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嗜画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端木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米芾狂放 文言文

【原文】宋徽宗闻米元章①]有字学②。一旦,于瑶林殿设纸砚笔墨,召米书之。上映帘观看,令梁守道相伴,赐酒果。米乃反系 ③袍袖,升高就上④,跳跃便捷⑤,落笔如云⑥,龙蛇⑦飞动。闻上在帘下,回顾抗 ⑧声曰:“奇绝,陛下!”上大喜,尽以砚纸之属赐之。寻除书学博士⑨。

【译文】宋徽宗听说米芾精通书法。一天,在瑶林殿摆放纸砚笔墨,召来米芾让他写字。宋徽宗隔着帘子观看,叫梁守道陪伴米芾,(还)赏赐酒与果品。米芾便反穿袍子,登上高处,轻便敏捷,下笔如云飘,犹如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米芾)听说皇上在帘子下,回头高声说:“皇上,好极了!”皇上大喜,把纸砚笔墨之类全部赏赐给他。不久又任命他为书学博士。

2. 宋史米芾传翻译

米芾字元章,吴人。因其母亲侍奉过宣仁后藩邸旧恩,补为氵含光尉,先后任雍丘知县、涟水知军、太常博士、无为知军等官,后召为书画学博士,赐对便殿,米芾呈上儿子米友仁所做《楚山清晓图》,被擢外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去世的时候,只有四十九岁。

米芾做文章构思奇巧,从不蹈袭前人旧辙,其书法特别精妙,可以说得到王献之笔意。米芾画山水人物,自成一家,且特别能临摹古画,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他对文物鉴定也特别在行,遇有古代器物书画则极力求取,直到得手为止。王安石曾经摘取米芾的诗句写于扇子上,苏轼对米芾也多有夸奖,米芾穿衣戴帽仿效唐人,风韵潇洒,声音清亮,他每到一个地方,都有许多慕名者前来一睹他的容颜和风采。米芾好洁成癖,以至于不与他人共用器物。他的所做所为也时显怪异,并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笑话。例如,无为州有一块大石头,形状奇丑,米芾见之后大为高兴,说“:这块石头完全可以受我一拜。”于是真的开始叩拜,并念念有词地喊石头大哥。米芾向来厌恶世俗,故他在仕途中总遇挫折。曾奉诏仿黄庭坚小楷做周兴嗣的《千字韵语》,又曾进入宣和殿观看禁内所藏之书,别人都据此认为米芾是很受宠的。

米芾的儿子米友仁,字无晖,潜心古学,也善于书法绘画,世号“小米”,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

3. 米芾索帖+苛政猛于虎翻译

米芾索帖

译文

米芾诙谐机智,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在真州,米芾曾经在船上拜访蔡攸,蔡攸拿出自己收藏的王羲之的《王略帖》给米芾看。米芾对这幅作品(感到)惊叹(不已),请求用他的画来换取《王略帖》,蔡攸思想上认为很为难。米芾说:“你如果不听从我,我(也)不想再活了,就跳入这个江中死去。”于是米芾大叫,抓住船的船舷想要跳江,蔡攸立刻将东西给他。

苛政猛于虎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用手扶着车的扶手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子路)说:“听您的哭声,真像是一再遇上忧伤的事。”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对子路说:“子路要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4. 米颠趣味两则文言文翻译

米颠趣味两则文言文翻译:

(米芾)知无为军,初入川廨,见立石颇奇,喜曰:“此足以当吾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言事者闻而论之,朝廷亦传以为笑。

译文:米芾担任无为军事长官,刚刚到达州官坻,看见一块立石极为奇异,十分惊喜地说:“这奇石足以让我祭拜”。于是就命令部下给自己穿上官袍并手持笏板拜祭它,一边拜还一边喊着“石丈”。喜欢传话的人听到后就四处谈论这事,在朝廷百官中也把它作为笑话来传播。”

米元章守濡须,闻有怪石在河?,莫知其所自来,人以为异而不敢取,公命移至州治,为燕游之玩。石至而惊,遽命设席,拜于庭下曰:”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

译文:米元章做濡须的太守,听说河边空坝上有一块怪异大石,不知它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人们认为它是神异之物,不敢搬动它。米元章命令把这奇石搬运回州郡,作为人们游玩的景物。当大石搬运回来的时候,米元章十分惊异,即刻就命下属摆设宴席,跪拜于庭堂之下,并且说:“我想见到您石兄已二十年了”。

5. 苕溪诗帖 米芾 翻译

: 苕溪诗帖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

襄阳漫仕黻。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

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缕会(此字误书旁注卜乃点去符号)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

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 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

