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为了刁难苏轼,出了什么上联,苏轼至死没对上,后来成千古绝对? 中国的历史起源

作者&投稿:佼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安石出的上联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相传此上联不仅在当时难为住了文学水平超强的东坡居士,而且流传至今,依然没能有一个完美的下联可以与之匹配,展望未来也没有人敢说一定会有,所以说它是“千古绝对”。接下来详细说明。

原来,王安石和苏轼2人是北宋同一时期的两位著名人物,他们都是才华横溢,都是进士及第,都同列“唐宋八大家”,虽然在政见上存在分歧,但丝毫不影响我们敬佩他二人各自在文学方面的造诣。而对联在古代以及他二人所在的北宋,一直都是展现一个人“文学功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唐诗宋词写的好的人,往往离不开这样的功底。

尤其北宋重文轻武。相传某日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在书房中等候的过程中,无意发现了王安石所写《咏菊》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勾勒出了一幅西风过境,菊花满地,一派金黄的画面。不过,苏轼当时暗笑,因为根据他对菊花的习性的了解,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啊。所以他又将心中的暗笑转化为笔下的嘲讽:“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他不仅自己擅作主张接了两句,还教育起王安石来了(后来东坡先生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王安石写的没毛病,南方的菊花和北方不同,的确会在风吹过后落满地)。等到王安石过来,看见之后,又怎么会感受不到字里行间的嘲讽,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直接出了一个对联,即前面说的“千古绝对”:“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苏轼看了之后也被难为住了。

虽然年代久远,但是这个对联现在看起来,似乎很好理解,“七里的山塘,走到一半,是三里半”,3.5正好是7的一半。很好理解啊。但,这只是看起来是这样,真要是对起来,具体问题就来了。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一词多义。“七里山塘”既可以是一个用“量词”修饰的地方,也可以其整体看成一个“地名”,然后“半塘”既可以是“七里山塘”的一半,同时也是地名“半塘”。所以,这些在无形中都制约着下联,不仅要在数字上对仗精准,而且要在语义上符合上联蕴含的神韵。

相传明朝有个文人,在游览九溪蛮洞时,对出一副下联:“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答主才疏学浅,读这个下联的时候,感受到了一丝“勉强”。因为在答主看来,既然前面是“9”,那后面应该是“4.5”啊,直接被四舍五入了,再怎么说,也让人觉得不太合适。其实,答主知道这个“千古绝对”很久啦,也关注过很多人给出的下联,但都没有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看到有个朋友对“九江云湖,游至重湖四江重 ”,是我见过的并且觉得比较贴近的一个了。



这一千古绝句就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这一上联是王安石为了苏轼出的,但是相传苏轼并没有对上。不够中华文化本来就是博大精深的,当时的苏轼没有对出来也并没有什么,后来的文人当中曾有文人对过。不过韵脚也还是比较的勉强,果然都是文豪神仙打架,一般的人还真的是看不懂。

其实王安石和苏轼这两位都是一起在朝为官的文人,两个人都是在“唐宋八大家”的一员。他们的学识自是一般人比不来的。而且两个人在文学上的建设都是具有很高的威望的。但是我个人认为苏轼在这方面是略高一筹,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的代表。王安石的浪漫情怀主义更多的是体现在哲学上。

这一上联的来由是因为当时两人一同去拜访宰相大人,在此两个人有了小争执。然后苏轼他就在休息的时候就看到了王安石写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想要嘲讽这做事之人怎会不懂尝试,花怎会如此容易掉落,就接着写下了: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不满这就在再出了一个上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其实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这样的绝句其实还有一些,记得小时候在看动画的时候记得有一对联就说是难倒过文曲君。上联是:烟沿檐烟燕眼。这一上联还不知道有没有下联。不过在小时候就觉得这一对联出的太巧了吧,都是同样的韵脚,很难找出一样的韵脚并且还能做出下联。



王安石为了刁难苏轼,期间有个明朝文人在游览九溪蛮洞时,勉强对出一副下联,这就是:九溪蛮洞,苏轼虽然说没有对上经过中洞五溪中。

王安石为了刁难苏轼给他出的上联就是九溪蛮洞

王安石为了刁难苏轼,出了一幅很难的对联,然而对联却流传至今,这就是:九溪蛮洞。

什么叫历史?~

十万个冷知识

苏东坡和王安石有什么恩怨。
答:王安石刚刚主持新政时,常常引导皇上专断,皇上因此也只信任他一个人。当时苏轼任开封府主考官,出了一个题目,内容是:「晋武帝因为专断而平定东吴,而符坚在伐晋的时候却因为专断而灭亡,春秋时齐桓公只信任管仲而称霸,燕王哙却因为只信任子之而导致败亡,同样专断,为何有不同的结果呢?」安石看到后...

安石罢相‖ 第七幕
答:苏轼:汉武帝用桑弘羊计策,国家出面经商,赚足差价,把钱从人民手中转移到国库里,因为那时国家内部稳定,主要威胁来自外部,来自匈奴,恰好武帝又是个好大喜功的主,只要能打胜仗,人民的死活也顾不上了。 安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抵御外敌这样的大事是个人能干成的吗?干不成,得靠国家,这个时候钱让国家用能发挥更大作...

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
答:王安石听说苏轼要来江宁,马上风尘仆仆赶到渡口与苏轼相会。两人在江边煮酒和诗,通宵达旦,畅谈甚欢。事实上,两位集文学底蕴和政治卓见于一身的风流人物,从未成为真正的敌人。二人的初衷无非都是为了风雨飘摇的大宋江山,王安石与苏轼,相互敬佩,相互欣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文人相亲”的典范。

宋史苏东坡传文言文翻译
答:苏轼开玩笑说:“现在的当官的,都为了争取减少半年的磨勘(相当于磨合、试用期)时间,就算杀人也敢了。”王安石笑笑没有回答。 …… 苏轼经常把自己锁在翰林院在皇宫里边过夜,被召进宫在偏殿面见皇上,宣仁太后问他:“你前年做什么官?”苏轼回答:“臣当时是常州团练副使。”太后又问:“现在做什么官。”苏轼...

苏轼传中 苏轼是从哪方面说服王安石向皇上进谏的
答:”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日:“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苏轼路过金陵(今南京),拜见王安石,说:“大兴战争和刑罚,是汉、唐两朝灭亡的征兆。祖宗先帝用仁厚...

苏轼的简介
答: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

苏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的翻译是什么?
答:翻译:苏轼看到王安石辅助神宗用独断专行来处理事务。这句话出自《宋史·苏轼列传》,原文如下: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因试进士发策,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恒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为问,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

苏轼和王安石出去游玩 互相以名字东坡和安石 作诗 好像有 安石不正...
答:苏东坡信以为真,上下左右审视一番,回答道:“正直耸立,倾斜何有?”王安石指着石碑下的“大乌龟”笑道:“细看,下面像(向)东坡!坡者,倾斜也。”苏东坡被王安石连赚了两次便宜,心中不悦。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灵机一动,用手拍着“大乌龟”的脑袋笑着说:“‘安石’不正也!安石不正,...

苏轼佳作赏析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答:下面带来苏轼的《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一起来看看吧!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

王安石简介
答: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编辑本段]政治家王安石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历任签书淮南(扬州)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今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