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十子胤俄的十王坟在哪?

作者&投稿:藏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位于海淀区西部,东至柴家坟,西至杜家坟,南至行集寺,北至余家坟。因此地藏有康熙第十子(胤俄)坟而得名。
胤俄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十月十一日,母皇贵妃钮轱禄氏,太师遏必隆之女。康熙四十八年(1709)三月封敦郡王。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月管理正黄旗满汉三旗事物。在康熙末年的储位之争中,他与胤禟一起辅胤禩,因而深为皇四子胤禛所忌恨。雍正即位后的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二月解去胤俄管理三旗事务。雍正元年(1723)蒙古格尔格哲布的“泽不尊丹巴胡土克图叩 圣祖梓宫,于京师病故。世宗胤禛命胤俄护其灵柩北还,胤俄称病不行,同时又私行禳祷,祷祠中连写“雍正新君”,事为胤禛所侦知,于量新帐旧账一起算,将他夺爵圈禁。直到雍正十三年(1735)十一月,弘历即位后,才将他放了出来。乾隆二年(1737),又封他为辅国公,乾隆六年(1741)九月初九日卒,享年五十九岁,诏用贝子级别祭葬于京西田村北边二里,称十王计。胤俄墓地称大宫门,坐北朝南,南边有文河一条,由南北至中轴线上的宫门、享殿各三件,宝顶一座,红墙一道。大宫门东北还有一块坟地,俗称小宫门,外有砖墙,内有胤俄第五子弘暄、第六子弘晙等红宝顶三座。十王坟树木以白皮松和柏树为主,国民政府曾宣布这里为林木保护区。民国十三年(1924)前后,胤俄的后人将余地卖给李泉珍,李砍伐了一些树木,被人告发。日伪时期,十王坟多次被盗,因地宫为棚板石结构,里边填充三合土,始终没人盗开。1945年填平了文河。1968年秋,村里将地宫发掘,发现地宫停放灵柩三口,一男二女,尸首已经腐烂。到1984年10月地宫废坑尚未填平,附近散落阶条石数十块。
十王坟占地七十二亩,国民二十一年(1932)《北平市自治区所属街巷村离名称录》户:十王坟“。民国北平市五区郊六区地图印有”石王坟“。1953年称之”十王坟村“。村址及四周属平原地貌,位于永定河引水渠两侧,地表地下水即位丰沛。

谁能介绍一下清朝皇十子爱新觉罗?胤俄~

爱新觉罗·胤(礻我)
  温僖贵妃,钮钻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康熙二十年十二月册为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十于胤(礻我)胤俄又称允(礻我)。康熙第十子,于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为敦郡王,五十七年命办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因与胤禟、胤禵支持皇八子胤禩争夺皇太子之位,康熙帝很反感。雍正元年,雍正帝命他遣送泽卜遵丹巴、胡图克图灵龛还喀尔喀,胤(礻我)托病不行,奉差擅回。
  后来他在疏文中连写“雍正新君”字样,被雍正帝发觉,斥为不敬,被夺爵,禁锢在京师,直至乾隆二年才被释放,封为辅国公。乾隆六年卒,以固山贝子品级入葬。

允礻我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十月十一日,母皇贵妃钮祜禄氏,太师遏必隆之女。

温僖贵妃 温僖贵妃(?——1694)钮祜禄氏,满洲 镶黄旗人。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家势显赫。 谥曰:温僖贵妃.
钮祜禄氏,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

十阿哥胤俄十岁丧母后由宜妃养大。宜妃,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人,佐领三官保之女。康熙初赐号贵人,康熙十六年八月册为宜嫔,十八年生皇五子恒亲王胤祺,二十年十二月晋封宜妃。
康熙四十八年(1709)三月封敦郡王,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月管理正黄旗满蒙汉三旗事务。雍正即位后的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二月解去管理三旗事务。
雍正元年(1723)蒙古喀尔喀部的“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诣京师,谒圣祖梓宫,俄病卒,……命允礻我赍印册赐奠。允礻我托疾不行,旋称有旨召还,居张家口。”雍正帝一直认为允饿与允禩等“结党妄行”,对这位“乘戾犯法之弟,治之以罪,适足以昭朕无私之善政”,遂在雍正二年(1724)四月,将允礻我革去郡王,永远禁铜。
 后来他在疏文中连写“雍正新君”字样,被雍正帝发觉,斥为不敬,被夺爵,禁锢在京师,直至乾隆二年才被释放,封为辅国公。乾隆六年卒,以固山贝子品级入葬。
十子原封敦郡王允誐 ,其初行次为第十,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十月十一日亥时生,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出。四十八年三月,封敦郡王。六十一年十月,与受末命。雍正二年四月,以奉差擅回,削爵、禁锢。十三年,高宗即位。十一月,释之。乾隆二年二月,封辅国公。六年辛酉九月初九日子刻卒,年五十有九,以贝子礼葬。子六人女三人。
嫡夫人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之女);继夫人赫舍里氏(佐领常海之女);
妾:郭络罗氏(员外郎永保之女);王氏(护军校凌保之女)。
第一子未有名,康熙四十年辛巳八月初十日酉时生,母妾郭络罗氏
第二子弘旭,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十一月十九日午时生,母妾郭络罗氏
第三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十二月二十六日丑时生,母妾郭络罗氏
第一女,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八月十四日酉时生,母为妾郭络罗氏
第四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月十三日子时生,母妾王氏
第二女,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五月十二日戌时生,母为妾王氏
第五子弘暄,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五月初一日午时生,母嫡夫人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
第六子弘参,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二十三日酉时生,母妾郭络罗氏
第三女,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二月五日子时生,母为妾王氏
●生育子女数(共9人):嫡夫人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1人,继夫人赫舍里氏0人,妾郭络罗氏5人,妾王氏3人
十王坟占地五百余亩,东、西、南三面均是大道,北边与克勤郡王府坟地为邻。允礻我墓地称大宫门,坐北朝南,南边有文河一道,宫门、享殿各三间,宝顶一座,红墙一道。大宫门东北还有一块坟地,俗称小宫门,外有砖墙,内有允礻我第五子弘暄、第六子弘晙等红宝顶三座。十王坟树木以白皮松和柏树为主,郁郁葱葱。由于年代久远,当时的民国政府宣布这里为林木保护区。1924年,贝子允礻我的后人来到这里,把大部分可耕地售出。1944年前后,将余地卖给了双槐树村李泉珍(俗称眼镜李)。李泉珍借口日本飞机掉在十王坟,拉不出来,趁机砍伐了一些树,被人告发,木材充公。1945年,填平了文河,整治了土地。
十王坟在日伪时期多次被盗,但始终没人盗开。地宫为棚板石结构,里边填充了三合土。一九六八年秋,村里将地宫发掘,用五吨吊车挪开了条石。除去里边的三合土,发现地宫停放灵柩三口,一男二女,尸首早已腐烂。老人讲,出土凤冠两顶,上有金龙两条、凤凰十条。还有金手镯两副。分别上交给了中国人民银行和海淀区政府。

