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书单丨改变始于看见,5本书,助你看见思维的谬误和陷阱

作者&投稿:甫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是SARS之后,钟南山课题组发表的《抗击SARS实践与新人文精神的思考》中的一句话。

思维方式如此重要,就像电脑的操作系统一样,内置于我们的大脑,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但不幸的是人类的思维存在很多谬误和陷阱,而且喜欢走捷径,进而导致了各种不良后果。

比如,人们喜欢把关联当做因果,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掉进自证预言的陷阱而不自知;比如遇到问题,习惯调用过往经验作为判断依据,但弊端在于,过去的经验不一定适用当下的情景。

信息泛滥的时代,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的应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现代心理学针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已经做了诸多研究。我推荐这5本心理学书籍,助你了解我们思维的弱点,从而更好的认识自己,理解他人。

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多数受幼年时父母的影响,而为人父母,没有岗前培训,没有上岗证。对于那些不合格的父母,《原生家庭》这本书用了一个词描述--"有毒"。书中第一部分将有毒的父母分为操控型父母、身体虐待型父母、言语虐待型等5种模式。

第二部分提出了“解毒”方案。很多成年人,还在背负着童年的阴影而不自知,解毒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到,你不该为童年的不幸负责,那些责任应归还给应承担责任的人。认识这一点,不是去责怪父母,而是为了放过自己、改变自己,承担起自己成年人的责任。

只有认识到何以成为现在的自己,才能做出改变。 改变的方式可以是与父母对峙,也可以选择放手,这两种方式没有好坏之分,重要的是选择适合你的那种。改变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书中有详细的说明。

如果你在为如何与父母相处而苦恼,或为养育下一代而伤神,推荐你读这本书。

《暗时间》这个书名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关于时间管理的书,其实它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正确思考的书。阅读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暗时间》和《思维改变生活》这两个篇章。

在一个领域做到优秀已经不容易,有的人却能在不同的领域做到卓越。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卓越的人拥有更多的思维时间,即暗时间。

在《暗时间》这一篇章中,告诉我们如何利用暗时间,以及大脑的记忆与学习机制,提高学习和思考的效率。

《思维改变生活》这一篇章,总结了大脑思维工作机制中的盲点和谬误。

年轻人总是听不进去老人言,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亲身经历了才明白?

为什么多数人不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

理智告诉我们,应该坚持运动锻炼身体,为什么行动上却是躺在床上刷手机?

这一切都与大脑的工作机制有关。我们的身体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但我们的情绪大脑还停留在20万年前,用远古的大脑解决现代化的问题,必然会面临诸多不适。

就像作者所说: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生活在信息社会的远古人”。 我们需要做的是,了解思维机制的缺陷,并避开它们。

这本书更有价值的地方在于,作者在书中列出了很多思维类及心理学的书籍,如果你对大脑、思维的运行机制感兴趣,推荐你阅读这本书。

人人都会犯错,但很少有人愿意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算承认了,也会为自己找一些理由。

错误面前,人们为什么会极力的为自己辩解呢?即使证据已经摆在面前?

《错不在我》用两个概念来解释这种现象,即:认知失调和自我辩护。

认知失调是指当认知与事实不一致时,所导致的内心不愉快、不舒适的感觉。人们会本能的想减少这种不适感,采用的方式就是自我辩护,甚至不惜歪曲事实。

比如正在实施减肥健身计划的你,晚上忍不住和朋友去吃了宵夜,“宵夜导致肥胖“的认知,与你正在减肥的事实之间产生了失调,你为自己辩护的方式大概率是低估宵夜的影响,比如:“就吃一次,不会胖的,再说我吃的也不多。”

《错不在我》告诉我们,自我辩护不等同于撒谎,撒谎时人们知道自己在撒谎,而自我辩护往往是在无意识中启动的,这就很容易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我们该如何减少自我辩护呢?书中你会找到答案。在认识到“自我辩护”的存在后,你会更好的处理夫妻关系、同事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自身的行为影响着他人,也被他人所影响,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群体去生活。那么,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为什么会接受他人的影响?人们的喜好、厌憎、偏见是如何产生的?

《社会性动物》这本书中,心理学家阿伦森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分析了从众、宣传与说服、偏见、攻击性和爱等社会行为的心理学过程。

通过作者的分析,你会发现,人是一种多么不理性的动物,但往往又自认为自己的行为和想法都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就像书中所说:

阅读本书,会让你对人性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好的认识自我。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有人倾向于悲观的解释,容易消极、退缩;有人倾向于乐观的解释,能够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并直面困境。这种不同的解释风格其实是两种思维模式,悲观思维模式的人,能够变得乐观吗?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这本书中指出,乐观是可以习得的,一旦习得,就会终生拥有。

作者提出了习得乐观的ABCDE模式:

具体的操作步骤书中有详细介绍,按照作者的方法,坚持练习,悲观的你可以学着从乐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当然,作者不是让我们盲目乐观,而是要审时度势的乐观。

如果你容易消极,甚至有些抑郁,不妨读下这本书,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成长,就是不断改变自己错误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思维方式的过程,而改变的前提是看见。

阅读心理学书籍,让我们看见思维的谬误和陷阱,看见大脑运作机制的不完美。

尽管我们一生都会与这些谬误和不完美相伴,但在看见之后你就无法视而不见,而这是改变和超越的开始。

~

心理书单丨改变始于看见,5本书,助你看见思维的谬误和陷阱
答:《暗时间》这个书名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关于时间管理的书,其实它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正确思考的书。阅读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暗时间》和《思维改变生活》这两个篇章。在一个领域做到优秀已经不容易,有的人却能在不同的领域做到卓越。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卓越的人拥有...

