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徐汇区一模)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U形管压强计,是根据______原理制成的.在研究液体内部 (2014?浦东新区一模)使用图所示的U形管压强计时,先要使...

作者&投稿:糜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U形管压强计在空气中时,液面总是相平的,因此U形管压强计是根据连通器原理制成的;
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后,受到了水给予的压强,使U形管中产生一定的高度差,并通过观察高度差的大小来判断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说明U形管左右液面上方的压强差越大,则金属盒所在处液体压强就越大.
故答案为 连通器,压强差,液体的压强.

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U形管压强计,是根据______原理制成的.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将压强计的~

当U形管压强计在空气中时,液面总是相平的,因此U形管压强计是根据连通器原理制成的;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后,受到了水给予的压强,使U形管中产生一定的高度差,并通过观察高度差的大小来判断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说明U形管左右液面上方的压强差越大,则金属盒所在处液体压强就越大.故答案为 连通器,压强差,液体的压强.

(1)图中的装置叫U形管压强计,在使用前,应先使U形管两管中液面的相平,即高度差为零;(2)图(b)、(c)中,两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和深度均相同,液体的体积(或质量、或重力)不同,因此,此时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体积(或质量、或重力)的关系;(3)若利用图(a)、(b)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控制液体密度相同,深度不同,则应在图(a)容器中倒入水,并使橡皮膜置于液体中的深度与图(b)中的h不相等.故答案为:高度差;体积(或质量、或重力);水;不相等.

(2011?徐汇区一模)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U形管压强计,是根据...
答:当U形管压强计在空气中时,液面总是相平的,因此U形管压强计是根据连通器原理制成的;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后,受到了水给予的压强,使U形管中产生一定的高度差,并通过观察高度差的大小来判断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说明U形管左右液面上方的压强差越大,则金属盒所在处液体压强就越大.故答案...

(2011?徐汇区一模)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在晴朗白天植物进行有氧呼吸过程图...
答: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约40%储存在ATP中,其余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错误;C、4和7都是水,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正确;D、在晴朗的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很强,不仅充分利用了线粒体产生的CO2,

(2011?徐汇区一模)在研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中,某班级同学用电源...
答:只是串联的两个的电阻值不同,但电阻之和却相同;所以可得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在总电压相同的情况下,两个电阻值之和相同,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效果相同.小明同学认为的结论,应是在多次实验中测出的多处的电流,才具有普遍性,所以同意小华的意见,原因是:实验中只测了A、B两处的电流,只能得出结论...

(2011?徐汇区一模)观察如图所示的测量仪器,写出主要的观察结果.(1...
答:0~15V,(3)不同的量程对应的刻度盘上不同的分度值:量程为0~15V,对应的分度值为0.5V;右图电压表量程为0~3V,对应的分度值为0.1V.故答案为:(1)图中仪表是一个电压表;(2)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2011?徐汇区一模)在图中的〇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电键闭合时电路能正...
答:解答:解:最上面的圈与L2串联,因此为电流表;中间的圈与灯L2并联,因此是电压表;最下面的圈与L2串联,因此为电流表,如图:

(2011?徐汇区一模)已知:?ABCD中,E是BA边延长线上一点,CE交对角线DB于...
答: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C∥AB,AD∥BC,∵DC∥AB,∴CGGE=DGGB,∵AD∥BC,∴CGFG=BGDG,∴CGFG=GECG,即CG2=GF?GE.

(2011?徐汇区一模)如图,在△ABC中,AC=BC=2,∠C=90°,点D为腰BC中点,点...
答:解:过D点作DH⊥AB,垂足为H,∵在△ABC中,AC=BC=2,∠C=90°,∴AB=AC2+BC2=22.∵点D为腰BC中点,∴AD=AC2+CD2=5,∵DE⊥AD,∠B=45°,∴DH=HB=22,∴AD2=AH?AE,∴AE=AD2AH=(5)222?<di

(2011?徐汇区一模)重为3牛的木块浮在液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如图中画...
答: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浮力等于重力等于3N,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由此可以画出其所受的浮力的图示,如下图所示:

(2011?徐汇区一模)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BC=6,AD=3.点M...
答:解答:证明:(1)在梯形ABCD中,∵AD∥BC,AB=CD,∴∠B=∠C,(1分)∵∠BMF=∠EMB+∠EMF=∠C+∠MFC,又∵∠EMF=∠B,∴∠EMB=∠MFC,(1分)∴△EMB∽△MFC,∴EBEM=MCMF,(1分)∵MC=MB,∴EBEM=MBMF,又∵∠EMF=∠B,∴△MEF∽△BEM;(1分)(2)解:若△BEM是以BM为...

(2011?徐汇区一模)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与同学一起进行了实验...
答:则金属块受到是液体的浮力F浮=F1-F2;④换用其它液体,再做几次实验,使实验结论更可靠.故答案为:①定量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②(V2-V1);ρ液g(V2-V1);③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④用其它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