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武王伐纣是什么样的?真相是什么

作者&投稿:桂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自古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岂过分乎!”这一句话成为后世之人在反抗暴政的时候常常说到的一句话。自夏桀王因为宠爱妺喜被商部落推翻之后,商的末代君王纣王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而自己的掘墓人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一个小部落,这与自己祖先当初的情形极为相似。
在《史记·周本纪》中记载道,周武王“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彊抱其乐器而饹周。”他便邀集天下诸侯,“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在打败商纣王的军队之后,武王接手了天下,即位之初,便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力图挽回商纣王暴政以来的局势。
他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首先是“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以稳定天下大势。
其次是“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让那些因为纣王无道招致关押或者卖做奴隶的人,恢复了自由身。
再次是“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类似于打土豪分田地,将商纣王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全部返还给贫苦百姓。……
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天下局势立马大定,周武王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西岐。周武王采取的这些手段成为了后世的许多开国帝王在治理国家时的准绳,在天下新定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来稳定自己的统治。
然而,总有一些人去质疑周武王,认为周武王是乱臣贼子,觉得武王伐纣是以下乱上,并且给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观点是商朝的科技比周武王所在的部落更强大,证据就是商朝的司母戊鼎比西周时期的大盂鼎科技含量更高。
这里所说的科技含量就是他们的规格以及纹饰。
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鼎,高133厘米,重达832公斤。而大盂鼎,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公斤。从数据上说,司母戊鼎确实要比大盂鼎漂亮,但是数字上的大小就真的能够够说明一切么?
要知道,商朝和西周都处于青铜器时代,两件青铜器在重量上的差异并不能够说明谁比谁更强大。至于青铜器上的纹饰,全在于工匠的审美水平和心思技巧,与科技发达不发达并没有很直接的关系。
如果说纹饰好看的话就意味着科技发达,那么今天的科技肯定要远远落后于古代了,因为今天的很多东西都在于其实用性,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反而少了很多了。
另一个观点就是西周的发家史很不光彩,因为他在发动针对商纣王的讨伐之前,已经发生过许多次的战争了。
如在《竹书纪年》记载了西周的发家过程:“武乙二十一年,周公亶父薨。二十四年,周师伐程,战于毕,克之。三十年,周师伐义渠,乃获其君以归。三十四年,周公季历来朝,王赐地三十里,玉十皞,马十匹;三十五年,周公季伐西落鬼戎;文丁二年,周公季历伐燕京之戎,败绩。四年,周公季历伐余无之戎,克之。命为牧师。七年,周公季历伐始呼之戎,克之。十一年,周公季历伐翳徒之戎,获其三大夫,来献捷。王杀季历。”
如果以发家史来说明西周比商朝落后,或者后进文明打败先进文明,或者因为在强大的过程中打败了周边的许多国家或者部落就很不正义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不要存在了。更何况当你的文明还没有达到碾压别的文明的时候,本身就存在矛盾和融合的地方,这样的论点很明显有失偏颇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观点,除了有人故意标新立异博出位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甚至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否定自己祖先的某些事情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毕竟周朝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全盘否定了西周的历史和作用,就等于斩断了中华民族的根,这样的人这样的做法,真是令人可耻。
那么,武王伐纣的历史真相究竟如何?
其实几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那就是“有道伐无道”,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而不是某些所谓的专家信口开河的原因。
在《史记》、《荀子·议兵》、《韩非子·喻老》等诸多记载中,商纣王都是一个暴君,特别是在《墨子》一书中,对于商纣王的评价是更为全面:“昔者殷王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上诟天侮鬼,下殃傲天下之万民,播弃黎老,贼诛孩子,楚毒无罪,刳剔孕妇,庶旧鳏寡,号啕无告也。”
种种迹象都表明,商纣王被灭,纯粹是咎由自取,即使没有周武王,也会有其他部落的王来推翻他。大家说是吗?

~

一个真实的武王伐纣到底是怎样的
答:武王伐纣的基础是什么呢?首先周武王伐纣的基础就是国家的稳定和强大,让周氏部落发展迅速,周武王也采取了措施,在政治上他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这些都是得力大臣,将周氏部落治理的井井有条。于公元前1048年间,愿意同周朝合作的国家和诸侯有800多个,可见当时周朝的是多么强大。武王伐纣的基础是什么呢?主要体...

