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运用到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的例子有那些? 求有关“如何运用孙子兵法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1500到30...

作者&投稿:大狐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孙子兵法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应用由来已久。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最早将《孙子兵法》引入经营管理的是战国魏文侯时的白圭。他将孙吴兵法和商鞅之法的原理,用于生产经营,善观时变,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等策略,取得了成功。目前,有许多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对孙子兵法的商战应用价值有深刻的体会。北京大学北大国际MBA中方院长胡大源说:“《孙子兵法》是对两千多年前大量战争实例的精辟总结。当今MBA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深入观察现实问题进而找出其规律的能力。每个企业都欢迎善于解决问题的经理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徐二明说:“在国外学习战略是将《孙子兵法》作为经典的参考书,他们认为战略中的许多思维方式早在2000多年前就解决了。其实外国人喜欢看的书,反而是我们的《孙子兵法》,他们觉得很有用。近年来,很多管理学学者发现企业竞争与战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已经将《孙子兵法》的理念应用于管理运作上。” LG中国总裁卢庸岳说:“我很喜欢中国的《孙子兵法》,里面有很多智慧的东西。对于经营管理也很有用。” 20世纪60年代,日本将《孙子兵法》引进了企业管理。日本学者村山孚说:日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两个支柱,一个是美国的现代管理制度,一个是《孙子兵法》的战略和策略。日本企业家大桥武夫撰写了《兵法经营学》,讲述如何将兵法理论运用于商战,其中特别强调以孙子兵法管理企业。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公开宣称孙子兵法是他们成功的法宝。他说:“中国古代先哲孙子,是天下第一神灵。我公司职员必须顶礼膜拜,对其兵法认真背诵,灵活应用,公司才能兴旺发达。”日本麦肯齐公司董事长大前研一写了《孙子对日本经营管理产生的影响》一文,指出日本企业所以能战胜欧美企业,原因就在于日本“采用中国兵法指导企业经营管理,比美国的企业经营管理更合理有效”。他在《战略家的头脑》一书中,大量引证《孙子兵法》的内容,宣称《孙子兵法》是日本企业的“最高经营教科书”。 美国的经济学界和企业界在对孙子兵法顶礼膜拜上并不比日本人逊色。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乔治在《管理思想史》中则说:“你想成为管理人才吗?必须去读《孙子兵法》!”美国当今著名经营战略学家哈默在他的文章中多次引用孙子的语录。他说:“仅估计已知竞争者的当前战略优势无助于了解潜在竞争者的决心、持久力与创造力。孙子,一位中国军事战略家,3000年前就曾论证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美国福坦莫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说:“《孙子兵法》是战略理论领域的传世之作,是世界兵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一本企业致胜之道的巨著。” 其他国家的有头脑的成功企业家也同样看到了孙子兵法的价值。意大利埃尼公司总裁贝尔纳贝说:“关于战略这一题目,我正在读《孙子兵法》,这是一本大约2500年前由一位中国将军孙子所写的经典教科书,这是一本关于战略的全面的教科书,今天仍能运用到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去。” 孙子的思想已经在现代经济战略理论上打上深深的印迹。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浦·科特勒也曾在其《营销管理》一书中,探讨了兵法在营销中的应用。日本企业家非常推崇孙子“上下同欲者胜”的思想,将其与儒家思想结合创立了温情主义的合作型管理模式。在现代经济战略管理学中,有一个叫做“SWOT”的概念(Strengths ,Weakness,Opportunity and Threats),即“强弱、机遇和风险”。来华讲授经济学的美国学者约翰·阿利,将“SWOT”与《孙子兵法·虚实篇》联系在一起。他指出:“《孙子兵法》的虚实之分及其倡导的以实击虚的效果,与现代SWOT分析方法的效果如出一辙。SWOT分析法是营销中流行的策略性方法。这种方法给出公司强弱的领域,给出市场的机会与风险。应用实力去追寻机遇的观点,可以说是《孙子兵法》的再版。这完全是换一种说法说出了我们计划要做的事情。”这位学者还专门撰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孙子七字谋略——营销经理如何应用孙子兵法》。他在文中写道:“《孙子兵法》虽然古老,却可能成为未来的蓝图。” 孙子兵法帮助许多企业家获得了巨大商战的战果。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在1984年销售汽车830万辆,居世界首位。他说他成功的秘诀就是“从2000年前中国一位战略家与的《孙子兵法》一书中了许多东西”,从而使他获得了一个“战略家的头脑”。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取胜者,谓之神”。市场是瞬息万变的,经营者应依据市场变化灵活采取对策。索尼公司应用孙子的这一思想取得了成功。50年来,索尼“以正合,以奇胜”,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占领市场,支撑企业发展。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这种思想已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思想。许多企业避开市场竞争主战场,独辟蹊径,开辟无人涉足的细分市场,一举获得成功,达到了扬长避短,避实击虚的效果。在这方面,日本的任天堂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原是一家生产扑克牌的小公司,1980年独辟蹊径开发出普及型家庭游戏机,打开日本市场,1986年推出适合美国家庭的游戏机,又开辟了美国市场,现在正席卷欧洲市场。 我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对孙子兵法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抢占市场要有速度,这就是孙子所说的“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而这个“石”就是顾客。他运用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获得巨大成功,使中国的海尔走向世界。 沃尔沃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吴渝章是一位运用孙子兵法非常成功的企业家。1997年他刚加盟沃尔沃时,该公司在中国年销售量只有27辆。经过5年奋战,他击败了主要竞争对手,将沃尔沃年销售量提高了30多倍,占据了中国大车市场的主要份额。他深有体会地说:市场就是战场。不懂市场战争学的企业家,不可能带领企业在长期市场竞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不懂孙子兵法的企业家,不可能是真正的成功者。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今朝云:半部《孙子兵法》打江山。 孙子兵法》是商战中的“圣经”。特别是在今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飞速过渡的时代,也就是在各个行业的商战中从一统“周天子”天下的局面向“春秋”,再飞速向“战国”发展的时代,《孙子兵法》对我们的企业家们更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实际的使用意义。这是我个人最爱的一本书。每个月保证读一次而因所处情况和位置不同,感受和体会自然不同。《孙子兵法》是我事业上的“充电器”。 我国山东的大王镇,拥有70多亿资产。它的成功也与孙子兵法的应用有着密切关系。这个镇的“大王精神”反映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传统的中国兵学文化。 (三)孙子兵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孙子兵法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外交领域,美国著名国际战略专家布热津斯基在他的《运筹帷幄》一书中,直接依据孙子的思想阐述对苏的不战而胜战略,并通过对孙子“得天下之众”的“衢地”的理解,提出了“关键性国家”的概念。在体育领域,据报道说,巴西足球教练斯科拉里带《孙子兵法》出征世界怀,并应用孙子兵法的思想获得了世界怀。我看到过一篇孙子兵法与象棋的文章,其中写道:“如果我们能够精熟地理解《孙子兵法》,并把其运用到象棋的实战当中,我们可以说是把握了大部分象棋战术的源头,我们的棋艺也会有一个飞跃似的发展,我们的水平会越来越接近一个高手的水平,甚至超越他们。”除此之外,孙子兵法在领导艺术、人事管理、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应用性的联系。我们如果细心地浏览一下图书馆和书店的书目,可以轻易地找到这些方面的应用书籍。 (四)孙子兵法应用活动和成果 近几年来,孙子兵法的应用正在向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拓展,组织了许多精彩的孙子兵法应用活动,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孙子兵法应用专家和应用成果。 1、孙子兵法应用研究交流 国内外许多地方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孙子兵法应用研讨会或座谈会。例如,山东孙子兵法研究机构成功组织了三次孙子兵法应用国际论坛,组织了海峡两岸孙子兵法应用论坛。山东惠民、广饶等地举办了不同专题的孙子兵法应用论坛。苏州孙武子研究会组织了自身的孙子兵法应用活动。天津孙子兵法研究理事会做出开展孙子兵法应用的系列规划。北京大学组织了孙子兵法俱乐部,组织或参加一些孙子兵法应用交流活动。 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关注国内外孙子兵法应用的研究,例如,参加国外孙子兵法应用著作出版的新闻发布会,关注全国高校孙子兵法应用研究的情况,关注各地孙子兵法应用性讲座的情况,关注马来西亚孙子兵法研究会的孙子兵法应用情况。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前几次组织的孙子兵法国际研讨,已经进行过大量的孙子兵法应用研究的交流。我们这次第六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以“战略文化”为主题,更加突出了应用方面的内容

