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性课程是什么

作者&投稿:植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这个问题一开始让我比较茫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印象中仿佛和学校里的劳动技能课类似。在网络中学习了相关资料后,我发现其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其实我自己就设计过好几堂类似的课程,只是以前没有为它定下那么一个名称而已。 那么到底呢?借用通过互联网找到的关于综合实践的概念,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具有其规定性的课程形态,简单来说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说到这里,可以回忆起听过的许多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如本学期,我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其中涉及到计算机使用(多种软件)、社会调查和化学、物理实验以及手工制作等多方面的知识。其实反过来,这堂课也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以信息技术知识为载体,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的学习。以上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简单地描述,要真正了解还要从它的性质、特点,以及其基本理念等方面。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性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比如,《笔芯狂想曲》在课前,学生针对中性笔芯、油笔芯和碳素笔芯的不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利用他们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了笔芯的特点,决定利用笔芯制作一个多功能的书立,利用不同笔芯的特点,放在书立的不懂部位,当然他们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和实际的动手制作,也克服了很多平时学习中所没有遇到的困难,解决了学科学习中绝对不会遇到的某些问题。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才能在讲台上显得游刃有余,同时面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针对《笔芯狂想曲》这个课题的问题才能不显慌乱从容应答。 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时空。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软化学科界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强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主动解决问题,加强中小学生的综合活动学习。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亲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开放的,学习的时空突破课堂时空的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使学生具有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 1.综合性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综合性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所面对的完整的生活世界决定的。学生的生活世界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这些基本要素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由各种复杂的关系构成的,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在这些关系中,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或社会、学生与自我的关系是生活世界中最普遍的关系。学生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就是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过程。 因而,学生个性发展不是不同学科知识杂汇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从而综合实践活动便具有了超越严密的知识体系的、分门别类的学科的界限,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的综合性特点。 对任何主题的设计和实施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生活世界的综合性和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完整的发展。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和实施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 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它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 4.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和该课程的开发所决定的。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是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也就在过程中获得逐步的发展,并且学生通过对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有利于觉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如果学生游离于活动过程,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是难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 5.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综合实践活动开放的活动领域或活动内容、开放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了条件。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1.突出学生主体: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程,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指导。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2.面向学生生活: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活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实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3.注重学生实践: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或特定的活动场所(如劳动基地、劳动教室等)中开展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劳动、服务等实际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4.强调活动综合: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知识点的方式来组织内容的,它的活动内容是开放的,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学生感兴趣的各种话题、主题或问题。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强调通过活动来综合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开展综合活动。

2. 什么是科学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育。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

(2)实践性课程是什么扩展阅读

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活动课程特性

1、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实践学习为主要特征。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各种实践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和丰富经验,自主获取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3、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处理好课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深化。

4、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它客观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性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



~

校本课程有什么特点?
答: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有实践性、探索性、综合性,以学生为主体。1、实践性。校本课程大多属于实践性课程,而不属于学科类课程。它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

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认为课程由四个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是
答:A.教师、学生、教材、教具 B.教师、学生、学科、教材 C.教师、学生、教材、环境 D.教师、学生、教材、考试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参见教材P17。...

实践考核课程是什么意思
答:实践课是指你的专业课要完成两项成绩,一个是笔试的成绩,一个是实践课的成绩,两者都合格了,这个科目才算考过。自考中的实践课程是主考院校对某门专业课程的检测,简单说就是要把理论带到实践中去,实践课程是必考的,你不考的毕业证是拿不到的,如果要拿学位证,还要看你考实践课的那门是...

怎样认识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内涵
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作为独立形态的课程,其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它像一个超大型的吸盘,把各门学科知识进行综合。以学生已有的经验、社会实际和发展需要等问题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答:从性质上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必须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质上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强调学生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行动中学习,有时也被称作“经验课程”。是一种独立于“学科课程”之外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与互补性、有着自己...

实践性是什么意思
答:学生通过四年本科学习,考试合鼎,同样颁发本科毕业证,每门课程成绩达65分还能申报主考院校授予的学士学位。这种办学形式与统招本科生一样,采用全日制的培养模式,所以称之为“全日制实践考核本科”。问题四:科技论文实践性特点指的是什么 你说的实践性,其实就准确性和科学性。科技论文特点主要有:1...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什么课程具有什么
答:实践性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什么课程具有实践性,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有助于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从亲近自然到走向亲近科学,初步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世界,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发展基本的科学能力,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答:如何才能有效的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理解这样一个概念: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及其特点是什么?国家《课改刚要》与《指导刚要》是这样定义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从其...

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什么课程
答: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Chineseclass),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有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学好语文课程,要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等。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育的...

2022版语文新课标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理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4.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