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市邵阳县平均房价水平 山区小县城湖南省邵阳县房价2000块现在值得买吗?

作者&投稿:丘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湖南省统计局 2007-05-21 08:52:47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撑杆”。实践经验证明,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之路中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加快工业发展是历史赋予的重任,更是客观现实的必然选择。工业的发展,带动和影响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全局;工业化水平的高低,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邵阳县的工业一度有过较为辉煌的一页,由于受到地域、市场和产品质量的制约,加之国企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邵阳县工业经济一度滑坡,成了最伤心的“短腿”。1995年比1991年,邵阳县工业增加值增长11.3%,比全市增幅高5.6个百分点;2000年比1996年,邵阳县工业增加值增长8.5%,比全市增幅低3.4个百分点。 2002年,县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工业邵阳”的目标,把发展工业作为一项重要议事日程摆在首要位置,着力实施以工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方略,取得了积极稳健的成效。本文依据2004年末邵阳县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综合性地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下工业和个体工业的实际状况进行评述,并与外县、市相对比,希望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一、现状与特征

1、现状

2004年末,全县共有工业2130家(户),从业人数18808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0958.3万元,净值26487.5万元,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95783.6万元,增加值44754万元。
按规模分: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及国有工业企业47家,现价总产值54594.8万元,从业人数781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4923.2万元,增加值19111万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共2083家(户),从业人数10998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835.1万元,现价总产值41188.8万元,现价增加值25643万元。

按性质分:内资企业330家,其中国有企业12家、集体企业10家、股份合作企业3家、集体联营企业1家、其他有限责任公司2家、股份有限公司5家、私营企业297家、港、澳、台合资经营企业1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家、个体工业1795户。

按行业分:邵阳县工业企业共分采矿业、制造业、电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行业中类。采矿业165家,其中煤炭开采企业65家、黑色金属矿开采业83家、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家、非金属矿(砂石)开采业16家;制造业157家,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3家、食品制造业4家、纺织业3家、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4家、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品业17家、家具制造业3家、造纸及纸制品业5家、印刷业2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业5家、医药制造业2家、轮胎制造业1家、塑料制品业6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73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家、金属制造业12家、通用设备制造业4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家、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2家;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0家,其中电力生产业5家、电力供应业1家、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家。其他1798户个体工业,主要集中在制造和加工行业。

2、地位

2004年,邵阳县现价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16.75%,比2003年提高0.8个百分点,比2002年提高2.3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现价工业增加值占7.15%,比2003年提高0.7个百分点,比2002年提高2.72个百分点;规模以下现价工业增加值占9.6%,比2003年提高0.1个百分点,比2002年提高0.63个百分点。

3、主要特征

(1)产业水平的初级性。一是全部为小型工业企业,无1家被认定为国家中型以上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40家,只占全部工业企业个数的12.3%;二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国家40个行业标准中,邵阳县工业主要为采掘业、冶炼业、造纸业、五金机械制造业、鞋帽服装皮革纺织业、医药化工业、食品加工制造业、建材业、水电发电供电业、木材加工业,传统行业占98%以上,传统产品占92%以上;三是经营管理模式粗放。据对30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调查显示,实行家族式管理的企业12家,占40%;财务管理基本上都是“口袋”账,如湘宝汽配公司、湘中制革公司虽然从2003年起聘用了一名会计,也只是每月两、三天做账,以应付税务审计的需要,财务记录很不规范。四是工业产品以初加工、低品位、低附加值为主,邵阳县工业产品主要为烟煤、锰、石膏、硅锰铁、钻花、内衣服装、波鞋、汽车飞轮、输电管配件、大米加工、中成药、红砖、砂石为主,虽然品种不少,但是大多处在初次加工阶段,利润率不高。如邵阳县兴旺玛钢厂生产的输电管配件,由于没有取得自主出口权,由外贸部门代理出口,每只8元贱卖给出口商,出口商每只16元销售给外商,外商以16美元的价格投入欧美市场,出厂价只相当于市场价的6.2%。其它如富晟鞋业公司、县玛钢厂、三泰金刚石厂、湘宝汽配公司等企业产品都是“为他人做嫁妆”,自己挣小钱,别人赚大钱。