孙子兵法运用实例~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是我国古代研究战争的一部军事理论专著。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军事范畴,不但在军事、哲学、历史等方面有重要影响,而且在企业管理方面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
  一、应用《孙子》的“五事计划”思想
  进行企业环境分析
  企业经营战略是指导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总体谋划。《孙子》计篇讲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企业经营战略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的首要问题是做到“知彼知己”。所谓“彼”指企业的外部环境;所谓“己”指企业的内部条件,不能做到“知彼知己”就不能制订出符合主客观条件的企业经营战略。
  《孙子·计篇》讲道:“故经之以五事,按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这本是探求战争胜负的五个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它进行企业环境分析,以便在制订企业经营战略时深谋远虑,使企业沿着一条正确、健康的道路顺利地向前发展。
  道:本意是指一种指导思想。在这里都是具有引导的意思。在应用于企业环境分析时,就是要引导全体职工

  全力以赴地为制定决定企业全局的经营战略,并不断完善而贡献心智。经营战略一经确定,这就是企业的“道”。这时就要引导全体职工理解这个“道”,使企业职工上下一心为本企业的经营战略而努力奋斗。
  天:天时。应用于企业环境分析时是指企业的宏观环境,即国家以及与企业有关的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
  地:地利。应用于企业环境分析时是指企业的微观环境,诸如地理位置、资源、交通状况;产品投放地区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购买力;竞争对手的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等等。
  将:将帅素质。智、信、仁、勇、严。应用于企业环境分析时是指企业内部条件中的领导素质,即企业领导的智慧才能、信誉威望、关心群众、勇敢果断、赏罚严明。
  法:军队组织编制制度、各级官员的分工、军需后勤管理。应用于企业环境分析指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企业的组织及编制;管理层次及职权划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规章制度等等。
  以上“五事”,可作为我们制订经营战略,进行企业环境分析的总纲。《孙子·计篇》又讲道:“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
  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这是《孙子》对“五事”的引申和发展,探求和对比交战双方的强弱优劣。我们可用此“七计”对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素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孙子》的“五事”、“七计”,为我们进行

  企业环境分析或进行企业素质的诊断,为企业制定经营战 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孙子》的运筹定计与经营决策
  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决策中,出的是上策还是下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正确的决策从哪里来@(孙子》的谋略思想,有助于我们从中吸取智慧。
  (一)市场调查与预测
  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孙子》在“地形篇”中讲道:“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就是要求我们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动态,以便根据自己的能力安排生产。其中“动而不迷”“举而不穷”,可理解为产品要做到有的放矢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其质量、数量、 花色品种,做到灵活多变。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
  这一段指出只了解本企业的产品优势,而不了解竞争对手的更大优势,产品要进入市场取胜只有一半希望;只了解竞争对手的弱点,而不了解本企业的更大弱点,产品要进入市场取胜,也只有一半希望;了解竞争对手的劣势,了解本企业的优势,却不了解市场的变化,产品要进入市场取胜,也只有一半希望。
  (三)经营方案的拟订、论证与优选

  经营方案的拟订要注意集思广益,兼听多方面的意见。《孙子》在“九变篇”讲道:“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这说明拟订方案时,既要考虑到有利的一面;又要考虑到不利的一面。考虑到有利的一面,才能信心百倍,使工作顺利地进行;考虑到不利的一面,才能防患于未然,趋利避害。
  制定经营方案要重视论证。《孙子》在“形篇”讲道:“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善于把握经营之道者,总是先创造各方面的条件,使自己不被竞争对手所击败,然后等待和寻求战胜竞争对手的机会。要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不被对手所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善于经营的决策者,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在制定经营决策方案时多研究多论证,从中选择最好的方案,力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四)经营决策方案的实施与反馈
  经营决策方案确定后,进入实施阶段要首先编制经营计划,然后进行指挥与控制。《孙子》在“作战篇”指出:“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在“虚实篇”中又指出:“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孙子旷形》篇中讲道:“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要使自己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战胜竞争对手的机会。高明的企业领导者,必然注意市场的调查与预测,

  正确进行经营决策,以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如果不注重市场调查与预测,只是盲目投产这是注定要失败的。
  市场调查的主要手段有访问法、观察法、实验法、资料研究法等。市场预测的主要手段有政策分析法、市场调查法、经验估算法、相关分析法等。在这方面《孙子》也有不少论述,如“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英明的企业领导者,在市场竞争中所以能战胜对手,是因为能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先“敌”制胜的主动权。这不能靠主观臆断,不能靠运气好坏,不能依以往的经验类比,必须深入调查消费者的需求动态和消费趋势等等。
  《孙子》又在“虚实篇”中讲道:“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所谓“策”,相当于市场调查与预测手段中的政策分析法、资料研究法、相关分析法等,以衡量“敌”我的强弱优劣,利弊得失。所谓‘作”是指侦察的行动,相当于市场调查与预测手段中的访问法和试探法,以了解消费者的各种意见和需求,掌握消费规律。所谓“形”可理解为进行产品展销,听取顾客的“品头论足”,掌握哪一种产品最受欢迎,哪一种产品有待改进。所谓“角”是“角逐”、“较量”的意思,在经营中就要以小批量的产品投入市场进行“战斗侦察”,然后根据销售动态和顾客反映,改进产品质量和花色品种。
  《孙子》在“计篇”讲道:“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

  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为了占领市场,首先要在经营决策上战胜对手,这就必须对市场调查与预测中得到的信息和情报,反复研究,认真筹划,创造先“敌”制胜的各方面的条件。反之即使掌握了准确的信息和情报,如果研究和筹划不够周密,也是难以制订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的。
  (二)确定经营目标
  确定经营目标,开发产品,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通过市场调查与预测掌握市场需求动态;二是企业内部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各方面的条件。《孙子》在“虚实篇”讲道:“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这就为我们指出:确定经营目标、开发产品必须避市场之“实”,而击市场之“虚”即不盲目经营市场的饱和商品,而着重开发市场的紧俏商品。同时在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前提下,注意树立经营战略的应变观念,防止一哄而上。《孙子》在“地形篇”又讲道:“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经营决策一旦确定,编制经营计划要迅速行动。如果优柔寡断就会贻误战机,变主动为被动。对出现的情况变化,要在进行指挥与控制过程中予以调整和纠正。《孙子》在“九地篇”中还指出:“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又在“形篇”指出:“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在经营方案的实施中,要根据市场变化,通过信息反馈,“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并要从各方面消除种种不利因素,以

