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孩子与人相处的9个要点!

作者&投稿:台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今社会,光有聪慧的头脑是不够用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得当,父母怎么教孩子与人相处呢?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父母教孩子与人相处的9个要点!

  1、妈妈是第一个“好朋友”

从出生开始,宝宝最常接触的人就肯定就是妈妈了。其实宝宝社交的第一步从出生就已经开始了哦,妈妈正是担当了宝宝第一个好朋友的角色。宝宝年纪小不能说话,但是他却能够通过依依呀呀的发音、笑容、哭闹来和身边的人互动。

爸爸妈妈给宝宝最温柔的抚摸、亲吻,宝宝都能够及时地给予回应:高兴地笑、手舞足蹈。宝宝时刻感受着妈妈的温柔和爱,有了这一份安全感,宝宝才能更好地去面对外部世界,建立更多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妈妈这个“好朋友”角色是非常重要呢,妈妈给予宝宝更多的关爱和安全感,是宝宝发展社交能力的重要力量来源哦!

  2、尊重孩子间从小建立的友谊

亲密的友谊关系对于大人和小孩来说都是异常珍贵的。有人发现,当一个孩子有朋友时,玩的时间会比没有朋友的孩子多出6倍,他更容易与人分享,同别人交流的时间更长。但很多家长都不让孩子带那些成绩不好、太好动的小伙伴到家里玩,家长担心孩子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虽然说朋友圈子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但是家长对于孩子的交友也不应多设圈子,尊重孩子间从小建立的友谊,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习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才可能形成正确的交友观。家长不妨把孩子放到羣体中去,鼓励多交朋友,让孩子常串门、自己去找小朋友玩,而不要封闭在家中。

家长可以多组织孩子参加偏“动”的游戏,如荡秋千或骑车等,这种活动不仅有利于小伙伴的相遇,而且孩子在期间的积极互动要比在那些安静的动手游戏,如搭积木中的互动高出2倍。帮助孩子建立友情,有利于培养宝宝的合作能力哦!

  3、保护自己是基本的态度

小朋友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小冲突,这时候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去保护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面对、自己处理,这样才能够很好地锻炼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

值得提醒的是,家长要注意控制孩子的偏激行为,以免双方孩子发生危险。如果自己小孩是比较弱势的一方,家长要教导孩子学会反抗,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及时闪躲、表达愤怒,告诉对方“不许打我”,或者立刻报告老师,请求老师帮忙等等。在冲突中学会保护自己,也是一种社会适应的方式,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多一些这方面的教育哦!

  4、游戏是一种有用的准备

角色扮演的游戏能够给孩子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与人交往的技巧。在这些游戏中,玩具可以给孩子另一个视角,让他站在别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进而体会他人的感受。

  5、分享要靠后天学习

宝宝1 岁半以后,“自我中心”思维会逐渐向“社会化”思维转化,分享是其他友谊技巧的基础,学会分享是孩子需掌握的一项重要技巧。我建议,妈妈在宝宝比较小的时候,可以通过与孩子共享某些物品来强化孩子的分享意识,比如和孩子分享一盘切好的水果、戴戴妈妈的太阳镜等。

等宝宝习惯与妈妈玩“分享”游戏之后,就可以邀请一些与宝宝相熟的小朋友,请大家各自带上玩具一起玩。妈妈提议他们互相交换玩具,让宝宝了解到“把自己的玩具借给其他小朋友,自己也就能玩到别人的玩具”。在集体游戏时,妈妈要保证孩子们的玩具在分享后能够重新回到各自手中。有了愉快而安全的分享经验之后,宝宝慢慢也就能够接受分享。

  6、 我接受你的愤怒,但我不能允许你打人

一些宝宝生气激动起来就会扔玩具、甚至打人、咬人。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动怒,这样只会“火上浇油”,家长应该接受情绪,引导行为。比如向宝宝明确表示:“我接受你的愤怒,但我不能允许你打人”。

首先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别着急,妈妈会帮助你的”。这样孩子就不会把气撒在小朋友的身上了。有时候孩子打人也是出于一种自卫,出自本能。

宝宝选择用打人的方式发泄不满的情绪,这时家长需要提供温柔,积极地安慰,以防止孩子情绪变得暴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另外,让孩子看到一种除了打人以外的处理好事情的方法。比如协商、交换等方式,让孩子学会用语言进行“谈判”。

  7、学会欣赏自己

多孩子往往因自身的一些缺点对自己缺乏自信,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对自己评价过低。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往往表现得比较畏惧、焦虑,甚至有点不合羣。

