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和子组合的字读什么

作者&投稿:佘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孖”多音字

一、读zi平声,意为双生子。

二、读ma平声,地名“孖髻山”,在广东。

简要解释:
1、孖

双生子。
同“滋”,滋生。

2、孖

方言,成对的,双:孖仔(双生子)。
----------------------------

(方言)成对;双:~髻山(山名,在广东省)
孖毡 :mā zhān
广东旧称与外国商人贸易的经纪人为"孖毡"。即英语merchant的粤语译音。
孖舲艇 :mā línɡ tǐnɡ
广东的一种小快船。
孖女 :
方言。双生女。
孖仔 :mā zǎi
方言。双生子。
孖生 :mā shēnɡ
双生,孪生。
孷孖 :lí mā
1.亦作"孷孳"。
2.人和哺乳动物一胎生双子。
3.孪生子。《广韵.平之》:"孷,孷孳,双生子也。"一说为独子。

口和子组合叫什么字~

吇 拼音: zǐ, 部首:口; 部首笔划:3 笔画数:6; 笔顺编号:251521 解释1: 吇 zǐ 〔吇吇〕鸟叫声。

木和子可组合成“李”和“杍”字。
相关字义:
一、李:lǐ
1.李子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倒卵形,花白色,果实球形,黄色或紫红色,是常见水果。
2.这种植物的果实。
3.(Lǐ)姓。
二、杍:zǐ
1.古同“梓”,一种落叶乔木。
2.加工木材。
3.木工。

扩展资料
“李”最早见于甲骨文或金文,其本义是一种春天开白花的落叶乔木,在夏季结酸甜果子的树。《说文解字》认为是“ 树木的果实”,字形采用“木”作边旁,“子”是声旁。
后因此果酸甜生津,解困解乏,对于徒步长途跋涉的远古旅人,几乎是一种必备的慰问品,于是演变成旅人行囊内旅途预备用品的代名词。现今主要用作姓氏。
相关词汇:
1.鼠李:木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春季开黄绿色花。实大小如豆,紫黑色。种子油作润滑油,果肉入药,树皮和叶可提拷胶,树皮和果亦可作黄色染料,木材可制器具并可雕刻。
2.檇李:果名。李子的一种品种,果实皮鲜红,汁多,味甜,以浙江桐乡出产的最著名。
3.杍匠:意思是木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杍

读子字音的字有哪些
答:zī 龇龇齐齍鶅 鼒鰦鲻孶滋 鲻畠澬缁缁 茊湽兹薋菑 觜訾谘赀谘 资镃赼赀趑 辎资輺趦辎 鈭锱鄑鍿锱 髭嗞紎璾甾 玆秶禌崰粢 緕稵纃椔栥 淄嵫孳孜姿 孖仔呲姕兹 葘咨吱頾頿鎡 zí 蓻 zǐ 秄笫秭紫矷 籽梓沝榟子 姉姊杍橴啙 仔呰滓耔釨 胏芓茈吇虸訿 zì 牸眥眦秄恣菑 洓...

和子字相同读音有哪些
答:“子”读作[zǐ]和“子”相同读音的字有:仔,吇,杍,姊,姉,胏,秄,矷,虸,耔,籽,秭,呰,茈,釨,梓,啙,紫,滓,訾,訿,榟。【基本解释】子[z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瓜~儿。~实。3...

和子有两个差不多的字怎么读
答:[mā] 方言,成对的,双:~仔(双生子)。

请问:两个“子”字在一起读什么?
答:孖 拼音:mā zī 部首:子,部外笔画:3,总笔画:6 五笔86&98:BBG 仓颉:NDND 笔顺编号:521521 四角号码:1744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B56 基本字义 ● 孖 zīㄗˉ◎ 双生子。◎ 同“滋”,滋生。其它字义 ● 孖 māㄇㄚˉ◎ 方言,成对的,双:~仔(双生子)。English ◎ twins ...

一个子读什么
答:一、子,读音、,当子”字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个别量词后缀,没有实际意义时读轻声,拼音写作zi。如:帽子、椅子、矮子、掸子、垫子 二、"子" 这个字,在构成的词组中承担实际意义时,读为第重音三声,拼音写作zǐ。如:子弹、子女、子孙、子弟、子时、子嗣、子夜 ...

两个子字连在一起读什么音
答:孖,ma,第一声。

孑子 这个字怎么念啊
答:读作:[zī]或[mā]孖注音:ㄗ ㄇㄚ,部首:子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6画,五笔:BBG,仓颉:NDND 郑码:YAYA,四角:17447,结构:左右,电码:1315,叠字:二叠字,拆字:两个子 统一码:5B56,笔顺:フ丨一フ丨一 释义:[ mā ]〈方〉成双的;成对的。[ zī ]双生子。

孑和子组合的字读什么
答:“孖”多音字 一、读zi平声,意为双生子。二、读ma平声,地名“孖髻山”,在广东。

和子字相同读音有哪些
答:子相同读音的字 紫 梓 籽 仔 姊 子 zǐ   部首 子 笔画 3 五行 水 五笔 BBBB 基本释义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动物的卵:鱼~。蚕~。4.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见子组合在一起读什么?
答:见与子组合在一起是觃(读yan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