四个未知量,然后根据最后一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即可。
解:设只将温度调高1℃后,乙种空调每天节电x度,则甲种空调每天节电度。依题意,得:

1.1x+(x+27)=405
解得: x=180
答:只将温度调高1℃后,甲种空调每天节电207度,乙种空调每天节电180度。
二、分段型;分段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是指同一个未知量在不同的范围内的限制条件不同的一类应用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先要确定所给的数据所处的分段,然后要根据它的分段合理地解决。
例2:某水果批发市场香蕉的价格如下表:

购买香蕉数(千克) 不超过20千克 2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40千克 40千克以上
每千克价格 6元 5元 4元
购买香蕉数(千克)不超过20千克2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40千克40千克以上每千克价格6元5元4元。张强两次共购买香蕉50千克(第二次多于第一次),共付出264元, 请问张强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香蕉多少千克?
分析:由于张强两次共购买香蕉50千克(第二次多于第一次),那么第二次购买香蕉多于25千克,第一次少于25千克。由于50千克香蕉共付264元,其平均价格为5.28元,所以必然第一次购买香蕉的价格为6元/千克,即少于20千克,第二次购买的香蕉价格可能5元,也可能4元。我们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解:1) 当第一次购买香蕉少于20千克,第二次香蕉2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40千克的时候,设第一次购买x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50-x)千克香蕉,根据题意,得:6x+5(50-x)=264解得:x=1450-14=36(千克)
2)当第一次购买香蕉少于20千克,第二次香蕉超过40千克的时候,设第一次购买x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50-x)千克香蕉,
根据题意,得:6x+4(50-x)=264解得:x=32(不符合题意)
答:第一次购买14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36千克香蕉例
3:参加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住院治疗的病人享受分段报销,保险公司制定的报销细则如下表.
住院医疗费(元) 报销率(%)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0
超过500~1000元的部分 60
超过1000~3000元的部分 80
某人住院治疗后得到保险公司报销金额是1100元,那么此人住院的医疗费是( )

A、1000元   B、1250元  C、1500元   D、2000元
解:设此人住院费用为x元,根据题意得:500×60%+(x-1000)80%=1100
解得:x=2000
所以本题答案D。
三、方案型 方案型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往往给出两个方案计算同一个未知量,然后用等号将表示两个方案的代数式连结起来组成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例4:某校初三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原计划租用30座客车若干辆,但还有15人无座位。 (1)设原计划租用30座客车x辆,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该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总人数; (2)现决定租用40座客车,则可比原计划租30座客车少一辆,且所租40座客车中有一辆没有坐满,只坐35人。请你求出该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总人数。
分析:本题表示初三年级总人数有两种方案,用30座客车的辆数表示总人数:30x+15用40座客车的辆数表示总人数:40(x-2)+35。
解:(1)该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总人数为:30x+15
(2)由题意得: 30x+15=40(x-2)+35
解得:x=6 30x+15=30×6+15=195(人) 答:初三年级总共195人。

1、运送29.5吨煤,先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3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2.5吨的货车运。还要运几次才能完?
还要运x次才能完
29.5-3*4=2.5x
17.5=2.5x
x=7
还要运7次才能完

2、一块梯形田的面积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几米?
它的高是x米
x(7+11)=90*2
18x=180
x=10
它的高是10米

3、某车间计划四月份生产零件5480个。已生产了9天,再生产908个就能完成生产计划,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
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x个
9x+908=5408
9x=4500
x=500
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500个

4、甲乙两车从相距27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还相隔17千米。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乙每小时行x千米
3(45+x)+17=272
3(45+x)=255
45+x=85
x=40
乙每小时行40千米

5、某校六年级有两个班,上学期级数学平均成绩是85分。已知六(1)班40人,平均成绩为87.1分;六(2)班有42人,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平均成绩是x分
40*87.1+42x=85*82
3484+42x=6970
42x=3486
x=83
平均成绩是83分

6、学校买来10箱粉笔,用去250盒后,还剩下550盒,平均每箱多少盒?
平均每箱x盒
10x=250+550
10x=800
x=80
平均每箱80盒

7、四年级共有学生200人,课外活动时,80名女生都去跳绳。男生分成5组去踢足球,平均每组多少人?
平均每组x人
5x+80=200
5x=160
x=32
平均每组32人

8、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食堂运来面粉x千克
3x-30=150
3x=180
x=60
食堂运来面粉60千克

9、果园里有52棵桃树,有6行梨树,梨树比桃树多20棵。平均每行梨树有多少棵?
平均每行梨树有x棵
6x-52=20
6x=72
x=12
平均每行梨树有12棵

10、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是840平方米,底是140米,高是多少米?
高是x米
140x=840*2
140x=1680
x=12
高是12米

11、李师傅买来72米布,正好做20件大人衣服和16件儿童衣服。每件大人衣服用2.4米,每件儿童衣服用布多少米?
每件儿童衣服用布x米
16x+20*2.4=72
16x=72-48
16x=24
x=1.5
每件儿童衣服用布1.5米

