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逻辑常识

作者&投稿:穆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逻辑知识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概念、判断、推理是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要素。概念的两个方面是外延和内涵,外延是指概念包含事物的范围大小,内涵是指概念的含义、性质;判断从质上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从量上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推理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概念构成判断,判断构成推理,从总体上说人的思维就是由这三大要素决定的。

它要求思维满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理由充足律。这四条规律要求思维必须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一贯性和论证性。
2.四种逻辑判断解题技巧,你掌握了几种
以公务员考试为例,行测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题解题技巧,比如:

1. 排序法

在一条直线上将涉及的元素按顺序填入,或运用“”“=”等符号将元素关系表示出来,从而更直观地解题。

2. 列表法

将题干中叙述关系用表格表示,理清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3. 画图法

当题中涉及的主要元素超过两类,或者涉及位置关系时,可通过画图的方式理清关系。

4. 假设法

1)题干假设法

假设题干中的某一条件是正确的,再代入到题干中,进行验证的方法。

2)选项假设法(代入法)

依据题干假设选项为正确的,再代入到题干中,最后根据逻辑基本知识进行判断。

[若需了解行测各类题的解题技巧或参考四川省考行测阅读资料整理]
3.关于推理的知识
推理 开放分类: 哲学 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

其作用是从已知的知识得到未知的知识,特别是可以得到不可能通过感觉经验掌握的未知知识。推理主要有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规律出发,运用逻辑证明或数学运算,得出特殊事实应遵循的规律,即从一般到特殊。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能考察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而只根据部分对象作出的推理,不一定完全可靠。

推理是形式逻辑是研究人们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思维形式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时对特定对象进行反映的基本方式,即概念、判断、推理。

思维的基本规律是指思维形式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的规律,即用概念组成判断,用判断组成推理的规律。它有4条: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简单的逻辑方法是指,在认识事物的简单性质和关系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形式有关的一些逻辑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去形成明确的概念,作出恰当的判断和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 学习形式逻辑知识,可以指导我们正确进行思维,准确、有条理地表达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运用语言,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用来检查和发现逻辑错误,辨别是非。

同时,学习形式逻辑还有利于掌握各科知识,有助于将来从事各项工作。 一、推理及其语言形式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例如“客观规律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所以,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段话就是一个推理。其中“客观规律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是两个已知的判断,从这两个判断推出“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样一个新的判断。

任何一个推理却包含已知判断、新的判断和一定的推理形式。作为推理的已知判断叫前提,根据前提推出新的判断叫结论。

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理由与推断,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推理与概念、判断一样,同语言密切联系在一起,推理的语言形式为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或具有因果关系的句群。

常用“因为……所为……”“由于……因而……”“因此”、“由此可见”、“之所以……是因为……”等作为推理的系词。 二、推理的种类 推理按推理过程的思维方向划分,主要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1.演绎推理 它是由普遍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和推理。 演绎推理有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等形式。

2.归纳推理 它是由特殊的前提推出普遍性结论的推理。 归纳推理有以下几种类型: 3.类比推理 它是从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一种推理,也就是从一个对象的属性推出另一对象也可能具有这属性。

三、推理的几种具体方法 a. 三段演绎法:-由一个共同概念联系着的两个性质判断作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作结论的推理方法。 b. 联言分解法:-由联言判断的真,推出一个肢判断真的联言推理形式的一种思维推理方法。

c. 连锁推导法:-在一个证明过程中,或一个比较复杂的推理过程中,将前一个推理的结论作为后一个推理的前提,一步接一步地推导,直到把需要的结论推出来。 d. 综合归纳法:-以大量个别知识为前提概括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e. 归谬反驳法:- 从一个命题的荒谬结论,论证其不能成立的思维方法。 四、推理题库 集网络推理题,在不断补充增加 / (希望对你有帮助了)。
4.逻辑思维是什么
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

通过逻辑(把意识按照顺序进行排列)进行思考就叫做逻辑思维。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同形象思维不同,它以抽象为特征,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思考,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和个别属性,揭示出物质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来概括地、间接地反映现实。社会实践是逻辑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实践的需要决定人们从哪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本质,确定逻辑思维的任务和方向。实践的发展也使逻辑思维逐步深化和发展。逻辑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它凭借科学的抽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自觉性、过程性、间接性和必然性的特点。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逻辑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以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

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惟,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其特点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抽象思维既不同于以动作为支柱的动作思维,也不同于以表象为凭借的形象思维,它已摆脱了对感性材料的依赖。抽象思维一般有经验型与理论型两种类型。前者是在实践活动中的基础上,以实际经验为依据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如工人、农民 运用生产经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多属于这种类型。后者是以理论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进行判断和推理。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思维多属于这种类型。经验型的思维由于常常局限于狭隘的经验,因而其抽象水平较低。

其实逻辑思维就是训练反应能力也是训练随机应变、快速反应的一种方法.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逻辑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实践的需要决定人们从哪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本质,确定逻辑思维的任务和方向。实践的发展对于感性经验的增加也使逻辑思维逐步深化和发展。逻辑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它凭借科学的抽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自觉性、过程性、间接性和必然性的特点。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逻辑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以及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等。
5.实用的推理小知识
一、养成从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

逻辑推理是在把握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养成从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全面地认识事物的内部与外部之间、某事物同他事物之间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对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是学会“同中求异”的思考习惯:将相同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在某个方面的不同之处,将相同的事物区别开来。

同时还必须学会“异中求同”的思考习惯: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在某个方面的相同之处,将不同的事物归纳起来。 二、发挥想象在逻辑推理中的作用。

