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现代汉语文学与中国古代汉语文学的区别 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学教育有何区别。

作者&投稿:何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是从白话文学运动开始的,它是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形态的差异是区别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五四”,就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新可能。高玉的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正是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来重新评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功绩,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较新成果,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五四文学运动是从语言变革入手的,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八事”有“五事”是纯语言问题,主张以白话代替文言,主张“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写”,这是五四思想先驱者们一致的文学革命策略。五四文学运动中因此集结了太多的语言学问题,例如,为什么要用白话取代文言,文言的本质是什么,五四白话文的本质又是什么,现代白话与古代白话是什么关系,五四白话文运动与新文学运动乃至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为什么从语言变革的角度入手,新文化运动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等等。高玉立足现代语言观,对这些问题都作了阐释。他在这部论著中分析道,五四时期胡适等人提倡的白话文是一种新的语言体系,它既不同于中国古代白话,也不同于当时的民间口语,它在语言的思想层面上深受西方语言的影响。它与中国古代白话和现代民间口语的区别不是文字上而是语言体系上。五四白话就是后来的“国语”,也即现在的现代汉语,它和古代汉语是同一文字系统,但却是两套语言体系。在语言工具层面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并无根本的差异,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异在于语言作为思想思维和世界观的层面上。古代汉语体系决定了古代文化和文学的古代性物质,现代汉语体系决定了现代文化和文学的现代性特质。在以文言文为基本语言形式的古代汉语体系里,古代白话是作为工具性的语言存在的,而在现代汉语体系中,现代白话更多的是作为思想性的语言而存在的。五四白话文运动从语言变革入手,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因为白话代替文言,不只是语言工具的替换,更是思想上的深刻革命。“语言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东西,不是涉及到民族的生存问题,不是迫不得已,这一根基是很难动摇的。”(29页)“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定型正是语言的定型,文化的转型正是语言的转型。”(34页)所以“从发生学上来说,中国现代汉语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就形成了,现代文化的现代性从根本上可以归结为现代语言的现代性。”(56页)

在重审五四白话文理论和胡适的白话文学观时,高玉敏锐地洞察到,尽管五四白话文运动极力主张的语言变革是一次重大的思想革命,但五四思想先驱者并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在理论上把它阐释清楚。他们源于传统的语言本质观,认为语言只是工具,是一种可以独立于思想的物质性外壳,因而没有也不可能把文学运动与语言变革的关系讲清楚。对于新文学为什么要用白话而不用文言,胡适的理由是很不充足的,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比如他说,“自从《三百篇》到于今,中国的文学凡是有一些价值有一些儿生命的,都是白话的,或是近于白话的”,这个结论就很有问题,不太符合文学史的事实。中国文学史上,优秀的白话文学固然很多,但优秀的文言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再比如,胡适反复强调“今日之文言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今日之白话是一种活的语言”,这些论断也失之笼统和偏颇。文言文的“死”和白话文根本不是从“字”上来区分的。语言的死活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被使用,而是否被使用则从根本上取决于其思想是否合时宜。新文化运动之前,文言文是正统的语言,还在被广泛地使用,根本就不能说它是“死”的语言。可以说,新文学运动从语言变革入手是走对了路子,发动白话文运动是正确的,但胡适等人的理由并不是关键的,甚至于可以说是不正确的。文学观念的变更需要深刻的思想革命,而语言变革就是思想革命,“思想革命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绝对是重要的,而思想革命并不像五四先驱者们所理解的是独立于语言之外的理论上可以独立运行的运动,它和语言运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并没有语言之外的思想革命。”(153页)可见,五四新文化运动不是理论上的成功,而是事实上的胜利。五四白话文运动的理由只有从现代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才能说清楚,只可惜五四先驱者受制于当时的语言学发展状况,无法将它讲清楚,而很长时间以来学术界受传统语言学关于语言工具观的影响,也未能将其中的道理揭示出来。高玉从现代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观点出发,对五四白话文运动作出的新的阐释,从学理上凸现了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对于中国文化现代化和文学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加深了我们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形态和本质特征的理解与认识。

