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甘溪当年属于什么战争? 石阡甘溪当年属于什么战争?

作者&投稿:苦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甘溪战役是长征中红六军团西征的最后一战。也是最为惨烈的战斗。

1934年9月,红六军团在军政委主席任弼时、军团长肖克、军团政委王震、军团参谋长李达率领下,作为红军长征先遣队从江西出发,经湘、桂进入贵州瓮安猴场,准备西渡乌江 。

7日凌晨,李达率领的红六军团先头部队红49、50、51团进至甘溪。上午10时许,红军才得知已遭遇桂敌主力。这时,敌兵陆续出现,战斗即刻打响,红军部队被截为3段,首尾不能相顾。敌人已对红军形成居高临下之势,红军实施强攻外突,李达率部撕开了一个口子,六七百人突围出去。当天,红50团也得以撤出阵地。担任后卫的18师及52团、54团也得到命令撤出随主力行动。

桂敌正面进攻受阻后,又企图侧击即将到达甘溪的红六军团主力部队。面对敌军24个团的包围,为保存有生力量,军团决定分散游击,以便寻机突破围堵,通过石镇大道,与红三军会合。自此,红军在石阡、施秉、余庆、镇远四县边境的崇山峻岭中与敌周旋数日。

11日,李达率部在深山中转悠数天之后离开石阡县境,并得到贺龙所派部队的接应。红六军团主力于1934年10月19日通过石江大道,24日到达印江木黄,与红三军胜利会师。而红六军团出发前有9000余人,经此一战后已不足4000人。

甘溪战役,红六军团虽然损失较重,但牵制了湘、桂、黔敌军主力,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达到了与红三军胜利会师的预期目的,有力地配合了红一方面军进行长征,完成了作为长征先遣队的光荣使命。同时,它还在石阡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属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六军团西征过程中的一次战役

石阡、甘溪战役发生于1934年9月,是红六军团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战斗

关于红六军团西征:1934年夏,湘赣苏区反“围剿”失利,苏区日益缩小。7月下旬,红6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湖南省中部发展游击战争,后继续突围西征到达贵州省印江县。

另:在甘溪战役中,红六军团先头部队红49、50、51团牵制了湘、桂、黔敌军主力,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达到了与红三军胜利会师的预期目的,有力地配合了红一方面军进行长征,完成了作为长征先遣队的光荣使命!



属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六军团西征过程中的一次战役。

石阡、甘溪战役发生于1934年9月,是红六军团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战斗。甘溪战役中,红六军团先头部队红49、50、51团牵制了湘、桂、黔敌军主力,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达到了与红三军胜利会师的预期目的,有力地配合了红一方面军进行长征,完成了作为长征先遣队的光荣使命。

贵州石阡县甘溪乡有电信3G信号吗?~

沿海的你、很恶心、原来经济与素质是不成正比的、

石阡甘溪当年发生的战斗是在红军长征过程中发生的,所以应该属于反围剿战斗。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属于哪个市
答:恩施历史悠久,春秋属巴国,战国隶属楚巫郡,隋为庸州,唐为施州,清为施南府,民国为鄂西行政区,雍正七年(1729年)设恩施县,抗日战争时期为湖北省临时省会,现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1981年11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恩施市,以恩施县城关镇为其行政区域。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县,并入恩施市。2000年,...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邮编是什么
答:历史沿革恩施历史悠久,春秋属巴国,战国隶属楚巫郡,隋为庸州,唐为施州,清为施南府,民国为鄂西行政区,雍正七年(1729年)设恩施县,抗日战争时期为湖北省临时省会,现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1981年11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恩施市,以恩施县城关镇为其行政区域。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县,并入恩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