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留守儿童是什么体验? 我是一个独生子,也是一名留守儿童,从小就是一个人,做什么事都...

作者&投稿:冯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曾经,我一个老师张启明,给我讲过他的一个故事,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个留守儿童,而就是这个留守儿童,让他改变了曾经对留守儿童的看法。

那个留守儿童,名字很特别,那是一年冬天,雪花铺满了小泥路,盖住了房顶,压弯了树枝,在这个北方的小山村里全是雪的影子,还有夜的黑色。一声婴儿的哭声打破熟睡的夜,是从那像小土堆一样的破屋里传出来的。

 “老爷子,好福气啊,是个带把的嘞。”矮肥的产婆抱着刚出世的婴儿瞧着。不远处坐着一个发如枯草,面如树皮,手如旱土的老人叼着一根烟杆,看着窗外,久久未动。“老爷子,你倒是说句话啊,你儿子不在家,那你得麻溜给起个名字啊。”又是一阵沉默,一个昏黄的烟圈从老人嘴里吐出,“俺没啥文化,就叫刘守吧。”

 “爷爷,俺放学了。”刘守推开木门,便看见爷爷坐在炕上叼着烟杆,佝偻着身体。“守儿回来了啊,锅里热着馍馍呢,上了一天学累了吧。”“爷爷,你要是冷就盖上棉被吧。”刘守放好书包,便走向锅前,他们的厨房跟睡的地方是同一间房间,本来以前还有一间小房子做厨房,可是被风刮跑了。刘守掀开锅盖,瞧见里面躺着三个白白胖胖的大馍馍。“爷爷,您吃了没。”“吃了吃了,你吃吧。”“小时候总是爷爷陪我一起吃饭,现在怎么不陪我吃了。”刘守拿起一个白馍馍扳成两半,走到炕前递给爷爷,“爷爷,陪我一起吃饭吧,以后俺们都要一起吃,好不?”爷爷颤着双手接过馍馍,“好,好——俺的守儿长大了啊。”

爷孙俩睡在家里唯一的炕床上,裹着一床灰黑的棉被,炕床很小却还是留出了很大的空位。“爷爷,今天学校来了一个新的男老师俺听别的同学说他是从城里来的哩。可是俺不喜欢他。”“为什么不喜欢他呢?”“俺也不知道。”“得嘞,快睡觉了呗,明儿还上学呢。”“知道了,爷爷记得以后一起吃饭。”“俺记得,快睡吧。”窗外的风在乱蹿。深夜老人的眼却格外明亮,“俺的守儿大了。”

村子里,还有一处儿亮着昏暗的灯,那是附近几个村里唯一的一所小学,张启明此刻就躺在床上辗转难眠。这是他的第一天任教,他没想过会被分配到这个闭塞的小山村来,凭他老爸的神通远不至于这种地步吧。这里是这么冷这么穷。第一天上课,他就觉得自己碰钉子了,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好像有自闭症的学生,听班上的同学说那个叫刘守的同学只是不善于跟别人打交道,没有什么病,那个学生的名字也让他觉得奇怪,怎么会有父母给自己的孩子起这样的名字呢……

冬天日子短,每天天未全亮,刘守踩着雪去学校了,走到学校天也大亮了。上课铃打响,教室早已坐满人。张启明走到教室里,扫视了教室一周,果然刘守还没来。教室外传来哒哒的脚步声,随后刘守出现在教室门口“报告。”“进来吧。”经过这半个学期,张启明已经了解到刘守的一些事了,比如走路总是低头,总是最后一个来教室,第一个离开教室,不喜欢说话,没有朋友,总是孤孤单单一个人。张启明觉得这孩子挺可怜的,所以刘守每次迟到也没罚他。“好了,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跟你们讲一件重要的事情,你们不要忘记了,要回家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知道了吗?”“知道了,张老师。”张启明却看见刘守低着头,没抬起来,这有点反常,因为刘守是一个上课很认真的孩子。“明天我们要开家长会,时间是早上九点开始,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记住了吗。”“记住了。”

