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碧潭诗序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丘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代诗人、散文家王慎中,为一个已故贫寒诗痴朱碧潭的诗歌做的诗序,通过诗序中几件小事概括了诗痴朱碧潭的清贫潦倒一生,对诗痴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充分彰显了王慎中散文功底。朱碧潭诗序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朱碧潭诗序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资料,仅供参考。

  朱碧潭诗序文言文原文

  朱碧潭诗序

  作者:王慎中

  诗人朱碧潭君汶,以名家子,少从父薄游,往来荆湖豫章,泛洞庭、彭蠡、九江之间,冲簸波涛,以为壮也。登匡庐山,游赤壁,览古名贤栖遁啸咏之迹,有发其志,遂学为诗,耽酒自放。当其酣嬉颠倒,笑呼欢适,以诗为娱,顾谓人莫知我。人亦皆易之,无以为意者。其诗不行于时。屋壁户牖,题墨皆满,涂污淋漓,以诧家人妇子而已。贫不自谋,家人诮之曰:“何物可憎,徒涴墙户,曾不可食,其为画饼耶!”取笔砚投掷之,欲以怒君,冀他有所为。君不为怒,亦不变也。

  一日,郡守出教,访所谓朱诗人碧潭者。吏人持教喧问市中,莫识谓谁,久乃知其为君也。吏人至门,强君入谒。君衣褐衣,窄袖而长裾,阔步趋府。守下与为礼,君无所不敢当,长揖上座。君所居西郊,僻处田坳林麓之交,终日无人迹。守独出访之。老亭数椽欹倾,植竹撑拄,坐守其下。突烟昼湿,旋拾储叶,煨火烧笋,煮茗以饮守。皂隶忍饥诟骂门外,君若不闻。于是朱诗人之名,哗于郡中,其诗稍稍传于人口。然坐以匹夫交邦君,指目者众,讪疾蜂起。而守所以礼君如彼其降,又不为能诗故。守父故与君之父有道路之雅,以讲好而报旧德耳。君诗虽由此闻于人,人犹不知重其诗,复用为谤。呜呼,可谓穷矣!

  凡世之有好于物者,必有深中其欲,而大惬于心。其求之而得,得之而乐,虽生死不能易,而岂有所计于外。诗之不足贾于时,以售资而取宠,君诚知之矣。若为闭关吟讽,冻饿衰沮而不厌,其好在此也。人之不知重其诗,焉足以挠其气,而变其所业哉!

  君尝谒予,怀诗数十首为贽,色卑而词款,大指自喜所长,不病人之不知,而惟欲得予一言以为信也。岂其刻肠镂肺,酷于所嗜,虽无所计于外,而犹不能忘志于区区之名耶?嗟乎!此固君之所以为好也。君既死,予故特序其诗而行之,庶以不孤其意,岂以予文为足重君之诗于身后哉!

  ——选自《国学基本丛书》本《明文在》

  〔明〕王慎中

  朱碧潭诗序文言文翻译

  诗人朱碧潭君,名汶,以名门世家子弟,少年时随同父亲出游,往来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泛舟洞庭湖、鄱阳湖、九江之间,颠簸在波涛之上,以为壮举。又登临庐山,游赏赤壁,观览古圣贤隐居逃世歌啸咏唱的遗迹,志气有所启发,于是学习做诗,饮酒放浪。每当酒醉高兴,呼叫欢笑,便要做诗,自得其乐,还说他人哪能了解于我。人们也都轻视他,不把他的诗当回事。他的诗不行于时,只有在自己家里的墙壁窗户上,写得满满的,涂得到处皆是,以此来唬弄家人孩子。自己贫穷得无法谋生,家里人讥笑他说:“你涂些什么东西,真讨人嫌,只会弄脏墙壁窗户,又不能吃,难道画饼充饥!”拿起笔砚往他身上掷去,想以此激怒他,让他别再做诗。他可不发怒,照旧做诗。