  确保经营决策的实施。
  三、《孙子》的治众优势与生产管理
  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在生产活动中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人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
  生产管理是根据经营决策所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方针、经营目标、经营战略、经营计划的要求,以及下达的具体生产任务,组织生产活动,保证经营决策的实现。因此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的全部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经营决策的一个重要的实施阶段。
  在任何社会的发展阶段,在任何条件下劳动者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对生产起着决定作用。生产管理活动中诸如生产准备和组织,生产计划、生产控制无不出自劳动者的主观因素,所以说,生产管理从根本上说乃是人的管理。
  为了把《孙子》的用兵思想更好地应用到生产管理之中,可把劳动者分为三个层次:领导层、管理层、基本层。领导层和管理层要丰富“组织治众”的谋略,提高管理艺术,使基本层发挥更大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从而调动企业每个成员的积极因素,在指挥、管理、生产的全部活动中各尽所能。
  (一)领导层的组织协调及指挥造势
  领导层的组织协调职能,在于把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财力、物力各方面和各环节组织起来,通过指挥系统发挥

  各职能部门的积极因素,相互照应,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完成生产任务和各项指标。正如《孙子》在“军争篇”中讲的:“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又如在“势篇”中讲的;“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所谓指挥造势,《孙子》“计篇”讲道:“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原意指:正确的战争决策已被采纳,还要造成一种“声势”以辅助作战进行。如对企业来说,生产任务一经下达,就要使所有有关人员产生一种势在必行,非完成任务不可的“紧迫感”,这就是所谓的“势”.怎样“因利而制权”呢?应视情况相机而行,怎样有利就怎样做。《孙子广势篇”又讲道;“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成功的管理者,应善于“造势”、“任势”,使企业的一切成员,在一定形势下,人人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管理层的领导方法及激励措施
  这里所说的管理层一般指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他们直接指挥着一班人,所以领导方法至关重要。《孙子》在“地形篇”中讲道:“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管理者必须关心群众,爱护下级,解决他们存在的各种实际困难,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因素,率领他们去完成生产任务。“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

  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领导尚未取得下级和群众的信任,而动辄批评他们,他们就会因不服管教而不能很好地去执行任务;领导已取得了下级和群众的信任,但却不愿用纪律去进行约束,这样的一班人也是不能用来去执行任务的。“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宽厚而不能支使,溺爱而不能行令,混乱而不能治理,就像父母管教不了自己娇生惯养的孩子,这种管理方式也培养不出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更不可能率领他们去完成生产任务。“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只有用思想教育予以诱导,用纪律约束予以整饬,这样培养出来的队伍才能“攻必克,战必胜”。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对下级和群众,必须恩威兼施,既要关心爱护;又要严明纪律。有功必赏,有错必究,做到赏罚严明。《孙子》“行军篇”还讲道:“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平时就要注重思想教育工作,使群众养成服从组织纪律的习惯,反之,平时不注重思想教育工作,就会放任自流。群众能够服从组织领导,在于领导自己能以身作则,取得大家的信任。
  所谓激励措施,指调动职工积极因素的手段。作为管理者,还要善于把企业的前途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孙子》“九地篇”讲道:“投之亡地然而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然后能为胜败。”应用于企业管理,所谓“亡地”、“死地”指给职工造成的一种“危机感”。如果不能按期完成生产计划和生产任务,就可能拿不上奖金或要

  被扣发工资,以此来督促大家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孙子》“九地篇”也讲道:“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士人尽力。”只有把职工投入完不成生产任务,就没有别的出路的“亡地”、“死地”,大家就必然会全力以赴。
  (三)基本层的积极因素和工作方法
  基本层主要指生产在第一线的操作工人。工人是企业的主人。
  工人群众应正确对待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孙子》“九地篇”讲道:“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原意指:军队即将投入作战时,往往毁弃多余的财物,并不是厌恶财物;不怕牺牲生命,不是不愿意活。当作战命令下发之时,士卒们往往泪流满面。一旦把军队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士卒们就会像专诸、曹刿那样勇敢了。工人在完成生产任务时,就应当像战士作战那样,使他们有一股奋不顾身的劲头。
  组织生产也要注重谋划。《孙子》“行军篇”讲道:“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完成生产任务,并非人员愈多愈好,而且不能盲目蛮干,而要注重调查分析,掌握情况,集中力量,组织攻关。既要有完成任务的信心,又要有保障完成任务的措施。
  四、《孙子》的谋略对策与销售管理
  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目的,是满足社会和人民需要,

