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十大历史文化名人的介绍 襄阳历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

作者&投稿:水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襄阳十大历史名人分别是:春秋时期的玉石鉴赏家卞和、战国时期的辞赋家宋玉、东汉政治家刘秀、东汉时期的文学家王粲、三国时期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东晋史学家习凿齿、东晋佛学家释道安、南朝编纂家萧统、唐代诗人孟浩然、北宋书画家米芾。



气候资源 南北兼宜
襄樊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既有滔滔汉水流经,又有干冷、暖湿空气交绥,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加之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对气候要素产生明显的再分配作用,使得市内气候形成了各种类型。境内繁多的植物、动物种类,即受惠于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全市年平均气温除高山以外,一般均在15-16℃之间,1月2-3℃,2月15-16℃,7月27-28℃,10月16--17℃。无霜期在228-249天之间。全市热量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可以说兼备了南北气候特点。全市年降水量820-1100毫米,其中夏季占400-450毫米。全年降水量为107-135天。太阳辐射较为丰富,年平均总日照时效为1800-2100小时。又由于境内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度最高、降水最集中、光照最强的季节,正是主要农作物的旺盛生长季节,故全市气候资源上的优势,极有利于农业生产潜力的发挥。
土地资源 富饶多样
襄樊市处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根据其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特点,襄樊市全境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山区由武当山脉东端和荆山山脉北段组成,覆盖保康、谷城、南漳3个县的全境,面积800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西部山区海拨多在400米以上,其中保康县境内的关山海拔2000米,既是襄樊全境最高点,又是汉江与长江的分水岭。西部山区物产丰富,类型多样,是用材林、经济林、土特产、畜牧业等多种经营的重要生产基地。东部低山丘陵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地带以及与随州、钟祥、荆门交界地带,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0%,海拔多在90-250米之间。丘陵以低丘为主,丘间河谷开阔,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也是重要的粮棉产区。地处西部山区和东都低山丘陵之间的中部广阔地带,属岗地平原,由襄阳,枣阳,老河口3县市的“三北”岗地和分布在汉水、唐白河、蛮河流域的冲积平原组成,面积800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三北”岗地海拔在85-140米之间,沿河冲积平原海拨在90米以下。宜城市境内的八角庙海拔44米,为襄樊全市最低点。“三北”岗地岗顶宽平,岗垄相间,起伏和缓,土层深厚,适宜农业机械化作业,是小麦、棉花、豆类、油料、烟叶的重要产地,并兼有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和推广农业高新技术的优越条件。汉江流城两岸河谷小平原和大面积冲积平原属江汉平原北端的组成部分,其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质上乘,是水稻、小麦、棉花、牲畜、禽蛋、水产的主要生产基地。全市土地资源的潜力还很大,其中可利用、亟待开发的荒山、荒地、滩涂尚有800多万亩,可供养殖利用的水面也很多。全市种养殖业及多种经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水利资源 优势显著
