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种所需的微量元素?用符号表示

作者&投稿:滕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8种,包括碘(I)、锌(Zn)、硒(Se)、铜(Cu)、钼(Mo)、铬(Cr)、钴(Co)及铁(Fe)。

微量元素是人体营养要素之一,人体微量元素来源与食物和饮水,各种营养元素吸收会相互影响,合理的膳食才能保证足够微量元素的摄取。人体缺乏某种微量元素会导致疾病,如缺铁导致贫血;缺锌使免疫力下降并影响发育和智力,缺碘发生甲状腺肿大等。

扩展资料

铁的丰富来源有牛肾、鱼子酱、鸡内脏、可可粉、鱼粉、肝脏、土豆、精白米、黄豆粉、麦糠、麦胚和小麦黄豆混合粉。良好来源有牛肉、红糖、蛤肉、干果、蛋黄。

一般来源有芦笋、豆类、鸡、强化面包、鱼、羊肉、扁豆类、花生类、豌豆类、香肠、午餐肉、菠菜和全蛋。微量来源有干酪、脂肪、油、新鲜水果、罐头类水果、冰淇淋、牛奶、许多新鲜蔬菜和罐头蔬菜、酸奶和糖。

碘的丰富来源有海带、紫菜、发菜、山药、大白菜、鱼肚等。 

锌的丰富来源有面筋、米花糖、芝麻南糖、牛肉、肝、调味品和小麦麸。良好来源有蛋黄粉、西瓜子、干贝、花茶、虾、花生酱、花生、猪肉和禽肉。一般来源有鱿鱼、豌豆黄、海米、香菇、银耳、黑米、绿茶、红茶、牛舌头、猪肝、牛肝、豆类、金针菜、蛋、鱼、香肠和全谷制品( 如小麦、大麦和燕麦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微量元素



~

人体必须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里的分布情况是什么?
答: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8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铁 在组成人体的元素中,碳、氢、氧、氮、钙、磷、镁、钠、钾、氯、硫、等十一种元素,被称为常量元素 碘I:53号元素,第5周期第7主族 锌Zn:30号元素,第4周期第2副族 硒Se:34号元素,第4周期第6主族 铜Cu:29号元素,...

人体元素的人体所需微量元素
答: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8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及铁人体可能必需的元素,共5种,包括锰、硅、硼、钒及镍。具有潜在的毒性,但在低剂量时,可能具有人体必需功能的元素,包括氟、铅、镉、汞、砷、铝及锡,共7种。

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有哪些
答:人体是由80多种元素所组成。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钙、磷、镁、钠等,称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铁又...

人体所需的化学元素
答:在28种生命必需的元素中,按体内含量的高低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宏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氯、钾、钠、钙和镁,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均在0.03%~62.5%之间,这11种元素共占人体总质量的99.97%,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主要成份,所以又叫造体元素...

人体所须的微量元素有哪些,及每天所需的摄入量
答:碘。通过甲状腺素发挥生理作用,如促进蛋白质合成;活化100多种酶;调节能量转换;加速生长发育;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碘海带、紫菜、海鱼、海盐等中含量丰富。微量元素在体内起何作用?�铁:铁是人体需要量最多的微量元素,27%的铁组成血红蛋白,3%的铁组成肌红蛋白,0.2%的铁构成多种含铁酶...

人体的所需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分别有哪些
答:人体总有大约含30多种元素 常量元素有碳,氢,氧,氮,硫,磷,氯,钙,镁,钠,钾(11种)微量元素有铁,硒,碘,铜,锰,铅,汞,铝,...还有..忘记拉...

化学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哪些?
答: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所谓微量元素,在环境地球化学中,是指仅占地球组成部分的0.01%的60余种元素,它们的含量一般在1×10-8~1×10-...

人体所需有哪些微量元素
答:“硒”是免疫系统里抗癌的主要元素,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人体所需有哪些微量元素 答:铁、锌、硒、碘、铜、锰、铬、氟、钼、钴、镍、锡、硅、钒 此外,亦有资料认为锶、砷、硼为人或动物所必需 人体所需有哪些微量元素 :(1)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8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及...

人体需要的元素有哪些
答:(最前面数字是元素序号,接下来是元素名称,后边括号内是元素的化学符号)(总共有35种元素是人体所必须的,缺乏或过多都会得病)1.氢(H)构成人体最基础的元素,约占整个体重的10%都是氢,水里含有氢。如果经常喝水,身体就不缺氢,不用刻意补充,只要喝水即可。2.氦(He)最轻的惰性气体,无毒无嗅,人体内没有,空气里...

区分体内必须元素和有害元素标注是什么?
答:因为即使同一种微量元素,低浓度时是有益的,高浓度时则可能是有害的。同时亦不意味着以任何浓度使用该元素都是安全的。因此,今后应对微量元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安全浓度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防止盲目摄入过多的必需微量元素或从膳食中去除某种可能必需的“有毒”元素。随着研究的深入,可能会发现一些“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