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古风的诗有哪些技巧啊?

作者&投稿:柯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技巧:避免重字、同音、上下联不相关、格调弱、字俗、意杂。

  • 1、重字:损伤诗的意境,所以要回避。但是重字用法如叠字,顶真格,同一句回环等,又或同一诗中两字用法意义不同,又或不损伤意境,则可以使用。例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等等。

    2、同音:两个字声母韵母都一样或相近,如"隔叶黄鹂空好音"若为"隔叶黄莺空好音",因"莺"(ying)"音"(yin )相近,最好避免。

    3、上下联不相关,无法使一首诗成为一个整体来表达全联的主题思想。

    4、格调弱:诗贵格调高古自然,句句无懈可击,否则即为格弱。《李希声诗话》曰:“薛能,晚唐诗人,格调不高而妄自尊大。有《柳枝词》五首,最后一章曰:‘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
    5、字俗:诗中下字须有来历,尤以典雅为贵,否则即为字俗。但古来诗人,亦有诗中用俗字者,如老杜诗云:“峡口惊猿闻一个”、“两个黄鹂鸣翠柳。”又“楼头吃酒楼下卧”、“梅熟许同许老吃”。诗中之“个”字“吃”字,均俗字也。今读之不觉其俗,而只觉其佳。此则在于善用之耳。若初学则功夫未深,终以不用为是。
    6、意杂:诗意须如联珠贯串,一线到底。若一诗之中,上句谈天,下句说地;或前联吟花,后联咏草,意义绝不相关,即为意杂。是亦学者所宜深戒也。

    7、事理: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理不要生硬。古风束缚少,自可以理服人。
    8、含蓄:说一不二,直白浅露,毫无含蓄蕴藉之致。这是作诗之忌。古风因无格律限制,易落俗套。《沧浪诗话》曰:"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诗是言志抒情的艺术,重在表达情致,展示意境,使读者涵咏体味,感同身受。古人有"言不尽意"之说,语言本来是传达思想情感的工具,但有些微妙的思想情感,却不能为语言所曲折尽传;有时一颦一笑,一个流盼,一个手势,其所包含的情意往往比直接说出来的不知丰富多少倍。简练而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极富于暗示性,意在言外,使人涵咏想象而得之。"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无言的对视中,彼此的情意都已心照不宜。
    9、真情:诗歌以抒情见长,诗人深知语言的表达功能和不足之处,他不但力求以言传情,而且善于因难见巧,把"言不尽意"这一语言的表达缺憾,化为"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的抒情技巧,真情可使古诗在某种意义上凸显其"不言之美"。
    10、引用:古人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佳句。好的引用或点化亦可画龙点睛。不过万不可硬碍人口,陈烂不新,差错不贯串,直置不宛转。



写作技巧
1、格式戒忌(古体与近体皆适用)
(1)重字。损伤诗的意境,所以要回避。但是重字用法如叠字,顶真格,同一句回环等,又或同一诗中两字用法意义不同,又或不损伤意境,则可以使用。例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等等。
(2)同音。两个字声母韵母都一样或相近,如"隔叶黄鹂空好音"若为"隔叶黄莺空好音",因"莺"(ying)"音"(yin )相近,最好避免。
(3)同义字相押。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4)合掌:句子的结构要避免完全一样。意思完全雷同或基本雷同,也叫“合掌”。如出句用“河”,对句用“川”;出句用“红”,对句用“赤”,出句用“兵”,对句用“卒”,等等,形成同义反复,亦为“合掌”之弊,应予避忌。例如: “禹域大同劳昨梦,尧台深恨闷重泉,杯弓问道疑何世,马角堪容计旧年。”是第一种情况的合掌,“月至中天满,蟾脱半树圆”是第二种情况的合掌。
(5)“诗眼”模糊。一首诗看来平淡而其中若有“顶峰”句,则变平淡为崛奇。诗眼,不论是虚是实,乃描绘意境思维形象的关键。因此下字须响须沉须稳。下面说一下如何辨析诗眼: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如:陆游《书愤》中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
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6)上下联风马牛不相及。就是指上下联各自说的事物事理毫不相关,无法使一首诗成为一个整体来表达全联的主题(中心)思想。

