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两大帅哥,如来和弥勒。 在佛教中弥勒佛的地位有多高 弥勒佛和如来谁大

作者&投稿:伏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太胖了

如来是一切诸佛的称号。

佛有十种称号:如来、世尊、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
如来实际意义为: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如”在佛经中称真如,就是绝对真理,如来,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法以普渡众生的圣者。比如称释迦牟尼佛或称释迦牟尼如来,都是一样的。但称释迦牟尼为如来佛就错了。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说明是某佛,正像称人为先生阁下不能说明是某人一样。

具足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
佛陀庄严的德相并不是生来如此的,《大乘百福庄严经》说:每修一百福,才庄严一相,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佛陀在因地时,由于精进不懈,经过九十一劫才圆满相好的业报。
其实,相与好是有差别的。佛陀庄严的色身中,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特征,称为“相”,约略可分为三十二种,叫作“三十二相”;细微难见,不易查觉,而能使人生起欣喜爱乐之心的,就称为“好”,共有八十种,叫做“八十种好”。由于这八十种好是随三十二相而有,所以又称为“八十随形好”。
.三十二相
□足下平满相: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着地面,这是佛陀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的相,表示引导利益之德。
□足下轮形相:足心现一千辐轮宝的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示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
□手指细长相: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是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的相,表示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
□足跟广平相:足踵圆满广平,是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证得的相,表示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
□指间缦网相: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的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是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表示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
□手足柔软相: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是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生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的相,表示佛以慈悲柔软的手摄取亲疏之德。
□足趺高满相: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的相,表示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德。
□□如鹿王相:股骨如鹿王之纤圆,是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的相,表示一切罪障消灭之德。
□垂手过膝相: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是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着所感得,表示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
□象马阴藏相: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之相。此相是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大众而感得,表示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
□身广长等相: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德相,表示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
□身毛上靡相: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都向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是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的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
□一毛一孔相: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是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得的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
□身色金黄相: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的妙金台,是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感得的相。此德相能令瞻仰的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
□身放光明相:佛的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是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感得的相,能除惑破障,表示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
□皮肤润泽相: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是以清净的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的相,表示佛陀的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
□七处隆满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是由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的相,表示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
□两腋充满相: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是佛予众生医疗、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得的相。
□上身如狮相:佛之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是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示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
□身形端直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是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的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
□两肩圆满相: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是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的相,表示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
□牙齿有四十相: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是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所感得的相,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的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
□牙齿紧密相: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是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得的相,表示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
□牙齿齐白相: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是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的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的三毒。
□两颊隆满相: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
□常得上味相:佛口常得诸味中的最上味。是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的相,表示佛陀的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
□舌广而长相: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是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感得的相。现此相,可灭除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值遇八十亿的诸佛菩萨授记。
□声如梵王相:佛清净的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是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感得的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
□目绀青色相:佛眼绀青,如青莲花。是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的相。
□眼如牛王相: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是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的心怜愍爱护众生而感得。
□顶上肉髻相: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是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的相。
□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所以称为毫光、眉间光。是佛在因地时,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

【八十种好】

(名数)又曰八十随形好,更细别三十二相为八十种之好也。随形好者随三十二形相之好也。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则愈高,遂不见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钩锁;七身一时回旋如像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十膝骨坚而圆好;十一身清洁;十二身柔软;十三身不曲;十四指圆而纤细;十五指文藏覆;十六脉深不现;十七踝不现;十八身润泽;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满足;二十一容仪备足;二十二容仪满足;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众生见之而乐;二十六面不长大;二十七正容貌而色不挠;二十八面具满足;二十九唇如频婆果之色;三十言音深远;三十一脐深而圆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满足;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长;三十七手文不断;三十八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三十九面广而殊好;四十面净满如月;四十一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四十二自毛孔出香气;四十三自口出无上香;四十四仪容如师子;四十五进止如像王;四十六行相如鹅王;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之声分具足;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红色;五十三毛软净;五十四眼广长;五十五死门之相具;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之色;五十七脐不出;五十八腹不现;五十九细腹;六十身不倾动;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长;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六十五四边之光长一丈;六十六光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视众生;六十八不轻众生;六十九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七十说法不著;七十一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七十二发音应众声;七十三次第以因缘说法;七十四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七十五观不厌足;七十六发长好;七十七发不乱;七十八发旋好;七十九发色如青珠;八十手足为有德之相;见法界次第下之下。

凭相见人

如来佛和弥勒佛的关系~

一般来说,每个佛,他都有很多称号。
比如弥勒佛,弥勒是他的名字,佛是他的称号,所以弥勒如果成佛也可以叫弥勒如来。
所以佛教是没有如来佛这个称号的,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民间说法,相似的还有如来佛祖之类的。
一般来说,民间说的如来佛祖,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而弥勒的话,一般来说,佛教的说法他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
佛教传说,我们这个世界从创生到毁灭有一千个佛会成佛,在以前的文明中,已经有了三个佛成佛过,释迦牟尼是第四个。而释迦牟尼的教法灭后,弥勒菩萨会在释迦牟尼之后成佛,这个时间大概从释迦牟尼算起,是五十多亿年以后。