家长要在孩子小的时候教孩子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孩子在成功中逐渐感受自己的能力,提高自信。

也许孩子的优点不多,值得骄傲的地方不多,但家长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来赞赏孩子,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爱,使孩子有满满的安全感,孩子自然就会学会欣赏自己,自尊自信。

  8、合羣的本质是尊重别人

一个没有规矩的孩子,在社会交往中也不太容易受欢迎。建议家长让孩子越早、越多地和羣体接触,尤其是与同龄孩子之间的相处,这对孩子的情绪理解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从小就应该给孩子明确界限,包括不能抢别的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学会尊重别人,礼貌待人。在与同龄人的相处中孩子会逐渐明白:每个人都有情绪,而且每个人的情绪表达方式不同;知道自己的情绪会影响他人的反应,也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和同伴的情绪,并在感知他人情绪中学会合理表达和调节情绪。孩子在与人的交往中学会理解、体谅他人,这对孩子以后的社交能力发展十分重要。

  9、从兴趣入手,更容易找到玩伴

如果你发现你家小孩和幼儿园的孩子不太玩得来,不一定就是你家孩子不合羣,或者出现社交问题,有可能他只是不喜欢他们的游戏方式。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一些孩子喜欢安静,一些孩子好动不已,家长尝试从孩子的性格、兴趣出发,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小伙伴。



~

怎么引导孩子和人相处?
答:引导孩子和人相处是教育孩子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下是一些建议: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孩子的社交技能包括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互动、给孩子提供社交机会、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如何教育孩子与人相处?
答:教育孩子正确地与人相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注重孩子的情商教育。家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读书、观察周围事物、分享生活经验等方式,帮助孩子积累情感管理和沟通技巧,增强孩子的情感智能。2. 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家长可以通过表扬和关注孩子对他人的理解和体贴,引导孩子学习随时注意周围的人和事...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呢?
答:2. 社交方面:孩子的社交圈子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3. 学习方面:虽然孩子和学习不好的孩子或坏孩子一起玩不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但是如果孩子太过沉迷于游戏和玩乐,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

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进行人际交往呢?有什么好的方式吗?
答:每个人都想从别人那里得到友好相待,都想和别人交往,孩子也不例外。但是,因为性格或其他原因,有些孩子很难做到这一点。但只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也是可以让孩子人缘变好的。1.父母应该教孩子学习礼貌待人 现实生活中,一个粗鲁无礼的人很难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更别说友谊了。

怎样教会孩子与人相处呢?
答:孩子们之间如果不慎起来冲突,在他们能解决的情况下,家长没有必要参与其中,如果的确需要家长的帮助,家长最好间接的引导而不要直接去参与。渐渐的孩子就可以感受到交往的乐趣,也愿意主动与别人交流沟通。2、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要教孩子去分享。让孩子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分享很重要,当给孩子买的玩具或者...

如何教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如何引导孩子?
答:1、借第三者之口赞美孩子 “借第三者之口赞美”原本是社交礼仪中的一个术语。因为经由第三者的表述更容易使人感觉具有真实的客观性,也容易使人信服。虽然孩子小,但他也知道当面赞美含有客套的成分。2、用温和的语调交谈 回想一下在亲子对话中,当孩子表现不听话时,父母多数的表现是不是冲孩子大吼?

如何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
答:如何教孩子学会与人交往, 要让孩子学会怎样与人交往 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将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更好地走向群体;将有利于孩子豁达大度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对其一生都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教育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吧,它将使你的孩子终生受益。 1、帮助孩子掌握简单的交往技能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与同伴交往...

怎样教会孩子与人相处呢?
答:教会孩子与人相处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在社交场合中表现自如。以下是一些教孩子与人相处的方法:1.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是教育孩子与人相处的基础。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故事,听取他们的故事,以及与孩子一起做各种活动,这些都可以让与孩子建立更...

父母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答:良好的家庭氛围容易让孩子产生交往的兴趣和需要,而父母对孩子交往需要的满足则更强化了孩子的这种兴趣,让孩子从小就乐于与人交往,与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要想让孩子有一个和谐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家长就必须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交往氛围。家庭成员之间应尽量避免当着...

家长该怎样帮助孩子学会和他人交往?
答:即使孩子的方法不合理,我们也不要急于否定和评判,更不要直接把方法灌输给孩子。这种方法的训练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找到最佳的方法,而是为了分散孩子的思维,让他们知道同一个问题不只有一个解决方案。这个方法行不通。我们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2.和别人相处好的前提是和自己相处好。父母能做的就是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