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次世界大战中,最后俄国已经宣布退出战争,那么为什么德国还没有获胜? 俄国为什么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作者&投稿:楚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战德国战败原因:

A. 当时的德军参谋长小毛奇指挥失当,导致施利芬计划失败.
B. 一战后期德国尽管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战术胜利,但没有达到速胜的目的,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最终变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这对资源有限的德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C. 美国的参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事件,它最终改变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和战略形势。尽管美国对参战所作的准备很不充分。美军对于1917 年的战局还不能立即产生明显的影响,但美国深厚的经济实力和众多的人力,使美国成了协约国集团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厂。到1918年,协约国不论是在兵力上还是在经济实力上都占了绝对的优势。

下面回顾一下1918年的一战进程:

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经过3年多的战争,交战各国的战争资源已经到了枯竭的边缘。但是,双方都不愿意在于己不利的情况下停止战争,于是加紧准备,企图给对方以最后的致命打击。

1918年初,德国利用暂时的有利形势在西线发动了最后的攻势。德军第一次进攻是3月21日开始的,到7月17日为止,德军一共在西线连续发动了5次进攻,但都未能完成1918年战局计划。尽管德军的进攻使英法军队遭到很大损失,数度在宽大正面上突破英法军队的战术防御地幅,但战术的胜利反而拉长了德军战线,使德军态势进一步恶化。5次进攻并使德军损失了100万人,德军的力量又遭到了削弱,其兵源已近于枯竭。

到1918年夏季,英、法军队与源源开到的美军一起,发起了对德军的反攻。协约国的总攻给了德军以最后的致命打击。9月29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向德皇表示:必须立即签订停战协定。10月3日,德国组成新内阁,向美国请求停战。11月3日,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签订停战协定,并随即陷入崩溃,从而又使德国失去了最主要的盟国。在此之前,保加利亚、土耳其也已经向协约国投降。德军本身已经无法再打下去,11月3日基尔海军起义,11月7日巴伐利亚爆发革命。11月8日,德国停战委员会首次同协约国军总司令福煦接触。11月11日,德国正式与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

停战协定规定:
德国从所有侵占领土撤出军队、交出大量战争物资,包括5000门火炮、2.5万挺机枪;交出公海舰队的全部舰艇和全部潜艇等。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俄国的参战与否并没有改变什么,俄国一直都在打败仗,连儿童都去参战,而且大部分战士没有武器,所以俄国的不参战并没有什么改变,他并不是这场战争的关键因素,关键因素正是因为美国的参战,这是主导因素,还有指挥不当,等等其他因素共同造成了德国的战败。

新生的苏俄政权退出战争后,向德国割让了大片领土,将欧洲面包篮之称的乌克兰平原个让给了德国,德国也趁机从东线战场上解脱出了大批军队,但是西线方面,英国对德国持续封锁,美国也加入了协约国一方,导致德国资源严重短缺,国内人心浮动,之后在几场重要战役中德国一再失利,丧失了和协约国对抗的最后机会,最终导致失败

德国国内有人讨厌战争,开始厌战了,于是有人出来抗议,并出现了革命者,逼迫德皇退位,并不是德国打不羸,就算俄国继续参战,德国还是有能力取得战争胜利的,只不过是国内出南反对者,起了内讧。这是内因,俄国那只算是外因,主要还是内因起变化。国家群龙无首,你想啊,这战争还能继续下去??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是战胜国吗~

俄国不是战胜国,因为俄国在1917年是爆发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府采取措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布列斯特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苏俄政府与同盟国(包括德意志第二帝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签订的一份和约。
1918年11月13日苏俄政府利用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又宣告废除此条约。德国战败后,1918年11月13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
一般认为,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由于此一外交策略的成功,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1922年,俄罗斯与德国魏玛政府签署了拉巴洛条约。两国借此宣布放弃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及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和金钱之要求。
而英法美等战胜国忙于制裁德国(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无暇理会苏维埃政权,不过苏维埃也是在制裁德国,所以英法美等战胜国也便不认为是什么大事了.....

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政府是以列宁 斯大林为主要领导人,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之前的"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此次革命所产生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爆发的"十月革命"推翻,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列宁 斯大林等人为了使苏俄经济更好地发展,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稳定国内形式,摆脱战争的困饶,所以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我国古代,一个君王初登大位,一般不动兵,首先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巩固政权.

在第1次世界大战中,最后俄国已经宣布退出战争,那么为什么德国还没有获...
答: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经过3年多的战争,交战各国的战争资源已经到了枯竭的边缘。但是,双方都不愿意在于己不利的情况下停止战争,于是加紧准备,企图给对方以最后的致命打击。1918年初,德国利用暂时的有利形势在西线发动了最后的攻势。德军第一次进攻是3月21日开始的,到7月17日为止...

在第1次世界大战中,最后俄国已经宣布退出战争,那么为什么德国还没有获...
答:俄国的推出并没有改变什么,只是德国的战略需要调整,减少了敌人。那时候俄国只是一个落后的近代化农业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最薄弱的环节,军事能力并不强,就像日俄战争失败一样。德国的失败是必然的,首先,它的实力和美国,英国没得比,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军事等。战略的失误也是致命的,长久的消耗战不利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造成了哪些损失?
答:俄国以一个1.8亿人口的国家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将军队从和平时期的142万人猛增到战争结束前的700万人,总共动员1580万人入伍,军人伤亡、被俘和失踪高达915万人。俄军在大多数战役中损兵折将,节节败退,武器弹药严重不足,补给极差。尤其是士兵更是苦不堪言,逐渐滋长厌战情绪,仅1916年,开小差的就...

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政体
答: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经历了三个政体演变。1. 沙俄时代(1914年-1917年2月):这个时期,俄罗斯帝国是沙皇专制统治的时期,国家领导人为尼古拉二世。2. 资产阶级政治统治(1917年2月-11月):在一战期间,俄罗斯的沙皇政权被二月革命推翻,建立了一个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 社会主义政权(1917年11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详细过程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 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 (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 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

请详细介绍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谢谢!
答: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在得到德国的支援后,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这是一场非正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7月30日俄罗斯开始总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第一次世界大战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8月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立国时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时。同...

俄国的发展历程
答: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前身),俄国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1917年2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十月革命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彼得格勒的工人因为长期的战争、饥馑而走上街头,派去镇压的军队当场哗变。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沙皇尼古拉二世失去了对军队和国家的控制。沙皇被迫退位。在彼得格勒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在二月革命中,工人、士兵是反对沙皇的主力军,资产阶...

什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战败,英、法削弱,美、日地位上升,从而促使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次大战导致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的出现,同时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世界大战
答:8月1日、3日,德国分别向俄、法宣战,因为比利时拒绝接受德军通过本国领土的最后通牒,俄国同时向比利时宣战。英国曾要求德国维护比利时的中立,遭拒绝后于8月4日对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这样打了起来。前后卷入战争的有六大洲的33个国家,15亿人(占当时地球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大战期间大约有7000万人被动员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