(2)产业资源的依赖性。邵阳县工业中,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工业企业占据重要地位。全县65家煤矿开采企业,2004年末产值19064.7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23.34%;83家锰矿开采企业产值5904.2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7.22%;16家砂石开采企业产值2499.8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3.06%;64家砖瓦、石材及其他建筑材料制造业产值4347.2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5.32%;5家硅锰冶炼企业产值1929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2.36%。消耗本土资源型的企业综合产值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41.3%。

(3)产业发展的自主性。邵阳县332家工业企业(个体工业除外),10年前开业成立的104家,占31.3%;1996年至2002年开业成立的企业35.36%,而2003年至2004年新开业成立的企业为33.34%。改革开放前,邵阳县工业企业的发展由政府为主导,企业的创立和发展由县、乡两级操作,大多数企业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前瞻性,有些企业的创办纯粹是为解决就业问题。改革开放后,由于政策宽松,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有些企业业主抱着“哪行赚钱干哪行”的念头,办企业“一窝风”,甚至有些行业“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2003-2004年,邵阳县域内涌现出83家锰矿开采企业,由于国家政策整顿及资源贫乏,很快,这些企业有50多家就“销声匿迹”了;2003年,邵阳县河伯乡境内有大小木材加工企业和个体户35家,2004年,就只有12家了。加之,金融部门近年来存贷比例严重失调,对工业投入尤为少得可怜,不足贷款额的10%;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部门因部分企业缺乏诚信,未能及时还贷,影响了信用担保公司作为架通银企桥梁作用的发挥,以致工业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发展还是以民间融资为主要路径。因此,邵阳县工业企业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民间自发为主;二是发展方式和方向由投资者自主决策;三是企业的融资行为具有明显的个人特性。

二、问题、差距与原因

1、工业经济总量偏小。2004年末,邵阳县现价工业总产值9.57836亿元,仅占全市县域工业现价总产值136.3亿元的7.02%。工业经济总量仅高于新宁、武岗、隆回三县;现价工业增加值44754万元,仅占当年全县GDP的16.75%,为邵东县的22.63%。与省内其他兄弟县市相比,更是相形见绌。2004年邵阳县工业增加值为长沙县的4.26%、浏阳市的8.75%、石门县的31.62%、望城县的15.7%、湘乡市的18.63%、衡南县的15.96%。与全国工业强县—广东省佛山市的顺德市相比,仅为该市的0.63%。由于工业总量小,全县工业经济在低基数的情况下虽然有较快幅度的增长,但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增量的快速扩张。

2、集约化程度较低。邵阳县工业存在着“弱、小、散”弊端,产业和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小。

(1)企业分散。主要表现为小而全、行业多,分布散。全县工业企业涉及15个门类,674个产品,行业的高度分散和小模生产,无法形成产业和产品的聚集效应。五峰铺棉毛公司其实是上千家加工户的“代名词”,没有统一的品牌,以每条3至6元贱价批发给经销商,实行薄利多销;多年来,邵阳县塘渡口镇白羊铺村以档发加工闻名远近,但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有14户,除永利档发厂、美莎发制品公司较有规模外,还有12户一直各自为战,厂址在邵阳、白羊铺等地“流动”,产品你销往河南,我卖向安徽,甚至在价格和规格上相互冲突。

(2)产品档次低。邵阳县工业企业生产的品种单一,品质不高。全县674种产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山秀医药公司1个。富晟鞋业公司、兴旺玛钢厂、县玛钢件厂、兴隆包装工具厂、松鹤钻头厂、湘中制革公司及档发厂生产的产品名义上都是出口企业,实质上由代理商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后委托代理;湘宝汽配公司生产的正川飞轮也只是玉林柴油机厂的零部件。龙华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低型号PO32.5产品,一直未升级换代。