  有一天,知府出了一张告示,要寻找所谓朱诗人碧潭的。差人拿着告示到市里喊问,没有人认识是谁,最后才知道是朱君。差人到门,强迫朱君去见知府。朱君穿了粗布衣服,窄袖子长下摆,大摇大摆地上了知府衙门。知府走下座位施礼迎接,朱君无所谓的样子,作一个揖就坐上宾之座。朱君住在府城西郊,地点荒僻,处于田头林尾地方,终日没有人迹。知府独去拜访他。他住的几椽老亭倾斜要倒,用竹竿撑住,让知府坐在下面。家里揭不开锅,捡一点储备的树叶,生起火来,煮几颗笋,烧水冲茶,款待知府。那些差役忍饥挨饿,在门外骂骂咧咧,朱君就像没有听见。于是朱诗人的名字,一府传开了,他的诗也稍稍有人看了。但是一个布衣同知府相交,大家的眼睛都盯上了,毁谤妒忌全来了。何况知府的所以降低身份给他礼遇,并不是因为他的诗写得好,而是因为知府的父亲与朱君的父亲是故旧之交,所以与朱君表示修好,报答旧日的交情。朱君的诗虽然由此为人们知晓,但是人们并不懂得看重他的诗,反而以此诽谤他。唉,真可说是穷到头了!

  大凡世人对于某件事物特别喜爱,必定是这件事物深得其好,而大悦其心。他追求并得到这件事物,这得到的快乐,是生死也换不到的,哪里还去理会生死之外的事情呢?做诗不能像货物那样卖给人们,得到钱财,取欢于人,这道理朱君是很清楚的。但他情愿关门做诗,虽挨冻受饿,衰病失意,也不厌倦,就是因为这是他的爱好。人们不懂得看重他的诗,怎么能阻挠他的志气,改变他所从事的事业呢!朱君曾经来看我,送我几十首诗以为见面礼。他的态度很谦虚,谈话很诚恳,大概的意思是对做诗是很自信的,不怕人们不知道他,只求我讲一句话做证明。我想他这岂不是如此刻苦专心,爱好做诗,虽然不计较生死之外的事情,但还是不能忘怀于区区的小名吗?唉唉,这确实就是朱君的所以爱好之深了。朱君已经死了,我所以为他的诗写一篇序言,使他的诗行之于世,庶几不辜负他的好意,虽然我的文章说不上能够让他的诗见重于后世。

  朱碧潭诗序评价

  大凡世人对于某件事物特别喜爱,必定是这件事物深得其好,而大悦其心。他追求并得到这件事物,这得到的快乐,是生死也换不到的,哪里还去理会生死之外的事情呢?做诗不能像货物那样卖给人们,得到钱财,取欢于人,这道理朱君是很清楚的。但他情愿关门做诗,虽挨冻受饿,衰病失意,也不厌倦,就是因为这是他的爱好。人们不懂得看重他的诗,怎么能阻挠他的志气,改变他所从事的事业呢!朱君曾经来看我,送我几十首诗以为见面礼。他的态度很谦虚,谈话很诚恳,大概的意思是对做诗是很自信的,不怕人们不知道他,只求我讲一句话做证明。我想他这岂不是如此刻苦专心,爱好做诗,虽然不计较生死之外的事情,但还是不能忘怀于区区的小名吗?唉唉,这确实就是朱君的所以爱好之深了。朱君已经死了,我所以为他的诗写一篇序言,使他的诗行之于世,庶几不辜负他的好意,虽然我的文章说不上能够让他的诗见重于后世。[1]

  朱碧潭诗序作者简介

  王慎中(1509~1559) 明代诗人、散文家。字道思,号遵岩居士。晋江(今属福建)人。慎中是次子,所以人称王仲子。幼聪颖,4岁能诵诗,教以对语,应答如流。18岁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在任革除宿弊,堵塞侵耗。不久,改礼部祠祭司。他和当时的四方名士唐顺之、陈束、李开先等一起讲习,学业大进。后又任吏部验封司郎中、户部主事、礼部员外郎、河南参政等职。因触忤大学士夏言而落职。归家后,当地士子常来请教,门墙几不能容。[2]