襄樊市地理位置的优越,还表现在既有充沛的降水,又有众多的河流和库塘,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水蕴藏量都很可观。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属长江水系的汉江、沮漳河两大河流流域面积为全市河流流域总面积的绝大部分。年均径流总量85亿多立方米,正常年过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全市最主要的河流汉江,自丹江口水库坝下陈家港流入襄樊境内,经老河口、谷城、襄阳和襄樊市区,南出宜城市岛口村入钟祥市,境内汉江全长216公里,有30条支直接汇入汉江,流域面积1735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8%。汉江水系条件与欧洲著名的莱茵河相当。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845座,堰塘88461口。地下水储量也极为丰富,开掘便捷。另外,水质好是这里水资源的又一显著特点:地表水矿化度低,总硬度适中,多属软水,可广泛用于灌溉和饮用(例如境内的长216公里的汉江,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清澈如镜);地下水的矿化度一般也较低,多属中性及弱碱性水,均可作为生产和生活用水。就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水资源条件。
经济文化 南北交汇
襄樊自古以来,就是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春秋战国时期,襄樊是大国楚和中原周天子交往的通道。两汉至隋唐时期,从京城西安、洛阳经襄阳到江陵的驿道,是沟通南北政治、经济的大动脉,加上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在此与唐白河汇合,襄阳就成了“南船”、“北马”的汇集地。盛唐诗人张九龄写道:“江汉间,州以十数,而襄阳为大,旧多三辅之家,今则一都之会”。杜甫的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白居易的诗句“下马襄阳郡,移舟汉阳驿”,生动地描绘了襄樊“南船北马”、交通便利的繁荣景象。明清以来,襄樊的商业经济辐射到黄河上下,长江南北,在襄樊建立了山陕会馆、河南会馆、江苏会馆、浙江会馆、徽州会馆、抚州会馆、黄州会馆、福建会馆、武昌会馆、江西会馆、湖南会馆等全国20多个地区的商业办事机构。
在文化上,襄樊南北文化文汇的特点更为显著。上古北方的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在这里汇合交流,正是“经市闹兼秦楚俗,画疆雄踞汉襄流”。这里既受到“文王化南国”的中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听歌知近楚”的南方文化风俗的深刻影响;这里既散发着孔子所祟拜的仲山甫的风范之光,又是文采风流的楚歌流传之地。东汉末年,文化中心南移,北方士人集团大量流寓襄樊,与本地的知识集团相结合,形成了一次以政冶为中心的思想学术与文化高潮,出现了一大批以诸葛亮、庞德公为代表的政治、军事、文化人才。唐以后,襄樊“往来行舟,夹岸停泊,千帆所聚,万商云集”,以至骚人墨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王维、欧阳修、苏轼等,都曾游历襄樊,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章。在艺术上,襄樊也是南北戏曲交流的通道。西北的秦腔和武汉、黄陂一带的二黄在这里交汇,而襄阳花鼓则是南北戏曲与本地民间曲调融合而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
农业生产中水旱作物兼有,生活习惯南北咸宜,是古代襄樊的又一特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枣阳发掘的雕龙碑原始氏族部落遗址中,同时出土了稻谷和粟谷的皮壳,这说明远在5000多年前,襄樊地区已是水旱作物并种。襄樊南接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北连盛产小麦的南阳盆地,生活习惯南北兼有,南方人和北方人都乐于在这里从业定居,谋求发展。

