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是什么时候制定的,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定?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因何古代会有这样的规定呢?

作者&投稿:庞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个词语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当年楚国向齐国派出使者,洽谈相关事宜。按理说如果想早日到达齐国的话,必须要从宋国走。然而楚庄王却特意命令使者要绕过宋国。

因为宋国一向非常高傲,根本瞧不起楚国,他们认为楚国都是野蛮人。因此,楚国也讨厌宋国。本来按照楚庄王的吩咐,使者只要绕过宋国就好了。但是宋国的执政者却非常愤怒,认为这是对自己国家的侮辱。他亲自率兵在楚国使者的路上将其击杀。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挑衅。楚庄王非常愤怒,于是率领大军开往宋国。宋国吓的只能向周边的国家求救。但是虽然使者将消息传出,但是周边的晋国却不敢发兵。一连困了好几个月,宋国也是非常悲惨,城市的粮食也吃完了,也得不到外界的帮助。无奈之下,宋国国君就派华元作为使者,希望他能争取到外交胜利。

华元知道直接谈判肯定不会有好结果,因此直接潜入了楚军大营,挟持了楚军的最高指挥官。当时指挥官正在睡觉,突然见到一个人出现在自己的军帐内,不由大惊失色。华元拿着刀抵着他的脖子说:宋朝派我来做使者,我知道直接谈判不会有结果,因此只能出此下策。如果将军不肯退兵,宋国唯有倾尽全力拼搏,最终举国而死。若是将军能退兵三十里,我宋国定当是唯命是从。

第2天楚国答应了他的要求,退兵三十里,并互派使者,立下约定。这也成为了两军交战,不斩使者的优秀范例。



所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斩了来使并不是露怯,反而是一种显示精神气概的表现。

古代打仗又讲究一个精气神,讲究一个英雄气概。如果杀掉来使,就显示出了自己的一种胆怯。而在战场上,没有勇猛无畏,军队就丢了魂,就没办法再打仗了。

本来,在这种礼仪丧失的同时,“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也应该丧失掉的。但是,古代打仗又讲究一个精气神,讲究一个英雄气概。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是自古就有的了,这个不斩来使是不约而同的规定了,要是是斩来使的话,就会使国家丢尽脸面。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定从何而来???~

使者的作用——替主帅传达信息,表明我方意愿。
交战时,使者来的目的最终只有两个:招降,或是投降。不管是招降还是投降,初衷都是一样,那就是尽量减少伤亡,以最小代价达成意愿。动嘴能解决的事儿,何必拼刺刀。
一方面,斩了来使就等于跟对方表明了态度:这事儿没得商量,少废话,战场上用刀子说!还有啥好说的,敬酒不成,只能罚酒了。

另一方面,我方这次派去的使者被对方斩了,大伙儿都知道对方是个没底线的人,谁还敢去送死?或者,我方杀了对方使者,大伙儿心里也担心:人家会不会以牙还牙?没人敢去,那也就没法再谈了。
但,凡事无绝对,并非所有的使者都能这样“命大”!
一般什么情况下会“斩来使”?1、复仇,特别是我方势优,对方请降,不受降。2、我方势弱,对方招降,斩来使,死战到底!3、来使太器张,若不杀不足以平愤。
斩杀来使表示绝不妥协。春秋时期双方凭实力来估量使节待遇的原则在后世长期延续,每当冲突的各方认为要和对方血战到底的,就会采取杀死使者的办法来表示不妥协的态度,这在历史上也有着太多的事例。
比如,元军南下攻宋,名将王坚死守钓鱼城,蒙古大汗蒙哥派将招降,王坚把该汉奸降将押到阅武场,斩首示众,军声大振。随即誓死守城,击毙蒙哥,此战影响重大,挽南宋之国运,折上帝之鞭。
“哀兵不打”和“缴枪不杀”。这两条与不斩来使一样,说的都是:别把事儿做绝。好比蜜蜂虽然知道蛰了人自己就会死,必要的时候都还一样蛰。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句话,而在交战前派出使臣好像是历朝历代各方势力都会进行的一个仪式,那么为什么在两军对垒的关键时刻,对战的双方不仅不杀使臣,反而还要以礼相待呢,其实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古代国与国之间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尤其是在战国时候爆发战争,都是因为想要获取一些利益,战争本来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暴力手段,而如果自己想要获取的利益能够用使臣沟通的方式来达到的话,就没有必要发起战争。
所以在战国时候有很多不战而和的案例,最著名的就是“烛之武退秦师”,其实当时秦穆公并没有想真的帮助晋国的军队攻打郑国,只不过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手段从郑国获得一些利益而已,在烛之武(郑国烛地一个叫武的人)的许诺下,秦穆公获得了想要的利益,于是就跟郑国不战而和了。