  产品生产出来要尽快销售出去。所以企业在“转轨变型”中除了要重视生产管理外,还必须善于加强产品的销售管理。
  把《孙子》的谋略和对策应用到销售管理之中,可丰富我们的智谋增强我们的竞争能力。
  (一)市场需求分析
  分析了解市场需求,这是企业搞好销售管理的前提。不了解市场需求,不了解自己的产品是否受消费者欢迎,在市场竞争中必败无疑。
  《孙子》“形篇”讲道:“一日度,二日量,三日数,四日称,五日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在分析市场需求时,应该对产品投放地区的市场容量进行调查和预测,以此决定销售量,并根据与竞争对手的销售对比,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花色品种,争取市场竞争的胜利。
  (二)销售决策
  销售决策包括确定市场面和销售目标;确定与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扩大市场有关的而且企业有权决定的各种推销策略。《孙子旷谋攻篇”告诉我们:“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就是说,以谋略取胜是最高明的军事家,通过外交途径取胜者为二等军事家,以消灭对方兵力取胜为三等军事家,再蹩脚的军事家只会攻城。因此在销售管理中,为了使企业的产品畅销不衰,以 决策战胜竞争对手是最上策。
  (三)市场开发及销售策略

  一项新产品问世以后,由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要经历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衰落期这五个过程。这几个不同时期该采取什么不同的销售策略,仍可以从(孙子》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进入期:指新产品进入市场。应避市场之“实”,击市场之“虚”,出奇制胜,捷足先登,掌握市场销售的主动权。《孙子旷虚实篇”讲道:“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所谓“先处战地”指首先进入市场,投有竞争对手,所以就能掌握市场销售的主动而从容不迫。反之,如竞争对手先已占据市场,要使自己的产品打进去,就必须在产品的质量和花色品种上高人一筹,这就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要使新产品首先打人市场,就必须在决策时迅速果断,先敌制胜,使部分对手措手不及而处于被动局面。
  成长期:指自己的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时期。此时应该保质保量,稳定与增强产品信誉,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削弱对手的竞争能力。“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使自己的产品大量涌人市场,不断扩大销售面,迫使对手产品处于滞销,难以大批量投入市场,无法广泛结交用户,从而使之无法插足市场。但是也要注意“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不要寄希望于对手放弃产品的竞争,而是要依靠自己产品的信誉和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不怕对手的竞争。

