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

作者&投稿:易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人员的职业资格和执业活动,提高司法鉴定质量,保障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国务院《司法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办发〔1998〕90号),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人(以下简称司法鉴定人),是指取得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在司法鉴定机构中执业,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诉讼、仲裁等活动中涉及的专门性技术问题进行科学鉴别和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第三条 司法行政机关是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的行业主管机关,对司法鉴定人的职业资格和执业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第四条 司法鉴定人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执业证书制度。第五条 国务院司法行政机关根据司法活动及司法鉴定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实施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制度的领域。第六条 在已实施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制度的领域内,未取得相应司法鉴定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相应的司法鉴定活动。第七条 在已实施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制度的领域外,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或其他组织等委托,临时聘请从事特定事项的司法鉴定人员为专聘司法鉴定人。
  专聘司法鉴定人在接受临时性委托从事司法鉴定时,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参照实施职业资格制度领域内的司法鉴定人的规定执行。第八条 司法鉴定人执业实行登记名册制。第九条 司法鉴定人应当在一个司法鉴定机构中执业,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的司法鉴定机构中执业,但可以接受其他司法鉴定机构的聘请,从事特定事项的司法鉴定活动。
  司法鉴定人不得私自接受委托,不得私自收费。第十条 司法鉴定人执业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 的规定,遵循科学、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恪守司法鉴定人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第十一条 司法鉴定人执业必须依法接受国家、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第十二条 司法鉴定人依法执业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非法干涉。第十三条 司法鉴定人执业实行回避、保密、时限和错鉴责任追究制度。第十四条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司法鉴定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第二章 职业资格管理第十五条 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根据鉴定业务的性质不同,划分为不同类型。第十六条 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的取得和授予,实行全国统一的考试、考核制度。第十七条 申请参加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考试、考核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品行端正;
  (三)具有高等院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经国务院司法行政机关认可的司法鉴定专业培训,或具有高等院校司法鉴定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并有两年以上专业实践经历。
  现已在司法鉴定机构从事司法鉴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在行业鉴定机构从事行业鉴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请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的,经考核可授予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
  具体考试、考核办法另行规定。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授予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
  (一)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不予授予职业资格的其他情形。第十九条 采取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的,由原颁发证书的司法行政机关确认其职业资格无效,并予公告。第三章 执业证书管理第二十条 取得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申请执业,经其拟执业或拟聘任的司法鉴定机构同意后,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提出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颁发或不予颁发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颁发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
  (一)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不予授予执业证书的其他情形。第二十二条 采取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的,由原颁发证书的司法行政机关确认其执业证书无效,并予公告。

司法鉴定管理办法有哪些~


司法鉴定管理办法包括《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及《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等规定。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条规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司法鉴定程序是指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方式、步骤以及相关规则的总称。

个人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应当由拟执业的司法鉴定机构向司法行政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表;
(二)身份证、专业技术职称、行业执业资格、学历、符合特殊行业要求的相关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经历、专业技术水平评价及业务成果等证明材料;
(三)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个人兼职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提供所在单位同意其兼职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书面意见。
第十五条 司法鉴定人审核登记程序、期限参照《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中司法鉴定机构审核登记的相关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作出准予执业的决定,颁发《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登记的决定,书面通知其所在司法鉴定机构并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司法鉴定人执业证》由司法部统一监制。《司法鉴定人执业证》是司法鉴定人的执业凭证。
《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使用期限为5年,自颁发之日起计算。

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
答: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人员的职业资格和执业活动,提高司法鉴定质量,保障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国务院《司法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办发〔1998〕90号),制定本办法。...

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
答: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对司法鉴定人的登记、执业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对于违反规定、不履行职责的司法鉴定人,司法行政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理,包括警告、暂停执业、吊销执业证书等措施。综上所述:《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为规范司法鉴定人的登记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确保了司法鉴定活动的公正、公平、公开,提...

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
答: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司法鉴定人的管理,规范司法鉴定活动,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适应司法机关和公民、组织的诉讼需要,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促进司法公正和效率,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司法鉴定人从事...

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
答: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公安机关鉴定人资格登记管理工作,适应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司法公正的需要,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安机关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鉴定人,是指依法取得鉴定人资格并被公安机关...

司法鉴定管理办法有哪些
答:法律分析:司法鉴定管理办法包括《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及《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等规定。法律依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第二条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司法鉴定程序是指司法鉴定机构和...

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的介绍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 63 号《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已经2000年8月3日司法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于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部 长 (签 发)新增: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 96 号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十六条规定,《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

福建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2022)
答:本条例所称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是指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经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核登记,从事前款规定司法鉴定业务的机构和人员。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全省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对其执业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

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2019修订)
答: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公安机关鉴定人资格登记管理工作,适应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司法公正的需要,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安机关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公安机关鉴定人(以下简称鉴定人),是指...

陕西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
答:本条例所称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是指依法经省司法行政部门登记或者备案,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机构和人员。第四条 司法鉴定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独立的原则,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第五条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司法鉴定管理工作领导和协调,推进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鼓励、扶持司法...

司法鉴定管理制度有哪些
答: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制定全省司法鉴定工作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登记、名册编制和执业监督,组织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指导下级司法行政部门的司法鉴定管理工作。设区的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依照法定职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司法鉴定工作。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