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罪犯脸上刺的什么字

作者&投稿:诺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古代罪犯脸上刺的字
古代罪犯脸上所刺的字根据其犯罪行为而定。例如,盗窃犯会被刺“窃盗”或“盗”字;白昼抢劫他人财物者会被刺“抢夺”或“夺”字;犯有劫窃官仗、伤害吏人等罪者,则要在两颊黥上“劫”字。不同朝代对刺字位置的规定也有所不同。这种刑罚被称为“墨刑”,又称黥刑或黥面。
二、墨刑简介
墨刑对犯人体质影响不大,但脸上的刺青使其失去尊严,成为一种耻辱刑。作为肉刑之一,墨刑在奴隶制五刑中属较轻刑罚。秦汉时期的英布因受过黥刑而被称为“黥布”。唐朝上官婉儿因得罪武则天被黥面,后以梅花妆修饰额上刺青,成为唐朝流行化妆之一。
扩展资料:
墨刑的演变发展
墨刑最初是用刀刻皮肤后涂墨的刑罚。秦汉时期,墨刑规定为刑罚,使用刀刻而非后世针刺。尽管墨刑属轻刑,但面部神经敏感,刀刻仍属残酷。有的人可能因感染而危及生命。
一、秦汉时期
公元前213年,李斯建议焚烧《诗》、《书》等书籍,不烧者刺面罚作苦役。秦末农民起义中,许多囚徒受过黥面刑。汉初沿袭秦制,仍使用黥面刑。《汉书·刑法志》规定“墨罪五百”,数目同周初。公元前167年,汉文帝废除肉刑,改黥面刑为剃发戴刑具或捣米刑。
二、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黥面刑重新被采用。晋代规定,奴婢逃亡被抓回,黥其眼上方加铜青色;再逃,黥两颊;三逃,黥眼下方。这些部位都要使黥长一寸五分,宽五分。468年,宋明帝颁行黥刑和刖刑条律,犯劫窃官仗、伤害吏人等罪者,遇赦令改黥两颊“劫”字,加割脚筋发配边远地区。
三、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后晋石敬瑭恢复黥刑,改称刺字,与流刑结合使用,称为刺配,沿用至清。
四、宋元时期
北宋时,犯人罪状不同,刺的位置及形状有别。盗贼罪刺耳朵后面;徒罪和流罪刺面颊或额角,排列成方块;杖罪刺字排列成圆形,三犯杖刑移于面,径不过五分。
五、明清时期
明代,黥刑法律与宋元相似,使用范围更窄。明初规定除谋反叛逆者家属外,其他犯人不再黥刺。清代黥刑主要施用于奴婢逃跑,常与鞭刑并用,称为鞭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墨刑

~

水浒传中发配是什么意思
答:发配,将罪犯送到边远地区去服劳役。水浒中,脸上还要刺一个“囚”字,脊杖,使铁叶枷,新充军者还有宋太祖的定例100杀威棒,到营中便干差使。《明史·刑罚志》充军者,明初唯边方屯种,后定制,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军。有终生,永久。终生:规定罪犯要服役到死;永久:还要罪...

什么是刺配
答:剌配,是指中国古代将罪犯面部臂部或他处刺刻标记,发配至边远或指定地区服劳役或军役的刑罚。由来: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官府对犯罪者主要使用五种刑罚,即墨、劓、_、宫、大辟。墨刑施行的方法是在人的脸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刺刻符号或字迹,然后涂上墨或别的颜料,使所刺刻成为永久性的记号。因为受墨刑...

闲话名著(18):《水浒传》中发配犯人脸上刺字到底是怎么回事
答:诸处已刺指挥字者,止添所配处”。宋哲宗即位后,进一步对刺字的部位、形状、大小作了明确规定:“犯盗刺环于耳后,徒流以方,杖以圆;三犯杖,移于面,径不得过五分”。刺面是古代黥刑的复活,加大了流刑的残酷性,对犯人的肉体和人格构成双重的摧残。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对宋初太祖、太宗等...

古代一种刑罚,对女囚犯极大的羞辱,今却成年轻人的潮流?
答:虽然墨刑相对于劓、宫、刖、杀相比,墨刑是最轻微的。但是墨刑在实施的时候,可没有麻醉剂,那也是非常疼的,并且还要刺在犯人的面部,无法掩饰。因此,不仅给人造成肉体的痛苦,而且还使犯人蒙受极大的羞辱,并且伴随终生!这就是传说中的脑门上直接写着”坏人”二字,可知其杀伤力有多大!...

古代囚犯的刺青是什么样的
答:犯人脸上的刺青是为了防止犯人逃跑而在犯人脸上刺字或者是图案,来证明是罪犯。 不管犯人跑到哪里,别人一看就知道是犯人,立马举报,让犯人无所遁形 。“青”只是刺在脸上的文字或是图案的颜色, 借“青”来说明在脸上所刺的东西。“青”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如图中脸部的刺青:...

古代犯人脸上刻的是什么字?这些字是什么意思?
答: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电视剧里面看到,古代的一些犯人,他们犯了罪之后,有可能会在脸上刺字,比如宋江,他就是在脸上刺了字,和他一样的还有不少人。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脸上刺上字,别人就会知道这个人曾经犯过罪,对他而言是一种终生的耻辱。但是,他们肯会在脸上刻上什么字呢?他们刻的字又是什...

秦朝的黥刑,在罪犯的脸上刺的是哪些字?
答:中国至迟在春秋时期就有了黥刑.黥刑一般是刻纹,而不是刺字.汉文帝时一度废除黥刑以剃光头来代替这种刑法.南朝梁武帝时规定"劫.身皆斩,妻子补兵:遇赦.降死,黥面为劫字',把黥刑只当作轻刑而已.黥刑不仅官方有禁不绝,甚至私刑中也用.

北宋的囚犯脸上为什么要被纹上囚字
答:是对犯罪的人的一种侮辱性的惩罚。目的是为了让犯人一辈子都无法抹去印记,让所有的人唾弃他!刺脸上醒目 一看就知道是犯人 就像小说《红字》里一样,外国的通奸犯要穿着写着红字A的衣服,让大家都知道他(她)是通奸犯,和中国脸上刺字是一样的道理。

新版水浒里宋江脸上的金印
答:在《水浒全传》中,宋江、林冲、武松等人脸上都有刺字(时俗称“金印”)。因此,武松醉打蒋门神,先要用一块膏药贴住脸上的金印,以防他人识其身份。宋慈在《洗冤集录》中也谈到尸体检验时要仔细查看并记录尸体上有无刺字及刺字的内容。当时有些流配犯人采用“艾炙”或“药取”的方法消除身上可供识别身份的标记。

宋朝时期,在被发配边疆的犯人的脸上刺字有什么作用?
答:《水浒传》中很多人都被刺配过 黥刑虽然出现较早,但是由于这种刑罚会伴随犯人一生,通常会给其带来很大的人格损伤,因此从汉文帝时期便废除了,南北朝、隋唐时期也没有再度出现,而直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晋,这种刑罚才再度出现。不过,刺配虽然出自于后晋,但却在宋朝被广泛使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