(3)基地和工业园区尚未具备规模。工业园区进展缓慢,配套设施跟不上;招商引资量小,入园工业企业数量少,投资额小,科技含量不高。全市51个工业园区或基地,其中省、市认定的县级工业园区9个,县、乡自设的工业基地和园区42个。邵阳县经省批准的园区或基地“空白”,经市批准认定的红石工业园区,入园工业企业还只是“星星点灯”状态;县设立的九公桥工业园区、白仓工业园区、霞塘云工业园区规划面积偏小,企业入户率不高,2004年工业基建投资和技改投入2200万元,只相当于城步的55%、武岗的62.8%。因此,邵阳县工业园区和基地在县域经济中尚未发挥出强劲的带动作用。

3、产业基础薄弱。据对全县332家工业企业调查显示,1950年至1977年设立的企业35家,1978年至1991年设立的企业39家,1992年至1995年设立的企业29家,占332家企业的31.3%。这些企业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初建时起点很低,大部分属“五小”企业,技术落后,设备老化,是企业难以发展壮大的“绊脚石”。2004年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县47家规模工业企业共各类机器设备1642台(套),其中1980年前出厂的设备100台(套),占6.1%;1980至1989年出厂的设备449台(套),占27.34%;1990年至1999年出厂的设备489台(套),占29.78%;2000年后出厂的设备604台(套),占36.78%。并且无一台国外出产的机器设备。另一个“箝制”工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是电力能源滞后,全县还有9个乡镇位于小水电地域,用电供求矛盾大。白仓工业园区内有重点工业企业5家,由于地方电力配套跟不上,难以满足工业和农村用电的需要,以致北大铁合金厂等用电量大的企业经常处于停电状态,大部分时间只能在“零点”后作业。

4、企业效益不高。2004年末,全县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41.3%,在全市处于第8位;劳动生产率为34523元/人,在全市处于第10位;亏损企业9家,亏损面为19.1%;销售利润率为2.5%,在全市处于第12位。

5、人才素质不强。全县332家工业企业中(1798户个体工业除外),从业人员1701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从业人员2人,占0.012%;具有本科学历的从业人员67人,占0.4%;具有大专学历的从业人员447人,占2.6%。而96.98%的从业人员为中专以下学历。全县共拥有高级技术、技师、高级工、中级工等专业技术人才4842人,其中工业企业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019人,仅占21.04%。特别是民营工业企业缺乏吸纳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其中民营工业企业共有从业人员11691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99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7092人。从业人员中男性 8935人,女性2756人,男女比例1:0.3。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男性从业人员2681人,女性从业人员1918人。男性占58.3%,女性占41.7%。 规模以下企业中,男性从业人员6254人。女性从业人员838人,男性占88.1%,女性占11.9%。每100名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0.119人,尤其是女性仅0.008人;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3人,女性仅0.2人。每100名从业人员中,高级技师只有0.16人,女性仅0.005人;技师只有0.35人,女性仅0.001人。邵阳县家家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公开向社会招聘300名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业务熟练的技术工人,但是符合条件的很少,

三、对策与建议

提升工业化水平,以工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是邵阳县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全县上下的强烈愿望和共同呼声。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对于邵阳县来说,振兴工业经济,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邵阳县地处湘西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在工业,潜力和希望也在工业。

一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邵阳县工业发展有一定的优势:(1)已有一定基础。邵阳县的建工钻行业在省内很有名气,鼎盛时期达到年产钻花2亿支的规模,产品曾占领国内市场的60%以上,远销欧美12个国家;县皮鞋厂生产的产品曾荣获过国家金奖。(2)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2)工业园区已初具雏形;(3)工业化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工业化率为24.2%,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靠近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中期,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快于第一产业,工业的比重呈现上升势头。(4)有相对丰富的资源。邵阳县是农业大县, 2004年粮食产量达37.34万吨,2005年达39.45万吨,年均出栏生猪80万头,这为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石膏矿已预查储量3.4亿吨;黄荆的“墨玉”、下花桥的“红玉”大理石储藏量较大,开发价值较高;煤炭资源、水能资源也相对较为丰富。(5)交通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区位优势日逐显现。洛湛铁路和潭邵高速公路已通车,县板黄公路提质贯通及乡、村道建设步伐加快,二广高速、207国道改扩建、邵阳至衡阳高速公路动工和兴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邵阳县的“外无出路、内无好路”的旧貌,为邵阳县发展工业打破了交通“瓶颈”。(6)部分优势行业、优势产品效益突出。邵阳县建工钻、高档薄页纸、车用系列冷却泵、中华烫伤油等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力。