  成熟期:指产品进入畅销时期,消费者对产品已产生信赖,此时应该不断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改进式样,美化装潢与包装,进一步吸引顾客的兴趣。同时,要积极准备开发新产品。《孙子旷势篇》讲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所谓“出奇”,就是说即使名牌产品,也要不断改进其结构、样式、装璜,使顾客总有一种新鲜感。花色品种的改变应变化莫测,无穷无尽。所以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饱和期:指消费者需求已经满足,销售量不再增加并有下降趋势的时期。这时,经营决策者应开拓新市场,并要改进原产品特性,实行“商品再推出”策略。《孙子》在“形篇”中讲道:“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在市场销售的饱和期,应尽量维持原有的销售水平,不再扩大市场投放量,同时要改进产品原有特性,以便进一步投入市场。总之,根据销售情况决定采取“守势”还是“攻势”。
  衰落期:指商品被市场淘汰的时期。要采取果断措施对产品实行削价处理,把损失降到最低水平安全撤离市场。同时要把新型产品投放市场。“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如果原有产品已失去竞争能力,而不能“忍痛割爱”就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是我国古代研究战争的一部军事理论专著。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军事范畴,不但在军事、哲学、历史等方面有重要影响,而且在企业管理方面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
一、应用《孙子》的“五事计划”思想进行企业环境分析
企业经营战略是指导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总体谋划。《孙子》计篇讲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企业经营战略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的首要问题是做到“知彼知己”。所谓“彼”指企业的外部环境;所谓“己”指企业的内部条件,不能做到“知彼知己”就不能制订出符合主客观条件的企业经营战略。
《孙子·计篇》讲道:“故经之以五事,按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这本是探求战争胜负的五个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它进行企业环境分析,以便在制订企业经营战略时深谋远虑,使企业沿着一条正确、健康的道路顺利地向前发展。
道:本意是指一种指导思想。在这里都是具有引导的意思。在应用于企业环境分析时,就是要引导全体职工全力以赴地为制定决定企业全局的经营战略,并不断完善而贡献心智。经营战略一经确定,这就是企业的“道”。这时就要引导全体职工理解这个“道”,使企业职工上下一心为本企业的经营战略而努力奋斗。
天:天时。应用于企业环境分析时是指企业的宏观环境,即国家以及与企业有关的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
地:地利。应用于企业环境分析时是指企业的微观环境,诸如地理位置、资源、交通状况;产品投放地区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购买力;竞争对手的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等等。
将:将帅素质。智、信、仁、勇、严。应用于企业环境分析时是指企业内部条件中的领导素质,即企业领导的智慧才能、信誉威望、关心群众、勇敢果断、赏罚严明。
法:军队组织编制制度、各级官员的分工、军需后勤管理。应用于企业环境分析指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企业的组织及编制;管理层次及职权划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规章制度等等。
以上“五事”,可作为我们制订经营战略,进行企业环境分析的总纲。《孙子·计篇》又讲道:“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这是《孙子》对“五事”的引申和发展,探求和对比交战双方的强弱优劣。我们可用此“七计”对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素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孙子》的“五事”、“七计”,为我们进行企业环境分析或进行企业素质的诊断,为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孙子》的运筹定计与经营决策
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决策中,出的是上策还是下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正确的决策从哪里来。《孙子》的谋略思想,有助于我们从中吸取智慧。
(一)市场调查与预测
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孙子》在“地形篇”中讲道:“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就是要求我们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动态,以便根据自己的能力安排生产。其中“动而不迷”“举而不穷”,可理解为产品要做到有的放矢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其质量、数量、花色品种,做到灵活多变。
“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这一段指出只了解本企业的产品优势,而不了解竞争对手的更大优势,产品要进入市场取胜只有一半希望;只了解竞争对手的弱点,而不了解本企业的更大弱点,产品要进入市场取胜,也只有一半希望;了解竞争对手的劣势,了解本企业的优势,却不了解市场的变化,产品要进入市场取胜,也只有一半希望。
(二)确定经营目标
确定经营目标,开发产品,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通过市场调查与预测掌握市场需求动态;二是企业内部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各方面的条件。《孙子》在“虚实篇”讲道:“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这就为我们指出:确定经营目标、开发产品必须避市场之“实”,而击市场之“虚”即不盲目经营市场的饱和商品,而着重开发市场的紧俏商品。同时在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前提下,注意树立经营战略的应变观念,防止一哄而上。《孙子》在“地形篇”又讲道:“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经营决策一旦确定,编制经营计划要迅速行动。如果优柔寡断就会贻误战机,变主动为被动。对出现的情况变化,要在进行指挥与控制过程中予以调整和纠正。《孙子》在“九地篇”中还指出:“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又在“形篇”指出:“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在经营方案的实施中,要根据市场变化,通过信息反馈,“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并要从各方面消除种种不利因素,以确保经营决策的实施。
(三)经营方案的拟订、论证与优选
经营方案的拟订要注意集思广益,兼听多方面的意见。《孙子》在“九变篇”讲道:“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这说明拟订方案时,既要考虑到有利的一面;又要考虑到不利的一面。考虑到有利的一面,才能信心百倍,使工作顺利地进行;考虑到不利的一面,才能防患于未然,趋利避害。
