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是怎样的情况……

作者&投稿:蛮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因: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
目的: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7月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在共产党力量较强、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4个省举行秋收暴动,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会议决定派毛泽东去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领导秋收起义。
时间:1927年秋 关于秋收起义的发动时间问题
有的观点认为,安源会议上确定起义时间是9月11日开始,所以就应以9月11日作为秋收起义的发动时间。这是不准确的,也是不合当时实际的,修水爆发秋收起义的时间应是9月9日。湖南省委关于夺取长沙的命令中“湖南省委决议,令各地赶紧动员,限于阳历本月十六日会师长沙,夺取省城,建设中国革命委员会湖南分会。令到即各遵照执行。鄂南决于九日发动,安源决于十一日发动,自岳至长至株铁道九日起破坏,各县农运亦已特别加紧工作,限于十一日齐起发动。并告右令 湖南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毛泽东,第一师第四团团长朱少连......湖南省委书记彭公达、行动委员会书记易礼容。1927年9月8日晚”(26)“鄂南决于九日发动”,与鄂南邻近,且一直保持着联系的驻修水师部,也会知道中央这一命令。许多报告和回忆文章也提到了修水爆发秋收起义的时间是9月9日。在《余洒度的报告》中:“九月八日得先俊兄转来萍乡举动决议,乃告以俊部同志决议书云:第三团决即响应萍乡,望兄即率部由平江直攻长沙,两团应互相联络。又云:此系同志决议,未便拒绝等语。度当时侦察平、浏敌人兵力,我军以合力攻一面为宜,正拟将第一团集中铜鼓,适得先俊此项意见,因以时迫,未便迟疑,乃将第一团改道长寿(九月九日)取平江......”(27)。何长工、陈明义的回忆文章中均有相同论述,不一一列出。当时湖南省委负责人彭公达对秋收起义时间也有表述:“(三)驻在铜鼓、修水一带的之浏阳及平江农民军,于十一日分三路进攻平江的长寿街,预计有得胜之可能。后因收编的邱团反戈,腹背受敌,遂遭失败。”(28)彭公达讲述十一日进攻平江长寿街,根据修水县城至长寿街的行程,也就肯定了修水部队誓师起义的时间应是9月9日。事实上9月9日起义部队在县城紫花墩誓师出发,举行了隆重的誓师仪式,当日到达渣津,第二天从渣津出发打下朱溪厂后,驻修平边界,9月11日向平江进军。与彭的报告非常吻合。

人物:毛泽东 关于秋收起义的领导人问题
过去在论及秋收起义的领导人问题时,绝大部分权威刊物均说成是毛泽东同志领导了秋收起义。笔者认为这种结论是不全面的,毛泽东同志是秋收起义的核心领导,但绝不是唯一领导,1927的三大起义中,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领导人都很多,自然秋收起义也是集体领导。彭公达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曾说“......湖南暴动我是实际参加其工作的一个,湖南暴动的失败,我负有严重的责任......”,(29)既然彭公达“我负有严重的责任”,自然彭公达应是秋收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湖南省委行动委员会书记易礼容同样也属于秋收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根据罗章龙回忆:“为了加强对秋收起义的领导,决定成立前委和行委的组织机构,即中共湖南省委行动委员会和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前委在行委领导之下,行委又在湖南省委领导之下。”(30)同时,如前所述,由于秋暴之初是两条线,江西这条线的卢德铭、余洒度也应是秋收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卢德铭离开起义部队赶往武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听取指示,及时带回了党中央的指令,又于起义之日及时赶回了起义部队指挥起义;在兵败金坪回师台庄之时,否决了余洒度的复攻平江的决定,果断率领部队与毛泽东同志靠拢;在文家市会师期间,又坚决支持毛泽东同志关于放弃攻打长沙的决定,两次转兵,都表现了卢德铭实事求是的精神及具战略家的眼光。在党指挥枪的体制尚未建立之时,军队领导人的份量是非常重的,对整个部队的走向影响非常大,所以总指挥卢德铭应为秋收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余洒度在修水活动时间近一个月,在修水期间,“当即派吴会治来鄂报告一切,并请求示知。”(31)积极与党组织保持联系,接受党的领导,做好秋收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以“诸同志均以军事统一不可缓”进行编师,制作军旗(“这是我们内部的决定,没有得到上级的指示”), 率先于9月9日带领部队起义。尽管余洒度后来叛变了革命,但其起义之初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应该肯定的,所以余洒度也应为秋收起义的领导人。