二是创新特色,找准路子。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将追求数量型工业尽快向质量效益工业转变,加速推进,加快发展。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产业为主导,以县城为中心,培育西部矿产资源、北部医药和农副产品及南部服装和冶炼三条产业带,构建全县工业总体框架;二是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以特色为主线,依托县域内的资源发展特色工业;三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打造工业发展平台。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合理布局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工业向规模化发展。实行扶持政策,营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四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品牌效应,鼓励企业利用品牌、技术和资本等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拓宽融资、加大投入。邵阳县不少企业由于缺资所限,又碍于金融机构融资门槛和实际融资成本预期较高,而在金融部门筹措不到资金,以致丧失了发展机遇。政府要加大对工业的投入,从财政税收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县域工业发展基金。同时,采取税收优惠、贷款贴息、担保服务等形式增加对工业的投入;并要加大银企协调力度,真正发挥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作用。尤其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激活民间资金,增强企业的社会融资能力。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缓解全县工业发展资金短缺的矛盾。

四是开放带动、民营兴业。坚持引资和引“智”并举,“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引进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创汇能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和一批战略投资者,借助外力加快工业发展。切实落实市委提出的“凡允必进”、“凡强必扶”、“凡办必畅”、“凡利必保”的要求,推动全县工业健康发展,实现企业、政府共赢。

湖南省统计局 2007-05-21 08:52:47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撑杆”。实践经验证明,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之路中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加快工业发展是历史赋予的重任,更是客观现实的必然选择。工业的发展,带动和影响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全局;工业化水平的高低,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邵阳县的工业一度有过较为辉煌的一页,由于受到地域、市场和产品质量的制约,加之国企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邵阳县工业经济一度滑坡,成了最伤心的“短腿”。1995年比1991年,邵阳县工业增加值增长11.3%,比全市增幅高5.6个百分点;2000年比1996年,邵阳县工业增加值增长8.5%,比全市增幅低3.4个百分点。 2002年,县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工业邵阳”的目标,把发展工业作为一项重要议事日程摆在首要位置,着力实施以工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方略,取得了积极稳健的成效。本文依据2004年末邵阳县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综合性地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下工业和个体工业的实际状况进行评述,并与外县、市相对比,希望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一、现状与特征

1、现状

2004年末,全县共有工业2130家(户),从业人数18808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0958.3万元,净值26487.5万元,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95783.6万元,增加值44754万元。
按规模分: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及国有工业企业47家,现价总产值54594.8万元,从业人数781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4923.2万元,增加值19111万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共2083家(户),从业人数10998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835.1万元,现价总产值41188.8万元,现价增加值25643万元。

按性质分:内资企业330家,其中国有企业12家、集体企业10家、股份合作企业3家、集体联营企业1家、其他有限责任公司2家、股份有限公司5家、私营企业297家、港、澳、台合资经营企业1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家、个体工业1795户。

按行业分:邵阳县工业企业共分采矿业、制造业、电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行业中类。采矿业165家,其中煤炭开采企业65家、黑色金属矿开采业83家、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家、非金属矿(砂石)开采业16家;制造业157家,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3家、食品制造业4家、纺织业3家、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4家、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品业17家、家具制造业3家、造纸及纸制品业5家、印刷业2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业5家、医药制造业2家、轮胎制造业1家、塑料制品业6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73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家、金属制造业12家、通用设备制造业4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家、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2家;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0家,其中电力生产业5家、电力供应业1家、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家。其他1798户个体工业,主要集中在制造和加工行业。

