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口特别多? 中国人口为什么这么多?

作者&投稿:占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把生育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政府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将人口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专题座谈会,统筹考虑,协调部署,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法律、倡导、经济、行政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和解决人口问题,把发展经济、开展计划生育、普及教育、提高健康水平、消除贫困、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妇女地位、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等紧密结合起来。

2003年,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和综合协调,更加科学地制定和实施人口发展规划。

2004年初,中国政府组织多学科的专家学者,正式启动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已经提出了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的人口发展战略思路,为科学制定国家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看,中国人口的现状如下:

一、人口数量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00年11月1日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大陆31个省、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78万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44万人,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为2228万人。

国家统计局测算数据表明,2005年1月6日,中国人口总数达到13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

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

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

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

二、人口素质

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2004年的71.8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1500/10万下降到2004年的51/10万,婴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下降到2004年的29.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50-300‰下降到2004年的28.4‰。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约100万例。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据估计,截至2003年12月,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84万,2004年疫情处于从全国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

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2004年,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3.6%,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01年(其中男性8.5年,女性7.51年),比1990年提高了1.75年;人口粗文盲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降少到8.33%,比1990年时下降了7.55个百分点。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大学以上占5.42%、高中占12.59%、初中占36.93%、小学占30.44%,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

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年)。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004年,城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3年,乡村为7年;城镇文盲率为4.91%,乡村为10.71%。

三、人口结构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在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129988万人中,0-14岁人口为27947万人,占总人口的21.50%,15-64岁人口为92184万人,占70.92%;65岁及以上人口为9857万人,占7.58%。上述数据表明:

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

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据预测,2016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2020年仍高达10亿左右。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200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7%以上,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据预测,到2020年,65岁老年人口将达1.64亿,占总人口比重16.1%,80岁以上老人达2200万。

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2004年末男性人口66976万人,占51.5%,女性人口63012万人,占48.5%,总人口性别比为106左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117,2003年为119,少数省份高达130。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启动了“关爱女孩行动”,倡导男女平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四、人口分布

从城乡分布来看,2004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到54283万人,占总人口的41.76%,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58.24%。

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2004年,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4亿。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按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测算,到2020年还将从农村转移出3亿左右的人口。

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

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困难。

面对复杂的人口问题,中国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人口政策与方案,用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因为中国在晚清—-解放前,错过了世界经济科技大发展的时候,经济科技停顿,只能靠劳动力维持经济状态,并且经济发展后,出现了很多新的生活方式,导致人们不想生育(当时西方节育技术也提高很多,我国在解放前连避孕套都不会生产,既然怀了那就生下来吧,有很多这种心态导致人口剧增,其实解放前人们根本不想生小孩,要知道养孩子该多难呀!),而中国还维持以前那种男耕女织生活方式。解放后,“人多力量大”的观点也导致了人口剧增!所以在上个世纪人口剧增!话说回来,人口多未必是坏事!关键是民族素质要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了,人口少了,那个民族也是会灭亡的!! 我的观点是----中国人越多越好,最好有50亿,前提是要生活在全地球!!怎么在全球生活?---靠本事了!!!哈哈哈

0.中国原本历史悠久,休养生息多年,人口本来就多

1.毛主席时期学习苏联提出的鼓励多生政策,人多力量大的政治观,提倡多生,多生了国家有补贴,国家养.这也是中国反蒋,反侵略,反封锁战争的需要.

2.中国人传统的观念喜欢人多"多子是福","信是生男好"的思想影响.

3.当中国人意识到人多的不利后,人口基数过高了,难以短时间内抑制人口增长,即使每对夫妻只生一个,人口增长仍然很快.

maybe that all

人口基数大,没办法,再说了,计划生育工作也没做好。

这个物种的繁殖能力强,加上进化时间长,抵抗力较强!!呵呵~~

中国人口为什么那么多?~

原因一:天时地利——地理因素
很多人都认为美国地理位置好,面积广阔、三面环海、资源丰富还远离了欧洲大陆的复杂环境,反观中国,邻国特多,而且还有一些邻国虎视眈眈老想侵占我们领土。
实在是很不好,其实不然,中国地理海陆位置很是优越,造就了无数天然的海港,其次中国处于板块交界,地震灾害频次相对较少,中国纬度相差50°,大部分位置处于温带,便于人口繁衍和农业生产。
原因二:人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中华民族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也全部统一,在文化统一的背景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就开始灌输给每个中国人。
中国封建思想很重,重男轻女千年不变,加之古人没有避孕措施,所以生的男孩在分家后,迅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一大堆,大多数人都本着养儿防老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使得中国人口无论怎么减少,都能很快恢复。
原因三:物种入侵

古时候,交通不发达,各大洲之间基本没有互通有无一说,但是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和船只的进步,使得很多东西得以互通有无,万历年间为啥人口能破亿。
除了中国人勤劳朴实,只要有口吃的就好的态度,还引进了玉米、马铃薯和番薯,正是这几种农作物的出现,才使得中国人口更是蹭蹭的上涨。
原因四:生活条件好了

