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法定节假日工资是怎么算的 法定假日后两天离职工资怎么算

作者&投稿:逮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法定节假日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法定节假日综合工资=法定节假日日常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企业如在法定节假日,如五一节,安排员工加班的,应当支付给员工的加班工资为不低于其日工资的300%,即其加班工资≥日工资*300%,即不低于三倍工资。

员工离职,法定节假日的工资也正常计算,10月份国庆放假期间,如果是调休假期正常工作的,也要正常发放。如调休未履行的假期,则工资不予计算。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八条 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扩展资料: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人社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法定节假日工资是正常发放的,工资结算到离职当天。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也就是说离职工资是发放至劳动合同解除时。

劳动者辞职后离职前遇到法定节假日是算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工资。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该单位。

相关规定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如果劳动者在国庆期间没有上班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工资,如果劳动者正常上班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3倍的工资。
  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一、《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 工 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国家规定的平均月度计薪天数是21.75天,其中法定节假日是带薪的,需要将10月1/2/3日三天的法定节假日也一起计算工资。

离职后法定节假日是怎么算的呢?~

离职后法定节假日怎么算呢?当然呢,但是他这个情况给离职人员还是不一样,因为离职人员呢,他是不会给你按公司的,只会按正常节假日去人去去去。

劳动者辞职后离职前遇到法定节假日是算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工资。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该单位。

劳动者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时携带:本人身份证、用人单位全称、负责人姓名及联系电话、能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上班的相关证据,由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下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可以下达行政处罚处理决定;逾期未执行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同时逾期不改正的,劳动者可以主张用人单位支付你拖欠工资数额50%-100%的赔偿金(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6条)。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离职法定节假日工资怎么算
答:法律主观:如果劳动者是在离职前经过了法定假期,用人单位要给工资。如果是离职后经过了法定假期,是不要给该假期的工资的。单位应当在劳动者离职时按照合同的约定和其实际的工作天数来结清工资。法律客观:《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

离职当月有法定节假日工资如何计算
答:法律分析: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国家法定的节假日是带薪的,所以劳动者在节假日当月离职的,可以享有节假日的工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

离职时法定假期是否给工资
答:离职时法定节假日是有工资的。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一、工作时间的的法律规定法定工作时间就是按照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

员工离职法定节假日工资是怎么算的
答:法定节假日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法定节假日综合工资=法定节假日日常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企业如在法定节假日,如五一节,安排员工加班的,应当支付给员工的加班工资为不低于其日工资的300%,即其加班工资≥日工资*300%,即不低于三倍工资。

离职当月出勤不满月有法定节假日怎么算工资
答:员工离职当月法定节假日算工资,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国家法定的节假日是带薪的,所以劳动者在节假日当月离职的,可以享有节假日的工资。所以不计算工资是不合法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用人单位应当按照...

法定节假日后离职工资怎么算
答: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实际出勤天数计算。法定节假日后离职,工资应该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实际出勤天数计算,应发的工资=月薪÷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应该依法支付日工资的三倍作为薪资报酬。

辞职了公休算工资吗
答:辞职了公休算工资。离职时法定假期应给工资。依据法律规定,法定的节假目属于带薪假日,劳动者离职前在节假日休息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计算工资,同时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1、...

离职法定假日算工资么
答:法律客观:《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根据以上规定,法定节假日没上班时应当依法支付工资的。看是法定节日还是法定假日,法定节日上班是支付三倍工资,假日上班是支付两倍工资。工作时间计算包括法定节假日,因此包括春节放假的3天...

员工离职法定节假日工资是怎么算的?
答:法定节假日工资是正常发放的,工资结算到离职当天。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也就是说离职工资是发放至劳动合同解除时。劳动者辞职后离职前遇到法定节假日是算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

离职工资怎么算
答:【法律分析】:劳动者辞职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动者实际出勤的天数以及加班时间的多少来进行计算,其月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