性质 意义 作用 影响:1.第一次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国民党背叛革命后 ,中国共产党并没有立即抛弃国民党的旗帜,而主张“组织工农暴动于革命的左派国民党旗帜之下”。这突出地体现在南昌起义中。但到了秋收起义的筹备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湖南省委敏锐地觉察到国民党的旗帜已失去威信,提出了与中央不同的意见。在湖南,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湖南工农民众的强烈憎恨 ,产生了“唾弃国民党的普遍心理”。毛泽东提出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 湖南省委也提出“湖南对于此次暴动,是主张用共产党的名义来号召”。更进一步地,毛泽东提出暴动后的政府不再是国民党政府,而是工农革命委员会 ,湖南省委也决定要“扩大的宣传苏维埃政权”。当时中央并不同意湖南省委的这一正确主张。1927年 8月23日,中央复函湖南省委时批评说 :你们认为目前中国革命“可以抛弃国民党的旗帜?这是不对的”。由于毛泽东、彭公达(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等人的坚持,秋收起义从一开始就高高地举起了共产党的旗号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鲜明旗帜。历史证明,秋收起义同国民党彻底决裂,公开打出共产党的旗号 ,首创工农
革命军,是符合中国革命发展形势的正确举动。秋收起义暴发后第 10天,中共中央也作出了《关于“左派国民党”及苏维埃口号问题议决案》,指出“彻底的民权革命——扫除封建制度的土地革命,已经不用国民党作 自己的旗帜”,“以后关于组织群众的革命斗争,当然无论如何说不上再在国民党的旗帜下进行”。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大革命失败惨痛教训的结果,表明中国共产党将过去让 出去的革命领导权重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2.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制定的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时,第一次举起土地革命的旗帜,起义部队前委也多次进行过土地革命政纲的探索。但是,囿于主客观条件,南昌起义并没有解决好土地政策的问题。在南昌起义中,曾实行过没收200亩以上大地主土地 的政策。在地少人众的南方,农民称这种政策实行的结果为“耕者无其田”。因为中国大地主少,小地主多,单只没收大地主的土地,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因此这一政策不符合中国国情。湖南省委在秋收起义过程中对土地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提出了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土地政策,“湖南省委认为现在的土地革命到了根本取消地租制度、推翻地主政权的时期,此时党对农民的政策,应当是贫农领导中农,拿住富农,推翻整个地主制度的土地革命”。这一土地政策包含了如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明确土地革命是要推翻整个地主制度,准确地抓住了土地革命的目标;第二,提出了土地斗争的阶级路线,即在土地斗争中依靠谁 、团结谁、中立谁、打击谁这一全党都在探索的重要问题。
尽管还是有所缺陷,但实践证明,湖南省委提出的这一土地政策是正确的,代表了当时全党的最高水平。中国共产党后来制定的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政策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步完善起来的。

3. 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对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发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它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红色政权,锻造了一支体现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确立了我们党依靠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群众路线,培育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革命斗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进程,成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

5.井冈山革命斗争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道路。这是80年来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所在。

原因: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7月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在共产党力量较强、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4个省举行秋收暴动,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会议决定派毛泽东去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领导秋收起义。

目的:
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为了挽救革命。

时间:
1927年9月9日。

人物:
主要是毛泽东,还有朱德,周恩来等人。

性质:
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的起义活动。南昌起义名义上是国民党民革,而秋收起义才是真正的工农武装。

意义,影响一样:
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用:创建了我党第一支工农军队,设计制作并率先起了我党的第一面旗帜。

大体是这样的,具体的还需要楼主根据自己的需要到课外书籍中去查找。

原因: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

目的:挽救革命,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时间:八七会议结束后,1927年9月9日