到了近现代后,随着战争的减少、医学条件的发展,婴儿们的出生率提高了,人均寿命也提高了,加之某个伟人说过“人多力量大”,使得近现代人口迅速增长。

扩展资料
历史发展
历史上,中国人口一直保持世界人口较大比例。1850年中国人口约4.3亿,占世界人口的34%。由于战乱等原因,1850年至1950年中国人口增长缓慢。
1949年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7亿,占世界人口比例下降到22%。1950年起,由于生产发展、人均寿命提高,世界各国人口迅速增长。到1990年末,中国人口已达11.4333亿人,但占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22%左右。
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1962年就做出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1990年代,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中国的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由于人口结构的原因,中国人口总量仍在继续增长,但占世界比例逐年降低,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口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最显著的国情。到2005年,中国大陆人口已经达到13亿。在今后至少100年内,中国的人口问题将始终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的瓶颈。
中国人口为什么会这样多?我认为是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系的。
其一,中国几千年来是一个农耕民族,农业生产不同于工商业活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效益的增加和农业劳动条件的改善是非常困难和非常缓慢的。农业主要是靠天吃饭,靠人干活。人口多,劳力多,产量就多。生产人口的成本低,收益大。这就必然刺激人口的绝对增长。
其二,中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少而又比较集中在边缘区域,由动物引发的大规模的瘟疫很少爆发,缺少对人口的一种自然淘汰的手段。
其三
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它没有经历过商品经济的原始积累和竞争阶段。而竞争是实现社会资源优化的杠杆,也是实现人口优胜劣汰的最有效的最合理的手段。欧美人种的优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竞争和两极分化实现的。这一过程虽然残酷,但结果是相当合理的。我们没能经历这一过程,我们只能拖拽着巨大的各色人口,踯躅着爬过半封建社会,拥挤在初级阶段。
其四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了计划经济,分配上是平均主义,经济上没有竞争,“人人有饭吃,人人有工作”,各种政策实际上向低素质者倾斜。继续延续了农业经济的“人多力量大”的传统观念。五六十年代批判了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自此,人口的迅速增长一发不可收拾。目前,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
有趣的是,正在中国焦虑于人口太多的同时,欧美很多国家却忧虑于本国人口发展缓慢。去年在欧洲,一位德国人曾经抱怨他们的年轻人“不爱国”,理由是这些年轻人不结婚,不爱生小孩。

中国人口为什么那么多?
答:原因三:物种入侵 古时候,交通不发达,各大洲之间基本没有互通有无一说,但是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和船只的进步,使得很多东西得以互通有无,万历年间为啥人口能破亿。除了中国人勤劳朴实,只要有口吃的就好的态度,还引进了玉米、马铃薯和番薯,正是这几种农作物的出现,才使得中国人口更是蹭蹭的上涨。原...

中国人口这么多的原因是什么
答:中国人口这么多是因为以下几点 1 面积大,特别是适宜人类大规模生存居住的土地面积够大。2 中国相对封闭,除了北方游牧民族威胁外,总体上还是比较安定的。3 中国有重视生育后代的传统文化。4 人口基数大。清朝长久时期的稳定统治,和政策上重视民生赋税收的很低,特别是摊丁入亩之后中国人口从1661年的不...

中国人为什么人口这么多?
答:1. 历史因素: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人口数量在历史上一直相对较多。2. 经济因素: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这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3. 文化因素: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家庭和家族的重要性,这也导致了较高的生育率。4. 政策因素:中国政府实行...

中国人口为什么这么多?
答:消失以后,有些完全不在了,有些也只是一些小国家。比如蒙古帝国,在强盛时期横跨欧亚,人口当然是那时候世界上最多的。不过现在的蒙古国,版图面积却已经非常小,而且人口也只有300万。中国现在不是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比中国版图面积大的还包括俄罗斯、加拿大这些国家。但是这些国家,不但历史很短,...

为什么中国人口特别多?
答: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20世纪70年...

中国人口为什么那么多
答: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多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力资源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中国总人口达到133474万人(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其中,劳动力资源10696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26...

中国人口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人口太多,是指现在每年净增 1400 ― 1500 万人。人口太少,一是高质量的人才太少;二是"中国妇女生育的孩子之少,已经不能替代她们自己了"。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1997 年,中国 60 岁以上老人 1 亿多,占总人口的 10%,到 2040 年预计将达 2.5 亿以上,占总人口的 23.79%,...

为什么中国的人口那么多?
答:5.汉族的儒家文化讲究“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观念十分盛行,直到现在亦如此。6.经济是人口数量的直接因素之一,中国古代的经济高度发达。综合以上几点原因,历史上中国的人口基数基本上是在缓慢平稳的增长,且一直都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到康熙年间,中国的人口就超过了一亿。另外,中国在建国以后的...

中国人口最少的城市 中国人口比较多的县有哪些
答:中国人口比较多的县有什么 1、安徽临泉县:这个县的人口数量为230万人,在中国属于是排行首位的人口大县,其位置在安徽西北部,属于是中国绿色名县。2、江苏沭阳县:这个县的人口数量为197万人,其位置在沭水之阳,也正因如此,所以这个县被称之为沭阳县,其占地面积为2298平方公里。3、广西博白县:...

中国人口多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现在人口多,也不是一天生出来的。建国前,中国有四亿五千万人口。这是建立在当时人的平均寿命35岁的前提下。而今天,50多岁的人,照样可以很轻松,很年轻的活着,这是新中国建立了普遍的医疗系统,尤其是根治了血吸虫等流行病的结果。也是大一统的国家,收缴枪械,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