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

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 余居半岁,诸公载酒不辍。

而余以疾,每约置膳清话而已,复借书刘、李,周三姓。 好懒难辞友,知穷岂念通。

贫非理生拙,病觉养心功。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厌鸿。

秋帆寻贺老,载酒过江东。 仕倦成流落,游频惯转蓬。

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

暖衣兼食饱,但觉愧梁鸿。 旅食缘交驻,浮家为兴来。

句留荆水话,襟向卞峰开。过剡如寻戴,游梁定赋枚。

渔歌堪画处,又有鲁公陪。 密友从春拆,红薇过夏荣。

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情。漫有兰随色,宁无石对声。

却怜皎皎月,依旧满舡行。 元祐戊辰八月八日作。



~

李芾 我不能这样做 文言文 应该怎样说
答:现代文与文言文对译:“李芾”文言词语可以用“芾”。“我”文言词语可以用“余”。“不能”文言词语可以用“毋”。“这样”文言词语可以用“此”。“做”文言词语可以用“行”。“李芾,我不能这样做”用文言文可以这么说:芾,余毋此行也。

麻烦告知张迁碑全文的文言文翻译,谢谢
答:推荐于2018-04-11 · 专注语文类文言文四大名著探究文物艺术民俗 zjc处女座 采纳数:31432 获赞数:157566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张迁碑》篆额题《汉故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有碑阴题名,刻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无盐(治今山东省东平)境内,于明代出土。 张迁碑现存于...

入天台山文言文翻译
答:⑦蔽芾:茂盛貌。 ⑧奇崇:按文意应该是责骂,责备的意思。 6. 天台牡丹文言文翻译 天台山多牡丹,径围大如两手合抱的牡丹花是很正常的。当地村中有一种牡丹叫名叫鹅黄牡丹,一株有三枝干,大的如小斗般,种在五圣祠前。枝叶分散,交错伸出到祠的瓦檐边上,三间房都盖满了。花开时有数十朵,颜色如鹅子、如黄鹂...

文言文翻译顾炎武字宁人
答:5. 顾炎武手不释书文言文翻译 《顾炎武手不释书》,又称为《顾炎武手不释卷》,选自清代文学家全祖望的《亭林先生神道表》。 原文是: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育诸经注疏,偶有遗...

文言文王邦瑞
答:3. 文言文翻译,中言宦官典兵,古今大患,请尽撤监枪者,帝报从之 (原文)中言宦官典兵,古今大患,请尽撤监枪者,帝报从之(参考译文)其中说宦官掌管兵权,是古今的大患,请求完全撤回监军的宦官。 皇帝回复依从了。明朝 兵部尚书 王邦瑞(1495年6月11日—1562年1月17日),字维贤,或作惟贤,号凤泉。 河南宜阳...

天台牡丹文言文阅读
答:句子停顿 故/花得蔽芾/而寿 解释加点词 1.大如拱把,其常也 常——一般。2.婆娑乐神 乐——迎接。3.土人戒勿犯 戒——戒律。翻译句子 1.天台多牡丹,大如拱把,其常也——天台山牡丹多,牡丹一般都是径围大如两手合抱的。2.有侵花至漂发者,立致奇崇。——如果有人有一点点侵花的行为...

杨霆字震仲文言文翻译
答:霆有心计,善出奇应变,帅府机务,芾一以委之。城初被围,日夜守御,数日西北隅破,霆麾兵巷战,抵暮增筑月城,比旦城复完,策厉将士,以死守之。城既破,霆赴水死,妻妾奔救无及,遂皆死。译文:杨霆字震仲。从小就有志气和节操。因为世代的恩泽奏补为将仕郎,铨试为第一名,授为修 职郎、...

描写兵马的文言文
答:译文: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用言辞打动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 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 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 6. 古文关于“兵” 文言文实词120本兵 [兵] bīng 武器:...

檐甃文言文
答:7.蔽芾:茂盛貌。8.奇崇:按文意应该是责骂,责备的意思。4. 天台牡丹文言文翻译 天台山多牡丹,径围大如两手合抱的牡丹花是很正常的。当地村中有一种牡丹叫名叫鹅黄牡丹,一株有三枝干,大的如小斗般,种在五圣祠前。枝叶分散,交错伸出到祠的瓦檐边上,三间房都盖满了。花开时有数十朵...

国哀如是,汉使殊无吊唁之仪,何也?翻译白话文
答:加宝文阁待制。南海饶宝货,为吏者多贪声,之奇取前世牧守有清节者吴隐之、宋璟、卢奂、李勉等,绘其象,建十贤堂以祀,冀变其习。 徙河北都转运使、知瀛州。辽使耶律迪道死,所过郡守皆再拜致祭。之奇曰:"天子方伯,奈何为之屈膝邪!"奠而不拜。入为户部侍郎。未几,复出知熙州。夏人论和,请画封境。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