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保密法》对机关单位的保密监督,检查有何规定 新《保密法》规定了哪些法律责任?

作者&投稿:麻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保密法》第四章,内容如下: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保密规章和国家保密标准。

第四十二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保密检查、保密技术防护和泄密案件查处工作,对机关、单位的保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四十三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国家秘密确定、变更或者解除不当的,应当及时通知有关机关、单位予以纠正。

第四十四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机关、单位遵守保密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有关机关、单位应当配合。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机关、单位存在泄密隐患的,应当要求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对存在泄密隐患的设施、设备、场所,应当责令停止使用;对严重违反保密规定的涉密人员,应当建议有关机关、单位给予处分并调离涉密岗位;发现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督促、指导有关机关、单位进行调查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五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保密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获取、持有的国家秘密载体,应当予以收缴。
第四十六条 办理涉嫌泄露国家秘密案件的机关,需要对有关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以及属于何种密级进行鉴定的,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鉴定。
第四十七条 机关、单位对违反保密规定的人员不依法给予处分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议纠正,对拒不纠正的,提请其上一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该机关、单位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理。



新《保密法》对信息公开与保密审查提出了哪些原则~

新《保密法》第4条、第27条、第29条、第49条第二款规定:保密工作实行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法律、行政法规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机关、单位公开发布信息,新闻、出版、网络、传媒编辑、发布信息,应当遵守保密规定;对应当定密的不定密或不应当定密的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


机关单位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一般程序为
答:对仍在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信息,机关单位认为需要公开 的,应当先依法解密,然后再进行保密审查,确定是否可以公开。对保密期限 届满的国家秘密,机关、单位认为需要公开的,应当依据保密审查程序进行审 查,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机关、单位公开发布信息应当建立相应的保密审查机制,应当遵循“谁公开,谁审查”...

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内的人员发现本机关本单位存在定密不当应当向谁提出...
答:定密监督的类型 1、自我监督 保密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机关、单位发现本机关本单位国家秘密的确定、变更和解除不当的,应当及时纠正。在实际工作中,机关、单位的保密委员会和保密工作机构要承担起定密监督职责,对本机关本单位定密制度落实情况、定密责任人依法履责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存在定密不当...

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应受哪些行政处分
答: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的,一般是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主管部门予以处理。对应当定密的事项不定密,或者对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

保密法规定,机关,单位应将什么国家秘密载体的专门场所确定为保密要害...
答:保密法规定,机关单位应将集中制作、存放、保管国家秘密载体的专门场所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配备、使用必要的技术防护设施、设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二条 机关、单位应当将涉及绝密级或者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将集中制作、存放、...

保密事项范围制定、修订和使用办法
答:除解密时间和解密条件外,目录规定的保密期限应当为最长保密期限。国家秘密事项的产生层级能够明确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机关、单位或者具体岗位的,目录应当作出列举。对专业性强、弹性较大的条目或者名词,目录应当以备注形式作出说明。第十条 保密事项范围内容属于国家秘密的,应当根据保密法有关规定确定...

机关单位应当设立什么或者指定人员专门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保密工作
答:保密制度:1、保守国家秘密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是每位国家工作人员的义务和职责,各部门工作人员必须严守党和国家的秘密,遵守保密守则,按照《保密法》规定程序依法办事。2、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不该说的秘密,绝对不说;不该问的秘密,绝对不问;不该看的秘密,绝对不看;不该记录的秘密,绝对不...

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有关人员应受到哪些行政处分
答:对应当定密的事项不定密,或者对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法律依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检查后,应当出具检查意见,对需要整改的,应当明确整改内容和期限。第四十一条经保密审查合格...

机关单位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什么定期检查保密工作
答:机关、单位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定期检查保密工作。我们所说的保密工作,是指按照我国《保密法》的规定,为保守国家秘密而进行的工作。人们在涉及国家秘密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都称为保密关系。保密法就是调整保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机关、单位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定期检查保密工作。

定密的根本依据是
答:监督管理 1、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保密规章和国家保密标准。2、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保密检查、保密技术防护和泄密案件查处工作,对机关、单位的保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3、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国家秘密确定、变更或者解除不当的,应当及时通知有关机关、...

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四十九条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主管部门予以处理。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对应当定密的事项不定密,或者对不应当定密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