2、地位

2004年,邵阳县现价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16.75%,比2003年提高0.8个百分点,比2002年提高2.3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现价工业增加值占7.15%,比2003年提高0.7个百分点,比2002年提高2.72个百分点;规模以下现价工业增加值占9.6%,比2003年提高0.1个百分点,比2002年提高0.63个百分点。

3、主要特征

(1)产业水平的初级性。一是全部为小型工业企业,无1家被认定为国家中型以上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40家,只占全部工业企业个数的12.3%;二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国家40个行业标准中,邵阳县工业主要为采掘业、冶炼业、造纸业、五金机械制造业、鞋帽服装皮革纺织业、医药化工业、食品加工制造业、建材业、水电发电供电业、木材加工业,传统行业占98%以上,传统产品占92%以上;三是经营管理模式粗放。据对30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调查显示,实行家族式管理的企业12家,占40%;财务管理基本上都是“口袋”账,如湘宝汽配公司、湘中制革公司虽然从2003年起聘用了一名会计,也只是每月两、三天做账,以应付税务审计的需要,财务记录很不规范。四是工业产品以初加工、低品位、低附加值为主,邵阳县工业产品主要为烟煤、锰、石膏、硅锰铁、钻花、内衣服装、波鞋、汽车飞轮、输电管配件、大米加工、中成药、红砖、砂石为主,虽然品种不少,但是大多处在初次加工阶段,利润率不高。如邵阳县兴旺玛钢厂生产的输电管配件,由于没有取得自主出口权,由外贸部门代理出口,每只8元贱卖给出口商,出口商每只16元销售给外商,外商以16美元的价格投入欧美市场,出厂价只相当于市场价的6.2%。其它如富晟鞋业公司、县玛钢厂、三泰金刚石厂、湘宝汽配公司等企业产品都是“为他人做嫁妆”,自己挣小钱,别人赚大钱。

(2)产业资源的依赖性。邵阳县工业中,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工业企业占据重要地位。全县65家煤矿开采企业,2004年末产值19064.7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23.34%;83家锰矿开采企业产值5904.2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7.22%;16家砂石开采企业产值2499.8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3.06%;64家砖瓦、石材及其他建筑材料制造业产值4347.2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5.32%;5家硅锰冶炼企业产值1929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2.36%。消耗本土资源型的企业综合产值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41.3%。

(3)产业发展的自主性。邵阳县332家工业企业(个体工业除外),10年前开业成立的104家,占31.3%;1996年至2002年开业成立的企业35.36%,而2003年至2004年新开业成立的企业为33.34%。改革开放前,邵阳县工业企业的发展由政府为主导,企业的创立和发展由县、乡两级操作,大多数企业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前瞻性,有些企业的创办纯粹是为解决就业问题。改革开放后,由于政策宽松,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有些企业业主抱着“哪行赚钱干哪行”的念头,办企业“一窝风”,甚至有些行业“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2003-2004年,邵阳县域内涌现出83家锰矿开采企业,由于国家政策整顿及资源贫乏,很快,这些企业有50多家就“销声匿迹”了;2003年,邵阳县河伯乡境内有大小木材加工企业和个体户35家,2004年,就只有12家了。加之,金融部门近年来存贷比例严重失调,对工业投入尤为少得可怜,不足贷款额的10%;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部门因部分企业缺乏诚信,未能及时还贷,影响了信用担保公司作为架通银企桥梁作用的发挥,以致工业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发展还是以民间融资为主要路径。因此,邵阳县工业企业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民间自发为主;二是发展方式和方向由投资者自主决策;三是企业的融资行为具有明显的个人特性。

二、问题、差距与原因

1、工业经济总量偏小。2004年末,邵阳县现价工业总产值9.57836亿元,仅占全市县域工业现价总产值136.3亿元的7.02%。工业经济总量仅高于新宁、武岗、隆回三县;现价工业增加值44754万元,仅占当年全县GDP的16.75%,为邵东县的22.63%。与省内其他兄弟县市相比,更是相形见绌。2004年邵阳县工业增加值为长沙县的4.26%、浏阳市的8.75%、石门县的31.62%、望城县的15.7%、湘乡市的18.63%、衡南县的15.96%。与全国工业强县—广东省佛山市的顺德市相比,仅为该市的0.63%。由于工业总量小,全县工业经济在低基数的情况下虽然有较快幅度的增长,但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增量的快速扩张。

