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一)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007?湘潭)在我国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

作者&投稿:运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①从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t1℃时Na2CO3的溶解度为10g;t2℃时Na2CO3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相等;
②从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③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应该通过蒸发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晶体,而夏天温度较高,蒸发较快,故选A;
(二)(1)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故填:浓硫酸(浓H2SO4).
E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故填:吸收水蒸气.
(2)C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杂质气体.故填: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杂质气体.
F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故填: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
G的作用: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杂质气体进入到F中,影响二氧化碳质量的测定.
(3)如果颠倒顺序,测量结果会偏高.故填:不能.
若不进行步骤⑤的操作,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不能被充分吸收,使得结果偏小.故填:偏小.
该操作中推注射器时缓缓的目的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水蒸气吸收充分.故填;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水蒸气吸收充分.
(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1.1g-50g=1.1g,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分解生成的水的质量为y,根据化学方程式
2NaHCO3
  △  
.

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1)Na2CO3的~

(1)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则Na2CO3的摩尔质量为106g/mol,故答案为:106g/mol;(2)实验需要0.05mol?L-1的Na2CO3溶液950mL,应配制1000mL,则n(Na2CO3)=0.05mol/L×1L=0.05mol,m(Na2CO3)=0.05mol×106g/mol=5.3g,故答案为:A;(3)若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答案为:偏大;(4)A、1L该溶液中约含有Na+的物质的量为n(Na+)=2n(Na2CO3)=0.05mol×2=0.1mol,个数为6.02×1022,故A正确;B、溶液为均匀、稳定的分散系,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05mol?L-1,故B正确;C、1L该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mol?L-1,故C错误;D、1L该溶液中含有0.05molNa2CO3,另外还有水约为1L,约含有氧原子的个数远大于9.03×1022,故D错误.故答案为:AB.

【查阅资料】①从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t1℃时Na2CO3的溶解度为ag;t2℃时Na2CO3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相等;②从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③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应该通过蒸发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晶体,而夏天温度较高,蒸发较快,故选A;【数据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34.6g+130g-151.4g=13.2g,故可以据此求出生成的氯化钠及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设34.6g“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117 44x y 13.2g106x=117y =4413.2g解得:x=31.8g y=35.1g所以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1.8g34.6g×100%=91.9%;答:①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13.2g;②34.6g“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31.8g;③“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91.9%;【继续研究】所以氯化钠的质量为:34.6g-31.8g+35.1g=37.9g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37.9g151.4g×100%=25%;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5%.故答案为:【查阅资料】①a;=;②减小;③A;【数据分析】①13.2 g;②31.8;③91.9%;【继续研究】(3)25%.

我国内地盐产地(盐湖、盐井)有“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这里的碱...
答:A、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这种方法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不合题意.B、氯化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用这种方法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不合题意.C、硝酸银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银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对于氯化钠来说是新的杂质,不能用这种...

我国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这里的“碱”是指Na2CO...
答:(1)①从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t1℃时Na2CO3的溶解度为ag;t2℃时Na2CO3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相等;②从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③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应该通过蒸发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晶体,而夏天温度较高,蒸发较快,故选A;【数据分析...

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食盐和纯碱(纯碱的溶解度...
答:由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很小,故答案为冬天捞碱是因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夏天晒盐是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很小.

“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一...
答:(一)①从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t1℃时Na2CO3的溶解度为10g;t2℃时Na2CO3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相等;②从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③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应该通过蒸发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晶体,而夏天温度较高,蒸发较快,故选A;(二)(...

...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传统.这里的“碱”是指Na2CO3...
答:(1)由图可知:①t1℃时,NaCl的溶解度>Na2CO3的溶解度;②由图可知: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故“冬天捞碱”的原因是由于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捞碱”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是Na2CO3的 饱和溶液.③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则可知“夏天晒盐”是利用(利用...

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
答:(1)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则Na2CO3的摩尔质量为106g/mol,故答案为:106g/mol;(2)实验需要0.05mol?L-1的Na2CO3溶液950mL,应配制1000mL,则n(Na2CO3)=0.05mol/L×1L=0.05mol,m(Na2CO3)=0.05mol×106g/mol=5.3g,故答案为:A;(3)若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

...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请说明其原理
答:这里的碱是碳酸钠,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变化较大,冬天气温低,碳酸钠会结晶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所以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氯化钠会结晶析出。

...2 CO 3 和NaCl,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Na 2 CO 3 ), 夏天晒盐(Na...
答: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因此冬天捞碱,故答案为: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明显降低,冬天温度低,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钠就析出所以冬天可捞碱(4)由于溶液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而且加入水的质量就是稀浓溶液质量之差,因此若将75克20%的NaCl溶液稀释成15%的NaCl溶液,因此需加水:75g×20%...

简述在我国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请用化学观点解释...
答:“冬天捞碱”,是因为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天气温低,纯碱易结晶析出.故答案为:“夏天晒盐”是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食盐易结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天气温低,纯碱易结晶析出.

...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 2 CO...
答:第一次加入的100g稀盐酸恰好与碳酸钠溶液完全反应形成碳酸氢钠,该过程中没有二氧化碳放出;设16.8g碳酸氢钠完成反应需要稀盐酸的质量为m,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NaHCO 3 +HCl=NaCl+H 2 O+CO 2 ↑84 36.5 4416.8g m×7.3% n 84 16.8g = 36.5 m×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