制定经营方案要重视论证。《孙子》在“形篇”讲道:“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善于把握经营之道者,总是先创造各方面的条件,使自己不被竞争对手所击败,然后等待和寻求战胜竞争对手的机会。要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不被对手所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善于经营的决策者,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在制定经营决策方案时多研究多论证,从中选择最好的方案,力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四)经营决策方案的实施与反馈
经营决策方案确定后,进入实施阶段要首先编制经营计划,然后进行指挥与控制。《孙子》在“作战篇”指出:“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在“虚实篇”中又指出:“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孙子》在“形”篇中讲道:“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要使自己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战胜竞争对手的机会。高明的企业领导者,必然注意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正确进行经营决策,以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如果不注重市场调查与预测,只是盲目投产这是注定要失败的。
市场调查的主要手段有访问法、观察法、实验法、资料研究法等。市场预测的主要手段有政策分析法、市场调查法、经验估算法、相关分析法等。在这方面《孙子》也有不少论述,如“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英明的企业领导者,在市场竞争中所以能战胜对手,是因为能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先“敌”制胜的主动权。这不能靠主观臆断,不能靠运气好坏,不能依以往的经验类比,必须深入调查消费者的需求动态和消费趋势等等。
《孙子》又在“虚实篇”中讲道:“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所谓“策”,相当于市场调查与预测手段中的政策分析法、资料研究法、相关分析法等,以衡量“敌”我的强弱优劣,利弊得失。所谓‘作”是指侦察的行动,相当于市场调查与预测手段中的访问法和试探法,以了解消费者的各种意见和需求,掌握消费规律。所谓“形”可理解为进行产品展销,听取顾客的“品头论足”,掌握哪一种产品最受欢迎,哪一种产品有待改进。所谓“角”是“角逐”、“较量”的意思,在经营中就要以小批量的产品投入市场进行“战斗侦察”,然后根据销售动态和顾客反映,改进产品质量和花色品种。
《孙子》在“计篇”讲道:“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为了占领市场,首先要在经营决策上战胜对手,这就必须对市场调查与预测中得到的信息和情报,反复研究,认真筹划,创造先“敌”制胜的各方面的条件。反之即使掌握了准确的信息和情报,如果研究和筹划不够周密,也是难以制订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的。
三、《孙子》的治众优势与生产管理
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在生产活动中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人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
生产管理是根据经营决策所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方针、经营目标、经营战略、经营计划的要求,以及下达的具体生产任务,组织生产活动,保证经营决策的实现。因此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的全部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经营决策的一个重要的实施阶段。
在任何社会的发展阶段,在任何条件下劳动者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对生产起着决定作用。生产管理活动中诸如生产准备和组织,生产计划、生产控制无不出自劳动者的主观因素,所以说,生产管理从根本上说乃是人的管理。
为了把《孙子》的用兵思想更好地应用到生产管理之中,可把劳动者分为三个层次:领导层、管理层、基本层。领导层和管理层要丰富“组织治众”的谋略,提高管理艺术,使基本层发挥更大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从而调动企业每个成员的积极因素,在指挥、管理、生产的全部活动中各尽所能。
(一)领导层的组织协调及指挥造势
领导层的组织协调职能,在于把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财力、物力各方面和各环节组织起来,通过指挥系统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积极因素,相互照应,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完成生产任务和各项指标。正如《孙子》在“军争篇”中讲的:“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又如在“势篇”中讲的;“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所谓指挥造势,《孙子》“计篇”讲道:“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原意指:正确的战争决策已被采纳,还要造成一种“声势”以辅助作战进行。如对企业来说,生产任务一经下达,就要使所有有关人员产生一种势在必行,非完成任务不可的“紧迫感”,这就是所谓的“势”.怎样“因利而制权”呢?应视情况相机而行,怎样有利就怎样做。“势篇”又讲道:“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成功的管理者,应善于“造势”、“任势”,使企业的一切成员,在一定形势下,人人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管理层的领导方法及激励措施
这里所说的管理层一般指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他们直接指挥着一班人,所以领导方法至关重要。《孙子》在“地形篇”中讲道:“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管理者必须关心群众,爱护下级,解决他们存在的各种实际困难,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因素,率领他们去完成生产任务。“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领导尚未取得下级和群众的信任,而动辄批评他们,他们就会因不服管教而不能很好地去执行任务;领导已取得了下级和群众的信任,但却不愿用纪律去进行约束,这样的一班人也是不能用来去执行任务的。“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宽厚而不能支使,溺爱而不能行令,混乱而不能治理,就像父母管教不了自己娇生惯养的孩子,这种管理方式也培养不出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更不可能率领他们去完成生产任务。“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只有用思想教育予以诱导,用纪律约束予以整饬,这样培养出来的队伍才能“攻必克,战必胜”。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对下级和群众,必须恩威兼施,既要关心爱护;又要严明纪律。有功必赏,有错必究,做到赏罚严明。《孙子》“行军篇”还讲道:“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平时就要注重思想教育工作,使群众养成服从组织纪律的习惯,反之,平时不注重思想教育工作,就会放任自流。群众能够服从组织领导,在于领导自己能以身作则,取得大家的信任。
