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 如何认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改良与革命

作者&投稿:汗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他们都是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都是在寻求救国救民之路
虽然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但是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

急!!!历史作业,题目:如何正确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的关系或简述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经过~

革命派与改良派都是当时的爱国分子,对国家的前途很关注,只不过革命派看到清政府腐朽至极,无药可救,希望通过革命手段推翻它,建立全新的社会制度,改良派与统治阶级有很深的渊源,他们也希望国家富强,只不过希望不推翻现有统治者的统治,走一条改良的路线,他们都崇尚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革命派的应该更像民主共和制度,改良派的更像君主立宪制度。
林则徐,严复——留美幼童——洋务派
强国——富民的洋务运动,由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到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因为在这两百年来,外国侵略及民族问题的日益深化,中国社会已经走向了边缘.但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水深火热的两百年,中国也在改良与革命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当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中国究竟该走改革这条路还是革命这条路,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历时14年,旨在反对清朝统治,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单靠农民不可能建立一个区别于封建王朝的新政权,因此太平天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毕竟还是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为此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它本身不能算是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的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革命,都是典型的革命。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提出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作为反清革命的指导思想,较为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目标、纲领和斗争方式。这种鲜明的政治立场,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时也激起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政治上的保皇派的激烈反对,一场关于革命与改良的理论上的争辩势不可免。为此,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思想大论战。思想论战围绕是否要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是否要建立民主共和国、是否要实行平均地权的社会革命等方面进行。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改良派的失败告终。革命派能够取胜,并不一定因为他们的理论多么完美无缺;相反,梁启超们在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上,能显得比他们更高明一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革命派是在为一种新生的力量、一种历史的趋势作辩护,而梁启超等改良派是在为一种没落的势力、一种行将被推翻的旧的社会制度喝彩。谁正确地适应了历史的潮流,历史潮流就会选择谁。

在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思想理论论争的同时,革命运动与改良运动也在实践中互争雄长。革命派发动了连续不断的反清武装起义,坚决地以革命的手段对付业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清朝统治势力,掀起了反清革命的浪潮,给予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以立宪派面目出现的改良派则试图以和平的方式促动清政府进行宪政改革,在清廷预备立宪的形势下,立宪运动一时高涨起来。然而,清政府预备立宪的进展缓慢,立宪派很快就陷于失望之中。历史终究选择了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但不能彻底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而且缺乏坚决的反帝精神,无论是同盟会还是南京临时政府,都不能明确地提出反帝的主张,甚至其对外政策都公然宣称要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辛亥革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周恩来同志在这方面有过一个概括中肯的评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可是,这次革命又是不彻底的。它没有完成历史赋予它的任务,中国依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下,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有何启示
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于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而是依据中国国情确立的社会主义模式。这需要两个超越:超越前社会主义,与苏联式社会主义划清界线,引进资本主义;超越资本主义,不照搬西方资本主义,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我党提出的、作了新解释的“以人为本”...

毛概中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历史意义
答: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有其特定的政治取向。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中国现代化确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从而开辟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崭新前途。毛泽东在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则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必然趋势”。第五,新民主主义理论确立了在当时历史...

对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这段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 ...
答:选A 理由:B项,虽然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海外,但其革命活动活动有力的支持了武昌起义,故排除。C项,很明显错误,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不错,但专制统治没有退出中国政治舞台,如北洋军阀的统治,张勋复辟等,故排除。D项,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探索的历程,明显错误。...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历史背景
答:在1924年至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利后,中国社会面临着关键抉择:“中国的未来之路何在?”这一问题促使全国人民深入探讨。为正确理解中国革命的性质、目标和任务,研究历史阶段和当前社会性质成为迫切需求。各阶层和政党纷纷从自身利益出发,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积极参与这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各自...

中国现代史历史阶段如何划分?从1949到1953,从1953到1956,从1956到1966...
答:1949~1953 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3~1956 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时期)1956~196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十年探索时期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时代,从遭受侵略奴役的弱国变为世界政治舞台上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强国的时代。中国现代史是中国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

结合实际谈学习中国近代史有何现实意义PDF
答:它有可能成为中国近现代史学界的主流认识。这种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分期, 对于正确认识近代中国时期的历史性质和现代中国时期的历史性质, 是非常必要的。第二, 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史不同历史时期的主题。中国近代史是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 是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

义和团把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帝国主义的原因
答: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八国联军的侵略暴行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思想认识义和团运动是在帝国主义列强疯狂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条件下爆发的,是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

该政党的成立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答: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思想演变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变,从此,中国...

辛亥革命观后感1000字
答:所以说,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1912年中国历史进入北洋政府统治阶级1915年5.9中国21田条约1919年5.4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以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具有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正确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论五四运动 第一,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