二:通过使者传递情报
这一点在三国几场经典的大战中都有很好的体现,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派蒋干这个周瑜曾经的同学去游说他,而周瑜以礼相待于是蒋干在不经意间就被周瑜所蒙骗,传递了周瑜想要让他传递的情报,最终曹操杀掉了熟悉水战的蔡瑁等人,埋下了赤壁之战失利的伏笔。
而在吕蒙偷袭荆州烽火台之前,孙权也曾经派诸葛瑾去向关羽提亲,关羽大怒驱逐了诸葛瑾,孙权达到了让关羽轻视他的目的,为吕蒙偷袭烽火台做好了前期准备,包括后来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较量,使者在其中也传递了不少情报。


第三点:使者身份尊贵
在古代使者一般都是国家的象征,苏武宁愿在西伯利亚放羊也不愿丢失自己的气结,所以使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如果不对使者以礼相待反而杀掉的话,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甚至有可能会进入不死不休的国战状态。
而且一般使者都是比较有名的官员,代表了在古代非常重要的士这个阶层,如果杀掉名士的话,会对国家招募人才的计划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所以一般两军交战之前的使者都会受到礼待,这是展现自己气度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所以从各方面考虑,一般使者都会被礼待,像苏武这样被匈奴扣押十多年的使者并不多见,而且之所以会扣押苏武,也是因为他手下的副使参与了匈奴内乱的计划,匈奴的单于对苏武本人还是很敬重的,苏武也很好的完成了自己一个大汉使臣应尽的职责。

其实使者在出发前肩负的使命就是他们的护身符,一般进攻方派出的使者都会被礼待,因为防守方害怕会因此而爆发战斗,而防守方派出的使者可以很好传达进攻方的需要,所以也没有什么性命之忧,当然其中不包括少数激怒了对方的使者。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一原则是怎么形成的?
答: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句话是公元前596年楚国和宋国交战时而来的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由来是什么?
答:后世将这一交战规则称之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历史上最著名的战时两国使节以礼相见的故事是“彭城相会”。450年南朝刘宋与北魏发生战争,刘宋发起北伐,先胜后败,战略据点彭城被包围。江夏王刘义恭率领军队死守彭城,北魏太武帝想一举打过长江,派出李孝伯为使节进彭城劝降。刘义恭派了张畅为代表...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是什么时候制定的,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定?
答: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个词语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当年楚国向齐国派出使者,洽谈相关事宜。按理说如果想早日到达齐国的话,必须要从宋国走。然而楚庄王却特意命令使者要绕过宋国。因为宋国一向非常高傲,根本瞧不起楚国,他们认为楚国都是野蛮人。因此,楚国也讨厌宋国。本来按照楚庄王的吩咐,使者只要绕过...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是什么时候定下的?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定?
答:“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一词,最早出自于春秋时期。当时,楚国向齐国派出使者,洽谈相关事宜。按理说,若想早日到达齐国,则必须借道宋国。然而,楚庄王却特意命令使者,绕过宋国。不怪楚庄王这样,只因宋国一向项高于顶,根本瞧不起楚国。他们认为:楚国乃是野蛮人出身,没有文化,根本不懂礼仪教条。因...

在古代历史里有个“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礼仪究竟是怎么回事?
答:“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一词最早出自于春秋时期,在古代历史中战争不计其数,每一个朝代的兴起衰落,都饱含战争之苦,在历史中战役轻则上百万死亡,重则连文明都因战争而永久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后续还因为战争延伸出了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即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礼仪渊源春秋...

都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在历史上会遵守这一规则吗?
答:这事发生后,被后世称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交战规则,原因就是使者可以化解一场战争,同时又能便于战争双方的沟通和协调双方的利益。春秋时期的周礼贯穿了整个周朝,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礼仪制度也发生了改变,同时随着礼仪制度的崩塌,战争也越来越残酷,从最早的君子约架到后来的无所...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又如何?
答:清朝在处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个问题时,却犯了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让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公元1860年,也是咸丰十年,当时清政府正面临内忧外患,岌岌可危。当时国内正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国外正面临英法列强入侵。咸丰帝已焦头烂额,如坐针毡,被迫无奈之下,咸丰帝只好派人去与英法...

中国古代战争约定“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怎么来的?
答: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由来已久,据相传是源于春秋战国之际,这句话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使者是奉使命前来表明本国意愿的,如若是还有周旋的余地,自然是不会杀之。这也慢慢地被流传下来,成为两军交战的默认规则。为什么这种规则会被流传下来且成为一种规则,自然是有诸多原因的,自古以来中国都是...

古代交战的时候为什么会有不斩来使的规定,如果斩了会怎样?
答:中国古代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随着而来的也是各个王朝之间大大小小的战争,但是细心的读者往往会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在两军作战期间,双方都有互相协商的代表传达信息,并不会伤害使者。这是历代战争默许的规则,那就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个典故最早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诸侯所派出的...

古时候真的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一说吗?
答:是真的有这样的说法,在古代的时候,两军交战确实有这样一个规定。因为在历史上很多的战争都需要去进行沟通的,那么不杀来使就是一种常态。如果有一方把前来沟通的来使给杀掉了,那么肯定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诟病。这个规定是在西周时期形成的,在春秋战国时期被所有的人接受。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规定,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