历史上的伐纣究竟是怎么样的?
答:武王伐纣是商周两代的分界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夏朝以后是商朝.商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奴隶制国家.商朝最后的一个国王商纣统治非常残暴.他加重对奴隶和平民的剥削,建筑了许多宫.宛囿,终日饮酒作乐,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人民如果表示不满,他就加重刑罚,残酷镇压.他做了"炮烙之刑",把铜柱...

历史上真实的武王伐纣是什么样的?真相是什么
答:然而,总有一些人去质疑周武王,认为周武王是乱臣贼子,觉得武王伐纣是以下乱上,并且给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个观点是商朝的科技比周武王所在的部落更强大,证据就是商朝的司母戊鼎比西周时期的大盂鼎科技含量更高。这里所说的科技含量就是他们的规格以及纹饰。司母戊鼎,又称后...

武王伐纣的真实历史是什么,并不是影视剧的那样?
答:影视剧中评价武王伐纣,就是短短七个字:以至仁伐至不仁。但是历史中真正的商纣王并没有那么残暴不堪,历史都是由胜利者改写的。武王伐纣也并不是天意的顺承,而是人为的原因。首先就是武王攻打商朝的时间,当时商纣王的所有主力军都在东南进行战争,所以只能潦草地将70万未上战场之人推向战场,而结果...

历史上周武王伐纣的真相是什么呢?
答:武王伐纣是真实存在的,真相就是商纣王昏庸无道,乱杀忠臣,武王忍无可忍,带领天下之士群起反抗,最终推翻了商朝的政权,建立了周朝,给了百姓一个安稳的朝代,使得国力逐渐强盛。一、商纣王昏庸无道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任君王,他非常的昏庸无道,欺压百姓,商纣王暴虐、昏庸,杀害了自己的王叔忠臣比干...

我国历史上的“武王伐纣”是怎么一回事?结果怎样?
答:商朝后期,周武王十一年(前1027年或前1046年)一月二十六日,此时纣王正派大军远征东夷之际,周武王见机不可失,在吕望等人辅佐下,以兵车三百乘,虎贲(精锐武士)三千人,东进突袭商,总兵力史称有士甲四万五千人,此说夸大。临行前,鱼辛谏阻,《尸子》载:“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在北方不北征...

武王伐纣这段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
答:武王伐纣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叫纣,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兴建宠丽的琼楼瑶台,整日“以酒为池,以肉为林”,和爱妃妲已以及贵族们宴饮酒池,为了满足自己的享受,纣王就加重赋税,使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百姓起来反抗,他就用重型镇压。他设置了“炮烙”酷刑,把反对他的人绑在烧得通红的铜柱...

周武王伐纣经过是怎么样的
答:周武王伐纣经过是怎么样的孟津观兵后,武王一面加紧练兵,一面派人去探听殷商的动向。他们听到探子的3次汇报后得知,殷商已是“谗恶进用、忠良远黜”:王子比干被剖胸挖心;箕子装疯,被罚为奴;微子感觉无望,已经出走,隐居起来;百姓们不敢口出怨言了。武王觉得殷商已是分崩离析,众叛亲离了,征伐...

我国历史上的“武王伐纣”是怎么一回事?结果怎样?
答:商朝后期,周武王十一年(前1027年或前1046年)一月二十六日,此时纣王正派大军远征东夷之际,周武王见机不可失,在吕望等人辅佐下,以兵车三百乘,虎贲(精锐武士)三千人,东进突袭商,总兵力史称有士甲四万五千人,此说夸大。临行前,鱼辛谏阻,《尸子》载:“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在北方不北征...

真实的纣王?
答:武王伐纣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中记载,纣王聚众在沙丘苑囿里裸奔。先秦时期的社会观念和现代不同,聚众裸奔是一种原始的民间风俗。《周礼》中有记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也就是说,西周官方会挑选时间和地点举办这种活动,让未婚男女在桑林中自由结合,随意混居。既然周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