因为弥勒菩萨是未来的佛,所以习惯上民间也叫他弥勒佛,但其实他现在还没有成佛,所以佛教一般叫他弥勒菩萨。

弥勒佛(即弥勒菩萨摩诃萨)(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
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的大肚弥勒(或大肚比丘)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

佛教有两大帅哥,如来和弥勒。
答:如来,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法以普渡众生的圣者。比如称释迦牟尼佛或称释迦牟尼如来,都是一样的。但称释迦牟尼为如来佛就错了。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说明是某佛,正像称人为先生阁下不能说明是某人一样。

如来佛和弥勒佛有什么区别?
答:1、如来即是佛,如来和佛实际是一个意思。一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或诸佛通号有十大名号。但是,虽称十号,一般皆列举十一号。《佛说十号经》云:“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2、弥勒佛即弥勒菩萨,意译为慈氏,在大乘佛教经典中,是世尊...

如来佛和弥勒佛的尊称,也和老君一样是天尊吗?
答:《西游记》故事里,如来这个老僧,就是称呼玉皇大帝为大天尊的。这里的“天尊”,相当于“天宫至尊” “九天至尊”的意思。在西游世界里,玉帝是三界之主,也就是三界至尊,地位尊崇,可谓是独一无二,自然称得上是“大天尊”。那么问题来了:玉帝是大天尊,老君是天尊,如来佛和弥勒佛是什么?《西游记》...

弥勒佛跟如来谁更厉害?两句话见高下
答:可见,弥勒佛和如来吹牛的本事,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脸不红,心不跳,一脸神秘的微笑,服了。弥勒佛和如来佛谁厉害?对比一下两个佛祖的两句大话,真是分分钟见高下!毕竟,吹牛也要靠实力的嘛!一言以概之,还是如来的牛逼吹得响亮,如来吹完牛,当上了治世之尊;弥勒佛吹完牛,却告别了治世之...

弥勒佛为何敢和如来作对呢?
答:弥勒佛不是一个人的宝贝。 另一个逆天神器也在黄眉怪手上,名字叫金铠。 和对方战斗,放出这个宝藏,对方就会遮住它下面,三昼夜后变成脓水。 如果当初孙悟空没有金龙的帮助,可能早就栽在这里了,但这两个法宝合作起来很强大,即使是天庭神仙也会陷入其中。 如来的金盆只是覆盖人,没有什么杀伤力,...

如来佛和弥勒佛有什么区别 如来佛胖么
答:如来,佛,是一切佛的十种称谓之中的两种。弥勒是一位佛的名字,而弥勒的称谓也是十种。就是说你也可以称他为弥勒如来。现在,所见的寺院里的弥勒佛像是根据弥勒佛的化身布袋和尚的样子雕塑的。布袋和尚,常常背着布袋在大街上走,人们问他布袋里装的是什么,他就打开布袋给别人看,里面都是破烂、馊饭...

为什么弥勒佛敢和如来作对?他到底厉害在哪里呢?
答:弥勒佛 弥勒佛在燃灯、如来佛祖和弥勒佛中属于未来佛,弥勒佛之所以敢和如来佛作对,乃是因为弥勒佛有两件宝贝,这两件宝贝不仅如来佛祖忌惮,就连燃灯也害怕,这两件宝贝分别是金铙和后天人种袋。金铙这件宝贝可以将活物关进去,在其中如果达到三天,不管你是普通人还是神仙,都会化成一团脓水。曾经孙...

《西游记》中燃灯,如来,弥勒,他们仨,谁的法力更高?
答:作为天界的两位“佛祖”和“道祖”,原著中太上老君也经常邀请燃灯做客。他的资历和地位,可以说无与伦比。但是很遗憾的是,没有什么出手战绩。弥勒佛,是原著中的“东来佛祖”,佛门中的未来佛。和如来一样,他也拥有着遍观三界虚空的“法眼”,能够看穿...

弥勒佛祖和如来佛祖,谁更厉害?
答:打架的话应该是如来更厉害,因为他就是释迦牟尼佛本身,是现在佛,是在此世开宗立教渡厄渡劫的,合该比弥勒这个未来将生的福佛能打些。毕竟弥勒降生之后劫数已尽天下太平,没什么打架的机会,平时也只给人讲经不和人斗法,应该打不过如来。说法还是如来厉害,因为只要是大乘经,如来基本都讲,不出意外...

弥勒佛和如来的关系
答:弥勒佛祖是如来佛祖的接班人。如来佛是民间或神话小说里的称谓,是不规范的,如来佛是“如来”和“佛”两个名词合在一起了,如来和佛是相同意思,如来是统称,佛也是统称。弥勒佛是贤劫千佛中第五个出世的佛,在释迦牟尼佛之后出世,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现在的佛,所以弥勒佛是未来佛。阿弥陀佛是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