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什么?

作者&投稿:扈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冬至吃饺子是汉族风俗。

流行于北方大部地区,指冬至节吃饺子或馄饨的习俗。潘荣陛(清)《帝京岁时纪胜》:“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祖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这天都要吃水饺或者馄饨。有的还要喝酒,据说喝酒是为了暖身子,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那如何在冬至日吃饺子既达到御寒又保健的功效呢?这要从饺子的不同配馅来说。

冬至,俗称“冬节”,它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在这一天由于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回归线,因此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而过了冬至,北半球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在古代,国人就有“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的说法,在《清嘉录》中,还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足以见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而在中华大地上,更是流传下来丰富多彩的冬至饮食习俗。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吃饭宜少量多餐。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冬至节的由来与传说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胡萝卜羊肉馅

胡萝卜性温,历来就有“小人参”之称,《本草纲目》记载可调补中焦、和肠胃、安五脏,现代研究又发现它能提供抵抗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帮助肝脏代谢酒精。而羊肉补气养血,温中暖肾。这款水饺适合气血不足、腰膝酸软、尿频的老年人;对于脾胃虚冷的人,以及女孩子经寒痛经的更适合。另外,因为胡萝卜还可以软化皮肤,增强皮肤抵抗力,有美容作用,因此也是名副其实的美容抗衰老美食。

洋葱牛肉馅

 “冬日抑郁”这个说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另外,在冬季还有不少女性常常感觉手脚冰凉,脸上也多了些不红不肿的小痘痘。如果您有出现这些情况,可以快来试试洋葱牛肉馅水饺。因为洋葱可以健胃消食、平肝、润肠、利尿、发汗。牛肉性温,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可以使人精神振奋。

白萝卜猪肉黑木耳馅

白萝卜顺气健脾、消食化痰。猪肉性平,补虚增气力,《本草纲目》言其可补肾气衰竭。黑木耳性平,可补气血、益肾、通便,现代研究发现能降低胆固醇和血黏度。这款水饺,对于平素有肾虚的人非常适合;而对于健康人来说,则符合冬季养藏补肾的养生法。另外,对有高胆固醇、高血压的患者,或是怕长胖不敢吃猪肉的人,可以吃白萝卜猪肉黑木耳馅的水饺解馋。如果家里有学生或高强度脑力劳动者,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些黑芝麻,这样既可补肾健脑,又可防油腻。



  冬至吃馄饨,是过去冬至节的食俗之一。传说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盘古是生于混沌的,所以冬至节食馄饨有纪念始祖盘古诞生之意。这可能是冬至节吃馄饨的真正起因。冬至饺子夏至面,过去人家过冬至,饮食习俗多为吃饺子,俗称“捏耳朵”。
  旧时,人家冬至日多蒸馒头食之,称为“蒸冬”,说是为本年打粮扬场求风,俗云“冬至不蒸冬,扬场没有风”。冬至时节太阳附近云气颜色和冬至在本月中所处位置,向被作为吉凶水旱的占验,如《湖广志书》上说:“冬至在上旬则冬寒,中旬则暖,下旬则次年正、二三月极寒。”如1998冬至,乃在冬月初三日,故而冬寒。今岁冬至在冬月中旬,故而冬暖。
  冬至民间称“交九”,也叫“数九”,北方进入“一九二九棒打不走”、“爹亲娘亲不如火亲”的寒冷季节。冬至是一九头,每九天数一九,八十一天后,天气转暖。各地总结出许多概括数九期间寒暖变化的规律,东北数九歌谣说:“一九二九不出乎,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一唱起数九歌,东北民间便开始了拽冰猴子,出溜冰车,拖冰床、打哧溜滑等一系列冰雪游艺和冰雪文化活动,从此进入寒冷而又乐趣盎然的冬天。

北方吃饺子

饺子,又名“交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面食,北方人年三十都要吃饺子。而“冬至大如年”,当然这天也是要吃饺子,民间有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冬至吃水饺相传还与我国医学家张仲景有关,饺子就是他发明的,原名“娇耳”,他曾用“驱寒娇耳汤”救治了当时很多被饥寒冻坏了耳朵的贫苦百姓,人们在过年和冬至吃饺子也是为了纪念他。现在仍然有“冬至吃了饺子不会冻耳朵”的说法。