所谓激励措施,指调动职工积极因素的手段。作为管理者,还要善于把企业的前途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孙子》“九地篇”讲道:“投之亡地然而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然后能为胜败。”应用于企业管理,所谓“亡地”、“死地”指给职工造成的一种“危机感”。如果不能按期完成生产计划和生产任务,就可能拿不上奖金或要被扣发工资,以此来督促大家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孙子》“九地篇”也讲道:“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士人尽力。”只有把职工投入完不成生产任务,就没有别的出路的“亡地”、“死地”,大家就必然会全力以赴。
(三)基本层的积极因素和工作方法
基本层主要指生产在第一线的操作工人。工人是企业的主人。
工人群众应正确对待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孙子》“九地篇”讲道:“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原意指:军队即将投入作战时,往往毁弃多余的财物,并不是厌恶财物;不怕牺牲生命,不是不愿意活。当作战命令下发之时,士卒们往往泪流满面。一旦把军队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士卒们就会像专诸、曹刿那样勇敢了。工人在完成生产任务时,就应当像战士作战那样,使他们有一股奋不顾身的劲头。
组织生产也要注重谋划。《孙子》“行军篇”讲道:“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完成生产任务,并非人员愈多愈好,而且不能盲目蛮干,而要注重调查分析,掌握情况,集中力量,组织攻关。既要有完成任务的信心,又要有保障完成任务的措施。
四、《孙子》的谋略对策与销售管理
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目的,是满足社会和人民需要,产品生产出来要尽快销售出去。所以企业在“转轨变型”中除了要重视生产管理外,还必须善于加强产品的销售管理。把《孙子》的谋略和对策应用到销售管理之中,可丰富我们的智谋增强我们的竞争能力。
(一)市场需求分析
分析了解市场需求,这是企业搞好销售管理的前提。不了解市场需求,不了解自己的产品是否受消费者欢迎,在市场竞争中必败无疑。
《孙子》“形篇”讲道:“一日度,二日量,三日数,四日称,五日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在分析市场需求时,应该对产品投放地区的市场容量进行调查和预测,以此决定销售量,并根据与竞争对手的销售对比,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花色品种,争取市场竞争的胜利。
(二)销售决策
销售决策包括确定市场面和销售目标;确定与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扩大市场有关的而且企业有权决定的各种推销策略。《孙子》“谋攻篇”告诉我们:“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就是说,以谋略取胜是最高明的军事家,通过外交途径取胜者为二等军事家,以消灭对方兵力取胜为三等军事家,再蹩脚的军事家只会攻城。因此在销售管理中,为了使企业的产品畅销不衰,以决策战胜竞争对手是最上策。
(三)市场开发及销售策略
一项新产品问世以后,由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要经历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衰落期这五个过程。这几个不同时期该采取什么不同的销售策略,仍可以从《孙子》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进入期:指新产品进入市场。应避市场之“实”,击市场之“虚”,出奇制胜,捷足先登,掌握市场销售的主动权。《孙子》虚实篇”讲道:“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所谓“先处战地”指首先进入市场,投有竞争对手,所以就能掌握市场销售的主动而从容不迫。反之,如竞争对手先已占据市场,要使自己的产品打进去,就必须在产品的质量和花色品种上高人一筹,这就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要使新产品首先打人市场,就必须在决策时迅速果断,先敌制胜,使部分对手措手不及而处于被动局面。
成长期:指自己的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时期。此时应该保质保量,稳定与增强产品信誉,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削弱对手的竞争能力。“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使自己的产品大量涌人市场,不断扩大销售面,迫使对手产品处于滞销,难以大批量投入市场,无法广泛结交用户,从而使之无法插足市场。但是也要注意“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不要寄希望于对手放弃产品的竞争,而是要依靠自己产品的信誉和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不怕对手的竞争。
成熟期:指产品进入畅销时期,消费者对产品已产生信赖,此时应该不断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改进式样,美化装潢与包装,进一步吸引顾客的兴趣。同时,要积极准备开发新产品。“势篇”讲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所谓“出奇”,就是说即使名牌产品,也要不断改进其结构、样式、装璜,使顾客总有一种新鲜感。花色品种的改变应变化莫测,无穷无尽。所以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饱和期:指消费者需求已经满足,销售量不再增加并有下降趋势的时期。这时,经营决策者应开拓新市场,并要改进原产品特性,实行“商品再推出”策略。《孙子》在“形篇”中讲道:“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在市场销售的饱和期,应尽量维持原有的销售水平,不再扩大市场投放量,同时要改进产品原有特性,以便进一步投入市场。总之,根据销售情况决定采取“守势”还是“攻势”。
衰落期:指商品被市场淘汰的时期。要采取果断措施对产品实行削价处理,把损失降到最低水平安全撤离市场。同时要把新型产品投放市场。“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如果原有产品已失去竞争能力,而不能“忍痛割爱”就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试论先秦思想(道、儒、法、兵或其一家)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_百度知 ...
答:对现代企业管理而言,就是要注重营造一个协调个人、群体乃至社会三者利益的目标链,使前一目标的完成成为后一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后者的达成又是前者的印证和升华,由此循环往复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流程网络,促成企业最高战略目标的实现。《孙子兵法》明确提出“五事”、“七计”是决定战略决策成败的基本因素。②“...