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翻译文学从语言系统到思想思维上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高玉从现代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理解翻译活动,提出了翻译本质“二层次”的理论观点,即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在语言作为工具的层面上,翻译是技术问题;在语言作为思想本体的层面上,翻译是文化问题。他指出,一方面,借助翻译,西方文学以翻译文学的面目出现在中国文学舞台上,它从文学观念上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它不仅输入了西方的富于逻辑的清晰的表达方式(语法或文法),同时还输入了新概念新术语和新范畴,这其实就是输入新思想。翻译对中国现代语言的影响不仅仅是增加了“形而下”的物质性词汇,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形而上”的思想性词汇。另一方面,西方文学翻译为汉语时,又受汉语及其汉语文化的制约从而中国化,也就是鲁迅所说的“归化”。翻译从根本上是外部力量,外力毕竟是外在的,它的作用主要限于动摇中国传统文化,它给中国古代文学输入了很多新质。西方文化和文学中的思想成果何时被中国所吸纳以及怎样被吸纳,还取决于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现实土壤,取决于中国文学从外部到内部的种种环境和条件。通过对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互动关系的揭示,高玉事实上也挑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和西方文学之间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受到了西方文学的深刻影响,但不是“全盘西化”的文学,也受到了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制约,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而是属于现代中国的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第三种文学。

学衡派是以新文化运动的反对派面目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文化运动事实上的巨大胜利也就宣判了学衡派的失败,宣判了他们理论的不攻自破。很长时期以来,我们对学衡派的认识都存在很大偏误,甚至到了不与理解的程度。重新评定学衡派,给他们以恰当的历史地位是值得讨论的一个个案。高玉认为,学衡派在本质上是现代保守主义,但具有现代品格,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衡派与以林纾为代表的封建顽固派有质的差别,封建顽固派站在维护传统文化的立场上来反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学,而学衡派只是胡适、陈独秀等人所代表的新文化派和新文学派的反对派,他们并不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学的反对派。从学理上讲,学衡派“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主张似乎比新文化派的激进思想还要合理和公允,但他们的理论为什么没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语言的不恰当认识和传达西方思想时所使用的文言表述方式。由于坚守文言文,学衡派在思想上不是超越了传统而是回归了传统,从而导致了自身的文化悲剧。

鲁迅的创作观念和文学实践对中国现代文学来说其意义是相当重要的,谈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无论如何都绕不开对鲁迅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实践的考察与分析。在分析鲁迅的语言观与他的文学创作的关系时,高玉认识,鲁迅尽管没有系统学习和研究过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但他凭借天才般的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领悟到语言与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鲁迅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但他反对“不读古书,白话是做不好”的观点,而且主张青年少读甚至不读古书。在文学创作中,鲁迅主要从语言作为工具的层面上借鉴了古文,也就是说,他主要是受了文言表达方式、修辞艺术、文字技巧的影响,而在思想层面上,他主要借鉴的是西方思想,是基于“拿来主义”主张的对西方现代文化的学习与移植。鲁迅早期也用文言进行过创作,鲁迅的文言作品显示出文化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学的过渡性特征,即一方面试图借助西方思想和精神来破坏和反抗传统,另一方面因为使用了古代汉语的话语表述方式,语言的束缚使他的思想在根本上无法走出他想超越的中国传统,他的文言作品因而充满了矛盾与冲突的紧张感。直到写作《狂人日记》,鲁迅才彻底从这种矛盾与冲突中摆脱出来,完成了现代性的转变。鲁迅的转变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转变,在这转变过程中,语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汉语代替古代汉语不只是语言形式的更换,而是思想思维的更新。现代汉语发生了,中国现代文学就决定性地发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才正式确立起来。

现代文学就是现代汉语文学,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研究现代文学,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可以更为深刻地揭示出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的隐秘关系,也可以重新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在文学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实践中的得与失、优点和不足、经验与教训,并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在如何吸收传统、如何借鉴西方、如何完善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上提供有益的启示。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是从白话文学运动开始的,它是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形态的差异是区别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五四”,就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新可能。高玉的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正是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来重新评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功绩,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较新成果,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五四文学运动是从语言变革入手的,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八事”有“五事”是纯语言问题,主张以白话代替文言,主张“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写”,这是五四思想先驱者们一致的文学革命策略。五四文学运动中因此集结了太多的语言学问题,例如,为什么要用白话取代文言,文言的本质是什么,五四白话文的本质又是什么,现代白话与古代白话是什么关系,五四白话文运动与新文学运动乃至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为什么从语言变革的角度入手,新文化运动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等等。高玉立足现代语言观,对这些问题都作了阐释。他在这部论著中分析道,五四时期胡适等人提倡的白话文是一种新的语言体系,它既不同于中国古代白话,也不同于当时的民间口语,它在语言的思想层面上深受西方语言的影响。它与中国古代白话和现代民间口语的区别不是文字上而是语言体系上。五四白话就是后来的“国语”,也即现在的现代汉语,它和古代汉语是同一文字系统,但却是两套语言体系。在语言工具层面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并无根本的差异,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异在于语言作为思想思维和世界观的层面上。古代汉语体系决定了古代文化和文学的古代性物质,现代汉语体系决定了现代文化和文学的现代性特质。在以文言文为基本语言形式的古代汉语体系里,古代白话是作为工具性的语言存在的,而在现代汉语体系中,现代白话更多的是作为思想性的语言而存在的。五四白话文运动从语言变革入手,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因为白话代替文言,不只是语言工具的替换,更是思想上的深刻革命。“语言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东西,不是涉及到民族的生存问题,不是迫不得已,这一根基是很难动摇的。”(29页)“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定型正是语言的定型,文化的转型正是语言的转型。”(34页)所以“从发生学上来说,中国现代汉语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就形成了,现代文化的现代性从根本上可以归结为现代语言的现代性。”(56页)