康熙十子胤俄详细资料
答:十王坟占地五百余亩,东、西、南三面均是大道,北边与克勤郡王府坟地为邻。允礻我墓地称大宫门,坐北朝南,南边有文河一道,宫门、享殿各三间,宝顶一座,红墙一道。大宫门东北还有一块坟地,俗称小宫门,外有砖墙,内有允礻我第五子弘暄、第六子弘晙等红宝顶三座。十王坟树木以白皮松和柏树为主...

谁能介绍一下清朝皇十子爱新觉罗?胤俄
答:康熙二十年十二月册为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十于胤(礻我)胤俄又称允(礻我)。康熙第十子,于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为敦郡王,五十七年命办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因与胤禟、胤禵支持皇八子胤禩争夺皇太子之位,康熙帝很反感。雍正元年,雍正帝命他遣送泽卜遵丹巴、胡图克图灵龛还喀尔喀,胤(礻...

哪里有康熙皇十子爱新觉罗?胤俄?的详细资料
答:爱新觉罗·胤禄清康熙帝第十六子。其初行次为第二十六。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六月十八日卯时生,庶妃王氏即顺懿密王氏妃所出,为皇十五子允禑同母弟。康熙末年,命掌内务府。雍正元年(1723)三月,庄亲王博果铎(皇太极孙)卒而无子,奉命继嗣为后,承袭庄亲王爵位。历官正蓝旗汉军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正...

问一下,康熙第十子胤俄的嫡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属于哪一旗啊?
答:嫡夫人: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之女 成婚时间约为:康熙三十八年左右 这位嫡夫人于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五月初一日午时生胤礻我第五子弘暄,弘暄属右翼近支正红旗第三族 嫡夫人的亲戚们:这位嫡夫人的父亲乌尔锦噶喇普是阿霸垓右翼旗扎萨克郡王都思噶之孙。阿霸垓部属于漠南蒙古,阿霸垓也作阿巴...

康熙十子胤俄详细资料
答:十王坟占地五百余亩,东、西、南三面均是大道,北边与克勤郡王府坟地为邻。允礻我墓地称大宫门,坐北朝南,南边有文河一道,宫门、享殿各三间,宝顶一座,红墙一道。大宫门东北还有一块坟地,俗称小宫门,外有砖墙,内有允礻我第五子弘暄、第六子弘晙等红宝顶三座。十王坟树木以白皮松和柏树为主...

康熙十子胤礻我的一生有哪些事件?求大神帮助
答:康熙第十子,于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为敦郡王,五十七年命办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因与胤禟、胤禵支持皇八子胤禩争夺皇太子之位,康熙帝很反感。雍正元年,雍正帝命他遣送泽卜遵丹巴、胡图克图灵龛还喀尔喀,胤俄托病不行,奉差擅回。 后来他在疏文中连写“雍正新君”字样,被雍正帝发觉,...

哪里有康熙皇十子爱新觉罗?胤俄?的详细资料
答:回答:爱新觉罗·胤禄 清康熙帝第十六子。其初行次为第二十六。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六月十八日卯时生,庶妃王氏即顺懿密王氏妃所出,为皇十五子允禑同母弟。康熙末年,命掌内务府。雍正元年(1723)三月,庄亲王博果铎(皇太极孙)卒而无子,奉命继嗣为后,承袭庄亲王爵位。历官正蓝旗汉军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

是康熙的哪个妃子将皇十子胤俄养大的
答:十阿哥胤俄十岁丧母后由宜妃养大。宜妃,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人,佐领三官保之女。康熙初赐号贵人,康熙十六年八月册为宜嫔,十八年生皇五子恒亲王胤祺,二十年十二月晋封宜妃。就是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面那个邓婕演的

皇十子胤俄的十王坟在哪?
答:位于海淀区西部,东至柴家坟,西至杜家坟,南至行集寺,北至余家坟。因此地藏有康熙第十子(胤俄)坟而得名。胤俄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十月十一日,母皇贵妃钮轱禄氏,太师遏必隆之女。康熙四十八年(1709)三月封敦郡王。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月管理正黄旗满汉三旗事物。在康熙末年的储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