2、集约化程度较低。邵阳县工业存在着“弱、小、散”弊端,产业和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小。

(1)企业分散。主要表现为小而全、行业多,分布散。全县工业企业涉及15个门类,674个产品,行业的高度分散和小模生产,无法形成产业和产品的聚集效应。五峰铺棉毛公司其实是上千家加工户的“代名词”,没有统一的品牌,以每条3至6元贱价批发给经销商,实行薄利多销;多年来,邵阳县塘渡口镇白羊铺村以档发加工闻名远近,但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有14户,除永利档发厂、美莎发制品公司较有规模外,还有12户一直各自为战,厂址在邵阳、白羊铺等地“流动”,产品你销往河南,我卖向安徽,甚至在价格和规格上相互冲突。

(2)产品档次低。邵阳县工业企业生产的品种单一,品质不高。全县674种产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山秀医药公司1个。富晟鞋业公司、兴旺玛钢厂、县玛钢件厂、兴隆包装工具厂、松鹤钻头厂、湘中制革公司及档发厂生产的产品名义上都是出口企业,实质上由代理商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后委托代理;湘宝汽配公司生产的正川飞轮也只是玉林柴油机厂的零部件。龙华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低型号PO32.5产品,一直未升级换代。

(3)基地和工业园区尚未具备规模。工业园区进展缓慢,配套设施跟不上;招商引资量小,入园工业企业数量少,投资额小,科技含量不高。全市51个工业园区或基地,其中省、市认定的县级工业园区9个,县、乡自设的工业基地和园区42个。邵阳县经省批准的园区或基地“空白”,经市批准认定的红石工业园区,入园工业企业还只是“星星点灯”状态;县设立的九公桥工业园区、白仓工业园区、霞塘云工业园区规划面积偏小,企业入户率不高,2004年工业基建投资和技改投入2200万元,只相当于城步的55%、武岗的62.8%。因此,邵阳县工业园区和基地在县域经济中尚未发挥出强劲的带动作用。

3、产业基础薄弱。据对全县332家工业企业调查显示,1950年至1977年设立的企业35家,1978年至1991年设立的企业39家,1992年至1995年设立的企业29家,占332家企业的31.3%。这些企业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初建时起点很低,大部分属“五小”企业,技术落后,设备老化,是企业难以发展壮大的“绊脚石”。2004年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县47家规模工业企业共各类机器设备1642台(套),其中1980年前出厂的设备100台(套),占6.1%;1980至1989年出厂的设备449台(套),占27.34%;1990年至1999年出厂的设备489台(套),占29.78%;2000年后出厂的设备604台(套),占36.78%。并且无一台国外出产的机器设备。另一个“箝制”工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是电力能源滞后,全县还有9个乡镇位于小水电地域,用电供求矛盾大。白仓工业园区内有重点工业企业5家,由于地方电力配套跟不上,难以满足工业和农村用电的需要,以致北大铁合金厂等用电量大的企业经常处于停电状态,大部分时间只能在“零点”后作业。

4、企业效益不高。2004年末,全县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41.3%,在全市处于第8位;劳动生产率为34523元/人,在全市处于第10位;亏损企业9家,亏损面为19.1%;销售利润率为2.5%,在全市处于第12位。

5、人才素质不强。全县332家工业企业中(1798户个体工业除外),从业人员1701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从业人员2人,占0.012%;具有本科学历的从业人员67人,占0.4%;具有大专学历的从业人员447人,占2.6%。而96.98%的从业人员为中专以下学历。全县共拥有高级技术、技师、高级工、中级工等专业技术人才4842人,其中工业企业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019人,仅占21.04%。特别是民营工业企业缺乏吸纳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其中民营工业企业共有从业人员11691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99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7092人。从业人员中男性 8935人,女性2756人,男女比例1:0.3。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男性从业人员2681人,女性从业人员1918人。男性占58.3%,女性占41.7%。 规模以下企业中,男性从业人员6254人。女性从业人员838人,男性占88.1%,女性占11.9%。每100名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0.119人,尤其是女性仅0.008人;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3人,女性仅0.2人。每100名从业人员中,高级技师只有0.16人,女性仅0.005人;技师只有0.35人,女性仅0.001人。邵阳县家家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公开向社会招聘300名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业务熟练的技术工人,但是符合条件的很少,