宁夏人吃头脑

宁夏银川地区冬至这天要吃一种叫“头脑”的美食。头脑实际上就是羊肉粉汤饺子,用羊肉加蘑菇佐以葱、姜、蒜、辣椒、食盐和酱油等做汤,煮沸后加入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放切好的蒜苗、香菜和韭黄,一锅羊肉粉汤就做好了,它也是银川的一道特色小吃。

上海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在明、清就有了。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圆”寓意“圆满”、“团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冬至团还可以用来祭祖和赠送亲友。

~

冬至吃什么?
答:三、吃馄饨 冬至吃馄饨,最早流行于南宋。相传宋高宗赵构非常爱吃御厨做的馄饨,因为有一次馄饨没有煮熟,有人就要送这位御厨去大理寺治罪,但因为只有这位御厨会做馄饨,赵构就赦免了他。后来馄饨的制作方法就流传到民间,品种和花样越来越多,每逢冬至节时,家家户户都包馄饨吃,从而有了“冬至馄饨夏...

冬至吃什么?
答:冬至吃饺子、混沌、羊肉汤、汤圆、赤豆糯米饭等。1、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等饺子卖的都很“俏”。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2、混沌: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

冬至吃什么?
答:饺子,是一种中国最古老的传统面食,北方人年三十都要吃饺子,而“冬至大如年”,因此冬至这天人们也要吃饺子,民间素有“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荠菜鲜虾饺子】原料:鲜虾肉馅荠菜面粉姜末料酒淀粉油盐制作:面粉加入适量的水和成光滑的面团,加盖醒上30分钟;将鲜虾切成小丁和肉馅放入碗中,加...

冬至吃什么?
答:吃羊肉,吃汤圆,短信预祝圣诞欢。唱歌来,跳舞来,欢欢喜喜盼新年。好朋友,多惦记,愿你冬日笑得甜。冬至吃羊肉的来源: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

冬至吃什么?
答:3、卤菜 过冬至,除了喝冬酿酒,苏州人另外一个习俗就是吃卤菜。过去民间有“有铜钱格吃一夜,呒不铜钱格冻一夜”的俗语。现在当然没有冻一夜,也不会真的吃一夜,但买点现成卤菜家里好好吃顿丰盛的团圆饭,还是很多苏州人家的习俗。所以苏城的卤菜店,无一例外会在冬至节前的一两天里,迎来生意最好...

夏至这一天吃什么
答:1、冬至饺子夏至面,这是北京人的一种习俗,随着夏至节气的到来,真正的炎炎夏日也会慢慢来临,于是他们就会觉得吃凉面和生菜可以开胃降火,增加食欲。2、夏至吃馄饨是江苏无锡人的习俗,早上一碗麦粥,中午一碗馄饨。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寓意健康圆满。3、夏至吃荔枝是广州那...

冬至吃什么?
答:1、土豆有利于心脏健康 土豆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它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十分高,也富含蛋白质,热量比较高。在欧洲一般的家庭都把土豆当做主食来吃。土豆有利于心脏健康,尤其是一些新功能,不全的病人吃土豆会有利尿消肿的功能。还能补充一定的碳水化合物,让自己的身体充满能量。2、红薯可以降低胆固醇 其实...

夏至吃什么?
答:1、北方人吃面 “冬至饺子夏至面”这个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北方一带人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必定要吃面和生菜,尤其是凉面,非常受欢迎。夏至时节天气已经开始炎热了,生冷之物也越来越受欢迎。吃面是夏至公认的传统饮食,南方人也爱吃。2、湖南人吃夏至羹 夏至羹就是糯米粉与鼠曲草混合做成的汤丸,在民间...

夏至要吃什么
答:01 江南:夏至饼 “夏至夏至,麦饼尽吃”,夏至饼早在古时就出现了。家族祭祀祖先后,大家就会把夏至饼分着吃。夏至饼是一种半月形的饼,用艾草打成浆,与麦粉融合,捏成小团擀皮,放入豆沙馅,接下来烤熟或煎熟就可以了。夏至饼吃起来甜而不腻,味道可口,是一道非常好的绿色食品...

冬至吃什么?
答:我出生在北方,冬至最重要的习俗当然是吃饺子了。我们当地有一种不成文的习俗——冬至不吃饺子冻掉耳朵。我们的祖先也总是从这一天开始“数九”记录冬至到来年春分的物候变化。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 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数的是希望心中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