人物:共产党领导阶层

性质:反对国民党压迫的革命起义

意义,作用,影响: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在1927年秋天发动秋收起义。
性质当然是农民运动了。
作用是武装法抗国民党反动派呗。
具体的就看历史书好了。

初中高一的历史书上都有

秋收起义的意义~

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
1、秋收起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追求。共产党提出的主张,“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口号,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决策为人民群众所拥护,所以,秋收起义发动后,各地的农民群众广泛响应,愿意跟着共产党,为穷人打天下。
2、秋收起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的崭新认识。
3、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翻身求解放、探求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实践。
4、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勇于改正错误的重大举措。

扩展资料秋收起义的起因:
随着第一次国内革命的深入,中国共产党把工人特别是农民、士兵都组织起来,形成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大力支持打倒军阀的北伐运动。
这就直接危及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危及到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统治基础。这样,帝国主义支持策动国民党新老右派破坏革命,并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
八七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派毛泽东前往湖南传达会议精神,并改组湖南省委,发动秋收起义。8月18日,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的湖南省委会议上。
毛泽东坚决主张: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屠杀工农,丧失了民心,成为白色恐怖的象征,因此秋收起义时“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以共产党自己的名义领导人民革命。他在给中央的信中写道:“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学习苏俄的革命经验——走城市包围农村的斗争路线。毛泽东在此之后带领队伍攻打大城市长沙,结果受挫,退到文家市。在文家市进行了文家市决策——由于敌强我弱,必须要放弃攻打敌人力量比较集中的大城市,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答:时间:1927年秋 关于秋收起义的发动时间问题 有的观点认为,安源会议上确定起义时间是9月11日开始,所以就应以9月11日作为秋收起义的发动时间.这是不准确的,也是不合当时实际的,修水爆发秋收起义的时间应是9月9日.湖南省委关于夺取长沙的命令中“湖南省委决议,令各地赶紧动员,限于阳历本月十六日会师长沙,夺取省城,...

秋收起义的时间、经过、意义<文>
答:平江、岳阳和江西省的安源等7个县(镇)举行起义。关于起义时间,定于9月9日开始破坏铁路,11日各县同时起义,15日长沙起义,16日各路起义武装会师长沙,夺取长沙。会议决定,毛泽东到湘赣边界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秋收起义。 当时,由我党领导和掌握的能够参加起义的武装,分驻...

关于”秋收起义“
答:(31)积极与党组织保持联系,接受党的领导,做好秋收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以“诸同志均以军事统一不可缓”进行编师,制作军旗(“这是我们内部的决定,没有得到上级的指示”), 率先于9月9日带领部队起义。尽管余洒度后来叛变了革命,但其起义之初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应该肯定的,所以余洒度也应为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性质 ...

秋收起义的梗概可以告诉我么
答: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边界文家市镇领导发动的农民武装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8月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的计划。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枪杆子出政权的思想。会...

秋收起义的时间地点
答:秋收起义发生在1927年9月,地点位于湖南、江西两省交界的湘赣边界地区。这场起义被认为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和发展的起点,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标志着党开始走向武装斗争的道路。这次起义为后来的土地革命战争和红军长征奠定了基础。秋收起义虽然失败,但它使共产党领导人认识到必须...

秋收起义事件的主要内容
答: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另一个是1927年中共党人发动反抗国民党右派的起义——广州起义)。中...

秋收起义是怎么回事
答: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另一个是广州起义)。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边界领导发动的农民武装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

秋收起义爆发于哪一年
答:民国16年(1927)8月中旬,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特派员、湖南省委常委的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彭公达,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将中共安源特别区委改组为市,组织行动委员会,为秋收暴动作准备。8月31日晚或9月1日,毛泽东到达安源讨论暴动军事问题和布置安源、萍乡、醴陵、济阳、平江工家...

秋收起义在哪里会师?
答:秋收起义在井冈山胜利会师。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控制下的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宣布“分共”,背叛了革命。中国共产党从此转入地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

秋收起义在哪里会师?
答:秋收起义在井冈山胜利会师。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控制下的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宣布“分共”,背叛了革命。中国共产党从此转入地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