风土人情
家族 旧时,襄樊土著或外地迁入者定居一处,因人丁兴旺而发展为大家族,有的村即以姓氏命名。如市郊董台的董家、陈家营的陈家、刘家河的刘家,他们聚族而居,有族产、族规、族普,家族事务由族长掌管。家道富裕而辈份高的族人也有一定发言权,族内组织常常与乡里政权组织混成一体。有的族长就是乡长或保长、甲长、集族权政权于一身。建国后,家族组织解体,但农村族间房头意识还存在,按谱取名的遗风还盛行。
待客 襄樊人历来好客,客至拱手相迎,道“稀客”,待炽茶,陪坐叙谈。客走送于门外,拱手相别,嘱“慢走”、“再来”。留客吃饭,必有酒,俗有“怪酒不怪菜”之说,叫做“有酒无菜,客人不怪;有菜无酒,站起来就走”,意在强调酒的重要,并非不备菜饭,宴饮必先酒后饭,不可先饭后酒,否则便为“犯上”(“饭上”谐音)。饭酒必强劝,以客人吃醉为好。主人若不善饮,则请有酒量者陪客劝酒。饭也强添,唯恐客人不饱。往往客人碗中未尽,主人又端一碗,趁其不防从背后叩在客人碗里,直至吃不完有剩余,主人方才称心,这叫“叩饭”(襄樊土音念Kang饭)。现拱手迎送之礼已废,以握手代之。叩饭之俗已不多见,唯劝酒之礼盛过旧时。
席次座位 旧时,请客设宴,非常讲究席次、座次。请长辈、老师、邻里中年长者为客,必延之上坐。一般面南为上座若房屋门不朝南,则以屋门为方位标志,取背靠神柜、面向门者为上座。左右为陪坐,对面为下座。桌缝木纹要左右横向,不得正对上座。若同时摆设两席以上,则正屋为首席,主要客人就座。厅屋为次席,一般客人就座。陪客的身份、辈份、年龄需与客人相当。建国后,这些风俗还在,但远不象旧时那么严格。公职人员、同事之间已无这些讲究。 亲友交往 襄樊自古民风淳朴,轻利重义,朋友交往患难与共,祸福相依,同时有敬师长、敬长者之风。亲友之间礼尚往来,名目繁多。时令节日、婚丧喜庆、添丁进口、寿诞迁居,都赠送礼品、祝贺宴饮,叫“送人情”,有“人情大似债”俗谚。有的邻居相处融洽,日近日亲,交往密切,胜过亲戚,叫做“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建国后,江湖义气有所消煞,“送人情”习俗也渐渐淡化。70年代后期以来,“送人情”之风再度盛行,成为人人厌恶而又摆脱不开的陋习。

