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格拉底知识可以看到雅典民主政治存在什么矛盾 如何理解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作者&投稿:昔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方文明史上,除了对耶稣的审判和处死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审判和处死,像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死一样,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了。”[1]可以说,苏格拉底和耶稣一样,都因杀身成仁而名垂青史。然而,苏格拉底的史料却完全是通过他的两名弟子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记载而流传下来的。当然,两人所记载的苏格拉底却迥然有别:前者是一个俗不可耐的庸人,而后者则是充满智慧的智者。自然,苏格拉底之死留下了许多谜团,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分析法律的视角。
一、苏格拉底为什么会处死?
据美国报人斯东的解释,苏格拉底之所以被处死,主要是因为苏格拉底和雅典民主政体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具体体现在三个观念之上:
(一)关于人类社会群体的性质:“自由城市”抑或“一伙人群”?[2]
对希腊人来说,自由城市意味着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人们在这种城市中自己管理自己,公民轮流进行统治和被统治。实际上,在雅典的民主政体中,主要的政府职位都是由选举产生的,许多别的职位则由抽签产生,使得所有公民都有参与治理自己的平等权利。所有公民都有权在制订法律的议会中投票和发言,列席把这些法律加以实施和解释的陪审团法庭。
然而,苏格拉底既不是寡头派,也不是民主派,对于两者,他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苏格拉底看来,既不是由少数人来统治,也不是由多数人来统治,而是由“那个知道的人”来统治。这在他的同时代的人看来,一定是等于恢复到最绝对的形式的王权。苏格拉底在《言行回忆录》中,提到政府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发命令是统治者的事,服从命令是被统治者的事。”当然,苏格拉底区分了“王政”和“暴政”,他说,“在人民的同意下按照国家法律来统治他们是王政,而不受法律控制以统治者的意志强行对不愿意的臣民进行统治则是暴政。”[3]
希腊人则从牧人的类比是得出教训,羊群不能信任牧人,人类群体也不能把自己交托给某一个人的绝对意志,不论他自称他的目标是多么仁慈。显然,这就造成了苏格拉底与古希腊观念上的歧异。
(二)什么是美德?
苏格拉底谓,美德即知识。这一观念看起来是一个哲学问题,但也有着极深的政治意蕴。如果美德就是知识,那么就像其他形式的知识一样,它是可以教的。如果它是可以教的,那么它就不可能限于少数人——贵族地主世家,而是可以被多数人——新兴的手艺人和生意人的中产阶级——来学习。如果多数人都有美德,那么他们就有资格参与治理城市,而不能被拒绝。
然而,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知识只能通过绝对定义才能得到。如果你对某一事物不能下一绝对定义,你就并不知道它是什么。接得,苏格拉底证明,这种知识是得不到的,连他也得不到。[4]这样,既然美德是知识而知识又是不可获得的,那么普通人即多数人,就没有进行自治所必需具备的美德或知识。通过这条迷宫一样的形而上学的路线,苏格拉底又回到了他的根本命题:人类社会群体是一伙“羊群”,不能放手信任它能治理自己。
从以上的观念可以看出,希腊人的普遍观念给予了普通人以尊严,而苏格拉底的观点则贬损了它。这也是一个不可调和的分歧。
(三)什么是幸福的生活?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的主要责任是“要顾到自己的灵魂”,[5]因而其直接行动的结果则是退出城市政治生活,因为这是灵魂“完善”的必要。而当时的雅典人和希腊人则普遍认为,公民是通过充分参与城市生活和事务而得到教育和完善的。[6]这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得到完善后是最好的动物,但是如果他孤立于法律和正义,他就是最坏的动物……如果他没有美德,他就是一头最邪恶和野蛮的生物。”[7]然而,苏格拉底及其弟子们则都主张,人们必须退出这样的一种政治生活。自然,这种观念本身是思想史的进步。“西方哲学从他开始,从向外探索转入向内探索,从自然哲学转向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这是人们认识的一种深化,是哲学思想史上的重大发展。”[8]

