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诗词名句来赞美苏州,杭州 用什么古诗来赞美苏州杭州最合适

作者&投稿:羽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州园林

君到姑苏间,
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
水巷小桥多(唐。杜荀鹤)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用哪首古诗来赞美苏州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白居易的忆江南的忆杭州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苏轼的“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
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作者,宋.林升)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书名:千家诗 作者: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苏东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词就是写杭州城的: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为大约之义。“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苏州,杭州的诗句有哪些?
答:2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2.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 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23.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24.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25.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

有什么描写苏州和杭州的古诗名句
答:1、《忆江南词三首》【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白话翻译: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

关于赞美苏州杭州的名言或诗句有哪些
答:一、《过苏州》作者:宋代苏舜钦1、原句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2、翻译东出盘门景物看得格外分明,落一阵萧萧细雨改换了阴晴。 绿杨依依白鹭点点,全都各自怡乐欢欣,近处的水远处的山,一处处隐含...

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泰山、长江、苏州杭州、西湖
答:一、苏州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来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二、西湖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

赞美苏州杭州的诗句或名言有哪些?
答:赞美苏州杭州的诗句或名言有: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2.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苏轼《夜泛西湖五绝》。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

赞美苏州.杭州的诗句
答:一、赞美苏州的诗句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再游姑苏玉芝观》【唐】许浑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渡吴江...

赞美长江,苏州和杭州的诗句.
答:霅溪(湖州)殊冷僻,茂苑(苏州)大繁雄,唯此钱塘郡(杭州),闲忙恰得中。白居易: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李商隐: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白居易: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处处楼前飘管吹,...

描写苏州.杭州的古诗__
答: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暗香》——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

哪句诗句赞美了苏州杭州的美丽繁荣?
答: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2、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3、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4、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用古诗词名句来赞美苏州,杭州
答:苏州园林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杜荀鹤)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