湖北方言
语法:“不过”在普通话中表示转折,在湖北方言中,“不过”做补语极常见。湖北方言中“子缀”丰富,而普通话中“子缀”范围较窄
词汇:
1.词义扩大
茶:a茶叶子b凉白开水
未必:a不一定b难道
夹生:a半生不熟的饭b不近人情、态度不好c事情进展不顺、不好处理
2.褒贬义同词
油:a不正经、油滑b娴熟
狠:a狠毒b能干、有板眼

词条:
日头:太阳
罩子:雾
包面:馄饨
扯筋:(扯皮)不讲道理
晓不得:(懂不懂)知道不知道

襄阳有哪些历史名人?~

感谢大家于百忙之中,还来看小编的文章,你在,或者不在,小编都在辛勤劳作,只为等您到来!小编会一如既往的给大家分享各类穿衣搭配,观看辛苦了,谢谢,祝您阅读愉快,天天有个好心情,健康生活每一天,喜欢小编的动动你发财的小手关注小编吧
【卞和】
春秋时楚国人,荆(今襄阳南漳)人,又名和氏,和氏璧的发现者,春秋时楚民。相传他在荆山得一璞玉,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石头,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后,他怀抱璞玉坐在荆山下痛哭。文王令工匠剖雕璞玉,果是宝玉,遂称此玉为“和氏之璧”。此璧后传入赵,再转于秦。因献玉而闻名古今。
【宋玉】
(前290―前223),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阳宜城)人。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是继屈原之后的浪漫主义楚辞大家。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
【刘秀】
(公元前5年―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白水乡(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王粲】
(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三国时曹魏名臣,也是著名文学家。其祖为汉朝三公。献帝西迁时,王粲徙至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后到荆州依附刘表。刘表以王粲其人貌不副其名而且躯体羸弱,不甚见重。刘表死后。王粲劝刘表次子刘琮,令归降于曹操。曹操辟王粲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魏国始建宗庙,王粲与和洽、卫觊、杜袭同拜侍中。其时旧制礼仪废弛,朝内正要兴造制度,故使王粲与卫觊等典其事。王粲强记默识,善算术行文;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有《王侍中集》。王粲与鲁国孔融、北海徐干、广陵陈琳、陈留阮?、汝南应?、东平刘桢,合称「建安七子」。王粲为"七子之冠冕",文学成就最高。他以诗赋见长,《初征》《登楼赋》《槐赋》《七哀诗》等是其作品的精华,也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和诗的代表作。
【诸葛亮】
(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习凿齿】
(??383),字彦威,东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襄阳(原湖北襄樊,于2010年11月26日复更名襄阳)人。世代为荆楚豪族,东汉襄阳侯习郁之后人。习凿齿多才多艺,少有志气,博学广闻,以文笔著称,谈名亦称著一时。与清谈之士韩伯、伏滔相友善。精通玄学、佛学、史学、主要著作有《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习凿齿集》等。其中《襄阳耆旧记》是中国最早的人物志之一。《汉晋春秋》亦为影响深远的史学名著。初为荆州刺史桓温的别驾(有「刺史之半」之称。)桓温北伐时,也随从参与机要。后桓温企图称帝,习凿齿著《汉晋春秋》以制桓温野心。因忤桓温,迁为荥阳太守。不久辞职归乡。习凿齿亦精通佛学,力邀著名高僧释道安到襄阳弘法。亦在我国佛学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前秦苻坚攻陷襄阳,将凿齿和道安法师二人接往长安,说:“朕以十万师取襄阳,所得唯一人半,安公一人,习凿齿半人。(因习有脚疾,故称半人)”[1]后襄阳为晋室收复,习凿齿被征以国史职事,未就而卒。
【释道安】
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十二岁出家,受“具足戒”(僧侣的最高戒律)后,二十四岁至业城(河南临彰县),成为佛图澄的弟子。佛图澄死后,道安因避战乱,颠沛流离于翼,晋,豫一带,后在襄阳,长安等地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培养了慧远、慧持等高僧。
【萧统】
(501?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代文学家,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武帝萧衍长子,母亲为萧衍的贵嫔丁令光,又称丁贵嫔。于天监元年十一月被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于531年去世,死后谥号“昭明”,故后世又称“昭明太子”。主持编撰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孟浩然】
(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新、旧《唐书》有传。
【米芾】
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汉族,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米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勋臣米信,高祖、曾祖以上多为武职官吏,其父名佐,字光辅,官至武卫将军。其母阎氏,曾为宋英宗赵曙皇后高氏的乳娘。
米芾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初师当时某位秀才,后是欧阳洵、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又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其绘画擅长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书法中的点入画,用大笔触水墨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称米氏云山,富有创造性。
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无绘画作品传世。著《山林集》,已佚;其书画理论见于所著《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书中。
米芾书法宋代以来,为后世所景仰,其作书谓“刷字”,意指其作书行笔方法与前人不同。
《宋史》载:“米元章初见徽宗,命书《周官》篇于御屏。书毕,掷笔于地,大言曰:‘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徽宗潜立于屏风后闻之,不觉步出纵观。”公元1107年,米芾病逝,享年57岁。
还有王聪儿,陈真,罗忠毅,现代有袁姗姗,贾玲