2、立意戒忌
(1)格弱。诗贵格调高古自然,句句无懈可击,否则即为格弱。《李希声诗话》曰:“薛能,晚唐诗人,格调不高而妄自尊大。有《柳枝词》五首,最后一章曰:‘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自注云:刘白二尚书,继为苏州刺史,皆赋杨柳枝词,世多传唱,但文字太僻,宫商不高耳。薛能大言如此,今读其诗真堪一笑。刘白之词,则绝非薛能可及。刘之词曰:‘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白之词曰:‘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其格力风调,岂薛能所可彷佛。”于此可知格调之不可不讲也。
(2)字俗。诗中下字须有来历,尤以典雅为贵,否则即为字俗。但古来诗人,亦有诗中用俗字者,如老杜诗云:“峡口惊猿闻一个”、“两个黄鹂鸣翠柳。”又“楼头吃酒楼下卧”、“梅熟许同许老吃”。诗中之“个”字“吃”字,均俗字也。今读之不觉其俗,而只觉其佳。此则在于善用之耳。若初学则功夫未深,终以不用为是。
(3)才浮。诗贵含意不尽,藏才不露,否则即为才浮。如白乐天《宫怨》云:“泪满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又王昌龄《宫怨》云:“二诗用意,何等含蓄。
(4)理短。诗贵理由充足,不可牵强,否则即为理短。如张继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则佳矣,但夜半非撞钟之时。又白乐天《长恨歌》云:“峨眉山下少人行”,峨眉在嘉州,与幸蜀全无交涉。又严维诗云:“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虽描写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如在目前,但夕阳迟不独在花坞,春水漫不仅限柳塘也。此皆谓之理短。
(5)意杂。诗意须如联珠贯串,一线到底。若一诗之中,上句谈天,下句说地;或前联吟花,后联咏草,意义绝不相关,即为意杂。是亦学者所宜深戒也。

3、古风尤应注意
(1)戒讥讪:古来谑语嘲歌,大都轻薄者之所为,及读韩昌黎赠张曙诗,有“久钦江总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二句,以江总之奸佞比曙,似是昌黎失检。故赠送之诗,宜借古人之才华位望相似,否则稍一不慎,受者即疑为有意讥讪,衔恨报复,卒无已时,可不戒哉。
(2)戒谄谀:昔杜子美赠郑谏议诗,只赞其诗词,不言其谏诤,斯为不谄。又赠鲜于京兆诗,但美其文章,不论其武略,斯为不谀。不谄不谀,最关人品,然尽有对于贵官显者,加意颂扬,及时过境迁,骤然失势,昔日应酬之作,适成株累之由。诗人似此者颇多,切不可轻蹈此习也。
(3)戒鄙俗:鄙在立意,俗在造句。凡稍有气骨者,或不肯自蹈卑鄙之弊,俗则非着意锻炼,即未能免。如张綖引曹唐《病马》诗:“一朝千里心犹在,未敢潜忘秣饲恩。”言其为乞儿语,亦恶其鄙耳。白香山长于叙事,求解老妪,遂加以“俗”之一字。观此,则鄙俗之病,古人尚未能免,而谓学者可不留意乎?
(4)戒纤亵:一字至九字诗,虽曰旧格,终近游戏。至地名、人名、药名、数目诸体,则纤矣。西昆、香奁,专咏艳情,《唐诗别裁》屏而不录,惩其亵耳。初学作诗者,最喜吟风弄月,坠入魔道,心术日非,此尤不可不力戒也。
(5)戒剽窃:释皎然谓诗有三偷。其上偷势,其次偷意,最下者偷语。周以言偷唐人诗云:“海色晴看近,钟声夜听长。”较原诗只改“雨”字为“近”字,“潮”字为“长”字而巳。黄鲁直偷李白诗云:“人家围橘柚,秋色老梧桐。”较原诗只改“烟寒”为“家围”二字。此皆不免蹈偷语之病。初学作诗,脱胎犹非所宜,况剽窃乎?戒之慎之!



写古风的诗有哪些技巧啊?~

技巧:避免重字、同音、上下联不相关、格调弱、字俗、意杂。
1、重字:损伤诗的意境,所以要回避。但是重字用法如叠字,顶真格,同一句回环等,又或同一诗中两字用法意义不同,又或不损伤意境,则可以使用。例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等等。
2、同音:两个字声母韵母都一样或相近,如"隔叶黄鹂空好音"若为"隔叶黄莺空好音",因"莺"(ying)"音"(yin )相近,最好避免。
3、上下联不相关,无法使一首诗成为一个整体来表达全联的主题思想。