孙子兵法
答:《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 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 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然而,这部著作者是谁呢?学术界议论纷纷,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为是孙膑整理而成 ,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

孙子兵法在现代管理中的价值
答:军队的管理最接近企业的管理,他不仅管人(从一个人、一支部队到多国部队),而且要研究、解决内部的协调、实力的增加,外部你死我活的较量方法、策略等等问题。基于这些原因,军队(军事)管理亦即成为现代管理的可借鉴和利用的十分有效的方面。《孙子兵法》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兵书,孙武为兵家鼻祖。所以...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不是一样的?三十六计分别是哪三十六计?有哪些相关...
答:《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 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 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然而,这部著作者是谁呢?学术界议论纷纷,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为是孙膑整理而成 ,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

《孙子兵法之作战篇》主要阐述的是什么?
答:久暴师则国;用此军队作战,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对孙子兵法的定位有一句话可以概括:前孙子者,孙子不遗...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
答:《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他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

关于孙子兵法
答:《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 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然而,这部著作者是谁呢?学术界议论纷纷,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为是孙膑整理而成,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处士...

求有关“如何运用孙子兵法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1500到3000字的...
答: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在生产活动中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人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 生产管理是根据经营决策所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方针、经营目标、经营战略、经营计划的要求,以及下达的具体生产任务,组织生产活动,保证经营决策的实...

孙子兵法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答:孙子兵法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孙子兵法的现代应用 《孙子兵法》作为揭示竞争规律的顶尖之作,展现出引导人们走出现代竞争迷宫的“理性之光”。这种“理性之光”,通过一系列“以智克力”、“以柔克刚”、“不战而胜”等

“孙子兵法”的创作者是谁?
答:《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 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然而,这部著作者是谁呢?学术界议论纷纷,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为是孙膑整理而成,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