  朱碧潭诗序作者风格

  王慎中为文,初钩章棘句,吞剥秦汉散文,认为汉后散文无可取之处;后读欧阳修、曾巩等人的散文,大为钦佩。乃尽焚旧作,一意效仿。因反对拟古,主张学习唐宋散文,直书胸臆,与唐顺之、归有光、茅坤等成为明代文学中的一个流派,称唐宋派。王慎中卓然成家,与唐顺之齐名,被称为“王唐”。两人实际上是唐宋派首领。李贽评论王慎中文章说:“其为文也,恒以构意为难,每一篇,必先反复沉思。意定而辞立就。细观之,铺叙详明,部伍整密,语华赡而意深长。”散文代表作有《海上平寇记》、《送程龙峰郡博致仕序》、《金溪游记》、《游清源山记》、《朱碧潭诗序》等。诗体初宗艳丽,归田以后,颓然自放。清代沈德潜称赞他的五言古诗说:“然五言古亦窥颜、谢堂庑,无一浅语、滑语”。诗歌代表作有《登金山口绝顶》、《游白鹿洞》、《游麻姑山》等。

  朱碧潭诗序作者诗集



~

游斜川诗序原文及翻译
答:东晋陶渊明所写的《游斜川诗序》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游斜川诗序(晋)陶潜辛酉岁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

游斜川序原文和翻译
答:1、保留原词:在翻译文言文时,有些词语可以直接保留下来,不需要翻译。这些词语包括一些地名、人名、官名、年号等等。这些词语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翻译过来可能会失去原有的含义和历史背景。因此,在翻译时可以直接保留下来,不需要翻译。2、替换词语:有些文言文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语,或者...

朱碧潭诗序的作者简介
答:王慎中(1509~1559) 明代诗人、散文家。字道思,号遵岩居士。晋江(今属福建)人。慎中是次子,所以人称王仲子。幼聪颖,4岁能诵诗,教以对语,应答如流。18岁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在任革除宿弊,堵塞侵耗。不久,改礼部祠祭司。他和当时的四方名士唐顺之、陈束、李开先等一起讲习,学业大进。...

游青溪记翻译及原文
答:游青碧溪记翻译文四周环顾,只见奇峰错落地排列,众多的山谷纵横交错,实在是黄山风景最美的地方!【原文】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_。四顾奇峰错列,众壑...

墙东诗自记文言文翻译
答:5. 栏诗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西湖梦寻自序原文及翻译
答:这一年是辛亥年七月十六日,四川蝶庵老人张岱题。学好文言文的好处:1、了解历史,学习古代文化,欣赏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明。2、学习文言文的作用还在于传承中华文化,让一种古老的文明传承下去是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3、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提高人遣词造句,炼字的能力和阅读能力,提升文学修养。4、好的...

游石门诗序原文及翻译
答:游石门诗序原文及翻译如下:游石门诗序原文:石门在精舍南十余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之于旧俗,而未睹者众。将由悬濑险峻,人兽迹绝,径回曲阜,路阻行难,故罕经焉。游...

《游天平山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答:2、译文:至道元年,我寓住在汤阴。不多久,桂林有个叫惟深的和尚,从五台山回来,承蒙他来见我,说:“从前您曾经同我谈论南岳衡山山水的秀美,是湖南最秀美之处;如今我到林虑,造访天平山,探寻尽了那里的美景。纵观那里的泉水奇石,超过衡山很远。”我大吃一惊说:“我在汤阴居住了两年,汤阴和...

沈宣词尝为丽水领原文及翻译
答:沈宣词尝为丽水令,沈宣词曾经是丽水县令。原文:沈宣词尝为丽水令。自言家大梁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咸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殆不...

有没有关于诚信和礼仪的古诗古文???
答:2008-08-14 有没有关于诚信和礼仪的古诗古文??? 59 2017-12-18 有没有关于诚信和礼仪的古诗古文 1 2013-11-29 关于诚信的古诗文?? 131 2020-04-19 关于诚信方面的古诗文 4 2009-11-27 有没有关于诚信的座右铭? 170 2011-08-04 有关诚信的古诗词 1921 2016-03-29 有关诚信,礼让,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