一天的课很快过去,下课铃打响后孩子们就像脱了线的风筝,一个个往教室外跑去,刘守更是飞奔出教室。张启明追着留守跑出去,还喊着他,可是张启明的声音消失在呼呼的风声中。本来张启明想问一下刘守今天怎么了,魂不守舍一整天,张启明觉得刘守是个特别能藏住事情的孩子,不问他,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希望第二天家长会能跟他的父母好好沟通一下。

刘守回到家里,看着爷爷步履蹒跚地在小房子里移动着,很多次想要说点什么,却又没张开口。爷爷似乎察觉到了孙子的意图,“守儿,有什么要跟俺说吗?”刘守摇摇头“没有什么,我们吃饭吧。”刘守拿起一个馍馍往嘴里塞。

家长会刘守的家长没有来,爸爸妈妈都没来。

 “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来办公室吗?”张启明的声音比平时更低些,脸色不太好看。刘守没有说话。“老师跟你说话,你听见了没有?”刘守点点头。“你爸妈怎么不来,是不是把老师的话当空气了!”窗外下着雪,办公室里却比外面更冷。“没有。”刘守声音细如蚊。“那你爸爸妈妈呢,别告诉老师你没有,还是你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张启明说出这句话就后悔了,刘守只是个孩子,这句话说得太重了,但是覆水难收。刘守在这时猛然抬头,眼眶红通通的,像一只受伤的小兽哽咽着,“俺有爸爸妈妈,俺有,爷爷说过俺听话他们就回来陪俺,可是你抢了俺的妈妈,俺变成了没妈妈的孩子!”刘守转身跑出了办公室,跑回了家。

张启明有些发愣,他抢了刘守的妈妈?刘守的爸爸妈妈不在家?突然很多问题得不到答案,张启明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张启明决定去刘守家里看一看。

走过弯曲的小路,过了一条小沟,走过一片荒地,一间破败的小屋出现在眼前。张启明在这一路走来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刘守每次都会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人在家吗,我是刘守的班主任张启明,有人吗?”过了一会,一位老人家缓缓开了门。“张老师,快进来,外面风大着呢。”“好,老人家你是刘守的•••?”“俺是守儿的爷爷。张老师到炕上坐吧,俺们家穷,啥都没有,喝杯热开水吧。”“好,那谢谢刘爷爷了,刘守呢?”“他去砍柴了,家里没柴了。”张启明心里又涩了几分,“那他的父母了?”张启明清楚地看见了这个年过七十的老人眼睛湿润了,流露出的是悲伤,张启明觉得自己好像又做错了什么。“守儿的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了,已经好几年没回来了,只是每年寄一点生活费给俺们,守儿从小就是跟俺一起生活,守儿实在是可怜啊。”张启明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原来刘守……“刘爷爷,你放心,我会好好教刘守的。”“张老师,谢谢你了。”“这是老师的职责,不用谢的。”

张启明突然明白刘守肩上的担子是多么重,心上的担子是多么重,刘守比孤儿更可怜,刘守是有父母的孤儿。张启明决定要在这里一直教下去,一定要让刘守考上大学,即使这个小山村闭塞落后,又冷又穷。

几年后刘守的爷爷死了,就是在刘守高考的那天,所以刘守没有去考试,张启明也气病在床。刘守离开了小山村。

很多年后,有一个叫刘守的慈善家成立了一个关注留守儿童的慈善机构。张启明和儿子张本在报纸上看见了很多关于刘守的报道,年近中年的他竟泪流满面,刘守说自己最对不起的人是自己老师,最敬佩的人是自己的老师,人生唯一的一个老师是他人生的启明星。

张启明也知道了为什么自己抢了刘守的妈妈,因为那是他的继母。因为他们家的全家福正摆在办公室的桌子上,而上学的第一天他便找了刘守谈话。

报纸上还说慈善家刘守喜得一千金,取名“刘爱”。

从刘守到刘爱,从留守到留爱。也许,并不是所有留守儿童都能有这么好的结局,但是呢,只要心中有爱,我想,一定可以出人头地的!