4、格调弱:诗贵格调高古自然,句句无懈可击,否则即为格弱。《李希声诗话》曰:“薛能,晚唐诗人,格调不高而妄自尊大。有《柳枝词》五首,最后一章曰:‘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5、字俗:诗中下字须有来历,尤以典雅为贵,否则即为字俗。但古来诗人,亦有诗中用俗字者,如老杜诗云:“峡口惊猿闻一个”、“两个黄鹂鸣翠柳。”又“楼头吃酒楼下卧”、“梅熟许同许老吃”。诗中之“个”字“吃”字,均俗字也。今读之不觉其俗,而只觉其佳。此则在于善用之耳。若初学则功夫未深,终以不用为是。6、意杂:诗意须如联珠贯串,一线到底。若一诗之中,上句谈天,下句说地;或前联吟花,后联咏草,意义绝不相关,即为意杂。是亦学者所宜深戒也。

7、事理: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理不要生硬。古风束缚少,自可以理服人。8、含蓄:说一不二,直白浅露,毫无含蓄蕴藉之致。这是作诗之忌。古风因无格律限制,易落俗套。《沧浪诗话》曰:"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诗是言志抒情的艺术,重在表达情致,展示意境,使读者涵咏体味,感同身受。古人有"言不尽意"之说,语言本来是传达思想情感的工具,但有些微妙的思想情感,却不能为语言所曲折尽传;有时一颦一笑,一个流盼,一个手势,其所包含的情意往往比直接说出来的不知丰富多少倍。简练而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极富于暗示性,意在言外,使人涵咏想象而得之。"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无言的对视中,彼此的情意都已心照不宜。9、真情:诗歌以抒情见长,诗人深知语言的表达功能和不足之处,他不但力求以言传情,而且善于因难见巧,把"言不尽意"这一语言的表达缺憾,化为"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的抒情技巧,真情可使古诗在某种意义上凸显其"不言之美"。10、引用:古人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佳句。好的引用或点化亦可画龙点睛。不过万不可硬碍人口,陈烂不新,差错不贯串,直置不宛转。

注意押韵,要把想写的话换成含义最丰富、最简洁的话,差不多是这样。对你有帮助吗?

写古风的诗有哪些技巧啊?
答:技巧:避免重字、同音、上下联不相关、格调弱、字俗、意杂。1、重字:损伤诗的意境,所以要回避。但是重字用法如叠字,顶真格,同一句回环等,又或同一诗中两字用法意义不同,又或不损伤意境,则可以使用。例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等等。2、同音:两个字...

古诗鉴赏中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方法都有哪些?具体点哦!
答: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

怎样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答: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高考中经常涉及的主要有:抑扬、比兴、象征、渲染、烘托、小中见大、意象组合等。1.比兴“比”就是打比方,即朱熹所说的“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就是朱熹所说的“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有些情感如果直言表达,容易穷尽。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形象中受到...

古诗赏析技巧有哪些?
答:四.找意象(典故)。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五.找技巧。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

古体诗的作法
答:例如李白古风第十四首就以麌韵独用,不杂语韵字。特别注意的是:上声和去声有时可以通韵,但是平仄不能通韵,入声字更不能与其它各声通韵。试看陆游《醉歌》除了一个雹字,一律都用药韵字。就拿雹字来说,它也是入声,并且是觉韵字。觉药是邻韵,本来可以跟药韵相通的。 古体诗的用韵,是因时代而不同的。实际...

古诗的抒情手法
答: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例:"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直露而真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沉重而深广的忧伤。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主要有四种形式:借景抒情 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

诗词中有哪些艺术手法
答:描写方式有 正面描写 和 侧面描写 ,有白描、烘托、渲染。写景诗常用表达技巧有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衬哀 , 上下 (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色、视听)结合。其他表达技巧有 抑扬 、 对写 等。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

古诗的写作方法有哪些
答:二、表达技巧:二、表达技巧:(一)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

写诗有什么技巧?
答:写作古诗的方法技巧:一、注意古体诗的韵 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在仄声韵当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地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 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稍宽;一韵独用固然可以,两个以上的韵通用也行。但是,所谓通用也不是随便乱来的;必须是邻韵才能通用。...

关于诗歌技巧的诗句
答:例如“假日乘兴去故宫”“巍巍昆仑源何年”,前一诗句6个字都是仄音、后一句7个字全是平音,看起来挺好,也满有意境,但读起来就不上口(有快板书的影子);如前一句改为“假日呼朋看乾隆”、后一句为“巍巍昆仑誉世间”,两者对比好象意境多少打些折扣,但后者读起来,阴阳顿挫朗朗上口,须知诗词在“读”上是很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