在重审五四白话文理论和胡适的白话文学观时,高玉敏锐地洞察到,尽管五四白话文运动极力主张的语言变革是一次重大的思想革命,但五四思想先驱者并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在理论上把它阐释清楚。他们源于传统的语言本质观,认为语言只是工具,是一种可以独立于思想的物质性外壳,因而没有也不可能把文学运动与语言变革的关系讲清楚。对于新文学为什么要用白话而不用文言,胡适的理由是很不充足的,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比如他说,“自从《三百篇》到于今,中国的文学凡是有一些价值有一些儿生命的,都是白话的,或是近于白话的”,这个结论就很有问题,不太符合文学史的事实。中国文学史上,优秀的白话文学固然很多,但优秀的文言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再比如,胡适反复强调“今日之文言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今日之白话是一种活的语言”,这些论断也失之笼统和偏颇。文言文的“死”和白话文根本不是从“字”上来区分的。语言的死活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被使用,而是否被使用则从根本上取决于其思想是否合时宜。新文化运动之前,文言文是正统的语言,还在被广泛地使用,根本就不能说它是“死”的语言。可以说,新文学运动从语言变革入手是走对了路子,发动白话文运动是正确的,但胡适等人的理由并不是关键的,甚至于可以说是不正确的。文学观念的变更需要深刻的思想革命,而语言变革就是思想革命,“思想革命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绝对是重要的,而思想革命并不像五四先驱者们所理解的是独立于语言之外的理论上可以独立运行的运动,它和语言运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并没有语言之外的思想革命。”(153页)可见,五四新文化运动不是理论上的成功,而是事实上的胜利。五四白话文运动的理由只有从现代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才能说清楚,只可惜五四先驱者受制于当时的语言学发展状况,无法将它讲清楚,而很长时间以来学术界受传统语言学关于语言工具观的影响,也未能将其中的道理揭示出来。高玉从现代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观点出发,对五四白话文运动作出的新的阐释,从学理上凸现了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对于中国文化现代化和文学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加深了我们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形态和本质特征的理解与认识。

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翻译文学从语言系统到思想思维上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高玉从现代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理解翻译活动,提出了翻译本质“二层次”的理论观点,即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在语言作为工具的层面上,翻译是技术问题;在语言作为思想本体的层面上,翻译是文化问题。他指出,一方面,借助翻译,西方文学以翻译文学的面目出现在中国文学舞台上,它从文学观念上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它不仅输入了西方的富于逻辑的清晰的表达方式(语法或文法),同时还输入了新概念新术语和新范畴,这其实就是输入新思想。翻译对中国现代语言的影响不仅仅是增加了“形而下”的物质性词汇,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形而上”的思想性词汇。另一方面,西方文学翻译为汉语时,又受汉语及其汉语文化的制约从而中国化,也就是鲁迅所说的“归化”。翻译从根本上是外部力量,外力毕竟是外在的,它的作用主要限于动摇中国传统文化,它给中国古代文学输入了很多新质。西方文化和文学中的思想成果何时被中国所吸纳以及怎样被吸纳,还取决于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现实土壤,取决于中国文学从外部到内部的种种环境和条件。通过对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互动关系的揭示,高玉事实上也挑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和西方文学之间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受到了西方文学的深刻影响,但不是“全盘西化”的文学,也受到了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制约,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而是属于现代中国的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第三种文学。