 襄阳籍的名人:
  荆山脚下献玉人——卞和   一夜急白了头的名将——伍子胥   著名辞赋家——宋玉   更始帝——刘玄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东汉文学家——王逸、王延寿父子   襄阳大名士——庞德公   足智多谋之士——蒯越   襄阳大族——蔡瑁   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   蜀汉名臣——马良   智计之士——马谡   有才干、性狷狭的将军——杨仪   以果烈著称的大将——廖化   家庭藏书之最的长史——向朗   孙吴丞相——张悌   都亭侯——向宠   向后主刘禅建议立诸葛庙的尚书——向充   襄阳侯——习郁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   唐代名相——柳浑   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杜审言   有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韦睿   恢复大唐社稷的宰相——张柬之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   诗圣——杜甫(祖籍襄阳)   《枫桥夜泊》诗作者——张继   唐代著名禅僧,菏泽宗之祖——神会   诗人、思想家——皮日休   与李清照并称的襄阳女词人——魏玩   南宋初宰相——范宗尹   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   明朝状元——任亨泰   白莲教八路兵马总指挥——王聪儿   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   辛亥革命义士——杨洪胜   辛亥革命领导人,共进会第三任总理——刘公   中共鄂北第一个党小组的创建人——程克绳   第一任襄阳党团特支书记——谢远定   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兼第十六旅旅长——罗忠毅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吴德峰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   化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   《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张光年   从襄阳枣阳走出的开国中将——田维杨   文化部副部长、电影局局长——陈荒煤   酷口相声演员——贾玲   当代作家——蒋方舟   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亚运会冠军——黄秋爽
  非襄阳籍,与襄阳有关的名人
  千古名相——诸葛亮(山东沂南人)   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大者——王粲   三国名士----徐庶   荆州牧——刘表   昭明太子(生于襄阳)——萧统   梁武帝——萧衍   镇南将军——刘弘   西晋镇南大将军——杜预   魏末征南大将军——羊祜   马克思主义在襄阳的最早传播者——萧楚女(湖北汉阳人)   袭杀襄阳王的“八大王”——张献忠 【延安柳树涧(今属陕西定边东)人】   抗战名将,民族英雄——张自忠   建都襄阳的“闯王”——李自成   宋理宗时期京湖制置使——李曾伯(今河南武陟县西人)   收复襄阳等六郡的抗金名将——岳飞   曾生活(随州)为官(谷城)于襄阳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及代表著?
答:孔子 《论语》柏拉图 西方古代大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和教育家。柏拉图哲学的本体论被称为"客观唯心主义",他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 《工具论》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达尔文 《物种起源》培根 “科学之光”、“法律之舌”阿奎那 伏尔泰 康德 ...

襄阳十大历史文化名人的介绍
答:襄阳十大历史名人分别是:春秋时期的玉石鉴赏家卞和、战国时期的辞赋家宋玉、东汉政治家刘秀、东汉时期的文学家王粲、三国时期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东晋史学家习凿齿、东晋佛学家释道安、南朝编纂家萧统、唐代诗人孟浩然、北宋书画家米芾。

襄阳十大历史文化名人的十大名人
答:武王使人鉴别,仍说是石头,又断其右足。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抱玉恸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去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戮之而漫(欺骗),此臣之所以悲也。”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宝玉。因此称“和氏璧”。卞和以功封为零阳侯。《史记·卷八十一》所说的“完璧归赵”...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
答:3、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4、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

帮忙查10个文化名人的介绍 提高悬赏
答: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车 生活 职业 母婴 三农 互联网 生产制造 其他 用户 认证用户 视频作者 知道团队 认证团队 合伙人 企业 媒体 政府 其他组织 商城 手机答题 我的 帮忙查10个文化名人的介绍 提高悬赏 20 了解10位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文化造讠旨以及主要创作,完...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有哪些?
答: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有老子、孔子、屈原、孟子、李白:1、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经》。《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

说出富阳古今文化名人5个,并简要说出他们的事迹
答:▲富阳历史名人---谢家三代五进士 北宋时,富阳曾出过谢涛、谢绛、谢景初、谢景温、谢景平祖孙三代五位进士,他们不仅为官清正,而且都是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在当时文坛上有很高的声誉。 谢涛,字济之,以文章而知名,登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进士。官侍御史、太子宾客等。北宋初,四川农民起义失败后,田庐荒废,时有...

两汉时期的历史文化名人有哪些?
答: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5、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

陕西省十大历史名人
答:陕西省十大历史名人 (一)神农氏(上古)神农(前3245 — 前3080),即炎帝,踞今5500年至6000年前生于姜水之岸(今陕西宝鸡市境内),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神农,又称神农氏,汉族神话人物,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 。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

两汉时期历史文化名人
答:1. 张衡,道教第二代天师,字灵真,于汉永寿二年继承教统。《三国志·张鲁本传》记载:“张陵去世后,其子张衡继续他的道教事业。”张衡学识渊博,隐居不愿出仕,名声远播。他精通道教至理,与世隔绝。当时皇帝听闻他深谙道法,希望征召他担任黄门侍郎,但他推辞不就。2. 张角,东汉末年太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