12、3年前母亲岁数是女儿的6倍,今年母亲33岁,女儿今年几岁?
女儿今年x岁
30=6(x-3)
6x-18=30
6x=48
x=8
女儿今年8岁

13、一辆时速是50千米的汽车,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追上2小时前开出的一辆时速为40千米汽车?
需要x时间
50x=40x+80
10x=80
x=8
需要8时间

14、小东到水果店买了3千克的苹果和2千克的梨共付15元,1千克苹果比1千克梨贵0.5元,苹果和梨每千克各多少元?
苹果x
3x+2(x-0.5)=15
5x=16
x=3.2
苹果:3.2
梨:2.7

15、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0千米,乙每小时行40千米,甲比乙早1小时到达中点。甲几小时到达中点?
甲x小时到达中点
50x=40(x+1)
10x=40
x=4
甲4小时到达中点

16、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如果甲从A地,乙从B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那么4小时后甲追上乙。已知甲速度是15千米/时,求乙的速度。
乙的速度x
2(x+15)+4x=60
2x+30+4x=60
6x=30
x=5
乙的速度5

17.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15米,第二根比第一根剩下的3倍还多3米。问原来两根绳子各长几米?
原来两根绳子各长x米
3(x-15)+3=x
3x-45+3=x
2x=42
x=21
原来两根绳子各长21米

18.某校买来7只篮球和10只足球共付248元。已知每只篮球与三只足球价钱相等,问每只篮球和足球各多少元?
每只篮球x
7x+10x/3=248
21x+10x=744
31x=744
x=24
每只篮球:24
每只足球:8


就这么多,没了,望采纳!!

一道七年级数学应用题(物资调配问题)求解,必须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有详细...
答:解:设乙书架原来有书X本,则乙书架取走100本后有书(X-100)本,甲数架这时的书就是乙书架的5+1=6倍,是6(X-100)本,原来甲书架有书6(X-100)-100=(6X-700)本 如果从甲书架取50本放到乙书架,这时甲书架有书6X-700-50=(6X-750)本,乙书架有书(X+50)本,两书架的书相等,有方程...

初一数学应用题(一元一次方程解)?
答:所以 当X>100时,去乙商店;当X,9,楼上是正解,2,初一数学应用题(一元一次方程解)1.某品牌西服标价200元,领带标价40元,若去甲商店购买可享受买一送一(即买一套西服送一条领带)的优惠,去乙商店购买可享受九折优惠。小李是公司的采购员,公司要采购20套西服,外加若干条领带(多于20条)。...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应用,要详细解析,谢谢!
答: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汇集:(一)行程问题:1.从甲地到乙地,某人步行比乘公交车多用3.6小时,已知步行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公交车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则列方程为___。2.甲、乙两人在相距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48分相遇,如果甲比乙早出发40分钟,那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答:1、某单位准备要去某地方旅行 该单位正在准备联系旅行社 A、B旅行社每位的费用都是300 A旅行社表明全部打8折付费 B旅行社表明一人免费 其余按9折付费 请问当该单位的人数为多少人去旅行时 两个旅行社的费用总额一样?2、赵刚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外语的成绩分别为三个连续偶数,其和为270 ,则数学...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答: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初一上册的,要都能用方程解答,不要太简单,50题以上。... 初一上册的,要都...6、我校数学活动小组,女生的人数比男生的人数的 少2人,如果女生增加3人,男生减少1人,那么女生的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数学应用题
答:3. 设数学兴趣小组原来有x名同学,要注意第二次调动因为没有调出女生,所以第二次调动后剩下的女生数量比第一次多1个。根据题意可得1/7 (x-1)=1/5 (x-2)-1,解得x=22,即原有22名同学。4.此题是不等式的题。并且应该是售价为30.设原价为x,八八折销售时根据题意有30*0.88-x≥...

求50道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注意是“应用题”!
答: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汇集 (一)行程问题: 1.从甲地到乙地,某人步行比乘公交车多用3.6小时,已知步行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公交车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则列方程为___。 2.甲、乙两人在相距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48分相遇,如果甲比乙早出发40分钟,那么在乙出发1小时30分...

求初中关于分配方案的应用题。配人教版的数学书。我关于分配问题方面的...
答:7. 某厂一车间有64人,二车间有56人。现因工作需要,要求第一车间人数是第二车间人数的一半。问需从第一车间调多少人到第二车间?8. 小明用172元钱买了两种书,共10本,单价分别为18元、10元。每种书小明各买了多少本?http://wenku.baidu.com/view/7dd9538aa0116c175f0e480e.html 应用题...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附带答案,谢谢
答:1、某单位准备要去某地方旅行 该单位正在准备联系旅行社 A、B旅行社每位的费用都是300 A旅行社表明全部打8折付费 B旅行社表明一人免费 其余按9折付费 请问当该单位的人数为多少人去旅行时 两个旅行社的费用总额一样?2、赵刚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外语的成绩分别为三个连续偶数,其和为270 ,则数学...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多个)
答:5.一列客车长200 m,一列货车长280 m,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经过16秒,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3∶2,问两车每秒各行驶多少米?时钟问题:10.在6点和7点间,何时时钟分针和时针重合?(教材复习题)行船问题:12. 一艘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水流速度是3千米每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