书单丨10部高分世界史经典作品,提升你的视野和格局
答:豆瓣评分:9.1</ - 首部历史批评专著,以中世纪边缘艺术为切入点,揭示了创新与反抗的火花,以及艺术如何突破束缚,影响历史的进程。豆瓣评分:9.5</ - 《葡萄牙国王秘史》是一本历史爱好者不可错过的佳作,它以丰富的故事和知识性,生动讲述葡萄牙的辉煌历史,四度再版,魅力经久不衰。这些书籍,如同...

心理书单丨弗洛伊德、荣格16位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著作荐读
答: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理解人性》揭示了“自卑感”和“社会情感”理论,主张个体行为源于童年经历,这是一本深入探究人性本质的必读之作。心理界的两朵奇葩:荣格与弗洛伊德</ 卡尔·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开创者,《寻找灵魂的现代人》中他的核心思想与弗洛伊德的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示了心理学理论的...

5本书+5部电影,教你与他人建立好关系丨拆书家荐书
答:本期荐书:嘟嘟 北京翰林分舵 教育长老&三级拆书家 拆书学院领拆 在行行家 01 《高效能人士的第八个习惯》 (美)史蒂芬•柯维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为什么 7 个习惯加起来是一本书,第 8 个习惯也是一本同样厚的书?因为这并不是增加了一个遗漏的习惯, 而是全新的话题:找到你自己的心声,并激励他人去寻找...

红V书单丨2月进行心理学的主题阅读 只为和自己及世界好好相处
答:张德芬系列的书算是入门级心理学读物里比较有名的了。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以李若菱和一位老人的几场“解惑”对话,让我们知道怎么去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 但我读完后,也觉得虚高了。它讲了很多,可书里的精华并不多,重点其实就可以概括为两个——“胜肽”和“吸引力法则”。 胜肽就是你的身体要表达...

书单丨看书的意义在于通过别人的经历来提醒自己
答:记得刘瑜曾说过一段话,“ 读书并不指望能有醍醐灌顶的效果,更不觉得书架上会有什么神明,只希望每本书能推进一小点知识或带来一个小启发 ”。于筱柒而言,之所以能坚持阅读,也是希望能通过别人的经历来提醒自己,武装自己。 PS.筱柒阅读均为纸质书籍,因为会更有仪式感。 欢迎大家多给我推荐书籍哦,不限类型! 已...

书单丨5本枕边书,最适合睡前放松身心!
答:02. 心灵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次第花开》豆瓣8.4分的《次第花开》是希阿荣博堪布的心灵指南,以现代语言揭示心灵的美丽世界。如同亲密的导师,它在困境中给予支持与启示,激发对佛法的信念。这本书的智慧与慈悲,帮助我们理解心性,从困惑中解脱,唤醒内心深处的力量。陈坤和张嘉译的赞誉,更凸显了其...

书单丨5位伟大的传记作家,5部帮我们理解人生的经典传记
答:作者所有的意愿,都是想让像我们这样普通的人,读过这本书之后,能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渺小,鼓起一点点追求尊严的勇气。 《雪莱传》是法国伟大的传记作家莫洛亚的第一部传记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 与茨威格一样,莫洛亚首先是个小说家,也擅长写传记,但他的传记作品,成就远高于小说。 小说家写传记,容易在传记中...

书单推荐丨2-6岁专注力培养,就看这5本专注力游戏书
答:适合年龄:3-6岁 作者:【美】贝基·威尔逊 克莱尔·西皮 推荐理由:综合训练孩子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动手力、推理力的好玩到爆的专注力 游戏 书。适合年龄:2-6岁 作者::【法】杰基·古皮尔 /文 推荐理由:用讲故事方式,让孩子在日常的场景中,寻找隐藏的目标,自然形成专注力习惯。适合年龄...

书单推荐丨男孩超爱的5本恐龙大科普,带孩子探索侏罗纪的秘密_百度...
答:出版机构:长江出版社 推荐理由: 探索 恐龙秘密,揭秘史前文明,立体展示侏罗纪时代的震撼场景。适合年龄:2-6岁 出版机构:西安出版社 推荐理由:详解恐龙化石的形成和复原,深层次学习恐龙知识,孩子动手挖掘恐龙化石,激发 探索 欲。适合年龄:2-6岁 出版机构: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推荐理由:孩子自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