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两面:物质、精神

作者&投稿:车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茶有两面。物质的一面或精神的一面。这两面亦有它的交集。
从茶里喝出滋味和从茶里喝出三昧,茶的两面,各有所需、所喜者。

时下喝茶,渐兴插花、挂画、焚香、布席。文化的回归与复兴原是好事,只是不知有几个能在插了花、挂了画、焚了香、点了茶之后,真正感受到茶之精神。
茶之精神应该远在“审美练习”之别处。
旧时关于茶的著录,帝王卿相也好,文人高士也好,从唐代:“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九难;到宋之“三点三不点”;明之“七忌十三宜”,大多着重论述茶、水、器皿、烹煮技巧、品饮环境与品饮对象……终究停留在“好喝”与“喝好”层面。

这样的茶,也仍然是物质性多过精神性的茶。
倒是引种了我们的茶树、学了我们的茶法去的日本,曾经注重过茶的精神性。演绎出自己的茶道。
茶道开山之祖,出过家跟一休和尚参过禅的村田珠光,将《涅槃经》的“愿作心师,不师于心”引作《心之文》的结语。明指茶道乃是“降伏内心、调伏心性”的修行之道。茶道秘籍《山上宗二记》、《南方录》等也是论道多过论茶。只是,草庵茶的“佗寂”,最终难免在四叠半榻榻米的方寸之间被繁复的仪式绑架。应了千利休“茶道普及之日,亦是茶道之心泯亡之时”的预言。

想见,过度的仪式感也并非茶之精神所在。如今的日本,人爱咖啡多过爱茶,大名道具纷纷流向中国的爱茶抑或爱茶席、爱茶道具之人。然而,如若一个时代缺失大智慧的大茶人,一切缺乏创造、无法发乎于内心的不明就里的模仿,只会让形式愈发趋向背离精神的物化流俗。否则,当年只得一口烫酒锅泡茶的善法便不会得到珠光“善法之趣在于心净”的赞赏。
那颗干净的心,约莫就是茶的某种精神。

~

高二政治问题如何理解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_百度...
答:以现在的科技和知识恐怕还无法搞清楚;就算是先有物质,但物质的运动发展又依靠什么呢?那就是能源、动力;所以,物质的发展主要是动力的作用;这就好比一个硬币的两面,那就要看你以什么出发点来看问题了,对于世界,你是以形成的观点来看问题呢,还是以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动力;...

心什么合什么的词语心x合x式的四字词语
答:心什么合什么的词语心什么合什么的词语,常见的有:心物合一、心口合一。心什么合什么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心物合一 辞典解释心物合一  xīn wù hé yī     国父民生主义哲学的思想,用以修正历来偏重唯心或唯物的分派。认为精神与物质,实为一体两面,精神...

哲学是物质力量还是精神力量
答:哲学主要是精神力量,因为哲学是看问题的角度、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哲学的物质力量是精神力量的从属,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分析研究。

唯物唯心争辩不断,人们心目中的“唯心”到底长啥样?
答:物质与精神(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先有,精神后有,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映物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唯物主义的意思。这种观点坚决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三、“长啥样”?不辩自明。这样重大的课题,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告诉我们:唯物论和辨证唯物主义是颠覆不破的真理!它是指路明灯,是指引 社会 发展的...

“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二元论”分别是...
答:(2)物质和精神是哲学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弄清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方面都有重要意义。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传统哲学中的一些不实之词必须予以彻底纠正或清除。否则,哲学就不可能得到发展。下面谨就这两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以供参考。(3)在当代人看来,所谓物质,即...

科学技术的利用具有两面性: 一是 二是
答:生产技术不断取得进步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新的重要的社会价值观.科学技术的革命带来了生产效率巨大增长,而对生产效率和效益的追求,又促进了生产管理方式中协作精神的发展. 因此,科学技术无论从物质层面还是从精神层面都对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人 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二,科学技术对社会...

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答: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核心要素是:人品、态度、能力。想要留住真正的人才,不仅要在物质条件满足人才,还要做好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来分。人品:有的人拉帮结派,两面三刀,玩弄权术,无非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权力、金钱、地位等等),这样的人可能能力比较强,善于迷惑人,有时...

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二元论 分别是什么???谢谢_百...
答:唯物主义一元论,是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由物质组成的学说。唯心主义一元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主观唯心主义(这是强调世界的一切存在是由人所创立的。另一个就是客观唯心主义,就是强调世界的万物是一个由上帝创立的。而唯心主义二元论,是由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创立的,是强调物质和意识这两者是相互独立存在的...

佛法是迷信吗?
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指物质、“空”就是指精神,物质即是精神,精神就是物质,物质跟精神是一体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量子力学也证明,物质实际上都只是一种波动的现象,而且就如佛经所说,都是从心想生的。应该说,量子理论的发展,越来越证明佛是存在的,有兴趣的朋友...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分别是什么?请打几个比方或者举几个例子来...
答:24. 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25.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6. 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27. 柏拉图:理念论。28. 黑格尔:绝对精神。29.中外“神创论”。30.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