三、对策与建议

提升工业化水平,以工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是邵阳县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全县上下的强烈愿望和共同呼声。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对于邵阳县来说,振兴工业经济,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邵阳县地处湘西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在工业,潜力和希望也在工业。

一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邵阳县工业发展有一定的优势:(1)已有一定基础。邵阳县的建工钻行业在省内很有名气,鼎盛时期达到年产钻花2亿支的规模,产品曾占领国内市场的60%以上,远销欧美12个国家;县皮鞋厂生产的产品曾荣获过国家金奖。(2)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2)工业园区已初具雏形;(3)工业化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工业化率为24.2%,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靠近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中期,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快于第一产业,工业的比重呈现上升势头。(4)有相对丰富的资源。邵阳县是农业大县, 2004年粮食产量达37.34万吨,2005年达39.45万吨,年均出栏生猪80万头,这为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石膏矿已预查储量3.4亿吨;黄荆的“墨玉”、下花桥的“红玉”大理石储藏量较大,开发价值较高;煤炭资源、水能资源也相对较为丰富。(5)交通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区位优势日逐显现。洛湛铁路和潭邵高速公路已通车,县板黄公路提质贯通及乡、村道建设步伐加快,二广高速、207国道改扩建、邵阳至衡阳高速公路动工和兴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邵阳县的“外无出路、内无好路”的旧貌,为邵阳县发展工业打破了交通“瓶颈”。(6)部分优势行业、优势产品效益突出。邵阳县建工钻、高档薄页纸、车用系列冷却泵、中华烫伤油等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力。

二是创新特色,找准路子。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将追求数量型工业尽快向质量效益工业转变,加速推进,加快发展。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产业为主导,以县城为中心,培育西部矿产资源、北部医药和农副产品及南部服装和冶炼三条产业带,构建全县工业总体框架;二是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以特色为主线,依托县域内的资源发展特色工业;三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打造工业发展平台。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合理布局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工业向规模化发展。实行扶持政策,营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四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品牌效应,鼓励企业利用品牌、技术和资本等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拓宽融资、加大投入。邵阳县不少企业由于缺资所限,又碍于金融机构融资门槛和实际融资成本预期较高,而在金融部门筹措不到资金,以致丧失了发展机遇。政府要加大对工业的投入,从财政税收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县域工业发展基金。同时,采取税收优惠、贷款贴息、担保服务等形式增加对工业的投入;并要加大银企协调力度,真正发挥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作用。尤其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激活民间资金,增强企业的社会融资能力。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缓解全县工业发展资金短缺的矛盾。

四是开放带动、民营兴业。坚持引资和引“智”并举,“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引进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创汇能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和一批战略投资者,借助外力加快工业发展。切实落实市委提出的“凡允必进”、“凡强必扶”、“凡办必畅”、“凡利必保”的要求,推动全县工业健康发展,实现企业、政府共赢。

邵阳市的也有

邵阳市区的比较好的电梯小高层每平方就两千多一点点

邵阳市区的比较好的电梯小高层每平方就两千多一点点

目前湖南省邵阳县房价是多少?~

价格在1400-3500/平之间, [雍翠盈峰]邵阳市大祥区迎春路电信新村旁 3400/平 【联都国际临江】西湖大桥南端(西湖广场)3000-3600/平 邵阳市双坡岭四公司家属房 附近 25000/平 建材城二期紫薇花园 2000/平 邵阳高等医学院附近 1400/平