西方文明史上,除了对耶稣的审判和处死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审判和处死,像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死一样,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了.”[1]可以说,苏格拉底和耶稣一样,都因杀身成仁而名垂青史.然而,苏格拉底的史料却完全是通过他的两名弟子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记载而流传下来的.当然,两人所记载的苏格拉底却迥然有别:前者是一个俗不可耐的庸人,而后者则是充满智慧的智者.自然,苏格拉底之死留下了许多谜团,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分析法律的视角.
一、苏格拉底为什么会处死?
据美国报人斯东的解释,苏格拉底之所以被处死,主要是因为苏格拉底和雅典民主政体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具体体现在三个观念之上:
(一)关于人类社会群体的性质:“自由城市”抑或“一伙人群”?[2]
对希腊人来说,自由城市意味着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人们在这种城市中自己管理自己,公民轮流进行统治和被统治.实际上,在雅典的民主政体中,主要的政府职位都是由选举产生的,许多别的职位则由抽签产生,使得所有公民都有参与治理自己的平等权利.所有公民都有权在制订法律的议会中投票和发言,列席把这些法律加以实施和解释的陪审团法庭.
然而,苏格拉底既不是寡头派,也不是民主派,对于两者,他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苏格拉底看来,既不是由少数人来统治,也不是由多数人来统治,而是由“那个知道的人”来统治.这在他的同时代的人看来,一定是等于恢复到最绝对的形式的王权.苏格拉底在《言行回忆录》中,提到政府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发命令是统治者的事,服从命令是被统治者的事.”当然,苏格拉底区分了“王政”和“”,他说,“在人民的同意下按照国家法律来统治他们是王政,而不受法律控制以统治者的意志强行对不愿意的臣民进行统治则是.”[3]
希腊人则从牧人的类比是得出教训,羊群不能信任牧人,人类群体也不能把自己交托给某一个人的绝对意志,不论他自称他的目标是多么仁慈.显然,这就造成了苏格拉底与古希腊观念上的歧异.
(二)什么是美德?
苏格拉底谓,美德即知识.这一观念看起来是一个哲学问题,但也有着极深的政治意蕴.如果美德就是知识,那么就像其他形式的知识一样,它是可以教的.如果它是可以教的,那么它就不可能限于少数人——贵族地主世家,而是可以被多数人——新兴的手艺人和生意人的中产阶级——来学习.如果多数人都有美德,那么他们就有资格参与治理城市,而不能被拒绝.
然而,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知识只能通过绝对定义才能得到.如果你对某一事物不能下一绝对定义,你就并不知道它是什么.接得,苏格拉底证明,这种知识是得不到的,连他也得不到.[4]这样,既然美德是知识而知识又是不可获得的,那么普通人即多数人,就没有进行自治所必需具备的美德或知识.通过这条迷宫一样的形而上学的路线

答案
(一)关于人类社会群体的性质:“自由城市”抑或“一伙人群”?[2]
对希腊人来说,自由城市意味着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人们在这种城市中自己管理自己,公民轮流进行统治和被统治。实际上,在雅典的民主政体中,主要的政府职位都是由选举产生的,许多别的职位则由抽签产生,使得所有公民都有参与治理自己的平等权利。所有公民都有权在制订法律的议会中投票和发言,列席把这些法律加以实施和解释的陪审团法庭。
然而,苏格拉底既不是寡头派,也不是民主派,对于两者,他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苏格拉底看来,既不是由少数人来统治,也不是由多数人来统治,而是由“那个知道的人”来统治。这在他的同时代的人看来,一定是等于恢复到最绝对的形式的王权。苏格拉底在《言行回忆录》中,提到政府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发命令是统治者的事,服从命令是被统治者的事。”当然,苏格拉底区分了“王政”和“暴政”,他说,“在人民的同意下按照国家法律来统治他们是王政,而不受法律控制以统治者的意志强行对不愿意的臣民进行统治则是暴政。”[3]
希腊人则从牧人的类比是得出教训,羊群不能信任牧人,人类群体也不能把自己交托给某一个人的绝对意志,不论他自称他的目标是多么仁慈。显然,这就造成了苏格拉底与古希腊观念上的歧异。
(二)什么是美德?
苏格拉底谓,美德即知识。这一观念看起来是一个哲学问题,但也有着极深的政治意蕴。如果美德就是知识,那么就像其他形式的知识一样,它是可以教的。如果它是可以教的,那么它就不可能限于少数人——贵族地主世家,而是可以被多数人——新兴的手艺人和生意人的中产阶级——来学习。如果多数人都有美德,那么他们就有资格参与治理城市,而不能被拒绝。
然而,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知识只能通过绝对定义才能得到。如果你对某一事物不能下一绝对定义,你就并不知道它是什么。接得,苏格拉底证明,这种知识是得不到的,连他也得不到。[4]这样,既然美德是知识而知识又是不可获得的,那么普通人即多数人,就没有进行自治所必需具备的美德或知识。通过这条迷宫一样的形而上学的路线,苏格拉底又回到了他的根本命题:人类社会群体是一伙“羊群”,不能放手信任它能治理自己。
从以上的观念可以看出,希腊人的普遍观念给予了普通人以尊严,而苏格拉底的观点则贬损了它。这也是一个不可调和的分歧。
(三)什么是幸福的生活?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的主要责任是“要顾到自己的灵魂”,[5]因而其直接行动的结果则是退出城市政治生活,因为这是灵魂“完善”的必要。而当时的雅典人和希腊人则普遍认为,公民是通过充分参与城市生活和事务而得到教育和完善的。[6]这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得到完善后是最好的动物,但是如果他孤立于法律和正义,他就是最坏的动物……如果他没有美德,他就是一头最邪恶和野蛮的生物。”[7]然而,苏格拉底及其弟子们则都主张,人们必须退出这样的一种政治生活。自然,这种观念本身是思想史的进步。“西方哲学从他开始,从向外探索转入向内探索,从自然哲学转向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这是人们认识的一种深化,是哲学思想史上的重大发展。”[8]
查看全文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有何缺陷~