我可以说是一名资深的留守儿童,父母在我三岁左右离开老家去外地打工,带我长大的是爷爷奶奶,直到现在为止,我和父母都是身处两地,一年见两次面是我们的生活常态,反复如此,今年是二十年整。

问到我有什么感受的话,莫大的感受就是自卑吧!因为自卑所以我胆小怕事,软弱无能,而这种孩子往往特别招人讨厌,自然而然的朋友就少了,家人老师会觉得你内向,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们内心有多渴望能交到朋友。

小时候每次开家长会,别的小朋友都有父母过来,我的旁边总是空空的,因为奶奶要忙农活没有时间,爷爷是班主任需要在自己的班级里呆着。眼巴眼望的看着其他小朋友和父母融洽的氛围,我好羡慕。

被男孩子欺负不敢告诉爷爷,一个人默默承受,性格越来越孤僻。经常一个人形单影只的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时候与我为伴的是四处飞舞的蝴蝶。一个人的时候我总是很自在很享受。

一个人的时候会很孤独,如果不能有效的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的话,就会陷入无限的抑郁。我很庆幸自己比较坚强,可以为自己排解情绪,不至于更深一步的自卑。

我很少向别人提及自己的童年,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把那一段记忆尘封再不记起,太痛苦了。朋友们别再轻易的问一个人童年生活,因为你不知道,你的无心一问,会勾起一个人怎样的伤心记忆。

希望天下再无留守儿童,因为这样给他们带来的心理伤害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爱孩子就把孩子带在身边吧,他们需要从父母身上汲取爱,别打着爱的名义离开他们,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当留守儿童很辛苦的,真的,因为我自己就是从小留守到大,到现在为止,我每年也就只能见我的父母一两次。来给你讲一些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吧。

            我从小就寄居在亲戚家,有一年过年,我爸爸妈妈都没回家,我弟弟也寄居在另外一个亲戚家,好好的一家人,过年了却分居各地,正好老师放假前布置了每天写日记的作业,我就把我的难过我的悲伤我的不安都写在了日记本上,结果就是我的日记全部被亲戚看到,大年三十的跟我妈打电话告我状,爸妈都把我骂哭了。你能懂那种过年见不到亲人连写个日记都要被人偷看的感觉吗?说实话,挺绝望的。

           小时候家里穷,特别穷的那种,后来因为我要上学了,弟弟也要吃奶粉,爸妈就都出去打工了,我的小学生涯有一半都是自己度过的,初中学校也是自己选的,高中也是我自己选的,甚至我现在上大学了,也是我自己选择的学校选择的专业,根本没有人干涉。上中午的时候,每次听到同学说“我本来不想上这个学校的,我爸非要托关系把我弄进来”这种话时,我其实挺羡慕他们的,至少有人为他们东奔西走,为他们操心,而我,我没有。

            不过,我的独立性也是比较强的,这个是我很骄傲的,毕竟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风雨中的顽草总是要比温室中的花朵更加坚韧。我一点也不怪罪我的父母,毕竟是他们给了我足够的物质条件,我还要感谢他们,给了我这颗勇敢的心。



作为一名留守儿童该做些什么?~

好好学习,别太受外界环境影响

你要跟她说明情况,然后慢慢的改正。女人是用来宠的。别人的忙可以不帮,但女朋友就一定要处处爱护她,帮助她,不然她会觉得你没把她放心上,日子久了,就会对你失望加绝望,分手是早晚的事!