从长期来看,房价是持续上涨的,因为通胀的存在,其它的都会涨,不大可能只有房价会跌,当然有些问题楼盘或房价跟周边高出很多的在这种大环境下可能会降。关于房价的涨和跌,永远没有准确答案的,同一处房子或同一个楼盘今年卖这个价,明年还是这个价,如果CPI 是涨的,它实际是降价的,如果从居住年限上来看,它是涨价的。买房自住的,买贵了有可能,但没有买错的。中国的房地产发展没多少年,因为有70年的大限,未来该怎么操作还是个未知数,也不能参考国外的商品房的情况,人家是无年限的。中国的房产发展到今天,开弓没有回头箭,未来房价高速上涨是不大可能的了,但要维持经济发展,它肯定是上涨的,买房要看多10年,想想10年后是什么样的情况,房子也是个商品,永远没有所谓的高位或低位,就看你需不需要和有没有能力购买?再一个就是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虽然政府出台3600万套保障房的计划,这个计划对商品房肯定是个致命的打击,但是很多人也可以看出来,要建成这3600万套房子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没有一个好财政收入,它是很难做到的。目前的大多数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于土地出让金及相关商品房的税收,如果房价下行走得太远,对地方经济和保障房计划同样是致命的,从我的观点来看,目前的大环境是求稳。就说这么多了,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邵阳县书香门第房价值得买吗
答:值得买。根据查询书香门第官网显示,书香门第均价12169元每平方米,在售房源310套,该小区周围配套设施齐全,小区绿化率高,物业管理到位,环境干净整洁,值得购买。

邵阳东方凤凰城房价多少钱一平?
答:东方凤凰城目前房价为:4100元/_。东方凤凰城位于邵阳县塘渡口一桥北侧(县政府旁),物业类型是商业-公寓,房屋产权商住公寓70年,装修情况为毛坯,规划面积68555_,建筑面积314229.99_。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拨打吉屋售楼咨询电话:4006581350转17677,进行预约看房,享受一对一的详细讲解及报价服务。点击查...

湖南邵阳市邵阳县平均房价水平
答:2004年邵阳县工业增加值为长沙县的4.26%、浏阳市的8.75%、石门县的31.62%、望城县的15.7%、湘乡市的18.63%、衡南县的15.96%。与全国工业强县—广东省佛山市的顺德市相比,仅为该市的0.63%。由于工业总量小,全县工业经济在低基数的情况下虽然有较快幅度的增长,但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增量的快速扩张。 2、集约化程度...

湖南邵阳县房价怎样,我想去塘度口买套三房一厅,请问各位朋友去那买比较...
答:我近期也准备在塘渡口买套房给老人住,虽然一直漂在外头,但据我了解,各大小区的房价在1300-1480之间。按揭利率现在8.5折。所以我还在观望中 塘渡口主流小区有滨湖小区、紫金花园和近期落成的中宏新城

邵阳市毛坯房房价怎么样?
答:根据房子所在地段、周边环境、配套设施、物业管理、房子结构不同而有差异,毛胚房一般在2200~3200元/平米之间。

邵阳县白仓镇房价多少?
答:现在楼房的价格大概在1500-1600左右/平方。没有电梯房!

邵阳县大木山开发区房价?
答:以130平方的私人集资的现浇房子(不是预制板房,小区房)举例:去年:三楼16.5-18万,五楼15万左右,7楼11万左右,选择范围多 今年:三楼20-22万,五楼17万左右,7楼13万左右,选择范围小!小区房比私人集资贵200左右一个平方!虽然

请问邵阳县塘渡口目前最高房价是多少?最好的地段在哪?
答:房价在1400/平米左右,在新车站那里,也就是新县公安局那里~!

山区小县城湖南省邵阳县房价2000块现在值得买吗?
答:要建成这3600万套房子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没有一个好财政收入,它是很难做到的。目前的大多数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于土地出让金及相关商品房的税收,如果房价下行走得太远,对地方经济和保障房计划同样是致命的,从我的观点来看,目前的大环境是求稳。就说这么多了,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想在邵阳县塘渡口买个四室二厅,房价大概是?买在哪好呢。
答:有这样的房子,架子大概要15万左右。最好在大目山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