雅典的直接民主因为奉行绝对的多数统治,因而蕴藏着走向专制和暴政的危险.而雅典民主政治中的相关制度设计却不曾对多数权力进行丝毫制约,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在城邦生活中也无处可觅,普遍的参与并没有带来充分和有效的参与,反而降低了民主的质量和效果.这一切都构成了雅典城邦直接民主制下多数人暴政的原因,也使苏格拉底悲剧的发生无法避免.
望采纳

苏格拉底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见于柏拉图的对话和色诺芬的著作中,他旗帜鲜明反对当时雅典奴隶民主制的选举制度,提出了“政治精英”模式的治国理念,认为应提倡有治国知识的精英们来治理国家,掌握政权.(雅典在讨论国家大事事,站起来发表意见的很可能是些鞋匠,商人,船长,而这些人原本就没有政治才能,也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而那些有才能的人又不能发挥他们全部的力量来治理国家)所以,苏格拉底认为这是十分荒唐的.从苏格拉底的“精英治国”的理念中,至少从形式上看,我们多少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这种精英模式中的一些极权倾向和极权主义色彩.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是极力推崇知识的重要性的,他认为奴隶之所以成为奴隶也是因为他们只是不够,苏格拉底心目中的理想统治者,既不是英雄时代的国王,也不是用武力后欺骗得到权力的暴君,而是通宵通晓之道并且是受命于神的那种人.把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落实到政治实践中来,可以看出它实际主张的乃是一种专制极权主义统治模式,他的政治思想中带有明显的极权倾向.

苏格拉底之死暴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问题
答:多数人的暴政。一方面雅典是直接民主,所有本邦成年男子都有权直接参与政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事物;另一方面公民参政素质参差不齐。两者结合雅典的直接民主就易导致民主权利的滥用和误用。也就是多数人的暴政。

高中历史必修三中苏格拉底的思想产生与雅典政治、智者运动是什么关系...
答:古希腊的特殊地理环境促使了城邦政治发展。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积极参与政治,为思想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古希腊工商业发展为思想发展准备了物质基础;希腊城邦制的发展所提供的民主、开放政策,使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为思想...

苏格拉底之死指出古代雅典:民主审判有悖司法独立 如何理解
答:但是,根据多数表决原则,社会不能阻止这一议案的通过。历史上,大思想家苏格拉底就是这样被处死的。可见,民主政治,就其多数表决原则的角度看,是一种危险的政治。就其实质来说: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以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归根结底...

苏格拉底对古希腊民主政治有做出贡献吗
答: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苏格拉底一生经历了雅典民主制度由盛到衰的过程。苏格拉底眼看着雅典城邦日益衰落,民风日下,他十分悲痛,决心用自己...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是什么
答:苏格拉底认为雅典实行“直接民主”(无限民主),导致人们盲目行事,意气用事。

苏格拉底之死反映了当时雅典民主政治制度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答:反映了当时无序的奴隶制全民民主和过于臃肿的议会机构体制的失败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给雅典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在当时的希腊城邦社会中,民主政治的发展让辩论成了公民生活的一部分。希腊人天性里透露着热爱真理的倾向,他们热衷于通过辩论的方式来获得知识,谈论哲学也成了雅典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方式中,辩论的风气培育出了辩证法的土壤。苏格拉底的这套讨论方法就是辩证法,因此对于热爱智慧的雅典人来说,他们...

苏格拉底之死阐述了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什么现象?
答:当然,两人所记载的苏格拉底却迥然有别:前者是一个俗不可耐的庸人,而后者则是充满智慧的智者。自然,苏格拉底之死留下了许多谜团,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分析法律的视角。一、苏格拉底为什么会处死?据美国报人斯东的解释,苏格拉底之所以被处死,主要是因为苏格拉底和雅典民主政体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具体体现在...

如何看待雅典的民主制度
答:君主专制的埃及人和西亚人能够建造巍峨的金字塔和神庙,却没有产生哲学,历史学,修辞学,政治学等知识学科。古代西方绝大多数卓越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戏剧家演说家,政治家,艺术家要么是雅典人要么就是长期生活在雅典的人,这并不是偶然的。但是雅典民主也不可避免的尤其历史局限性。雅典民主与现代民主不同,它只是针对...

苏格拉底的主张和背景
答:苏格拉底作为一位智者,他当然更看重知识、能力在政治中的重大作用.他曾经和柏拉图等一批雅典贵族攻击过民主政治."民主政治之所以败坏人,乃是因为它属于穷人、未受教育者、败坏者和政府领导者.这些人鲜有德性,制定政策肆无忌惮." [2]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当时的雅典人认为普通人是有政治智慧的: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