学衡派是以新文化运动的反对派面目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文化运动事实上的巨大胜利也就宣判了学衡派的失败,宣判了他们理论的不攻自破。很长时期以来,我们对学衡派的认识都存在很大偏误,甚至到了不与理解的程度。重新评定学衡派,给他们以恰当的历史地位是值得讨论的一个个案。高玉认为,学衡派在本质上是现代保守主义,但具有现代品格,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衡派与以林纾为代表的封建顽固派有质的差别,封建顽固派站在维护传统文化的立场上来反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学,而学衡派只是胡适、陈独秀等人所代表的新文化派和新文学派的反对派,他们并不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学的反对派。从学理上讲,学衡派“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主张似乎比新文化派的激进思想还要合理和公允,但他们的理论为什么没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语言的不恰当认识和传达西方思想时所使用的文言表述方式。由于坚守文言文,学衡派在思想上不是超越了传统而是回归了传统,从而导致了自身的文化悲剧。

中国现代汉语:现代化
中国古代汉语:古老化
(废话!)
知道后告诉下…我也需要

请问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区别?~

您好 古代文学 主攻方向肯定是文学了 而且是古代文学 从先秦的上古神话 到诗经 楚辞 到汉赋 唐诗宋词 元杂剧 明清小说 等等 儿汉语言文学主攻方向是汉语 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文学辅之

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赏析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熟悉有关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可以具备扎实的中国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直到如何去评价一个文学作品,进行编辑出版工作也会得心应手。而且,你还将拥有一笔财富,那就是宽广的知识面和优秀的人文素质。主要课程: 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等。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教育专业结合起来的专业,一般简称为语文教育。也叫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代码为050113。该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21世纪我国中等学校的语文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或文字工作者。一般就是中学语文教师。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写作、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字学、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汉语史、教育法学、中学语文教育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

论述中国现代汉语文学与中国古代汉语文学的区别
答: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是从白话文学运动开始的,它是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形态的差异是区别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五四”,就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新可能。高玉的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正是从语言学和语言哲...

现代文学语言与传统文学语言的异同有哪些?
答:它与中国古代白话和现代民间口语的区别不是文字上而是语言体系上。五四白话就是后来的“国语”,也即现在的现代汉语,它和古代汉语是同一文字系统,但却是两套语言体系。在语言工具层面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并无根本的差异,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异在于语言作为思想思维和世界观的层面上。古代汉语体系决定了古...

解释中国的现代与古代的差异
答: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是从白话文学运动开始的,它是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形态的差异是区别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五四”,就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新可能。高玉的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正是从语言学和语言哲...

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区别?
答:而古典文学,就是指古代(五四运动前)的文学作品,以文言文写作。从《诗经》始,中国古典文学历经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总是流贯着一种现实主义精神,到《红楼梦》,这种文学精神则放射出灿烂的艺术光辉。古典文学的重教化的功利传统,各种文学样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的某些审美特征与形式,发及...

嗯请问近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怎么区分的从什么时候开
答:另外,中国古代的文学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总结汉语的语音体系,这些资料仍然是现代语言学家工作的基础。最后,汉语的语音可以从对外国语言的翻译中了解到。近代汉语 近代汉语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以早期白话文献为代表的汉语。《水浒传》《西游记》等书所用语言即为近代汉语。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以北方...

《文学概论一》《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哪个更...
答:个人认为,还是《现代汉语》简单易学易懂,而且生活上也常用

汉语言文学考研哪个专业好?
答:汉语言文学考研专业比较好的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对外汉语、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等专业,其中前四个属于语言类,后三个属于文学类。该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当代文学知识点?
答:但是文学中的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中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这5个核心课程是必然是选修的。 汉语言文学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区别是什么 汉语言文学的意思是, 借助汉语言工具的艺术形式。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主要强调的是中国现代和当代这两个时期的文学,当然其基础工具主要还是现代汉语,但也不排除...

汉语的古与今,区别和联系
答: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发展而来的,换而言之,近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渊源,近代、古代是汉语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有了这两个漫长而重要的发展阶段,才有现在的美妙而丰富的现代汉语。这句话指出了汉语的使用范围及对象。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

考研现代汉语和中国古代文学史那个难
答:考研现代汉语和中国古代文学史不宜比较难易。1、考研,要对自己的兴趣、实力、报考学校的知名度、报考专业的实力和热度有个综合的评判。难易都是相对的,但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努力。2、综合考虑后挑一个简单的,自己的备考动力也会有所不足,这都是需要考虑的。3、现当代文学更切今时代更好进入,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