做一名留守儿童是什么体验?
答:我可以说是一名资深的留守儿童,父母在我三岁左右离开老家去外地打工,带我长大的是爷爷奶奶,直到现在为止,我和父母都是身处两地,一年见两次面是我们的生活常态,反复如此,今年是二十年整。 问到我有什么感受的话,莫大的感受就是自卑吧!因为自卑所以我胆小怕事,软弱无能,而这种孩子往往特别招人讨厌,自然而然的朋友...

留守儿童是种怎样的体验?
答:小学三年级,学校里组织给留守儿童送温暖,一个人一块小蛋糕,班主任说,是留守儿童的站起来一下,我没站,不过班主任和我爸妈是朋友,知道我是留守儿童,所以放学后给了我一块蛋糕,我把蛋糕扔掉了。家里有一台摩托车,每次爸妈过年回来都开,我可以根据引擎的声音(应该是引擎吧)知道爸妈是不是回来...

请你说说留守儿童是种怎样的体验?
答:‍‍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子,不再期待想别人那样亲昵的亲子关系,即使最后成长的看起来很阳光,在大家眼中很逗比,能够给人带了快乐。却只是因为害怕被抛弃。

留守儿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答:父母总是清晰的记得,他们的儿子爱吃什么,总是担心他的钱够不够花,总是害怕他们的儿子冻着饿着受委屈。而我,从未被认真对待过………近两年没怎么赚到钱,就没给他们什么钱,就更加感觉到了他们的态度。一个女孩子,从小不被疼爱,从来不被父母重视,那种放眼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感觉,真的太无...

童年时是留守儿童是什么体验?
答:非常没有安全感,也没有幸福感。时时刻刻有被遗弃的感觉。爸爸妈妈把我生下来,不爱护我,不关心我,甚至在我小的时候想着把我送人。这样他们可以再生两胎啊。反正我得知后,心里很难过,觉得父母亏欠我了。后来又被迫一直当留守儿童,周围的人嘲讽我说,你父母不要你和你妹妹了。所以我现在既孝顺着...

留守儿童到底有多苦
答:1.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父母的长期离家使他们无法体验到亲情的温暖和慰藉,无法得到父母的指导和教育。他们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和失落,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2.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上面临诸多困难 他们通常生活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地区,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生活保障。由于没有父母的监督和引导...

把孩子放在老家养是一种什么体验?
答:有的时候,把孩子留在家里不算一种好的选择,有种说法叫放养,现在这样又算什么呢?所以我觉得,如果真舍不得孩子,那还是把孩子接在身边吧。相比挣钱,孩子教育才是大事,亲情也是他们长大最需要的,与其一次次在心痛和思念之间挣扎,不如早下决定。都说长痛不如短痛,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或许...

既是留守儿童又是独生子女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答:我就是那种情况吧,童年开始就被寄养在不同的亲戚家里,我父亲这边的亲人基本都收养过我,长大了没有归属感,痛苦,缺爱,很难感受到温暖。小时候就开始留守,直至现在十几年了,孤独成了习惯,忍耐也成了常态,所有委屈埋在心里,没有你们所说的好东西一个人独享。记忆中永远忘不掉那些一幕幕伤感的...

我也是留守儿童!
答: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所以更渴望父母的关爱。正如,人缺少什么东西越渴望那样东西。很多时候,留守儿童的父母也是出于无奈,生活的压力致使他们不得不离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到大城市去赚钱,对于他们的父母和子女他们也常感觉愧疚。我,曾经的留守儿童,如今已经长大了。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像...

父母一直在外打工,从小独自成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答:感受不到亲情,性格敏感留守儿童一般都是一个人成长的,父母可能一年才会在春节的时候回来一次,和父母长久的不在一起也会导致父母之间的亲情不是很亲昵,对于父母都是有疏离感的,虽然知道父母是爱自己的,但是因为缺席了自己的童年生活,所以有一点点的陌生,就算是成年之后在一起了也会有点不习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