发挥想象对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发挥想象,首先必须丰富自己的想象素材,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

知识基础越坚实,知识面越广,就越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其次要经常对知识进行形象加工,形成正确的表象。

知识只是构成想象的基础,并不意味着知识越多,想象力越丰富。关键是是否有对知识进行形象加工,形成正确表象的习惯。

再者,应该丰富自己的语言。想象依赖于语言,依赖于对形成新的表象的描述。

因此,语言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想象力的发展。有意识地积累词汇,多阅读文学作品,多炼多写,学会用丰富的语言来描述人物形象和发生的事件,才能拓展自己的想象力。

三、丰富有关思维的理论知识。 其实,推理有着概括程度、逻辑性以及自觉性程度上的差异,同时又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形式上的区别。

而且推理能力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中学生应该多了解一些思维发展的理论知识,有意识地用理论指导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一般来说,在校中学生掌握和运用各类推理能力存在着不平衡性。如归纳推理的成绩,初一学生能正确使用率已超过60%;演绎推理的成绩要到初三年级才开始接近60%的正确率。

根据这样的规律,中学生要学会自觉地用理论作指导,促进自己的各种逻辑能力平衡地发展。 四、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心理学研究揭示,不良的心境会影响逻辑推理的速度和准确程度。

失控的狂欢、暴怒与痛哭,持续的忧郁、烦恼与恐惧,都会对推理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中学生平时应该学会用意识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境,使自己保持平静、轻松的情绪和心境,提高自己逻辑推理的水平和质量。

多联想,多尝试.比如说你在准备一次演讲或组织一次活动,或是准备一场辩论赛,那就有一些与观众或对手相呼应的地方,你在准备好自己要说的话后,想想别人会说什么,然后你再想想自己应该如何应答或反驳,多多这样锻炼自己,那你的应变能力就会提高。

~

基本的逻辑常识
答:5.实用的推理小知识 一、养成从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 逻辑推理是在把握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养成从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全面地认识事物的内部与外部之间、某事物同他事物之间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对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是学会“同中求异”的思考习惯:将相...

逻辑基础知识逻辑的含义
答: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规则。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有逻辑和逻辑学两个概念通用。辑与逻搭配读轻声。 逻辑(理则学),源自古典希腊语 (logos),最初的意思是“词语”或“言语”,(引申出意思“思维”或“推理”),1902年严复译《穆勒名学》,将其意译为“名学”,音译为“逻辑”;因为该词是由日制汉语“伦...

怎么学好普通逻辑学?
答:一、全面入实掌握逻辑基本知识 普通逻辑所讲述的逻辑知识都是逻辑学中的基本知识。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逻辑原理》来说,该书所讲述的有关概念、判断、基本规律、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假说和论证的知识都属于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在逻辑基本知识中的难点有:(1)如何严格区别集合概念与非集...

逻辑学入门书籍推荐?
答:1、《逻辑学入门很简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逻辑学知识进行了阐述,通俗易懂,且各章节之间既连贯又保有一定的独立性。2、每章节分为理论知识、例题训练、有趣故事3个部分,全方位讲述相关的逻辑学知识,在理论知识中把逻辑学原理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在例题训练中精挑细选既有趣又有一定难度的...

逻辑思维小知识
答:从逻辑的角度来讲,它的逆反命题一定是成立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只要……就……”陈述,还可以用“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来解释。必要条件是指“目标事件发生一定要具备的条件,但该条件并不足以导致目标事件发生”。充分条件是指“足以让目标事件发生的条件”。更专业地讲,如果必要条件不具备,则目标事件...

建立底层逻辑知识体系的一张书单
答:书中推荐一部分书单,大家可以把每本书里的临界知识找出来,先把底层逻辑知识体系架构搭建起来。1.《刻意练习》 :作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如果你想知道高手是如何炼成的,这本书可以详细告诉你从小白到高手,需要经历几个阶段,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你超越90%的人。2.《认知天性》 ...

逻辑思维导图:重塑你的知识体系
答:本文将介绍逻辑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帮助你重塑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重塑知识体系将已掌握的内容归为第三类,偶尔复习;将半懂不懂的内容列为第二类,作为重点攻克;将完全不懂的内容划为第一类,急需加强。如此一来,你的学习将更有针对性,更高效。易逻辑思维导图逻辑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可以...

谁有逻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答:但是,首先,说逻辑抽去了一切内容,说它只教思维规则而不深入到被 思维的东西里去,也不能考虑到被思维的东西的状态,就已经不妥当了。因 为思维与思维规则既然是逻辑的对象,那么,逻辑在它们那里就也直接有逻 辑的独特内容,逻辑在它们那里也有知识的第二组成部分,即质料,逻辑对 这种质料的状态...

形式逻辑笔记1(基础知识)
答: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充分即有保证,在逻辑学上,如果A发生一定能保证B的发生,那么A就叫做B的充分条件,逻辑表达式为A B 如果摩擦一定会生热;如果断电后电灯泡一定会熄灭 充分条件在语言中一般用下面的逻辑连词来描述:(最常见)如果A……那么B……只要A……就B……若A……则B……所有的A,...

逻辑学小故事/用逻辑学知识去分析案例
答:本周末八点半我们来聊聊哪些逻辑学小故事,或用我们读到的逻辑学知识去分析案例。 可以是书上的例子,可以是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是案例分析,最后一次讨论啦,大家好好准备,期待大家的发言。「第一位:周同学」 小故事1 :联合国急急忙忙的成立了起来。世界被炮火毁坏,找不到一块可以看得过去的土地,起初想把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